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朱崇山中篇小说选
7232900000051

第51章

这几天,吴凌筠可忙了。本来她要去看望四妗的病,也只好推迟了。

香港新洲康力总公司,曾派人来市外经办公室洽谈,拟投资白石岗石场。最近,公司工程师罗拔臣同他的助手来勘察过,对石场的条件很合意,并对场长吴凌筠技术上的协作表示感谢。临走时,他对凌筠说:“你了不起,应该是个工程师。”

康力公司投资石场,全部是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从开掘、碎石到装卸都是机械化。年产五十万立方碎石。产品主要供应香港。工资待遇也很优厚。甲方经理是吴凌筠,乙方经理是罗拔臣。今天,康力总公司的经理卡格先生亲自来签订合同,他三十岁,身材魁梧,一头金发,棕色眼睛,人很健谈,他是个有经验的工程师,对建筑、机械工程都很内行,早年在美国读大学,同玉珍的哥哥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只身来到香港。这回他带了两个助手同来,工程师罗拔臣、会计师威利。我们这边由建材局陈局长带着吴凌筠、沈家海到场欢迎。家海是沙湾大队的代表。

陈局长同卡格察看了石场一圈。卡格眼光锐利,一下子就看出了这是个条件优越的石场。山势方便开采;靠近公路方便运输;山旁有道小河,气温适中,且石质上乘,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他微笑着耸了耸肩膀,对陈局长说:“我很高兴能认识你,并对我们的良好合作表示祝贺。”

“谢谢,我希望我们的合作成功。”

回到办公室,卡格没看见凌筠,问她到哪儿去了。陈局长说:“她到现场炸石去了。”

卡格听了,立即赶去现场。民工们刚安装好炸药。卡格看了一下,觉得爆破面的选择、炮眼的位置都很合理,只有几个炮眼选择得有点特殊。职业的习惯使他不能不去思索主持者的意图,但一时又捉摸不透。他担心爆破效果不好,结果却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在硝烟里,他上前紧紧握住凌筠的手说:“祝贺你!”

“谢谢。”凌筠心里很激动,外表却很平静。

“我很高兴,倘使你能给我说说对石场前景的估价。”卡格说。

“贵公司可以赚很大的一笔钱。”她说。接着她谈了石的藏量、设备的周转率以及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设备设计要求的做法,然后说:“倘若我们能较快地超过机器设备设计的要求,比如超过百分之十,这笔收入是很可观的。”会计师威利很快便计算出来,他把电子计算机屏幕上的数字给卡格看了。接着凌筠又用英语说:“我们对罗拔臣工程师的才能表示钦佩。他将会给石场带来繁荣。”

“谢谢,你的英语好!”卡格也高兴起来,用汉语说。

“也许比你的汉语只好这么一点儿。”她笑着伸出个小指头。

卡格坦率地笑道:“吴小姐,你说的数据很精确,非常欣赏你对石场前景的精辟估算。我可以诚恳地说,象你这样能干的管理人才是不多见的。我荣幸得到你的合作。非常感谢你!”

“你太过誊了,卡格先生。”她依旧用英语说。看来她的英语自学得不坏。

临走时,卡格再三邀请吴凌筠到香港总公司视察。

卡格他们走了。石场的人都围拢过来,探听个消息。石场是由建材局主办的。罗拔臣一再建议由凌筠任我方经理,且她又是场长,熟悉业务,局里也就同意了。按照分成,沙湾有一大笔收入。因此,大伙都异常关心石场的建设。凌筠又同众人商议,挑选了好几个青年到香港学习使用机器。沈家海懂这一行机械,便由他负责带队。

人们走后,他俩坐下来,在床上摊开图纸,商议着建场的事。今天签订了合同,明天就破土动工了。凌筠翻开一叠英文设备技术说明书,递给沈家海:“你先看看。”

沈家海看着说明书旁用铅笔写的一些译文,那是她的秀丽字迹,不胜惊讶。只这么短短三年,她就学会了这样多,地质、机械、成本核算都懂,英语也能对话。这需要付出多大的毅力啊!

“凌筠,我今天才真正了解你!”他感触殊深。

“谁叫我们都是黄帝子孙。”她微微一笑,“这些天,我是头一趟接触外边的世界。说真的,我感到惊奇,就象打开了门才晓得外面有一个广阔奇异的天地。你想想,我们这一代要学的东西有多少啊!”

