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家庭急救手册
7231000000002

第2章 急救知识(2)

(1)体温升高:37.4—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体温升高多见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支气管肺炎、脑炎、疟疾、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暑、流感以及外伤感染等。

(2)体温低于正常:见于休克、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甲状腺机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在低温环境中暴露过久等。

3.依据情况采取急救措施。

如果体温过高,就采取冷敷、酒精擦浴等降温措施,不要自行使用退烧药,以免掩盖病情。体温过低要注意保暖。然后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血压

血压的产生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而言。心室收缩时,动脉内的最高压力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内的最低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1.血压的正常值。

正常成人收缩压为12—18.7kPa(90—140mmH),舒张压8—12kPa(60—90mmHg)。新生儿收缩压为6.7—8.0kPa(50—60mmHg),舒张压4—5.3kPa(30—40mmHg)。在40岁以后,收缩压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9岁以下收缩压<18.7kPa(140mmHg),40—49岁<20kPa(150mmHg),50—59岁<21kPa(160mmHg),60岁以上<22.6kPa(170mmHg)。

2.血压测量法。

一般选用上臂肱动脉为测量处,家庭如果配备了电子血压计,可自行测量。水银血压计测量方法较复杂,可求救医护人员。

3.血压异常。

(1)高血压。成人的收缩压≥21kpa(160mmHg)和舒张压≥12.6kPa(95mmHg),称高血压。如出现高血压,但其他脏器无症状,属原发性高血压病;如由肾血管疾病、肾炎、肾上腺皮质肿瘤、颅内压增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高钠血症、饮酒、吸烟等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病。

(2)低血压。是指收缩压≤18.6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多见于休克、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严重脱水、心力衰竭、低钠血症等。

▲瞳孔

瞳孔也是一项重要的生命指征。

正常人两眼的瞳孔等大等圆,在光照下迅速缩小。对于有颅脑损伤或病情危重的伤员,两侧瞳孔可呈现散大或一大一小的状态,并对光线刺激无反应或反应迟钝。

经过上述检查后,基本可判断伤员是否有生命危险,如有危险则立即进行心、脑、肺的复苏抢救。如无危险则对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固定等治疗。

步骤三:掌握几种常用的急救技术

一、急救的目的是维持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

威胁生命的危重情况主要有严重创伤、突发急症、中毒事故等,表现为一项或几项生命指征的消失。所以,维持生命指征是急救中最重要的。只有保持生命指征平稳,才可能进行下一步治疗。所以要立即就地抢救,给予必要的治疗措施,同时呼叫急救车。

二、常用急救技术

下面的几种急救技术,也许你这一生都不会用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也需要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如果能以此换来自己、家人或他人的生命,这些付出还是值得的。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合称心肺复苏(CPR),当呼吸与心跳同时停止时,两种抢救方法就要配合使用。

【适用情况】

凡因外伤、触电、溺水、中暑、气道异物阻塞、吸入烟雾、会厌炎、药物过量、气体中毒、中风、心脏病、高血压等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引起的呼吸终止,在就医前,要先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肺循环。

【方法及步骤】

1.安置病人。

使病人仰卧在硬板床、桌面或地面等坚硬平面上,解松衣扣及裤带。

2.打开气道。

病人在丧失意识后,往往舌根后坠,导致气道阻塞。应立即使舌根离开咽后壁,保持气道通畅。方法有两种:(1)仰头抬颈。病人去枕,救护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另一手托住颈部向上抬颈。(2)仰面举颏。救护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另一手四指置于下颏外的下颌骨上,将颏部上举,使下颌尖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3.开始人工呼吸,方法有三种。

(1)口对口人工呼吸。

患者平卧,头部尽量后仰,急救者一手托起伤病人下巴,另一手捏住伤病人鼻孔以防气体由鼻腔逸出。救护者先深吸一口气,使呼出气中有最大的氧含量和最小的二氧化碳含量,然后对准患者的口腔,用力吹气,吹气后,听有无回气声,如有回气声,既表示气道通畅,可再吹气。吹完一口气后,要放松病人鼻孔,让其“呼”气。这样一口一口有规律地吹入,每分钟12—20次(儿童不少于20次),直到病人恢复自主呼吸为止。

(2)口对鼻人工呼吸。

如果遇到病人牙关紧闭,张不开口,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基本相同,只是将气由患者的鼻孔吹入,同时将患者的嘴捏紧,防止漏气,若患者为小儿或婴幼儿,则可以口对鼻吹气。

