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势
7324700000001

第1章 审势(1)

商界成大事者,没有别的奥秘,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凭借的只是个人计高一筹的过人眼光与雄霸商界的决心和行动。有眼光的生意人懂得深谋远虑,因为目光远大是做大的根本,精通此道的人一定会想尽办法去做大自己。

法则一:自我审视,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

引子

有一个经商者刚开始创业时,为了找到一处合适的房子,他托人找到房东用很便宜的价格把房子租了下来,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他将房子又转租出去了,自己开了一家饭馆。

三年之中,开饭馆没有赚到钱,反而他发现,自己原来更适合做转租房子的生意,这位经商者反复反省自己,发现自己在与原房主讨价还价及对房产方面的事都很感兴趣。于是,他放弃了饭馆,继而专门做起了二手房出租业务。结果,他成了房屋出租中介商。大赚了一笔。

要下海经商,必须对自己的优势有所认识。商场如战场,如果在经商前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可少交或不交“学费”,避免遭受失败。

有些人并非自己想要东游西荡换行,而是因为老是找不准方向,找不准角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自己的估计不准确,估计太高,则流于幻想,虽有远大抱负,却无实际可能,除了碰壁,终究是一场空;估计太低又可能浪费资源,高射炮打蚊子,不仅可惜了炮弹,蚊子也不一定打得着。

大材小用,小材大用,都是方向不对头。决策失误总是由认识失误造成的,所以关键是认识自己,任何事业的成功之路,都是从认识自己竞争优势开始的。

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其中的因素是很多的,例如机遇、环境、心态、努力工作等等。但重要的一点是,成功最终要靠你自身的优势。

世界所有河流的源头都在高处,一生中你无论怎样东奔西跑,最终用来谋生的还是你的长处。

其实,真正的热门生意是和一个人天生的长处相吻合的,是那种能让一个人的技能、个性、社会关系都发挥的淋漓尽致的舞台。说来容易,怎么才能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份事业呢?

如果一个人不甘于自己的平庸,他的潜能就会立即被唤醒。一旦把自身潜能唤醒,它就会带你到达往昔你从未登临的高峰。这是因为在你的长处里,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那里有你的价值所在。

长处是人生的一片沃土,成就的种子就埋在它的下面,如果你在这里耕耘,它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成功者都是抓住了自己的长处,并把它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盖茨能成为商界的首富,迪斯尼能画出天才的老鼠,追根溯源,无不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长处在哪里?长处在人们天性中的某个地方,在人们最感兴趣的事物身上。甚至在你最不注意的角落,连你自己也浑然不知。

在这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化社会里,不知道自己的弱点还不太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因为长处可以让你在这个世界立足,弱点只是影响你立足的稳定性。这就是告诉人们,用你的长处赚钱,不失为经商能力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实,一样是人,有钱人只是比一般人多一点“经商基因”。在古今中外的富人或成功企业家的事迹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商人,尤其是从一无所有到亿万家财的富翁身上,都具备了某些类似的特质,这些特质,决定了他们对经商思考模式的与众不同,这些不同于常人的思考模式和观念,我们可以称它为“经商基因”。

没有“经商基因”,有钱人钱再多也会破产,一般人则一辈子无法翻身了。

俗话说“见钱眼睛亮”,通常带有贬义,但对商人来说,如果见钱眼睛不亮,他的功夫基本上也就废了。

有伟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爱钱,岂能做好生意?做生意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其中的艰辛非局外人所能理解,所以必须处处用心,发现机会,所谓“见钱眼睛亮”指的就是这种敏锐。

一个有志于经商的人如果见钱眼睛不亮,他一定不是好的商人。或许见到别的东西眼睛会发亮,那他就是别的方面的人才,最好去做别的,只是不要经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早在童年就奠定了,只不过你没有发现。直到今后漫长的一生中,你不管走了多少路,但回头一看,最后还是绕到最初的模式上来了,才恍然大悟,你的命运其实早就注定了。

对于从商者来说,最大的幸运就是能寻找自己从商个性中的“富矿区”。找到“富矿区”,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审视自己呢?认识自己的竞争优势有很多方法。

自我反省可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才能及事业倾向,了解在过去的生活及工作中有哪些是自己最乐意做而又取得较大成功的事,检讨一下以往几年间自己性格和“自我形象”的转变,其中有哪些明显的优势。能否借以推断出以后的转变方向及自身的趋势。

