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关口
7177500000029

第29章 关口10合理使用钱财,树立正确的金钱观(2)

美国有一本畅销书叫做《钱不是长在树上的》,这本书的作者戈弗雷在谈到储蓄原则时指出: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钱放在3个罐子里。第一个罐子里的钱用于日常开销,购买在超级市场和商店里看到的“必需品”;第二个罐子里的钱用于短期储蓄,为购买“芭比娃娃”等较贵重物品积攒资金;第三个罐子里的钱则长期存在银行里。为了鼓励孩子存钱,可以陪孩子一起去银行存钱,并以孩子的名义开一个户头。当孩子在铅印的存单或存折上见到自己的名字时,会使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变得重要了。银行的另一个好处是:它能使孩子们充分理解钱并不是随便地就可以从银行里领出来,而是必须先挣来,把它存到银行里去。以后才能再取出来,而且还会得到多出原来存入的钱的利息。

既然储蓄是如此的重要和有益,那么,怎么让你的孩子拥有这种好的生活习惯呢?

(1)把储蓄放到优先位置

或许他会和大人一样,总喜欢将储蓄延后,结果想存时才发现根本无钱可存。所以应该在花钱之前先把钱存起来。可以在家里的“银行”开一个“户头”,用孩子的名义,然后妥善保管“存折”,这样慢慢把钱存放起来,并使之逐渐增加,那么他的储蓄习惯就很容易养成。

(2)为特定目标设定期限

如果孩子想存钱买复读机,就应该找好要买的品牌和价格,然后在上面写上希望购买的日期。用磁铁把这些钉在冰箱门上或钉在你的卧室的门上,让自己能时时看到自己的目标。

(3)和家长分享“骗自己存钱”的技巧

每周存下部分的零用钱(对子父母则是薪水);将所有在节庆时收到的礼金及“压岁钱”都存起来;少花点钱在自己身上,多为父母做事;在有时间把钱花掉之前先存起来;和同学、朋友共吃一盒爆米花,而不要自己吃一整盒;尽量少放钱在口袋里。

(4)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

让孩子知道,他现在拥有的有形的和无形的金钱都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工作得来的,要珍惜它,不要随便浪费掉,要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

(5)合理地使用零花钱

可以制定一个计划,什么东西是必要的、急需的,应优先考虑。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会有一些可以自己支配的零钱,这个时候孩子的花销,要合理地安排。

让储蓄成为他自身的一种习惯,从现在起就开始培养,那么它可能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习惯,一旦自小养成,那便很难再丢掉,储蓄自然也不例外。

5.节俭要从日常做起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逐渐增加,对孩子的照顾也更加无微不至。凡求必应,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便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自己已经吃了不少苦,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吃苦了。于是,他们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给孩子很多的零花钱。有些孩子便利用手中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随心所欲地花钱,穿名牌服装,出入高档场所……孩子毫无节制地花钱,容易养成盲目攀比的坏习惯,而且孩子平时大手火脚、欲望嘭胀,一旦手中没有了钱就会去偷,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我们做家长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注意节俭,从小就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1)以身示范,做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以深远的影响,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在生活中,我们要以节俭为原则,不乱花钱,在吃穿上不和别人攀比。有时间多到书店去转一转,丰富自己的思想,而孩子看到父母的表现,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学习。如果做家长的对自己缺乏严格的要求,而只是居高临下地教训孩子,孩子心里不服,也不会听你的。比如:你平时教育孩子要节俭,不乱花钱,可你却大手火脚,讲吃讲穿,经常出入高消费场所,那么你再教育孩子,就缺乏说服力了。

(2)让孩子明白钱是父母辛苦工作换回来的,要珍惜父母给的零花钱

现在的许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不知道劳动的辛苦,更不知道钱的来之不易,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给孩子讲自己工作的艰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孩子看看自己的工作场所,让孩子知道钱是父母辛勤工作换来的,让孩子真正认识到钱的来之不易。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使孩子通过劳动体会到创造财富是不容易的,进而意识到要爱惜劳动成果,不该乱花钱。

(3)让孩子懂得量人为出

现在有些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自己节衣缩食,不考虑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而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会宠坏孩子,更不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做家长的要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经济情况,教育孩子不要盲目攀比,使他们懂得“一衣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

曾经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个三口之家,平时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使用零花钱的教育,家里的经济情况孩子也了解。这次,他们又买了房子,由于钱不够,贷了二十万元的款。做父母的又一次把孩子叫到面前,告诉了他家里的情况,并教育孩子应该怎样去做,孩子知道家里的情况后,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如果做父母的从不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他们的子女,而是不顾自己的家庭条件去尽力满足孩子,以孩子为首位,那么孩子就会以为父母很有钱,能满足他的一切需要,这样,孩子也就不会懂得节俭。

