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无忧管理:管理中必须提前堵死的77个漏洞
7239100000008

第8章 决策的漏洞(7)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总部所用的宣传广告是——“惟我独尊”。这一广告充满了美国式的自信,让欧美人接受起来很容易。可口可乐进军亚洲时,并没有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喜欢的广告,别人也必定喜欢。他们认真调查和分析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亚洲人比较温和、含蓄,他们认为“惟我独尊”乃狂妄自大,很可能产生“坚决不接受”的逆反心理。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投石问路,在日本提出了“我喜欢可口可乐的感觉”的广告,一举成功。

亚柯卡担任福特汽车公司分部经理时,想制造一种新型汽车。他没有主观臆造定位,而是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一是调查现行汽车的缺陷;二是调查二战以后的生育率,二战后两三千万婴儿已长大成人,大学生人数将要翻一番,他们追求不太贵但款式新的跑车型汽车;三是调查到年纪较大的人绝大多数有一个4口人的小康之家,希望买到稍为豪华又能坐4个人的车子。根据这些调查,亚柯卡把新车定位于大学生、白领职员、蓝领工人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以2368美元定价的4个座位、款式佳、性能好,具有跑车型特征的轻便“野马车”,果然赢得了市场。从1964年4月至1966年年底,共卖出97万辆,为福特公司创利11亿美元。

企业每进行一次新的市场定位决策时,都要进行新的调查研究,以便有的放矢地对过去的东西进行改革和创新。“想当然”代替不了市场调查,昨天的市场调查代替不了今天的市场调查。

漏洞9:死抱经验主义,跟着感觉走

经验固然是宝贵的,但更为宝贵的是实事求是的创业态度。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发展变化的,经验却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经验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种经验就成了毒瘤,非割舍不可。

能够让一个企业由小到大的老板,或多或少都会积累一些与众不同的经验。

这种经验与企业发展初期的环境相适应,让企业得到了发展,但如果这种经验与企业发展后期的环境不相适应,而老板们如果还照搬照套的话,就必然要败在这份成功经验之上。

民间流传的所谓“成功是失败之母”,说的就是这种照搬照抄过去的经验而栽跟头的人。

万家乐终未能乐万家

万家乐公司一度被视为“新粤货”的代表企业。1988年,万家乐诞生于广东“四小虎”之一的顺德市,主要产品是燃气具。随着万家乐的兴起,顺德一夜之间冒出了不计其数的燃气具生产企业。由于竞争的激烈,万家乐热水器的销量以平均30%的速度下降。但跟市场的无序竞争相比起来,经营决策上的“经验主义”才是导致万家乐最终走向萎缩的根本原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热水器市场逐渐出现电热水器走俏的趋势。然而作为业界老大,万家乐的决策者们却抱着燃气热水器取得成功这一经验不放,仍坚持燃气热水器的发展思路,盲目坚持过时的既定方针。在1997年的统计数字中,万家乐电热水器产量只有6.5万台,是燃气热水器产量的1/8。

失去战机等于失去生机,万家乐由此逐渐失去了市场的主动权。随着万家乐被收购,“万家乐,乐万家”,这一句曾经风靡全国的广告语也随之被消费者淡忘了。

成也黑色。败也黑色的福特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他创造了“流水线作业”制度,采用大批量生产,实施低成本低售价战略,推出了畅销近20年的耐用、可靠而且便宜的T型车。福特公司也因T型车而登上汽车工业霸主的宝座。

T型车的最大优点是质优价廉。在此之前,汽车的使用是有季节性的,因为那时美国各地仍有不少黄土路,一到雨季汽车就根本无法行驶。一年之中,只有几个月时间可以使用汽车。而福特的T型车结构坚固,带有折叠的敞篷,几乎可以在任何不良路面上行走,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使用。而且该车种的价格还特别便宜,仅售500多美元。

20世纪20年代,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美国人的收入增加了,汽车市场也开始发生变化。汽车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逐渐成为车主个性、身份、地位的象征。而T型车由于色彩全是单一的黑色,样式又古板,已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了,销路也渐受阻滞。