“卡格有眼光,他一见面就很赏识你。”

“你认识他吗?”

“只是听玉珍说过.他是新洲一个财团的董事。”

“又是一个有学识、有才能的实干家。”凌筠接着说,“他们办石场,四十三个人,日产一千几百立方碎石。这简直是一个技术的世界。我想,一个科学技术先进,物质生产丰富的国家,总有其值得效法的地方。”

“科学文明本来就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家海表示赞同。

“看来对资本主义是要认真地研究一下。”

“你研究的也够多了。看你近日又瘦了许多。”

“家海,你也学会了婆婆妈妈的!”她心里很感激。

“这些设备技术资料你都看过了?”他看着手上的大叠资料说。

凌筠点了点头。

“你真的有把握吗?”家海在想着刚才她同卡格的谈话。

“有。”凌筠狡黠地笑道,“我同吴支书说,调你来这里当机械部主任。”

“我?”

“不喜欢?”

“当然喜欢,就怕做不好。”家海早就想同她在一块儿工作了。

“嘻嘻,我都敢当经理,你还怕么?”她嫣然一笑。

“我可帮不了你的大忙。”

看家海担心的样子,她又笑道:“你不都看见了,刚才我做的爆破试验——”

“成功了,你真不简单!”家海高兴得把她抱了起来。这个突然的动作使她吃了一惊,接着她便紧紧地搂着家海的颈项,脸儿贴着家海那热呼呼的脸颊。家海心里乍然一阵战栗,脸上飞红,慌张地放开了手,转身便走,出了门才回过头说:“我找吴支书去!”

“家海!”她望着他那远去的背影悄声说。

凌筠拉开抽屉,捧出那本日记本。这是一本精致漂亮的本子,红丝绒烫金面,内页是绿色暗行。底页上写着:想念你!你的朋友沈家海。字迹刚劲有力。他呀!把自己放在最末一页的位置上……

“一颗纯真的心。”她对自己说。

天空碧澄,白云轻飘,一只黄雀掠过蓝天,向远处的云天飞去。

石场的开建进展很快,只三天工夫便建好了一座两层简易铁架房子,厂房、车库等也紧接着动工了。罗拔臣随着机器设备一起进场,他住在简易房的楼上,靠南的房间。虽然说是典型的工地简易房子,但却是满舒适的。室内铺着淡绿色塑胶地板,洁白的夹板墙,合金铝玻璃门窗。房里装有空气调节设备,配有电视机、电冰箱。厕所是白瓷抽水马桶。

罗拔臣二十五岁,身姿伟岸,一头鬈曲的金发,看去青春焕发。他为人坦率,活泼,有朝气。年纪虽轻,但工作达练,技术精通,干活是卖力的。他爱挽着个黄色挎包到工地,里面装着“三明治”、水果和饮料,口渴了便咕噜咕噜的饮罐“可口可乐”。午休时,社员都回去吃饭,他却坐在树底下吃两块“三明治”,喝罐“生力啤”,然后吃两个“新奇士”橙。他对钻石孔很内行,操作碎石机、推土机和使用电铲也很熟练。他给大伙儿做了示范,还讲解了操作上的一些难度的处理方法。末了,他要沈家海也做个示范,因为家海是机械部主任。沈家海本来是修汽车的,机车一行是里手,而且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因而动作准确利落。罗拔臣高兴地握着他的手浇:“Excellent(很好)!”

七月流火,天气酷热,工地上尘灰滚滚。试机半天,罗拨臣全身的汗毛沾满了灰白的尘土,只剩下两只戴着防罩眼镜的蓝眼睛,活象个长毛雪人。大伙儿见他这个怪样子,都掩着嘴笑。

“白熊。”凌筠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哦!”罗拔臣瞪她一眼,接着也呵呵地笑了,“你,白毛女!”

凌筠这才察觉自己也是白灰灰的模样,连忙用汗巾抹了抹脸,拍打着头发上的尘土。罗拔臣却满不在乎地顺手从挎包里拿出条毛巾抹净了嘴唇,取出罐“生力啤”咕噜咕噜地喝开了。

坐了一会儿,罗拔臣用汉语招呼凌筠说:“走,看潺潺流水去!”