6.想花钱,自己挣

要钱就给,养成花钱无节制的坏习惯,不仅无益于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还可能让孩子成为不懂事的纨绔子弟。

辉辉从小在爷爷家长大,15岁的时候被父母接回了家。父母很发愁自己的儿子,因为辉辉已经被爷爷奶奶娇惯得不成样子,简直就是个大少爷,平时在家里什么活都不干,水果不洗就不吃,衣服不拿到眼前就不换,不开车送就不去上学;花钱如流水,没钱了就伸手要,不给就生气或是发脾气,仿佛花父母的血汗钱是应该的。为此,辉辉的父母大伤脑筋,孩子这么小就惯成这样,将来怎么办呢?

现在都是一家一个孩子,个个都是父母眼中的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每次给零用钱都很多,以至于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赚钱的不易与艰辛,更不懂得独立。

(1)告诉孩子,想花钱,自己挣

辉辉的父母如果还像爷爷奶奶那样娇惯着他,辉辉很可能长大以后也不懂事,变成纨绔子弟,没有一点自立自理的能力。作为父母,首先应该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还要配合一些教育措施。

上述事例中,首先辉辉的父母不能再毫无节制地给他钱花,要控制他的零花钱。其次,辉辉已经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父母可以给他找一份在肯德基送外卖的工作,让他体会一下赚钱的滋味,让他懂得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的。这样,辉辉就会有所醒悟,不再乱花钱了,另一方面还培养了辉辉的独立意识。

(2)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赚钱的机会

生活中有很多让孩子自己赚取零用钱的机会,孩子们也并不缺少勇气和力气,他们只需要来自父母的一点点正确引导。

桐桐家境很好,可是父母给他的零用钱却很少,因为父母总是告诉他,赚钱要靠自己付出劳动,因为他现在什么都干不了,所以零花钱自然就少。有一天,妈妈对桐桐说:“儿子,你不是想有更多的零用钱吗?你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什么办法?”小男孩急切地问。

“我们这里的垃圾箱里有很多的饮料瓶,你可以捡来卖啊。”

这样,桐桐就利用空闲的时间去捡饮料瓶,有时还到邻居家上门收购。靠着卖饮料瓶,小男孩已经挣到了一笔小钱。

也许有父母可能会想,家里并不缺少这点钱,我才不会让孩子干这么“没面子”的工作。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试想难道教育一个孩子从小热爱劳动,懂得用自己的付出去换取收获,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吗?

因此,父母应该知道,人为地扼杀孩子赚钱的想法,无异于在孩子的一生中播下了无能的种子。

(3)让孩子干一些家务活,引导他去赚钱

儿子萌萌自从上了一年级就开始向爸爸要钱:“我想要一块钱去买雪糕。”“我想买水彩笔,给我三块钱。”……每天都要钱。有一天爸爸不耐烦了,一本正经地对他说:“想要钱,自己去挣。”

“可是,我不会呀。”萌萌很委屈地说。’

“你可以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呀,比如倒垃圾、扫地、擦桌子,这些都可以挣到钱。”

“这样也可以挣钱呀?太好了。”萌萌对这种新鲜的协议很感兴趣。

可是,有一天,萌萌又对爸爸说了:“爸爸,我干了半天,累得腰酸背痛才得到两元钱,怎么样才能少出力多挣钱呢?”

爸爸想了想,告诉他:“你可以用动脑筋赚钱,只要你给家里提一个好的建议并被采用,就给你体力劳动两倍的工资。”

结果儿子的建议非常多,并且确实提出了许多好建议。现在萌萌上三年级了,在零用钱方面,爸爸一直对他采取按劳取酬的政策。现在小萌萌不仅爱劳动,还变得很爱动脑筋,“鬼点子”一直向外冒。

“要花钱,自己挣”,做家长的必须对你的小孩子从小就灌输这种思想。这样不仅能够很快地促使他经济独立,而且还会使他的心理更早地成熟起来。

7.捐款就是为爱心储蓄

捐款是为了让灾区和贫困地区的人民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知道全国人民都和他们在一起,爱心是无价的,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可以在捐款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理财能力。

一天中午放学时,小龙对妈妈说:“妈妈,老师说让我们给希望小学捐款!”妈妈说:“那好啊,给穷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他们才有钱念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