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成长·学习·创新
7206200000017

第17章 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1)

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必须不断地去学习。只有将那种不满足于现状的心态转化为一种积极探索求知的欲望,经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我们的知识,丰富我们的智慧,增长我们的见识,增强我们的各项能力,才能使我们能够面对绝大部分问题时有能力解决。所以,我们为了更好地解决更多问题,使自己比别人显得更优秀,就必须要虚心地学习,不断地学习。

牧童画家——王冕

在王冕7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因为家庭贫穷,母亲就靠给人家浆洗缝补衣裳挣钱,供他在村上的学堂读书。

几年后,他的母亲实在支撑不住了,便对儿子说:“儿啊,你父亲死后,我一个寡妇人家,只靠替人家浆洗缝补挣来的钱,实在不能再供你读书了。”王冕人虽小,却十分体谅母亲的难处。他说:“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给人放牛,既快活又可以赚回几文钱。假如我想要读书,依然可以带几本去读。”就这样,王冕不再去学堂读书。

第二天,母亲带他到邻村的秦老汉家里。秦老汉牵出一头水牛交给王冕,指着门外不远处说:“离这里不远有一个七泖湖,湖边尽是绿草,你把我的牛牵到那里去放。牛吃草,你可以在附近的垂杨柳树下乘凉。每日三餐我管,每月再给你10文小钱,只是你要勤快些。”等王冕要牵着牛出门,母亲送出来,替他理理衣服,嘱咐道:“你须要小心,不要让人说不是。放完牛,早些回家。”王冕答应着,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王冕自此为秦家放牛,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遇到秦家送些腌鱼腊肉给他,他都舍不得吃,而是带回家递与母亲。每月发的工钱,他从来不用来买零食,而是攒到二三十文,就到卖书籍、文具的小贩那里买几本旧书。每天他把牛拴在水草丰美之地,自己坐在柳荫下读书。

光阴荏苒,转眼间三四年过去了。王冕已经看了许多书,唐诗、宋词不知记了多少。这一天,正值黄梅季节,天气异常闷热,王冕看书也觉得疲倦了,就收好书在绿草地上呆坐着。不一会儿,浓云密布,一阵大雨瓢泼而至。大雨过后,云彩渐渐散去,透出一片日光,照得满湖通红。湖边上的山峦,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煞是绚丽。杨柳枝都像水洗过一样,是那样清新。湖里的荷花透着水气,格外娇艳,荷叶上水珠滚落。王冕看着美景,心里不由得赞叹:“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不错呀。只是这儿没有画工,不然画几朵荷花,该有多好。”他转念想:“我为何不自己画上几朵呢?”

从此以后,王冕攒钱不再买书,而是托人到城里买些胭脂铅粉回来。他开始学画荷花。说是学,其实根本没有人教,只是自己摸索。初时他画得不好,但他坚持画下去。3个月后,他画的荷花颜色、形态异常逼真,而且是那么精神,简直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是刚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乡亲们见他画得如此出色,就拿钱来买,王家的日子渐渐宽裕起来。

又过了几年,王冕不再为秦家放牛,而是每日画几幅画,读些古诗文,且不愁衣食,怡然自得其乐。王冕天性聪明,读书又用心,故不满20岁就积累了许多天文、地理、经史方面的学问。但他不求官爵,亦不交纳朋友,只是读书。他见《楚辞》上峨冠博带的屈原志向高洁,便做了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宽大的衣服。遇到风和日丽的天气,就用一乘牛车载着母亲,他自己戴了高帽,穿着阔衣,各处闲游。人们见他如此不俗,都很羡慕。

