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7241000000018

第18章 毛泽东评点各类史书(6)

本纪部分,《旧五代史》五书累计有61卷,而《新五代史》却只有12卷,作了大量的删节。列传部分,《新五代史》创立了不少类传的新名目。例如,把《旧五代史》的《后妃列传》、《宗室列传》合并为《家人传》;设立了《梁臣列传》、《唐臣列传》、《晋臣列传》、《汉臣列传》、《周臣列传》,凡只在某一朝代任职的,其列传即系于某朝的臣子列传之下,如果传主在两个以上的朝代任过职,不便系于某一朝,则放入《杂传》;由于五代各朝的历史都比较短,当时在几个朝代做官的人为数不少,因此《杂传》多至19卷,在类传中的篇卷最多。欧阳修为了突出《春秋》笔法的“褒贬”,还根据五代的实际情况,增设了《死节列传》、《死事列传》、《一行列传》、《唐六臣列传》、《义儿列传》、《伶官列传》等,按封建道德标准来表彰节义之士,鞭挞无耻之徒。另外,欧阳修在记述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时,不用《外国传》的名目,而改用《四夷附录》也是比较合理的。同时,在记载奚、契丹、吐浑等情况时,其内容也比《旧五代史》要详实一些。

薛居正、卢多逊等人编撰《旧五代史》时,北宋尚未统一全国,因而十国部分的有关史料,他们所掌握的并不完整,而且对南唐、吴越、北汉也不可能作完整的记述。而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时,有关十国的史料,能见到的也都可以见到了,因而在史料的掌握上,要比薛居正、卢多逊等人丰富得多。因此,欧阳修针对《旧五代史》的《世袭列传》和《僭伪列传》过于简略的问题,采用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的“世家”的名目,把十国一律放入世家,每国一卷,补充了不少内容,完整地记述了十国的历史。为了把五代和十国的关系从时间上统一起来,欧阳修还特意撰写了一篇《十国世家年谱》。

由于《新五代史》是出自欧阳修一人之手,以学问文章见长的欧阳修在书中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且在皇祐五年完稿后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反复修改,因而《新五代史》体例严谨,文字简洁,立意鲜明。然而,《新五代史》也有严重的不足。一是志的部分不完整。欧阳修改志为“考”,但他却主观认为五代的典章制度不足为后世效法,因而只撰写了《司天考》2卷、《职方考》1卷。即便是这两考,内容也是十分单薄的。因此在典章制度方面《新五代史》是无法与《旧五代史》相提并论的。

二是删削过多。同编撰《新唐书》时一样,出于对骈文的反感,凡是《旧五代史》中所引录的骈文诏、诰、表、疏,无论好坏,欧阳修都一概全删。另外,由于《新五代史》的篇幅只有《旧五代史》的一半,因此由于篇幅,欧阳修对《旧五代史》中的许多历史事件也做了大量的删节。这样一来,尽管《新五代史》也增补了不少历史事件,但从保存史料这个角度看,《新五代史》就不如《旧五代史》了。三是太注重《春秋》笔法。为了做到像《春秋》一样寓褒贬于叙事之中,欧阳修特别注意所谓“书法严谨”,而不以叙事详略为意。因此《新五代史》往往因注重书法而忽略了必要史实的记载,在文字上有时为了追求简略,以至晦涩难懂,因文害义。

【毛泽东评点】

兵书多坏事,少读为佳。

——毛泽东读《新五代史·刘寻5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6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兵书)略通可以,多则有害无益。

——毛泽东读《新五代史·刘仁赡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7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刘(857—921年),密州安丘(今山东安丘)人,“素好兵书,有机略”。刘原为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的大将,兵败后投降了朱温。朱温对刘十分看重,先后任命他为左龙武统军、永平军节度使等。梁末帝朱瑱即位后,仍将刘视为军事支柱,让他担任主将,指挥梁军与李存勖的晋军抗衡。

后梁末帝乾化五年(915年),梁末帝为了削弱魏博镇的力量,将其分为相、魏二镇,结果激起魏博将士反叛,投入了李存勖的怀抱。李存勖得到魏博,便基本上控制了河北地区。因而李存勖迅速带兵南下,进驻魏州(今河北大名)。这时,刘正屯驻在魏县(今河北魏县)。他估计晋军主力已经跟随李存勖南下,晋阳必定空虚,于是便捆扎了许多插着旗帜的草人,将其绑在驴背上,让驴驮着它们在魏县城头上转围,而自己则亲率梁军主力直奔太原。晋军被刘的草人瞒过,一时竟不敢有所动作。但刘进至乐平(今山西昔阳)时,却遭遇了大雨,因道路泥泞,无法进军,只好返回。刘见晋军兵锋正盛,便在莘县(今山东莘县)深沟壁垒,积蓄粮食,固守不战,打算与晋军长期相持。