他俩来到小溪边。溪流清澈见底,哗哗地淌过滑亮的卵石,在低处冲出了个水潭。山风徐来,清凉得沁人心肺。

罗拔臣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待他冒出水面时,头脸全都洁净了。凌筠也纵身一跳,轻盈地落入水中,那矫健的身姿宛若一条美丽的金丝鱼。

“你是总公司的董事吗?”她问。想起他干活那个卖力样子,很象是公司里有股份。

“姑娘,你看我这个模样,象吗?”

凌筠果真朝他端详了一会儿:一双蓝眼睛忽闪忽闪的,长长的睫毛沾着水珠,嘴角流露出稚气未脱的笑容。便说:“有点儿象。”

“啊呀!你太抬举我了。我是雇请来的。卡格先生是我父亲的学生。父亲是个严厉的人,他要我从底层做起,跟卡格来贵国。”

“跟着爸爸不好吗?”

“我的上帝!”他说,“美国人不允许这样做。一个人长大了靠父母亲是可耻的。我早在读大学时就不靠双亲了。”

“靠谁?”她感到不解。

“靠自己。周末假日去做散工,比如给餐馆洗碗碟或者擦洗汽车等等。”

“你妈妈放心么?”

“你说什么?不放心?”他耸耸肩膀,“大家都是这样。”稍停才又问道。“你看我哪个地方象老板?”

“你做工很卖力气。”她也觉得自己说的可笑。

“我是为了钱。明白么?我是说美元。卡格先生许诺试产成功后给我晋升,还发一笔奖金,让我到巴黎旅游一周。”

“你会成功的。”

“但愿如此。有了你们的友谊,加上我的努力,相信会成功的。谢谢你。”说着脸上露出一种喜悦而又感激的神情。

“你很喜欢旅游?”凌筠对他的生活有点感兴趣,很想多知道一些。

“我每月的薪金九千港元,差不多全都花在旅游上了。”他说,“你知道,旅游是一种生活享受,它会带给你一种诗情画意的、新颖的、超俗洒脱的美的感受。吴小姐,你也该到外国走走。”

“那是往后的事,我现在还很穷。”她坦率地说。

罗拔臣似乎深为感叹地吸了一口气,说:“你们收入是微薄的,请原谅我直言。卡格先生有眼光,他看上你有独立经营的才能,倘使你愿意出去,我坦率地说,你可以得到很优厚的薪金。”

“我的国家还很穷。你会理解,我们中国人认为,在母亲穷困的时候离开她是很不光彩的。”她说。

“我钦佩中国人这种高尚的情谊道德。”罗拔臣说。然后上了岸,用毛巾描干身上的水,又赶着开工去了。

晚上,罗拔臣亮着台灯在给母亲写信,他写道:“……我在中国过着很愉快的日子,中国的大暑天,流金烁石,可山涧溪水却是那末清澈凉爽,宛若主人那一顾善是的心一样的透明。妈妈,你听了一定会高兴,一个中国姑娘教会我怎样去爱自己的母亲……”

他想,妈妈看了信一定会高兴的。

石场工作开展顺利。罗拔臣决定提前进行试产,大家也表示赞同。

试产那日,罗拔臣表现出惊人的才能。他很懂得组织生产,把整个工地安排得井井有条,就似一架庞大的机器,一环紧接一环地,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沈家海工作出色,机械设备运转良好,且工人的操作技术也颇熟练。罗拔臣作为一个工程师,不能不佩服吴凌筠所取得的成功。她那个“整体爆破法”,又一次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使整个试产生色不少。

罗拔臣兴高采烈地给总公司去了电话。通完电话,他又急忙来到车间找着凌筠和家海,高兴地说:“谢谢你们。我晋升了,总公司发给我一笔五个月月薪的奖金。我感谢中国朋友的帮助,感谢你们这样热情、友好而又公道的帮助。非常感激!”

“祝贺你!”凌筠和家海同声说。

“明天我休假。”他兴奋地说。

“去法国?”她问。

罗拔臣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相片——那天他们三个人在山溪边照的,笑道:“我改变了主意,决定回美国看望母亲。她看了你们的相片一定很高兴。”

“问候令堂好!”凌筠用英语说。

“谢谢!谢谢!”罗拔臣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