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南方的风
7232800000014

第14章

一号公路通车了。

可是,公路工程的善后工作还很多,也不知道还要纠缠多少个白天黑夜。

梁总工程师在验收书上签了字。但按照合同,逾期得罚款十万元。总工程师态度非常明确,一定要严格执行合同。否则,还要订合同做什么,还要什么验收呢!

程处长处之泰然。何必动气!地球还不是一样转,女人一样生孩子,我姓程的一样领工资。谁也没伤着谁的一根毫毛。这女人,发神经病的,也不去拿块镜子仔细数数自己脸上的皱纹,想想现在是个什么年月。你还以为自己是在莫斯科吃俄国冷盘那祥威风吗?我姓程的虽说未扛过枪,也未跨过江,资历是嫩了点儿。可总算经过史无前例的风雨世面,难道今天还害怕这样一个老姑婆!笑话,天大的笑话。

程处长不动声色,也不面红耳赤,很多时候都呆在南湾工地。那里是石油墓地,又在筑建新的公路。

现在该看总指挥林宁的态度了。

本来这是不难处理的。一句话,按合同办。白纸黑字,谁也休想赖掉。

然而,现在的事情能如此简单明了地办好的话,人的寿命也会长些,神经病院也用不着没床位了。

部里来了电话。

电话说得含糊而又明确。说一号公路工程的事希望相互谅解。工程逾期是常有的事,原因很多。且今后共同合作的机会还很多,云云。

林宁接了电话。他明白后一句话的份量。是的,今后还得合作!

还未让他思索明白,那合作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地出现在他面前:白龙湾工业区的大卡车牌照推迟批发;小汽车司机因忘记带路费单给吊销了牌;有几个也因"超速"给扣下执照。总之,合作越来越不协调了。

他很气愤,就像哑仔给掌了个耳光,有口难言。人民赋予他们权力,而他们竟然这样地对待人民的事业。该向哪里去起诉他们呢?他发觉自己没有一点儿办法。

不过,他因此清醒过来。他明白自己不是在一块真空的地方办工业特区。当然,倘若全部工程都交给香港的工程公司投标承造的话,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了。他怎可以图这个方便;应该扶持国内的工程队伍,帮助他们吸收新的技术、更新设备。

他涨红着脸,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下仿佛流动着一条水流急湍地河,他自己站在一个小孤岛上,四周被流水包围着。忽地小岛变成一块树叶,随波逐流,飘过了险滩河谷。他虽然经过了风疾浪,飘洋过海,可是在这条狭窄的湍流险滩中,他并不熟悉。他感到茫然,愤懑……

他不能不深思,今后还会有许多不愉快的合作。今早,新华社的记者老张好象看出他的心事,老是提起白龙湾的第一声春雷。这当然值得人们怀念。它向全世界宣布中国闭关锁国的结束!也许这段时间自己把困难想得严重了些。特区能办得下去吗?这点他是坚定不移的了。然而,困难也实在太大了。对了,对特殊的困难,应该彩取特殊的、非寻常的解决办法。老张为人正直,他是支持自己的。

他掀开一罐"生力啤"的盖口,咯咯地往嘴里灌。顺手扭开桌上的录像机,荧幕上出现光秃的山,干枯了的河沟。突然嘭的一声巨响,半边山头给炸开了,沙石哗哗地象山洪似地倾泻在黑色的海滩上……

这是白龙湾的第一声春雷!

彩色的画面:蓝的海,黑色的自动挖泥船拖着一条长长的胶筒,码头、电站、水塔、厂房、别墅群和宽平的马路、五颜六色的太阳伞……白龙湾的神奇速度震惊着香港!

他扔掉啤酒罐,啪的一下关掉了录像机,浑身无力地跌落在躺椅上,嘴角边流露出一丝儿苦笑。他嘲笑自己太天真了!那时候,他满有把握地对自己说,按照这个速度可以一年建成白龙湾!那么,我们的"四化"……他兴奋得满脸涨红,仿若一下子变得年青了。人们胸膛里跳动着一颗振兴中华的火热的心啊!

当他冷静下来的时候,他思索过这把打开神奇速度的快门的钥匙是什么?他这才惊讶地发觉这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工程投标承包。要是说发明,那就是他仅仅答允工人的奖金免税代购给一人一台电视机。可是这已经遭到有些人的非难了。眼下,投标承包可以说是碰到了灭顶这灾!他真没彳r想i刊执行特殊政策帕特区竞还有这样的好几个婆婆。每个承包单位的背后都育一条通往上头的粗粗的线。

昨天地同杜一丘交谈之后,越发感到这根线的粗重……

杜一丘给他斟丁杯红茶,开门见山,说得很坦率:"我i一e公既避期罚款irj_f要。旗耍=,既然完工了也就鳟了,不要把关系摘i*这样紧张。梁总毡从工程合同上考虑,这是对的。但我们当领导的可不能这样简单。"

"那台网不过是一张废纸了l"

"我认为同是一个部属下的单位,采取经济惩罚的敞法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

"党章上也有党员处分这一条规定。"

ce对,问题是程松平已改正错误,一蛩公路已经验收了。"

"邢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工业特区威府受的影响昵?"

