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成长·学习·创新
7206200000021

第21章 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显而易见,在这里荀子倡导的是身体力行的学习和实践精神。

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学习中成长进步,通过追求自我的目的而在勾画自己的人生轨迹。人生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我们应学会用心去享受生命的过程,用心去享受实践的过程,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坚持学习的基础上。所以,只有坚持学习,不断在生活中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不断学习终于完成《史记》——司马迁

司马迁的祖上几代都做太史令,这个职位不是很显要,但司马迁和他的父亲司马谈都以此为荣。为了使儿子早日成才,继承自己的职位,父亲在司马迁10岁的时候,就引导他学习当时的古文。

年纪稍长,司马迁便跟随当时着名的经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尚书》。后来,他又拜儒学大家董仲舒为师,在他的指点下研读《春秋》。虽然司马迁的父亲身居高位,但司马迁身上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习气。他刻苦读书,努力钻研,谦虚谨慎,得到人们的好评。司马迁不愿意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20岁时随褚太等人周游天下,开始了艰苦的游历生活。

一天,司马迁来到会稽,访问了大禹的遗迹。在那里,他一边看着大禹走过的山山水水,遥想当年大禹顶风冒雨指挥众人疏通河道、堵塞决口的情景;一边向当地的乡亲们了解大禹治水的传说。一位老人告诉他,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心理压力很大,独自到南岳衡山,祭奠自己的父亲。他对着苍天大声呼喊:“苍天啊,你为什么不助我父亲治水成功!神灵呀,洪水何时能归大海!”他从衡山归来,沐浴斋戒,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苦思索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最后才想出用疏通河道治理洪水的办法。听着老人的叙述,司马迁感到史书上记载的大禹治水过于简略,而且只是突出他治水如何功高盖世,如何公而忘私,而忽视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从会稽经过姑苏,司马迁来到淮阴,这里是淮阴侯韩信的故乡。他拜访了许多士卒和商贩,本想跟他们聊一聊大将军韩信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丰功伟绩,却听到了韩信年轻时的悲惨故事:当年的韩信寄人篱下,遭人白眼,还受过胯下之辱。司马迁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原来只知道韩信率大军数十万纵横天下,哪里会想到他还有如此令人心酸的经历?离开淮阴,他更加深刻地感到研究历史时实地考察的重要性。之后,他又走过许多地方。广泛的游历使司马迁的眼界空前开阔,学识也大有进步。

看着儿子不断成长进步,司马迁的父亲很高兴。公元前110年,司马谈病危。临终前,他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令。做了太史令,不要忘记我想要写成一部通史的愿望。今汉朝兴盛,海内实现了大一统,上有贤明的君主,下有忠良的臣子。我身为太史令,却没有能秉笔直书,把他们记录下来,实在是一件憾事。你一定要替我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父亲的嘱托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一位史学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知道即将接过的这副担子有多重。司马迁流着热泪,坚定地回答道:“儿子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但一定能完成您的愿望。”

父亲去世后,司马迁继承了太史令的职位,读了很多一般人见不到的书籍和重要史料。这对于一心想写一部通史巨着的司马迁来说太重要了。但是,整理这些书籍和资料的工作却非常复杂。当时的藏书和国家档案都杂乱无章,连一个方便查考的目录也没有,司马迁必须在山堆似的竹简和绢书中找出线索,再去整理和考证。他几年如一日,埋头做这件异常枯燥和乏味的工作。

整理工作完成后,司马迁开始着手撰写伟大着作《史记》。不料,祸从天降。公元前99年,大将李陵进攻匈奴,被俘之后投降了匈奴。汉武帝知道后,非常恼火,他询问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司马迁客观地评价了李陵,说他一时兵败被俘,投降匈奴,日后还会寻找机会报答汉朝的。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为李陵辩护,将他打入大牢,定为死罪。

根据汉朝刑法,犯了死刑的人可以用巨额的钱财赎罪,或者接受腐刑。

但司马迁根本拿不出钱来赎罪,只能选择腐刑才能免死。当时,他的内心痛苦极了。但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最终完成了不朽的通史巨着——《史记》。