而其他汽车公司适时地推出色彩鲜艳、款式多样的新型汽车,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市场开始扩大。这些汽车公司中包括在福特公司鼎盛时期建立起来的通用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抓住福特T型车的弱点,在营销战略上首创了市场细分战略,推出雪佛莱、卡迪拉克等多种适合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购买的车型,给福特公司造成很大的冲击。

眼看着市场被别人占去,福特公司内有很多人建议生产多花色汽车。然而,福特却抱着以往的成功经验,坚持生产单一的黑色T型车。

这一回,福特吃了经验的亏。1926年,通用公司的雪佛莱销量仅次于T型车。1927年,通用公司取代福特公司而成为美国汽车业的霸主。

任何抛弃经济规律的做法,都只能是兴奋开张,惨败收场。

多依靠数据来作判断,少依靠灵感来下决定。企业经营是一件很理性的事情,而不是在写一首浪漫诗歌。

很多企业家在创业初期,靠敏锐的市场直觉取得了成功,不幸的是,这些企业家在其后的经营途中,错误地复制了这种曾经带来成功的直觉,将直觉的应用范围无限扩大,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决策上“跟着感觉走”,决策时不作深入分析,不计成本,不计利润,不讲数据,常常凭着“大约”、“大致”、“好像”等非理性的判断来实施重大决策。

秦池一掷数亿,是何等的豪迈!

吴炳新计划在五年内(1995~1999)让销售收入从20亿元增长到900亿元,这是何等的魄力!

更有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企业,成天叫嚣着三五年内冲进世界500强,创造某某世界品牌,挑战微软,挑战麦当劳……

但这些浪漫、豪迈和魄力,有多少是建立在科学的经济测算基础上的呢?500强是那么容易进的么?第一年做什么,第M年做什么都没搞清楚,谈什么500强。微软、麦当劳是那么容易超过的么?你对微软了解多少?对麦当劳了解多少?你和微软的差距在哪里?你用什么数据来证明你有资格超过麦当劳?

在跟着感觉走的企业家中,有很多人还把跟着感觉走自诩为果断、有魄力,而把下属或顾问们善意的忠告斥为优柔寡断。

“等你们研究好了,想通了,市场机遇早已丧失了!”这句话是何等的耳熟啊,它常常从跟着感觉走的企业家嘴中蹦出来。

这些企业家有时也会拿出厚厚一本可行性论证报告来,但这本报告常常是给外人看的,比如给银行看,给政府看,以求得资金和政策支持,至于企业家本人,是不会看的。这些报告事实上也没什么可看的,除了口号式的东西外,拿不出具有说服力的数据。

正确的决策原则

1.民主化原则

决策的民主化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1)职工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和途径;

(2)实行集体决策。

2.科学化原则

企业决策既要遵循决策的科学规律,又要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是对企业进行决策最基本的要求。

3.市场化原则

市场化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只有把握市场的规律才能作出决策,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决策,根据市场的趋势实施决策。

决策的市场化原则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1)企业的决策必须面向市场;

(2)企业决策的核心是市场需求;

(3)企业决策的依据要从市场中获得;

(4)企业决策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是企业效益的高低;

(5)企业的决策主体要有充分的市场意识。

4.目标性原则

决策是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决策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性原则包括以下内容:确立企业的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以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来确定企业的战略决策方向;以企业的中期发展目标来确定企业战略决策的实质内容;以企业的短期发展目标来确定企业的战术决策。

正确的决策观念

正确的决策观念包括以下内容:

(1)用科学的数据来说话,而不要靠拍脑袋。

(2)重视专家意见,但不要被专家左右。

(3)决策过程是一个科学的研究过程,而不是突发灵感的过程。

(4)决策是集体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

(5)辩论是决策的重要保障,没有反对意见的决策是危险的决策。

(6)现代决策不是追求最佳化,而是在现实条件下,寻找可解决问题的满意方案。

善意提醒:跟不上形势发展的经验,只能被视作“毒瘤”,应忍痛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