向自己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分为两类:先问:“我是谁?”其中要搞清楚的具体问题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满足需要次序、资质、兴趣、能力、学业背景、个人形象、动机、家庭背景和影响、其他性格特征等。再问:“我的优势是什么?”包括目前从事的工作、专业特长、其他资格和技能、社交及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可能发展的技能、社会活动、旅行经验、工作经验、喜爱的工作环境、推销产品的能力、喜欢冒险等等。

也可以向自己的父母、亲人、同学朋友、师长同事征求意见,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评价,让周围的人指出自己的优势所在。也可以用事实做证明。譬如,你有没有经商的才能。不妨先练练摊,试一试。通常人们对自己无把握的事,本能地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这是无才能的反映,与此相反,如果对所做的事情感到确有信心做好的话,则往往说明你在这方面或许有一定的才能。

弄清楚自己到底有哪些优点,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一块什么“料”,这有助于你从商之路的发展。成功需要我们的优点,需要我们去扬己之长避己之短。

所谓的成功者,说来也简单,就是那些找到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特长领域的人,因为找到了一个自己得心应手的领域,加上他对这个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研究,所以他不成功才怪呢。

法则二:关注世事,用政策眼光经商

引子

五百多年前,晋商成为明清最显赫的商帮,虽然当时山西商业是发达了,然而由于受眼光局限性,在商囿于商,缺乏政治眼光,很快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那时山西人重商观念强,山西人“学而优则商”,而不是“学而优则仕”。他们认为经商强过当官。晋人不愿为官,做官要担当风险,薪俸又少,还要善于察言观色,不小心,就会得罪权贵,轻则丢官,重则杀头,成天提心吊胆,哪里比得上商人?

正因为如此,到了清代,山西也没出过什么有影响的大政治家。虽然高官也不少,但大都是靠捐输得来的,这只是商人为了提高自己政治地位而做出的一种权宜之计。

用商人眼光去算计政治,玩弄政治,是晋商的一大特点。晋商常施恩于普通儒生、小官吏,以此作政治投资,这些人一旦得势,对有恩于己的某家商号可能感恩戴德,从而带来利润,这是一种典型的投机生意,缺乏长远的眼光。

晋商与政治依违两可,是为了自己赚钱的需要。晋商对清政府以及官吏的态度便是如此。山西商人可以出入王府如履平地,可以与权贵势要呼兄道弟。甚至皇太后慈禧也对其青睐有加。但是,这都是酒肉朋友,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晋商投了大笔的金钱,也赚回了丰厚的利润,但买不到一个能代表其利益的阶级,晋商始终没有培育自己利益的代言人,也一直没有培养一个代表自己利益的政治集团。

这造成了晋商在近代的历史大潮中始终是旁观者。始终关注于自己的金钱利益,而对政治不闻不问。晋商兢兢业业的经商,除了商务,再没有值得他们关心的事情了,什么政治、文教、晋商是不屑于谈论的。即使谈论,那也是为了能更多的赚钱。久而久之,晋商把自己局限于“商”的领域内,他们丧失了对于政治、对于政治形势深层的洞察力,当晋商衰败之时,墙倒众人推,摧枯拉朽,这种缺陷愈到后来愈明显的表现出来了。

晋商把自己局限于商人,用商人的眼光看待一切,对政治如此,对文化教育也如此。晋商虽瞧不起读书人,但晋商却十分重视教育。对子弟、甚至对商号的员工都注意进行教育。但教育完全是为了培养子弟经商才能而进行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经商。它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因此,晋商不太重视对子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是仅限于商业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虽能学得一技之长,但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则是十分缺乏的。

从商业眼光看,这种教育下培养的学生可能成为商业高手,但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涉及不多,这就限制了晋商的视野,使他们只知道用商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而对世界大势、时代潮流却知之不多。

纯功利性的教育对晋商的不利影响还表现在:对子弟综合素质培养的不重视,使晋商失去了自我更新的能力,不能顺应时势的发展,始终抱着传统的经商观念,不愿意也不能真正接受新事物,抱残守缺,这就限制了他们向现代商业转型的应变能力。

长期以来,晋商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自傲。这种优越感让晋商能“坦坦荡荡经商”,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他们由此获得了许多心理优势,这对于晋商的持续繁荣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晋商当时手握全国的金融大权,腰缠万贯,然而由于受眼光的局限,到了后来,他们竟将经过几代人努力拼搏所得的巨额资金窖藏于地,没有把资金投入到现代工业,使得晋商在近代那么激烈的政治变局、经济变局中没有置身于时代大潮其间,晋商的身影消失了,这是晋商的悲哀,也是中国的悲哀。

试想,假设晋商当年把自己雄厚的资本投入到近代工商业,那将是一个什么情景?晋商对现代政治的迷惘不仅造成了他们自身的可悲结局,也造成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极大的缺憾。