"罚款只罚了公司,罚了工人的奖金罢了I我怀疑投标承包的做法在我们这里是否适宜7",杜一丘说。

林宁盯若池的眼睛,从他那自信的目光中看见了一种有恃无恐的神情。他这才明白为什么部里挂给他这样昀一个电话。

他喝了口茶,燃着烟,竭力抑制住自己说:"那就看实践好了。"

"我看过了,这块地方快要连主权也给丢掉了l"杜一丘说若,从公文袋里拎出一份报告递给对方,te这是我给部里写的报告,上面阐明了我的观点。这是底稿,你有空请看看。8

他醐阅了一下,报告长达十多页。他很熟悉这些理论阐述,无非是说这里变成了"走私贩私的租界"。最近,给工

96业区抹黑的话多着呢!被出卖了的地方呀,新租界呀,自由化的温床呀……既然已经办起了特区,就无须喋喋不休地讨论这是块什么地方,马克思、列宁是否说过这样的一块地方?可行的办法是迈开脚步来这儿看一看,看看该怎样办才好,看看这样办对不对。因此,他反而冷静下来说:

"你看过了《沙面租界由来》这份资料?"这是一份通过租界由来,说明满清政府奴颜婢膝和腐败无能,以及我们应吸取的教训的一份很好的材料。

杜一丘点点头,"我们办特区的同志对这个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历史的教训远的和近的都摆在面前,只是看我们怎个吸取,值得我们深思的倒是吸取教训的目的。"他非常讨厌这种玩弄概念游戏的理论。看得出杜一丘是带着一种概念的有色眼镜下来的,就象一个主妇挽着只菜篮子来到市场,看见合适的瓜菜就随手捡进篮子里,方便得很。他早就听说杜一丘是孟老头子派下来的,有"掺沙子"的意思,平衡一下"香港派"的力量。当然,部里领导是团结的,也看不出有闹不团结的迹象。可是,现在当领导的谁不带有自己的人马,理由是为了方便工作。杜一丘却是自己一个人下来,连个秘书也没有带,虽然他对工业特区的看法有所偏颇,但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因此,他对社一丘的印象还是好的。有些问题经过争论就更加明确了。

"我是站在白龙湾这块土地上。"杜一丘并不奢望说服对方,但不能不提醒林宁注意,这样做太危险了。他认为当领导的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要善于从一种倾向里看到隐藏着的另一种倾向,从而确定自己的行动。最近一段经济领域里的斗争事实不是充分说明了阶级斗争依然存在吗?扩大化不对,但熄灭论更错误。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头脑的清醒。来到白龙湾之后对这些问题就看得更清楚了。杜一丘住过党校理论班三年,在省厅里当过处长。后来孟老头子调上部里把他也带了上去。他自信吃透了上头,又深入了下层。要不是碰到林宁,他早就扭转了这里的局面。两个月的相处,他明白同自己共事的人是一个有远见、有胆识、有理论而又经验丰富的人。也许林宁在香港住的日子长了,头脑就没那么清醒,有些事情过于"开放"。办工业特区是前人未做过的开发事业,又怎可以操之过急呢!

杜一丘处事稳重还有另外的原因。前些时,省工程局同香港华荣公司分别承包兴建两个规模宏大的厂房。两间厂房是同一规格的。前者比后者提前四天封了顶。这是值得高兴的。工业特区记者写了一篇报道,说我们竞赛结果超过了对方、压倒了对方,说明我们的工管理比对方先进……云云。稿子送审,杜一丘当然批发了。这是一个难得有说服力的典型啊!

"不能发!"林宁看了摇头。

"我签发了!"杜一丘毫不让步。

"怎么可以呢?

"完全可以。"

林宁摊开双手,微俯着头,久久地盯着对方的眼睛,他又看见那种恃无恐的自信的神情在闪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自信啊!他苦笑了笑,坐下来迅速地在稿纸上划了几个数字,然后递给了杜一丘。

杜一丘看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流露出一种难言的复杂表情。稿纸上清晰地列举了省工程局同香港华荣公司建厂房的几组数字对比。这个对比是很有意思:工人十比一;管理费四点五比一;工资一比六;劳动生产率一比五。质量检验合格。

"稿子不发了。"杜一丘信服事实,便拿起笔把自己的签字涂掉,朝林宁微微一笑。

"我们本来可以做到的,但却没能这样去做。"林宁若有所思地说。

他想了想,带着点自嘲的语气说:"因为我们没有学会这样做。"

林宁把那张写着数字的稿纸揉成一团,扔在字纸篓里说,"我们是一个人的饭五个人吃。"

工业特区记者只发了一条省工程局提前完工的消息,并报道了他们认真学习人家的先进工管理经验。这件事给杜一丘的教训很深刻,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因此,他尊重林宁的意见,即使有些意见他反对,但也经过反复思量才提出来。人家是讲究科学数据的啊!

后来接着又碰到这样一件事,他对林宁就更加佩服了。由于白龙湾的高速震动了香港实业界,国内外报纸经常报道。有的稿子写得有声有色,说工业特区实行了先进的、全新的管理体制,投标承包……

"愚昧!"林宁看了很不满意。这个投标承包资本主义世界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就普遍采用了,你还替人家瞎吹?古老当时兴。

林宁望着窗外,金黄色的沙滩在阳光下闪烁,蒸腾着一层濛濛的热气,随着微微的海风给人拂面吹来的却是一阵阵热浪。浪花哗哗地席卷上来,又消退了,在沙滩上留下一层白色的泡沫。

"你站在白龙湾的土地上,应该看到更多实际的、具体的东西,这是有些人看不到的东西。"林宁接着杜一丘的话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