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势
7324700000011

第11章 谋势(3)

那一段曲折惊险的故事,不能不说李晓华是一个极具胆识有勇有谋的人。

多少年后,功成名就的李晓华回味这次壮举时仍感叹不已。事后李晓华谈及那次冒险经历,他说生存的意义就在于有机会做出一个引导未来成功的正确决定。因为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冒险,冒险成功后的是喜悦,失败之后更多的是痛苦,挫折与失败给每个人增加了胆识、谋略。应该说这是一场破产式的赌搏。但如果不奋争,就只有死路一条。

一个能赚大钱的商人,必然敢冒巨大的风险。商场上一笔生意能得利润的多少,往往与经营者应承担的风险大小成正比,所担风险越大,所得利润越多,所谓“胀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似乎是商界一条古今一理、中外相通的法则。

在成功人士的经商之道中,都不会提到“赌”的内容,但有些商业果实恰恰靠赌才能摘取。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摩根可以称得上是最善于玩“金钱魔方”的“赌徒”。他创立的摩根财团甚至被视为“金融资本主义”的象征。

1861年,摩根商行正式成立,摩根商行最早是从事黄金投机生意的。那时候,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并不看好摩根,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就这么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公司,竟然会在日后成为最善于玩“金钱”的左右美国经济达半世纪之久的金融巨擘!

摩根商行的真正崛起,同摩根本人善于冒险投机,善于积累原始资本有密切关系。

1835年,拥挤不堪的纽约市发生了一起大火灾。许多建筑物,包括华尔街上的股票交易所都被大火吞噬了!火灾损失高达1500万美元之巨!这在当时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许多商人的财产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了,他们纷纷把希望寄托在保险公司身上。

就在这个紧要的关头,许多保险公司却以市政当局管理不善为由,拒绝支付保险赔偿金!他们被巨额的赔款吓坏了!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如何运筹、如何借势、如何乘机而上,可以这样说,他们对如何运作金钱懵然无知!

在这个危急关头,摩根挺身而出,毅然以相当低廉的价格,收购了所有股东的股份。之后,他又开始公开宣布自己的理赔承诺:保证履行以前的合约条款。

精明过人的摩根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公布了另一条富有远见卓识的承诺:“必须大幅度提高再次参加保险的各种费用!”这一消息连同那场骇人听闻的火灾一起,在纽约商人中广为传扬,议论风生。摩根的这一举措等于给他的保险公司做了一次极佳的兔费广告,公司的名声大振:公司的保户迅速窜升,势头十分强劲。

结果,摩根在支付了数额巨大的赔偿金之后,却从此源源不断地收入更多的保费,摩根依靠远见卓识和过人胆识,赚了金钱,更赚了人心!此时,其他保险公司才如梦方醒,后悔莫及。

在这次金钱大运作中,摩根表现出了惊人的魄力。尤其是他的冒险高招,令许多人惊讶不已。

摩根善于投机钻营,颇具冒险精神,以后在数次冒险中屡屡得手。摩根靠着惊人的胆识,运筹得当,最终使自己商行的资本规模不断地壮大。

在摩根财团的鼎盛时期,它在世界金融领域的威望和信誉甚至超过了美国政府!摩根成了独步天下的金融霸主。

摩根认为:“前怕狼后怕虎怎么赚得了大钱!你以为大捆大捆的钞票会自动进入你的腰包吗?要想赚大钱,那可要冒大风险才能获得的!”这种非凡的胆识,正是摩根的过人之处。

可以说,生意场上所有能够带来滚滚财源的机会,都会包含有风险的成分。商业投资,利益与风险同在。

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元化经营。所谓多元化经营就是不把投资资金集中投资在一个项目上,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因,在这一点上,做得最为出色的恐怕莫过于被誉为“红顶商人”的胡雪岩了。