梁末帝不懂军事,三番五次地催促刘那出兵,与晋军决战。

李存勖对刘的为人以及梁末帝数次逼迫刘出战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他对部将们说:“刘学《六韬》,喜以机变用兵。本欲示弱以袭我,今其见迫,必求速战。”于是扬言要回太原,让符存审留守魏州,自己率晋军主力佯作西去,暗中却将部队开到贝州(今河北清河)潜伏下来。刘果然上当,出兵万人猛攻魏州东城。李存勖指挥晋军迅速南下,攻击刘,重创梁军,将梁军全部逐出了河北地区。

毛泽东历来反对死读兵书,而注重临机制敌。1961年3月23日,他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曾讲过自己过去打仗的体会:“那时打仗,形势那么紧张,谁还管得什么孙子兵法、什么战斗条令,统统都忘记了的。打仗的时候要估计敌我形势,很快作出决策,哪个还去记那些书呢?”1962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的一次谈话中也说到了类似的问题:“我们的元帅、将军,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的。我本来也没有读过军事书,读过《左传》、《资治通鉴》,还有《三国演义》。这些书上都讲过打仗,可打起仗来,一点印像也没有了。我们打仗,一本书也不带,只是分析敌我斗争形势,分析具体情况。”

因此,毛泽东读到《新五代史·刘传》,对“素好兵书,有机略”的梁将刘那极为鄙夷,于是在这里批注道:“兵书多坏事,少读为佳。”

刘仁赡(899—957年)字守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刘仁赡“轻财重士,法令严肃,少略通兵书”,是南唐的著名将领,深受南唐主李璟的信任,曾先后任左监门卫将军、黄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等职。

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后周的国力大为加强。在此基础上,周世宗为统一中国,便开始了南征北伐。

而位于长江和淮河间的南唐,便成了周世宗南征的重点对像。

位于淮河南岸的寿州(今安徽寿县)作为南唐抗击北周的前沿要塞,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保住寿州,李璟特意任命刘仁赡为清淮军节度使,镇守寿州。

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冬,周军从寿州以西的正阳渡过淮河,立即向寿州发起了猛攻。但周军的进攻却遇到了刘仁赡所部的顽强抵抗,寿州攻防战进行得异常激烈。周世宗见寿州难以攻克,便任命大将李璟进为庐、寿都招讨使,留下李重进和张永德两军,对寿州进行长期围困,而自己则率领周军主力对寿州以外的江北各州发起攻击。

李璟派遣齐王李璟达率军救援寿州,而这时李重进和张永德两军却因相互怀疑而不能协同作战。刘仁赡向李景达建议乘机发起进攻,以击败周军,但李景达却不答应。刘仁赡十分气愤,从此病倒在床。

显德四年(957年)正月,周世宗再次率军来到寿州,首先击败了驻扎在寿州城外的李景达所部。南唐闻风丧胆,也打算向周世宗奉表称臣、割地求和。而刘仁赡却不顾一切,顽强坚守,屡屡挫败周军的进攻。刘仁赡的儿子刘崇谏与诸将商议,打算开门投降。刘仁赡知道后,立即下令将儿子斩首示众,监众周廷构哭着为刘崇谏求情,但刘仁赡却义无反顾,杀了刘崇谏。将士们深受感动,都发誓死守寿州。

三月,刘仁赡的副使孙羽趁刘仁赡病得不省人事,开门投降。周世宗派人将刘仁赡抬到自己的大帐前,望着刘仁赡,感叹良久,赐给刘仁赡玉带、御马,又让人将刘仁赡抬回城中养病。

当晚,刘仁赡因病重而去世。

毛泽东在阅读《新五代史·刘仁赡传》后,批注道:“(兵书)略通可以,多则有害无益。”这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略通兵书的刘仁赡的英雄行为是十分赞赏的;但在另一个方面,联系到毛泽东在《新五代史·刘传》上的批注:“兵书多坏事,少读为佳”,又可以看到毛泽东对兵书和实战的辩证认识。

七、《宋史》是二十四史中卷帙最为浩繁的一部官修史书

《宋史·太宗纪》篇末的“赞”曰:“帝沈谋英断,概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毛泽东对元人的这个评价极其反感,在这里批注道:“但无能。”廖廖三字,便点明了宋太宗志大才疏的致命弱点。“赞”又曰:“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毛泽东又在此处批注了四字“幽州之败”。用无可争议的事实对元代史臣的溢美之词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简介】

《宋史》共有496卷,是元朝翰林国史院组织宋史局修撰的,原书题为“元中书右丞相脱脱等修”。实际上,参与修撰的除脱脱外,还有后来担任右丞相的阿鲁图、左丞相别儿怯不花以及铁木儿塔识、张起岩、欧阳玄、斡玉伦徒、揭傒斯、王沂、危素、王思诚等38人。其中,据说欧阳玄出力最多。脱脱、阿鲁图、别儿怯不花曾先后担任过都总裁官,铁木儿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等9人为总裁官,斡玉伦徒等27人则为编修。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刚刚灭亡了南宋,元世祖忽必烈便下诏编修宋史。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年),元政府根据袁桷的提议,曾下令收购辽、金、宋的遗书。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年),元英宗硕德八刺又下令让虞集编修宋史。但这三次编修工作都没有完成。其原因主要是对辽、宋、金三朝的正统问题有重大分歧,争执不下。当时,有人主张把宋作为正统,把辽、金视为割据而编入载记;也有人主张编修一部《北史》以记载辽、金两个王朝的历史,编一部《宋史》以记载北宋的历史,编一部《南史》以记载南宋的历史。但这些意见在元顺帝以前始终未能得到统一。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当元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中时,元政府才根据脱脱的意见,最后决定把辽、宋、金都视为正统,让三史独立成书,一视同仁,并在翰林国史院下分设辽史局、宋史局、金史局分头进行编修。