王冕是一位画没骨花卉的名家很快传遍了整个诸暨县,县令听说他画得出众,便要他画24幅花卉册页送给上司,以博得上司欢心。王冕慨然允诺,画了24幅花卉交给县令。县令见了大喜,将这些画送给老上司危素。危素是位有些眼力的人,见到这些画,就觉得作画的人不同凡响,打算召见。不料,王冕称病不去。危素不悦,即遣人去寻。王冕听说以后,就打点行装要出门躲避。秦老汉过来劝他,说他太不识时务。王冕却说:“知县倚着危素的势,在这里鱼肉小民,无所不为,我誓不与这样的人结交。”于是,他辞别了母亲,到外地去游历。

走出家乡的王冕,到大江南北的许多名山大川、城镇村落游山逛景,访问风土人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他把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去,画艺有了很大长进。后来,王冕隐居于九里山的水南村,自号“老龙”,把草堂取名为“耕读轩”,继续过着隐居的生活。

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学习——宋濂

小时候,宋濂特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自己根本买不起书籍,只得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看。宋濂借书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借书时,都跟人家讲好还书的期限,到时归还,从不违约。见他这样守信用,有书的人家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般的书,宋濂看过一遍就归还了,但有一次他借到一本很好的书,越读越喜欢,于是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约定的还书日期马上就到了,怎么办呢?

他只能夜以继日地抄写。当时正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砚台里刚刚磨好的墨汁一会儿就结成了冰块,宋濂的手指也冻僵了,但他不断地用嘴哈着笔墨和手指,继续抄书,毫不懈怠。母亲心疼地说:“孩子,都半夜了,天气这么寒冷,还是等天亮再抄吧。人家又没有催着要。”宋濂说:“不管人家催不催,到了期限就得归还。这是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最起码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说话做事不讲信用,总是食言,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宋濂终于赶在约定期限的前夜将书抄完,并连夜给人家把书送去。借给宋濂书的这位富家子弟十分感动,又主动提供了许多书籍让他拿回去看。这样,宋濂才得以遍观群书。

20岁以后的宋濂求知欲更加强烈。他觉得自己虽然读了很多书,但由于没有名师指点,对许多问题仍然是一知半解。为了解决这些疑难问题,他经常徒步跋涉到离家100多里的地方,向有名望的老前辈请教。

有一年冬天,宋濂向一位着名儒学大师请教,并事先约好了见面日期。可是他出发的那天,偏偏下起了鹅毛大雪。宋濂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眉头也不皱,依然打点行装,准备上路。母亲说:“这样的天气哪能出远门呀?再说,去老师那里的道路早已被大雪封住。你的旧棉袄,怎么抵挡深山的严寒啊!”

宋濂说:“如果今天不去,我就要失约了;失约是对老师不尊重。”说完,他就冒着大雪出门了。

宋濂踏着一尺多厚的积雪,顶着凛冽的寒风,历尽艰辛,到晌午时分终于赶到那位老前辈那里。这位老前辈是威望极高的儒学大家,想要向他讨教问题的青年学子早已挤满一屋子。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又极为严厉,学生稍有不慎,就会遭到他的呵斥。宋濂毕恭毕敬地站在旁边等候。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他便小心翼翼地提出疑问,然后躬身施礼,等待解答。没想到老前辈眉头一皱,十分不耐烦地说道:“你是怎么做学问的,难道连这样的问题都不懂吗?”宋濂刚开始吓一跳,继而愈加礼貌周到,颜色愈加和悦。等到这位老前辈变得心平气和了,宋濂才又一次提出问题,请求老前辈讲解。正因为宋濂如此谦恭谨慎、虚心好学,那位老前辈才传授给他不少心得。

那位老前辈看着宋濂身上的冰花和鞋上的积雪,很是惊讶。当得知宋濂是从百里之外赶来请教问题时,他便当众夸奖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后来,随着宋濂学识的增长,这位老学者已经不能够传授给他更多的学问了,就给宋濂推荐了另外一位更高深的学者。