从木匠到画家——齐白石

齐白石于1864年1月出生在湖南湘潭县南的一户贫穷人家。他的乳名叫“阿芝”,入学后才有了大名白石。因为家里太穷,他读了不到一年的私塾,就不得不辍学回家砍柴放牛。

15岁那年,齐白石开始学雕花木匠。他雕刻的器物、人物、花草,纹理细腻匀称,富有神韵。人们都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争着买来赏玩,并亲切地叫他“芝木匠”。芝木匠不仅雕花雕得出色,还兼着学习画画。27岁那年,齐白石拜胡沁园、陈可藩为师,正式开始学画。

刚开始学画的时候,齐白石白天还要干木匠活,集中地学画只能在晚上。但他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画画和读有关的书籍。这时的齐白石仍然十分穷困。他做木匠活或者画画的时候,常常感到饿得受不了,可是又没有什么可吃的,只能以水充饥。晚上看书、画画得点灯,他哪里有钱买灯油呢?于是,他就到外边折一些松树枝,拿回来点燃照明。他觉得这样既省钱,又不耽误学习,简直是两全其美的事。

齐白石一心扑在艺术上,也不出门。他在40岁以前还没有离开过家乡。

当时,他主要以替人画像和刻印维持生计。这样,他有比较稳定和集中的时间来钻研艺术,但也使他在眼界上、学问上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后来,有好友鼓动他走出家乡,到别的地方游历,以开阔视野。齐白石最终下定决心出游。此后的数十年里,他“五出五归”,远游大江南北各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祖国的壮美山河和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齐白石尽收眼底。这个民间画师的胸襟空前开阔、丰富了起来,他的绘画境界因此提高了不少。

他常说,绘画是“寂寞之道”,要想在这个领域取得一些成就,必须耐得住寂寞。1920年,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脾气秉性、气质和修养的艺术道路,齐白石决定关起门来做学问。他向朋友们发誓说:“我画画多年,没有使自己满意。从现在起决定进行一场大的变革,但不想让别人知道,你们不要来打扰。就算是饿死在北京城,大家也不要可怜我。”从此,齐白石真的闭门谢客,一心钻研绘画的学问。一直到1929年,他用了10年的时间探索绘画的新路子,终于有所创见。他的画风大变,让人为之耳目一新。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对刻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一年,家乡来了一位自称篆刻名家的文人,求他刻印的人络绎不绝。齐白石听说后也拿了块石章去求刻名印。过了几天,他去取,那个人却把石章退还给他,说:“磨平了,再拿来刻印!”齐白石见石章已经非常平整,但听他这么说,只好又磨了磨再拿回去。可是,那个刻印人看都没看,随手又搁在一边。齐白石过了几天去问,那人仍然原物退还,叫他拿回去磨平。齐白石气得不得了,拿回石章,决心自己刻,当天夜里就用修脚刀刻成一块方印。

印刻得不好,但他不断向刻印名家请教这方面的手艺,并结合自己画画的技巧,慢慢地越刻越好。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学刻印时,刻完就磨掉,磨了又接着刻。磨成的粉末在书桌下面堆成堆,我就把书桌从东边移到西边,然后又移到其他的地方,最后整个书房到处是这种粉末。”

这段时间齐白石刻印3000多枚。可见,齐白石是穿越了作品的海洋才得以冲进艺术的圣殿。他常说:“我五天不刻印手就痒,一天不画画心就慌。”

齐白石不仅肯下苦工夫练习,而且用心思考。一次,老舍以“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句为题,请齐白石画画。这需要以无声的笔墨来表现有声的诗文,很不容易,齐老先生一时也犯了难。他足足思素了三天,最后在“泉”

字上找到了突破口。他一反常态地在画面上没有画一只青蛙,而是在峡谷间的流泉中点缀了几只活泼可爱的小蝌蚪。原来,齐白石是以蝌蚪离开水源,让人联想到青蛙和它们的叫声,从而营造出蛙声随水声由远而近的意境。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老先生用心创作的不朽杰作。

坚持学习,最终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竺可桢

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家庭。

他小时候天资不错,勤奋好学,2岁就能认字,4岁时能认2000个字。6岁那年,父亲请章镜臣先生做他的私塾老师。章先生学问极高,而且以严厉着称。但他从没有对竺可桢发过火,因为小可桢对自己的要求比老师的要求还要高,总是主动完成更多的功课。他练习写作文时,往往是写了一遍,觉得不够好又重写一遍,直到自己满意了才停笔。