(3)单臂压胸人工呼吸。

伤患者平卧,两上肢分别平放于躯干两则,急救者用双手握住伤病员的两前臂(接近肘关节处),将其双臂向上拉,与躯体呈直角;再将双臂向外拉,使伤病员的肢体呈十字状,此姿势2秒钟,使伤病员的胸廓扩张,引气入肺,接着再将伤病员的两臂收回,使之屈肘放于胸廓的前外侧,往内(对着肋骨)挤压,使其胸廓缩小持续2秒钟,挤气出肺,如此反复。

【专家提醒】

使用第1、2种人工呼吸方法时须注意;

(1)只有在患者呼吸停止时,才施行人工呼吸。

(2)若吹气进入自由并且胸廓抬起,说明气道通畅;若吹气不能自由进入或胸廓不能抬起,通气无效,可能是气道有阻塞,或是吹气的容量或压力不够。开放气道:①保证头后仰、下颌抬高,并使患者嘴张开。②若头的位置正确,用力吹气仍不能使患者胸廓抬起,则应怀疑气道有异物阻塞,应清除异物(包括假牙)和呕吐物。吹气时最好能用纱布或手帕将患者的口鼻隔盖一下。

(3)吹气量一般以可使胸廓抬起但又不引起胃膨胀为度(成人800—1200ml)。吹气应缓慢均匀,不可用力过猛,以防肺泡破裂;若吹得过快,会使气体进入胃内,造成胃膨胀,横膈上升反而减少肺的容积,影响人工呼吸效果。

(4)如果怀疑颈或脊柱有损伤,则禁做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摩

通过心脏按摩增加胸内压,产生血流或直接压迫心脏,随着人工呼吸,血液流向肺部,携氧到脑和其他生命重要器官。

【适用情况】

触电、溺水、外伤、中暑、气道异物阻塞、吸入烟雾、会厌炎、药物过量、气体中毒、中风、心脏病、高血压等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引起的心跳终止,在就医前,要先施行胸外心脏按摩。

【方法及步骤】

1.迅速评估。

评估判断过程不要超过10秒。

救护者不应当根据脉搏来决定是否需要胸部按压。因为有时需要较长时间来确定有无脉搏,且有时判断错误。呼吸比脉搏容易判断,应首先对无意识、无呼吸的患者进行人工呼吸然后再观察,如仍旧无呼吸、咳嗽和运动,立即进行胸部按摩。

2.胸外心脏按摩包括“叩击心前区”和“胸外心脏按压”两部分,具体操作步骤:

(1)叩击心前区。

在心搏骤停后的1分30秒内,心脏应激性最高,此时拳击心前区,可使心肌兴奋并产生电综合波,促使心脏复跳。

①将病人安置在硬板床、桌面或地面等坚硬平面上,正面仰卧,头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以保证脑血流量。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解松衣扣及裤带,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②救护者右手握空心拳,拳心向下,快速从20—30cm的高度垂直向下捶击患者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击2—3次,每次间隔2秒,心脏受到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搏动。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注意:心前区叩击只进行一组,不宜再多,用力不宜过猛。小儿禁用)

(2)胸外心脏按压。

①病人体位:使病人仰卧于坚硬的木板或水泥地面上,绝不能在柔软有弹性的床上,去除过厚衣物。

②术者体位:救护者跪于患者一侧肩胸部位置,两手掌心向下平行重叠,手指并拢、分开或互握均可,肘部伸直,两臂与地面垂直,这样能使主要压力压在胸骨上,避免肋骨骨折。

③按压位置:两手交叠放在患者肋骨下端,然后将手指滑向肋弓上端与胸骨下端交界处。

④按压方法:借救护者上半身重量、肘及臂力,快速、有节奏地垂直下压,使胸骨下沉4—5cm,然后放松,使胸骨靠弹性自行复位,放松时手不离开原来位置以防移动,但放松应充分,以利血液回流。以每分钟80—100次的频率反复进行。

3.再次评估。

迅速检查是否出现呼吸及心跳。如没有,再做8个周期。按压有效时必须坚持不懈,绝不可半途而废。心脏按压有效指标:

①按压后,出现脉搏。

②病人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变红。

③病人扩大的瞳孔变小。

④病人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专家提醒】

心脏按压的整个过程必须注意:

1.只有在患者心脏停止跳动时,才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2.按压位置必须准确,否则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手掌不能离开病人胸壁,以保证动作的连贯性和弹性。

3.按压的力量大小应依病人的身体、胸廓情况而定。身强力壮胸肌发达者按压力量可适当增大,如果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儿童用双指按压的力度即可;老年人骨质较脆,用力过大容易导致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

4.每次向下按压时间较短,只占一个按压周期的1/3,放松时间应占2/3。有呼吸停止者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否则单纯心脏按压很难奏效。救护者应坚持不懈,直至医护人员到来。

5.儿童心脏按压方法:

