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以斯帖就透露了自己的种族出身。哈曼被处死后,她又向国王陈明末底改是她堂兄。于是国王把哈曼的产业都归以斯帖,由末底改代管,又把御赐哈曼的戒指转赐给末底改,他可以用它代替玉玺发布诏书。他从王官出来,王袍金冠,好不威风!当天他就发布诏书,快马传送到127省,命令全部犹太人组织武装于12月13日集中自卫——因为那天是敌人抽签选定灭绝犹太人的日子。到了那天,犹太人单在京城就杀了500人,并把哈曼的10个儿子都杀死,高高地吊在木架上示众。第二天仍继续屠杀,全国各地加在一起,共杀犹太人之敌75000人。末底改这时已升为宰相,下令把这两天定为节日,命名为“普珥节”。
这篇小说对后代欧洲文学影响很大,如十七世纪法国悲剧作家拉辛在1689年写的悲剧《以斯帖记》,就被雨果誉为高超美妙之作。
4.一个年轻美丽的寡妇
《犹滴传》和《以斯帖记》是公元前二世纪末希伯来小说的双璧。以斯帖以美貌、柔情和智巧配合末底改的谋略而拯救了民族,犹滴则以自己的美貌、勇敢和谋略而使人民转危为安。二者都表现出希伯来小说的特点。
犹滴这名字在希伯来文中是“犹太女子”的意思。在小说中她是一个希伯来的巾帼英雄,既能用自己过人的美貌和智勇取得敌帅的头颅,也能在战场上转败为胜,她的形象被后世的诗人、戏剧家们和画家们所颂扬。十四世纪的英国诗人乔叟在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修士的故事》中写道:
和罗孚尼在他的时代,比谁都威风……
命运播弄他,使他忽上忽下,
直到头颅被砍时,他还不知道。……
一天晚上他喝醉了,在华帐里睡觉,
华帐宽大,他虽然声威煊赫,却在睡梦中,
被一个叫犹滴的女人砍去头颅,
偷偷地带到她自己的城里去了。
犹滴是个年轻美丽的寡妇,丈夫玛拿西已死去三年,她仍守寡,丧服不离身。她对彼士利亚的长老说,她保证在五天内拯救这城。犹滴在屋顶祷祝以后,脱去丧服,穿上最动人的艳装盛饰,带了个婢女和四天的粮食和酒,下山向亚述人的军营走去。大兵挡住她,盘问她,她说:“我是希伯来人的女儿,我从那里逃出,有话要对大帅说,告诉他如何轻易取得这个山国。”大兵带她去见和罗孚尼。
犹滴到来的消息传遍整个军营,各部队的人都争相奔走来围在她的四周。那时她站在和罗孚尼的帐幕外,把她的来意向他说明了。全军营的人都惊异她的艳丽,因而也惊异以色列人,都互相说:“这个民族有这样的女人,谁还能轻看?他们的男子汉若留下一个,都会对我们不利;如果听其自然,他们必会智胜全世界。”
和罗孚尼的亲信和仆从们出来领她入幕。和罗孚尼正在华盖帐子下的床上休息,那帐子是用紫绢、黄金、翡翠和宝石织成的。他们把她的来到告诉他,他就起来走到幕前,有银灯前导。当犹滴走到他仆从们面前时,他们都因她的容貌美丽惊讶,她伏地跪拜请安,仆从们把她扶起。
“放心吧,女人,不要害怕,”和罗孚尼说,“我决不伤害所有愿意服从全世界的王尼布甲尼撒的人,你们山国的人若不轻慢我,我决不举枪对他们。可是现在他们自作自受。现在告诉我,你为什么要逃离他们,到我们这里来呢?你来了就有救了。那就放心吧,从今夜起,你没有危险了。没有人敢错待你,如同对我主尼布甲尼撒王的仆人一样。”犹滴表示赞同和罗孚尼的诚意。