宋濂对这位老前辈千恩万谢,之后带着老前辈的亲笔信去更远的地方寻访那位学者。当时是数九寒天,大地冻得像一个冰坨。宋濂却穿着草鞋,背着简单的行李上路了。他顶风冒雪,爬上高耸入云的大山,穿过幽深的巨谷,艰难地向学者住的地方跋涉。两只脚冻得裂开无数道皲口,他也不觉得疼痛。等他赶到客店的时候,四肢都冻僵了。客店的伙计用温水给他擦洗,然后盖上被子。过了很久,宋濂才暖和过来。

求学期间,宋濂每天吃的是粗食淡饭,穿的是露着棉絮的破旧棉衣,他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根本没有闲暇考虑吃穿之类的享受。宋濂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学习,终于成为学贯古今的大学问家。

虽然聪明,但仍坚持学习——刘晏

刘晏自幼就非常聪明,特喜欢看书,于是小小年纪就能写出非常优秀的文章来。725年的一天,唐玄宗李隆基率领文武群臣到泰山封禅,借以夸耀自己的文治武功。车驾行至兖州时,年仅10岁的刘晏赶到行宫,声称要向皇上献上一篇颂赋。唐玄宗听说一个小童要献赋,感觉很新鲜,就答应见他。

只见小刘晏缓步走进大帐,轻轻跪伏在地,认真地打开自己写的《东封书》,用那带着稚气的童声朗朗诵读:“英明的主上,封禅于泰山,为天下百姓祈福,开元盛世,仁德布于天下,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其情楚楚动人,其声脆如黄莺,竟没有一点畏惧之感。玄宗皇帝高兴地看着刘晏,听着娓娓颂德之声,惊讶地说:“10岁的小孩,竟然能够写出这样的颂词,可见我大唐天下,真是人才济济啊!”可是他转念一想,这样小的孩子,竟有如此好的文采,是不是有人事先为他写好颂词,然后让他在这里卖弄?想到这里,唐玄宗命宰相张说亲自考查刘晏的才学,以鉴别真伪。

张说是当时的文士领袖,极有才华。他听皇上吩咐,不敢怠慢,当面出题,要考考小刘晏的才华:“你看过围棋对弈吗?”刘晏一脸天真,自信地说:“观弈、对弈都可以。”张说笑着说:“以‘方’‘圆’‘动’‘静’

为首对赋怎么样?”刘晏毫不含糊:“请吧!”文武百官看刘晏要和宰相张说对赋,都来了兴致,玄宗皇帝也高兴地看着他们如何对赋。

张说略一思索,说:“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刘晏小脑袋一晃,立即作答:“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才,静若得意。”

众大臣一听,连声夸赞:“奇才!难得的奇才!”张说见刘晏果然才华出众,于是认定《东封书》是他写的,并立即向玄宗禀报,说:“这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啊!”然后又向玄宗举荐道:“我以为,陛下应该为刘晏授予官职。”唐玄宗允诺,笑着问刘晏:“你想当什么官啊?”刘晏一脸稚气,指着张说回答:“跟他一样,当宰相!”玄宗哈哈一笑,说:“容我日后再任命你为宰相,现在先当正字吧!”

这样,年仅10岁的刘晏就当上了秘书省的正字,任务是校对皇家藏书中的一些错误。官虽不是很大,但却是皇帝直接任命的,这无疑给聪明好学的刘晏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刘晏才10岁就成为朝廷官员,被视为一大奇闻。人们奔走相告:“秘书省来了个神童。”

没过多久,宰相张说到秘书省来探望刘晏,一见面,就问:“秘书正字,你任职以来总共正了多少字?”刘晏一本正经地回答:“天下字皆正,只有‘朋’字还没有正。”张说听了,又惊又喜,夸赞说:“答得好!”原来,“朋”字古时候写作“凤”字,篆书写法是歪的;楷书中的“朋”由两个“月”字组成,也是歪向一边的。而且,当时唐朝的官员朋比为奸的现象很严重。刘晏的回答一语双关,实在是绝妙。