我们不能说晋商没有政治眼光。他们也有对政治的预测,有对政治风险的规避。应当说他们并不缺少政治见识。但晋商始终恪守自己的商人身份,并不愿意改变自己不愿卷入政治的初衷。墨守于商的观念曾成全了晋商,最终也毁了晋商,一毁一荣,中间包含着无尽的历史教训。

总体而言,由于晋商过分注重商业利益,把自己眼光限限在商业领域中,故步自封,以至于失去了对世界大势的判断力。

在近代的中国,经历着最剧烈的社会变革,各种政治阶层都在重新整合、排序,面对这时代的大潮,晋商仍固守老套,一味明哲保身,不积极投身政治变革,最后只能沦落为时代的弃儿。

晋商最终迅速走向衰败与他们对于现代政治的隔膜有很大关系。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惨重的。

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商号倒下了,晋商在这一片倒塌声中,结束了自己的故事。

任何事物有生就有灭,有开始就有终结,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晋商在走过了五百年的辉煌历程之后,终于无可挽回的走向了它的终点。

中国现代的商人有着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的传统。按理说,人的生存发展环境是由整个社会去维持的,人人都负有责任。但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政治是仕人的事,政治高高在上,这未免使很多商人有了这么一种想法:国家大事,与我何干?即使到了今时今日,仍有很多商人这么想。

意大利人对商业和政治关系的体认是:商人不能依靠任何政权,商人的活动应始终立足在一个“利”字上,做政治的永远的旁观者。政治的一个精神是牺牲,牺牲是为公,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个体,是政治默认的行为。而商人的精神则是为私,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是为了图利。

为私的商人不愿意自己牺牲,因此他们不介入政治,一如引文中的晋商。这是几千年来商人们的通病。这些商人忘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而且忘记了作为公民在国家政治中所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时间进入20世纪之后,这一切已经改变了。此时再坚持认为商业可以不依靠政治,就未免固执了。

现代商业发展趋势要求商人将政治家的战略眼光运用到商业经营上来,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就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种眼光。

关心国家大事历来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的要求。也许正缘于此,现代许多商人就十分关心政治。

比如温州商人,他们对选举十分关心,对于他们来说,选举是自己当家作主的体现,替自己说话、办事,尤其不能马虎。在外地有很多经商的温州人,在选举期间都放下自己的生意,专程坐飞机回温州去填写属于自己的一张选票,并且还热衷于了解被选举人的为人和相关背景。

相比我国其他地方的商人而言,温州商人可能是中国最积极向政治靠拢的商人群落。他们主动地为营构能正确引导一方经济良好发展的政治环境出力,以参政议政为己任,这意味着,现代商人已经认识到了政治在商业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现代商业发展还有一个趋势是,现代社会政界人士从商和商界人士从政的情形逐渐多了起来。

以温州乐清市柳市镇为例,全镇大小企业家中共有全国人大代表1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温州全市共有浙江省人大代表89人,其中企业家13人,柳市镇独占3人;乐清市人大常委29人,其中企业家6人,柳市镇便占有3席。至于从县、市、省到全国乃至国际性协会、委员会的会长、执委、理事等等桂冠,在温州商人中更是举不胜举。

据有关资料显示,66%的温州人关心政治,其中91%的商人关心政治。从性别角度来讲,男性为69%,女性为62%;从学历角度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为76%,高中及以下学历为59%。这样的结果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温州人有关心政治、了解政治的传统,他们更热心的是国家领导人又有什么重要讲话,以及国家的相关经济决策,比如加入WTO和申奥等等,因此他们在自身的商业活动中,往往以政治为准绳。

其实温州人关心政治要从怕政治说起,正因为是温州商人历史上受到过很多来自政治上的打击,所以他们才认识到充分了解政治,使自己“合理合法”的重要性。曾几何时,温州人被看成在中国政治边缘上走极端的人,现在却成了迷恋政治的人。

事实证明,懂政治的人最会做生意。那些特别机灵的温州人,在经营活动中特别善于打政治牌。在任何地方,一个学问不高的普通温州商贩,竟比政府机关里的办事人员更早地领会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重要意义,更早地意识到邓小平南巡讲话对中国经济发展即将起到的作用,这不正说明了温州人的精明和远见吗?

诚然,温州商人所关心的政治多是其外延,带有极强的功利和实用主义色彩,往往是从经济角度考虑政治。比如,60%的温州经营者因为某项国家政策的出台或政策提示而放弃或更有信心地做某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