小可桢学习太用功了,读起书来就忘记时间。母亲怕他累坏了身子,经常用陪学的办法使他早点休息。一天晚上,当他准备上床睡觉时,外面院子里的大公鸡已经开始“喔、喔”地叫了。天快亮了,他不想让母亲一直陪自己,因为母亲白天干活,晚上还得陪自己读书实在太辛苦了。竺可桢便草草地把书桌收拾了一下,和衣睡下。可是,等母亲睡熟了,他又轻轻地爬起来,背诵昨天老师教的国语课文。天长日久,竺可桢积累了愈来愈丰富的知识。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总能对答如流。

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学习成果,而是热衷思考各种问题。他的家乡雨水较多,屋檐上总是滴水,落在下面的石板上发出“滴答!滴答!”的悦耳响声。下雨天,出不去。竺可桢就爱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一般,眼睛出神地盯住石板。他心里纳闷:这些原本很光滑的石板上怎么会有一个一个的小水坑呀,而且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旁边的几块石板,也都有同样的情况。他赶忙跑去请教父亲。看着儿子惊讶的样子和求知的眼神,父亲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笑容。

他听完了儿子的陈述,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竺可桢的小名)啊,这就叫作‘水滴石穿’呀!”竺可桢迫不及待地打断父亲的话:“柔软的水滴怎么能弄穿坚硬的石头呢?”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棱角,很柔软,但是,天长日久,坚硬的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读书、学习,办其他的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只要你能持之以恒,就会有所成就。”竺可桢把这件事深深地记在心里。从此,“水滴石穿”成了他的座右铭。他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1905年,竺可桢从章老先生那里出徒,考入上海的澄衷学堂。在澄衷学堂期间,竺可桢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加倍地努力学习,每门功课都很优秀。由于过度劳累,他的身体瘦弱不堪,而且经常得病。同班同学胡适讥笑说他顶多活20岁。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竺可桢把它记在心里。从那以后,他坚持锻炼身体,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这样,他的身体一直很健康,为日后从事科学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20年,竺可桢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东南大学,在竺可桢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4个专业,并亲任系主任。这是我国高校建立地学系之始。

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竺可桢积极筹建农场气象测候所。1922年,他主持购买了各种仪器设备,定期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雨量、日照等项目,逐月发行南京气候报告。这是我国自建和创办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作为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竺可桢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并培养了大批学术骨干力量。强调地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应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方面最新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论证。

从1950年起,竺可桢开始着手研究物候学,于1963年出版《物候学》一书,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晚年,他又发表了集其毕生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引起世界轰动。1974年2月7日,竺可桢病逝于北京,享年83岁。

挑战歌德巴赫猜想——陈景润

陈景润于1933年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位邮政工人,陈景润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1945年,陈景润随家迁居福州,并进了英华中学。陈景润从小性格内向,只知道啃书本,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书呆子”。陈景润从小就对数学情有独钟,喜欢钻研,刚好这时候学校来了一位着名科学家沈元教授,他在一堂数学课中,讲了17世纪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的一个猜想。他还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就是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他的这堂课深深刻在陈景润的脑海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1950年,陈景润高中尚未毕业,就以同等学力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陈景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一所名牌中学任教。由于他不善言辞,个性也不适宜教书,压力很大,人也病倒了。当时该中学领导在一次会议上碰上来北京的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向他抱怨陈景润不行。王亚南了解陈景润的个性和价值所在,于是把他调回厦门大学担任学校图书馆管理员。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病也开始好转了。他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如饥似渴地研读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数论导引》。他要努力研究,做出成绩来,才不辜负信任和爱护他的人。

功夫不负苦心人,陈景润终于写出了第一篇数学论文《关于塔利问题》,并把它寄到中科院数学所。他希望自己的数学才能能得到当时着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认可,像当年华罗庚被熊庆来赏识一样。果然,华罗庚盛情邀请陈景润参加1956年全国数学论文宣读大会。1956年底,华罗庚把他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担任实习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