到了第四天,和罗孚尼专为奴仆们设置了筵席,并没有请任何官员来赴宴。他对宦官总管巴各亚说:“你去劝请留在你处的希伯来女子到我这里来,和我们一同吃喝。如果我们没有和这希伯来的女人来往取乐,白白让她离去,那在我们自己人中就是一种耻辱。若不赢得她的好处,她会笑话我们的。”巴各亚去对犹滴说:“我的美人,请到我的主人那里去,不要害怕,在他面前,你会受到尊敬。和我们一起饮酒作乐吧,从今天起就成为一个亚述的女人,像在尼布甲撒的宫殿中一样。”犹滴说:“谁敢违背我的主人?我正要去做他喜欢的事,一辈子以此为荣。”于是,她便穿衣打扮,戴上所有女人的盛饰。她的使女用巴各亚给她用的羊皮铺在和罗孚尼前面的地上,准备让她吃饭时坐靠。当犹滴进去就座时,和罗孚尼就为她而心神摇荡。自从初次见到她以后,他一直想占有她,寻找机会勾引她。他对她说:“请你和我们一同饮酒取乐。”“我实在愿意,我的主人。”犹滴说,“今天是我一辈子最重大的日子。”于是她在他面前吃喝使女准备的东两。和岁孚尼兴致勃勃地和她一起喝了大量的酒,他有生以来从来没有一天喝过这么多的酒。
夜深了,他的奴仆们赶快退走,巴各亚去关幕门,叫侍从们退去,各归卧榻,因为宴会时间过长,他们都疲倦了。但犹滴独自留在帐幕里,和罗孚尼酩酊大醉,死一般地爬卧在床上。
犹滴早已吩咐使女站在寝室的外面,等她出来便和平日一样出去祷告,她也曾这样向巴各亚作了解释。所有的人都离开了,犹滴站在和罗孚尼的床边,轻轻地祷告说:“万能的主啊,我的上帝啊,求您眷顾我现在所做的,那会给耶路撒冷带来荣耀,现在正是巩固您的基业,成全我的志愿,除灭这个起来攻击我们的仇敌的时候。”她走到床栏边和罗孚尼的头的所在处,取下他的宝刀,抓住他的头发,说完“主,以色列的上帝啊,现在给我力气”,就用全力猛砍他的颈部两次,砍下了他的头颅。她把他的身躯推到地上,又从床柱上取下华盖帐子盖住。过了好一会儿,她走出去,把和罗孚尼的头交给她的使女,装在粮食袋里。她俩像平日一样,一起出去祷告。她们走出军营,绕过峡谷,登上小山,走向彼士利亚的城门。
据说,犹滴安度晚年,拒绝求婚者,释放了她的使女,活到105岁,把财产分给了她自己的近亲和丈夫的亲属。她在世时没有人敢来冒犯,她死后也长期无外患。
5.惟一出色的公案小说
《苏撒娜的历史》是圣经文学中惟一出色的公案小说,反映了犹大王国灭亡后被俘虏的人民在巴比伦的生活。那时犹太人虽已丧失政权,但巴比伦当局为了统治的方便,仍让犹太人聚居在一起,并从他们中间选出长老和审判官,依他们自己的风俗习惯处理纠纷。在那黑暗的社会中,伪官们倚权仗势,贪赃枉法,侮辱妇女;赃官自己无法无天,反诬良家妇女并判处她们死刑。但也有理想中的公正的希伯来法官,一个名叫但以理的英俊青年把冤情揭出,大快人心。但以理聪明的审判在西方广为传颂,他的形象在近代文学中也常被引用。例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又一个但以理坐堂审判!真是但以理再世!”但以理(Daniel),在朱生豪笔下译为但尼尔。这句夏洛克的台词,就典出于这篇小说。
《苏撒娜的历史》故事如下:
约亚金是住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家道富裕,娶了美貌而虔诚的苏撒娜为妻。他们住宅旁有个大花园,犹太人经常在他们家出入。有一年,新来的两个审判官也常去他们家,打官司的人便常去找他们。