(1)新生儿心脏按压:用两手掌合抱,两手的大拇指压迫胸骨当中。用力以压迫胸骨下陷2cm左右为度。每分钟100次。

(2)婴儿心脏按压:将婴儿仰卧在硬板床上,一只手环婴儿背部托住,用另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压迫胸骨当中部位。注意保持手指垂直。用力以压迫胸骨下陷3cm为度。每分钟80—100次。

(3)幼儿心脏按压:让幼儿仰卧在硬板床上,用手掌压迫胸骨当中部位。注意保持肘臂垂直。用力以压迫胸骨下陷3—4cm为度。每分钟80次。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心脏按摩)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止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CPRR的原理及重要性】

CPR的原理:

利用人工呼吸吹送空气进入肺腔,再配合心外按摩以促使血液从肺部交换氧气再循环到脑部及全身以维持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之存活。

空气中含20%的氧气,经由人体呼吸再呼出后,氧气含量只降低为16%,因此正常呼出气体中氧的含量仍足够供应我们的正常所需。

CPR的重要性:

当人体因呼吸心跳终止时,心脏脑部及器官组织均将因缺乏氧气供应而渐趋坏死,表现为病人的嘴唇、指甲、面部的肤色逐渐变为深紫色,瞳孔扩大,血压、体温慢慢降低,生命指征逐渐消失。

在4分钟内肺和血液中含有的氧气还可维持供应,所以在4分钟内迅速急救做好CPR可使脑细胞不受损伤,机体完全复原的可能性极大;4—6分钟内则因情况不同,脑细胞有损伤的可能,6分钟以上就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延迟10分钟后再施救时,则肯定会对脑细胞造成因缺氧而导致坏死。

【适用情况】

因外伤、触电、溺水、中暑、气道异物阻塞、吸入烟雾、会厌炎、药物过量、气体中毒、中风、心脏病、高血压等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引起的呼吸终止,心跳停顿,在就医前,均可利用心肺复苏术维护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不致坏死。

【方法及步骤】

1.对于呼吸、心跳均停止者,才进行心肺复苏。

2.参考上面“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病人体位、救护者体位、气道打开方法,急救步骤、专家提醒等。救护者必须先掌握了“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才能进行心肺复苏。

3.先连续做4—5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心前区叩击”2—3次。

4.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做15次心脏按压,配合2次缓慢的人工呼吸,手重新定位,再给15次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总持续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最新研究表明:心跳和呼吸刚刚停止时,心脏按压比人工呼吸更重要,按压和通气的比率可为30:2,即按压30次,连做2次人工呼吸)

5.如果有两名救助者在场,则可一人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12次。另一人做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60次.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5:1,即每5次按压后加入1次人工呼吸。操作时由实施心脏按压者计数,当按压到第4下时,负责人工呼吸者开始深呼吸,按摩完成第5下,正值松手时,人工呼吸者立即捏住患者鼻孔并向口内吹气一次。如此反复进行。

6.心肺复苏必须坚持不懈,同时观察病人的四大生命指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和面色、瞳孔等,如果出现自主呼吸、脉搏、意识恢复、皮肤变红、手脚活动等任何一种情况时,说明心肺复苏有效。

7.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①病人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②有医务人到场。

③救护者已筋疲力尽而无法再施行心肺复苏术。

④心肺复苏术持续1小时之后,患者瞳孔散大固定,心电活动、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死亡。

【专家提醒】

1.心肺复苏只有在病人呼吸和心跳都停止的情况下才施行。

2.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应严格按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

3.只有一名救护者时,救护者可位于病人一侧肩部,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间距,避免在实施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时来回移动膝部,利于操作。

▲创伤止血

各种创伤一般都会导致出血,它是威胁伤病员生命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应按出血的种类、多少,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分秒必争,特别是大出血的急救,是挽救伤者生命的决定因素。

(一)出血速度和失血量。

出血速度和失血量是威胁健康生命的关键因素。几分钟内急性失血1000ml,生命即会受到威胁。十几小时内慢性出血2000ml,不一定引起死亡。

正常成人一次流失500毫升血液对身体影响不大(例如一次献血量可达200—400毫升),如果失血总量超过20%,会出现休克等症。失血量与主要症状:

出血量

占体内总重量百分比

主要症状

<500ml

10—15%

症状不明显

<1500ml

15—30%

头晕,眼花,心慌,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细,血压下降

>1500ml

30%以上

严重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休克,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

(二)创伤出血的种类。

若以出血的情况分,可以分为:

1.动脉出血:颜色鲜红,随心脏的收缩而大量涌出,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须经急救才能止血。尤其是四肢大的动脉出血,剧烈时呈喷射状,如不及时止血,会很快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