唐玄宗听说这件事后,更加喜欢这个小神童,时常带他到后宫玩耍。杨贵妃见了,还把他抱在膝上,给他梳头,有时带他一同去看舞蹈表演。有一次,着名的杂技艺人王大娘正在表演“戴竿”的节目。只见她肩上扛着一根很长的竹竿,竿头上有一个瀛洲仙岛的模型,一个小孩手持五彩棒在“仙岛”上载歌载舞。杨贵妃看了,非常满意,就对刘晏说:“能否吟诵王大娘的竹竿?”刘晏即刻吟出一首《咏王大娘戴竿》:“楼前百戏竞争新,惟有长竿妙入神。谁得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着人!”唐玄宗和杨贵妃连连夸赞,并当场赐给他一支象牙笏和一件黄绫袍,以示勉励。

自此,刘晏的“神童”之名愈传愈远。京城的王公贵族听说后,纷纷前来探视,有的是来测试他有没有真正的学问,有的是来恭维。刘晏虽然年纪小,但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虽然聪明,但知道的东西还很少。于是,他利用在秘书省当差的机会,大量阅读皇家藏书,增长各方面(尤其是经邦济世之学)的学问,从而为以后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勤求古训,博览群书——张仲景

张仲景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启蒙之后,他不仅学习一般的儒家经典着作,还喜欢博览群书。他对读前人留下来的医学着作(如《黄帝内经》)情有独钟。当时,他家乡一带瘟疫流行,许多人因为缺医少药,被瘟疫夺去了生命。张仲景见此情景,非常伤感,心里常想:“我要是个出色的医生,能把这些人的病治好该多好啊!”

张仲景的同族亲戚张伯祖是当地的名医,瘟疫流行之时,经常到附近各个地方给人治病。对此,张仲景很是羡慕。有一次,邻村一位老大爷患了伤寒病,家人来请张伯祖去医治,正巧张仲景也在张伯祖家里,张伯祖就带着他一起去诊治这个病人。张仲景看到这个人病得很重,心里为张伯祖捏了一把汗。可是经过用药,患者很快痊愈。张仲景亲眼看到张伯祖高超的医术,赞叹不已。他十分羡慕地问:“你的医道这么高明,是从哪里学来的?”张伯祖听了笑着说:“我行医多年,没有什么经验,只是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医生,就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把“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句话深深地埋在心里。之后,他问张伯祖能否收他做徒弟。张伯祖知道他聪明好学,人品又佳,就爽快地答应下来。

自从拜师之后,张仲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钻研医药、精究方术上面,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能“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的出色医生。有时候,他跟着张伯祖外出给人治病。在这个过程中,他注意观察病人的症状和气色,研究各种疾病症状与药理的关系。有时候,张仲景在家里钻研各种医学典籍,思考书本上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医疗实践是否相符。随着临床经验的丰富,他对于医药理论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有时候,张仲景晚上睡觉时想到一个问题,就赶忙记下来,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跑到师傅那里请教。张伯祖见他如此虚心好学,就把自己掌握的医术尽数传授给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年的光阴很快就过去了。张仲景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师傅的指导下读完了《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书籍,还搜集了许多民间治病的偏方。张伯祖逐渐发现,张仲景的医术不在自己之下,甚至在许多地方超过了自己。有一天,他对张仲景说:“我已经不能再教给你什么了,现在你的医术在我之上,如果你还想进步,只能自己摸索了。”听完这番话,张仲景说:“师傅给予我的已经够多了,师傅的恩德徒儿永不会忘记,徒儿要把师傅的事业发扬光大。”从此以后,张仲景自立门户,各处行医。

张仲景出师不久,就因为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有一次,张仲景拜访同郡一位高士何颙。何颙和他交谈以后,发现他意志坚定,志存高远,就说:“你如此热爱医学,又不乏天赋,而且勤奋有加,将来不论做官还是写诗词文章,都不一定能有多大成就。但是,你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肯定绰绰有余。”张仲景微笑着说:“我平生的志愿就是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