每当中午众人散去的时候,苏撒娜常到花园散步,两审判官一心想找机会调戏她。有一天,她要在花园洗澡,便叫两个丫头出去,把园门关好。不料两个老判官正躲在园中丛林密处,见丫头们出去了,没上去要求和她同床,她死也不依,二人便诬告她在园中和青年小伙子私通,要依法处死她。她宁死不屈,大声喊叫。两个老判官贼喊捉贼,一个去打开园门,叫她全家人出来,诬告她。两个判官相互作证,苏撒娜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第二天审判她时,两个判官无中生有地证明她在园中一大树下要与一青年通奸,把丫头们支出去,关好了园门正在犯罪时,却被他俩看见了。她没有反证,只能喊冤枉。
当她被拉出去处死时,但以理大声喊叫说:“你们真蠢,没有审问,没有调查,就判决这个女人死罪吗?必须开庭重审,因为这是畜意谋害她的假见证!”回到原来审判的地方,但以理把两个判官隔离开来,先审一个,问他:“你看见他们二人在哪一棵树下躺在一起呢?”那判官回答道:“在一棵乳香树下。”但以理说:“好!你这句谎言值你一条命,天使已经接受判决,将把你劈成两半。”审问第二个判官,问他看见他们二人躺在什么树下时,他回答道:“在一棵橡树下。”但以理说:“你的谎言值你一条命,天使已经准备好,要把你劈成两半,灭绝你们这些败类。”群众高声呼喊,颂声不止。苏撒娜和她的丈夫、父母亲属也都称颂,因为在她身上没有可耻的事。从此但以理在人民中声望大增。
6.貌似历史事件的小说
《次经》中的作品不全是用希伯来文写成的,其中有用希腊文写的,也有用亚兰文(也就是古代的叙亚文)写的。《托比传》原文不能确定是用希伯来文写的还是用亚兰文写的,但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亚兰文小说的一个极好的例子。原文已经佚失,现存有三种希腊文译本和其他文字的译本。公元一世纪它在犹太人中很流行,有许多抄本,如西奈抄本、阿美尼亚抄本、古拉丁文抄本、亚历山大抄本等。写作时间可以推到公元前一世纪初。故事梗概如下:
托比是被掳到巴比伦并住在尼尼微的一个犹太人,虽然充任国王撒缦以色的官商,但常常私下里为犹太人收尸埋葬。一天晚上埋葬一具尸体时,他因不洁而睡于户外,结果被鸟粪弄瞎了眼,又和老伴吵架,更觉悲伤,几乎要轻生,祈求上帝赐他早日结束生命。与此同时,在玛代(即米底亚)的亚玛他域,流珥的女儿撒拉也悲伤得要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她七次结婚,在新婚之夜总有恶鬼来洞房杀死她的丈夫,人们不明真相,都说是她杀的。上帝听了他们的祷告,便派天使长拉斐尔去帮助托比和撒拉解决困难。
托比叫他的儿子托比阿斯到玛代拉琪城去向加百尔领回他所存的银子。天使长拉斐尔幻为人形,化名为亚撒利雅,受雇而做托比阿斯的陪伴和保镖到玛代去。在快到目的地的路上,托比阿斯在底格里斯河里洗澡时捉到一条大鱼。天使拉斐尔叫他取出鱼的肝、胆、心,用以驱除恶鬼而娶那个嫁过七次的处女为妻,鱼的肝和胆又可以治他父亲的眼病。
果然,在托比阿斯和撒拉的新婚之夜,恶鬼又来作祟。但那恶鬼闻到鱼肝、鱼心和鱼胆烟熏的腥味,便急速逃走,逃到埃及河边的上游,被拉斐尔捉住,捆绑在那儿。婚礼庆祝会持续了两个星期,拉斐尔帮助托比斯取回存银,并陪同新婚夫妇回到尼尼微,父亲托比非常高兴,儿子不但远道取回银子平安归来,还得妙药鱼肝、鱼胆,医好了他的眼睛。他非常感谢亚撒利雅一路上细心照料儿子。这么远的路程携带大宗银子是很危险的,他竞平安回家了,不但无灾无害,还带来一个美丽的儿媳妇。托比便作诗歌颂上帝。