宋代文化发达,雕板印刷极为盛行,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修史的数量和质量从整体上说都是空前的。元人苏天爵说:“宋自太祖至宁宗,实录凡三千卷,国史凡六百卷,编年又千余卷,其他宗藩图、别集、小说,不知其几。”因此,元朝所能见到的宋朝的国史、实录、会要以及私人撰写的纪传体别史、行状、神道碑、墓志铭等宋代史料,为数甚多。而且,宋代的国史都有现成的本纪、志、列传,元人编修《宋史》,只需稍加剪裁或整理便可。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元朝在正式设局编修《宋史》以前又有过三次未能成功的编修活动,为编修《宋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宋史》尽管极为庞大,但经过众多元朝史官的编撰,最终也只花了两年半的时间,便于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赶写成书了。《宋史》问世后的第23年,元朝便灭亡了。

《宋史》记事起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迄于赵旵祥兴二年(1279年),记载了北宋和南宋共320年的历史。在《宋史》的496卷中,有本纪47卷,即《太祖本纪》3卷、《太宗本纪》2卷、《真宗本纪》3卷、《仁宗本纪》4卷、《英宗本纪》1卷、《神宗本纪》3卷、《哲宗本纪》2卷、《徽宗本纪》4卷、《饮宗本纪》1卷、《高宗本纪》9卷、《孝宗本纪》3卷、《光宗本纪》1卷、《宁宗本纪》4卷、《理宗本纪》5卷、《度宗本纪》1卷、《瀛国公本纪》1卷;有志162卷,即《天文志》13卷、《五行志》7卷、《律历志》17卷、《地理志》6卷、《河渠志》7卷、《礼志》28卷、《乐志》17卷、《仪卫志》6卷、《舆服志》6卷、《选举志》6卷、《职官志》12卷、《食货志》14卷、《兵志》12卷、《刑法志》3卷、《艺文志》8卷;有表32卷,即《宰辅表》5卷、《宗室世系表》27卷;有列传255卷,即《后妃列传》2卷、《宗室列传》4卷、《公主列传》1卷、《诸臣列传》177卷、《循吏列传》1卷、《道学列传》4卷、《儒林列传》8卷、《文苑列传》7卷、《忠义列传》10卷、《孝义列传》1卷、《隐逸列传》3卷、《列女列传》1卷、《方技列传》2卷、《外戚列传》3卷、《宦官列传》4卷、《佞幸列传》1卷、《奸臣列传》4卷、《叛臣列传》2卷、《世家》6卷、《周三臣列传》1卷、《外国列传》8卷、《蛮夷列传》4卷;总共约有500万字。

《宋史》保存了宋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丰富史料。

我们可以看到,在二十四史中,《宋史》的《高宗本纪》在所有本纪中篇幅最长;而《食货志》14卷,是《旧唐书·食货志》的7倍;《兵志》12卷,在二十四史中是份量最重的;《礼志》28卷,占二十四史所有礼志的一半;《宋史》列传255卷,共记述了2000多人的生平事迹。因此,体例完备、志书详细、列传丰富、史料充实,原始材料多是《宋史》的优长之处。

但《宋史》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由于宋蒙战争的影响,宋代的《国史》和《会要》只修到了宋理宗时代,宋理宗以后连实录也没有修,而且宋理宗的实录也不全。元人编修《宋史》,主要是依据宋代的《国史》和实录。因此,宋理宗以后史料的缺乏自然就影响了《宋史》的编撰,以致宋理宗以后的历史记述十分简略,造成了《宋史》前详后略的缺陷。另外,由于《宋史》成书过于仓促,元朝史臣无法在短期内消化宋代丰富的史料,只能是草率从事,因而《宋史》也就存在有剪裁失序、缺头少尾、疏失和遗漏。一人两传,传与传、表与传、纪与传、传文与传记之间互相矛盾等问题,以及史实错误的地方也不少。阅读《宋史》应该注意。

【毛泽东评点】

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契丹善用诱敌深入战,让敌人多占地方,然后待机灭敌。

——毛泽东读《宋史·太宗纪》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78、27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宋太宗赵光义(937—997年)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北宋的第二位皇帝(976—997年在位)。他即位后,继承宋太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迫使原只是称臣纳贡的割据福建漳州和泉州的陈洪进以及吴越王钱俶,归朝听封。第二年,又攻灭了割据河东的北汉政权。至此,五代十国时期内地遗留下来的割剧政权被北宋全部消灭,只剩下统治中国北方地区的辽国与北宋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