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7177300000058

第58章 陈其德养心十八则[明]

陈其德(约1565-?),字太华,号松涛,桐乡(今属浙江)人。

天启七年岁贡生,任严州府学教授。忠诚持重,盛德着称于乡里。

家训原典

学者无事养之,全于有事验之;有心操之,全于无心察之。否则守于平时,露于仓卒,气至而坚,气馁而驰,总见工夫未真,学问方浅。

夫天理常存于寂静,故天下之福亦常聚于安贞。是以,浑朴退让正天之所以福我,而巧捷矜骄乃天之所以祸我也。通乎巧、拙之说者,而吉凶在手矣。

“利欲”二字如弥天网,“贪求”一途如铁门关。在网中能轻身跃出,在关中能劈头打开,非有真精神、大力量者不能也。宜以此自奋。

吾人凡着己a处,常念其失,毋矜其得;凡着人处,常念其得,毋幸其失。则不欲勿施,渐臻上达矣。

人之一心,只可检点一身。身以外多周旋一分,身以内便疏漏一分。

故修己以敬,真彻上彻下语。

学者未遇时,当养我浩然之气,不可琐屑襟期b以伤大受c;既遇时,当达我不忍之心d,不可眷恋家室以负舆情e。

心知天地鬼神,不离左右,自然常存敬畏;心念祖孙父子,相关一体,自然能爱身名。

人能养心定气,淡欲安神,不论读书时不读书时,时时定有长进。

当顺境则以节操为坊表,当逆境则以廉隅f为砥砺,方不为境转而能转境。

凡遇不平难处之事,只有自反一着,便觉天宽地阔;当情欲纵肆之时,只想生死二字,便觉瓦解冰消。

时时在心性上斟酌,则学业人品俱有把柄;若在世事上周旋,则异乎此矣。

身垢易涤,心垢难除。日新又新,永钦厥止g。千古真传,亶h其在此。操舍存亡,执玉是持i。

一时得意便似立身九天,一时失意便似置身九渊,甚见其中无特操j也。

养心之法,不必过为有心,不必过为无心。惟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使无事不可入吾身内,无处不可超然事外,则静固静,动亦静矣。

学者惟是放心k难收。然收放心不贵黜聪堕明,惟念念在天理上发脉,事事从性体内扩充,自然游思妄想不得关其虑矣。

吾人手中空乏曰手穷,目不接诗书曰眼穷,心好刻薄险仄曰心穷。

手穷者可委之命,眼穷心穷,咎将谁归?

尝见庭草青青,元霜适集l,私揣惟烈日或可起之。不数日而被暄者先枯,居阴者自若也。因指谓同事者曰:今之贫儿骤富,正犹浓霜、烈日之喻。

大凡摄生m之术,第一戒色欲,第二除烦恼,第三节饮食,第四慎寒暑,第五均劳逸。能此五者,何必勤引导n、问吐纳o、饵芝服术p而后延年却病哉?

《垂训朴语》

注释

a着己处:关乎自己的地方,对待自己时。

b琐屑襟期:胸怀卑微,狭窄。襟期,指情怀、抱负。

c大受:大的禀受,造物主或命运的重要赐予。

d“达我”句:在不忍与亲人离别的问题上要通达一点。

e舆情:民众的意愿。

f廉隅:棱角。比喻行为、品性端方不苟。

g永钦厥止:要永远保持让人钦敬的行为容止。

h亶(d2n):诚然,实在。

i执玉是持:意为像手里持玉行礼一样恭敬谨慎地洗涤心垢,保持好的行止。《礼记·祭义》:“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

j特操:独特出众的操守。

k放心:放纵的不加约束之心。

l元霜适集:初霜刚刚到来。元霜:初霜,早霜。

m摄生:即养生。

n引导:即导引,古代医学养生术,其法是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促使血气流通。

o吐纳:道家养生术,基本做法是口吐浊气,鼻吸清气,以吐故纳新。

p饵芝服术(zh%):服食灵芝、白术之类的补药。

评析

“养心十八则”讲的是修身养性之道。首论求学之人贵乎平时注重身心的修养,否则做起学问来就会“气至而坚,气馁而驰”,犯冷热病。

这一则说明学问之道与修身养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养心是求学的根本。这里所谓的修身养性,说白了,也就是培养自身持之以恒的求学精神。

作者提出,养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吾人凡着己处,常念其失,毋矜其得;凡着人处,常念其得,毋幸其失”。这是看准许多人的内心通病后所作的极有针对性的警告。这种观点虽然不是由作者首出,但它的警世作用却是历久弥新的。

一个人的一生,自然是有逆境也有顺境。怎样对待“顺”与“逆”,这是养心的重要方面。作者认为“当顺境则以节操为坊表,当逆境则以廉隅为砥砺”。循着这条路去修身养性,我们就能达到一种“不为境转而能转境”的最佳效果。

作者嘲讽那些过于看重“得”与“失”的人,说“一时得意便似立身九天,一时失意便似置身九渊,甚见其中无特操也”。可见,正确对待人生得失,也是“养心”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显然,作者的“养心之法”是打上了明显的道家哲学思想烙印的修身养性之法。道家讲“超然”淡泊于名利甚至生死,如果我们撇开它哲学上的消极方面不说,作为一种修身养性方法,确实是养心良法。试想,一个人如果面对利欲、得失、顺逆等等皆可“超然”处之,还有什么能伤其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