亚撒利雅的使命完成了。在告别时,托比父子要把取回来的银子分他一半儿,作为酬劳。但亚撒利雅一个钱也不要,说:“你有钱,就多多接济穷人。应该感谢上帝的慈惠,我只是上帝派来的天使长拉斐尔。”说完便升天而去。
在小说的尾声中,托比在去世以前警告儿子要离开尼尼微,因为这座大城将要倾覆。托比阿斯在父母去世以后,与妻子撒拉迁往玛代和岳父同住。他在逝世前昕到尼尼微毁灭的消息,欢呼不已。
《托比传》的作者不知是谁,只知道他对希伯来文学(特别是《诗篇》、《箴言》、《约伯记》等)十分注意。他在作品中特别提到了另一个传奇人物——托比的侄子、国王的家宰阿希加尔。《圣经外传》(《伪经》中有《阿希加尔的故事》)可能和《托比传》是同时的作品。
这篇小说和其他希伯来小说一样,用了借古讽今的笔法。它用第一人称叙述,好像是真的历史事件,实际上却是虚构的。小说采用了民问传说中的记载,如鱼内脏可以治眼病等。洞房恶鬼的传说则非常著名,弥尔顿写《失乐园》时也把它写进去了:
高天上的王看见他们如此勤勉,心生怜悯,便召来拉斐尔,那善于交游的天使,叫他和托比阿斯同去,并且保证他跟他跟那位嫁过七次的处女结婚。
7.一位哲学家的奇遇
《伪经》中的《阿希加尔的故事》和《托比传》可说是姊妹篇,同是记录民间传说,又都是借古讽今的作品。《托比传》的作者大概也很熟悉《阿希加尔的故事》,他在《托比传》中好几次提到阿希加尔,并说他是托比的侄子,两人有亲属关系。托比一度被罢官,后由阿希加尔的斡旋而得以东山再起。他儿子结婚回家,阿希加尔也来参加庆宴。
主人公阿希加尔是亚述王西拿基立的大臣,是圣人、哲学家,又是一个政治家。他德高望重,富有家财,只是没有孩子,没有儿子可以继承他的产业和学问。他多次祈祷,最后蒙允准,让他接受他的外甥拿旦做自己的儿子。他雇了八个奶妈喂拿旦成长,又给了他最好的教育。后来拿旦受了流行世俗哲学的影响,变坏了,阴谋陷害养父。他伪造了反对政府的文书租证件,结果阿希加尔被判处死刑,由拿旦继替了他的位置。但在执行死刑时,刽子手想起这个犯人从前同样在生死关头曾救过自己,于是和两个朋友商量出一个救阿希加尔的计划,让另一个罪犯代替他受了刑。刽子手又偷偷地把阿希加尔藏在自己的地窖里,等待事态的发展。终于政局发生了变化,阿希加尔命运有了转机。亚述国王没有他的帮助,就不能对付埃及国王的阴谋。他叹息着阿希加尔的死,却有人告诉他这个圣人还活着,不由喜出望外。阿希加尔从藏身处被带出来,蓬头散发,衣服褴褛不堪,指甲留得老长老长,却恢复了当初的尊严和光荣。过了一段时间,他奇迹般地满足了埃及国王的一切要求。他又要求对自己的养子加以报复和教育,把他关在牢里,鞭打他,饿他,向他讲寓言,直到他死去。
这篇传奇既可以当作小说来看,又可以算是“智慧书”之一。阿希加尔的语录可以与《伊索寓言》媲美,同时又和同时代的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名言相互混淆。例如:“猪喜欢污泥而胜于清水,它总爱在阴沟里打滚。”“狗因尾巴而得面包吃,因嘴巴而被石头打。”有人说是德谟克里特抄袭阿希加尔的,但也有人说是英雄所见略同。本节把它当作小说在这里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