胡雪岩曾经有过一种很是大气的宣示:“我有了钱,不是拿银票糊墙壁,看看过瘾就完事。我有了钱要用出去!”生意人就应该有这股子大气。有了钱就用出去,也就是用钱去赚钱,用钱去“生”钱,用现代经济眼光看,就是学会并且敢于投资,在不断地赚钱的同时,也要不断地以投资的方式去扩展经营范围,去获取更大的利润。没有能力准确发现投资方向,或者不敢大胆投资的人,换句话说,有了钱不想着用出去或不敢用出去的人,决不可能成为一个能够在商场上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大实业家。

纵观胡雪岩的发达过程,他能由白手起家,不几年间便至豪富,以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红顶商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总是不限于一门一行,总在为自己不断地开拓着投资方向,并且看准了就大胆投资,没有丝毫的犹豫。

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一般商人大约更多地想到是收缩,而胡雪岩却始终想到的是发展,并且总能在乱世夹缝中为自己开掘出一条条的财路。胡雪岩不断为自己寻找投资方向,并且敢于大胆投资的气魄,的确让人钦佩。

胡雪岩如果没有那种有了钱一定想方设法用出去的大气,如果死守自己熟悉的钱庄生意而不思开拓商务领域,他的事业决不可能如此轰轰烈烈,成为清代第一富商。

俗语说“绳子断细处”。穷人往往胆小谨慎,这就像个怪圈,越穷越怕,越怕越穷。就是这个道理。

当穷人走在街上内急时,他绝不敢到高档宾馆的大堂卫生间去解决。事实上,那里是不收费的;牌桌上输钱最多的人很可能是那天带钱最少的人。

照理说,穷人一无所有,应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但事实上,穷人手里只有一个鸡蛋,这一个鸡蛋就是他的全部希望,他没办法分别放在几个篮子里,只能小心翼翼地攥着,生怕落到地上,他必须为这一个鸡蛋负责。直到连最后那个鸡蛋都打烂了,他才敢迈出一步,尝试去过新的生活。而这时,很多机会已经被先行的人占去了,他自己的功能也在长久的等待中萎缩。

做生意,成功的把握总是相对的,失败的可能才是绝对的。没有人愿意自己正在进行的生意出事,但从来没有一个不出事的生意人。那么,当问题来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呢?

《孙子兵法》在谈到如何应对的时候,认为应当以弱避强,以小击大,只有这样才能够由弱而强。在胡雪岩看来,由弱而强必须要有“闯”劲,胡雪岩认为,越怕越误事,索性大胆去闯,反倒没事。

这里实际上说到了一个人在面临危机遇到难关时必备的心理素质的问题。

在危机到来的时候,确实需要有能够“壮起胆子”而处变不惊的强健的心理素质。能够“壮起胆子”,才能镇静自如,从容应对,才有可能真正冷静而准确地判断局势,为自己找到一条“闯”过危机的路来。假若不能处变不惊,由惊慌必至失措,以至于不能自拔无可救药。许多生意人在关键时刻棋输一筹,多数时候其实就输在心理素质上。

当危机出现时,索性闯它一闯,也许会有一线生机。勇往直前永远是强者的武器。

“敢于刀头上舔血”,是一个希望获得大成功的商人的必备素质。这里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风险的生意人人会做,利益均沾,要在同行同业中出类拔萃实在是难之又难。

清末一带商人胡雪岩能在商场上势力张扬迅速,就是因为他“敢”字当头,敢于冒着常人都不敢的风险去做生意。也正是因为胡雪岩常常立足于“敢”字,才使得他生意一直红火。所以胡雪岩常说:“生意场上的胜败就在于你‘敢’与‘不敢’”。

所谓“敢”与“不敢”其实质乃是以胆识与谋略为后盾的。“敢”是因为有勇有谋有胆识,“不敢”是因为无勇无谋无胆识。敢于冒险,也正是在这“敢”与“不敢”之间的差别,产生出的结局会截然相反:一个是胜,一个是败。

在这知识经济时代,胆识就是资本,而且是第一资本。勇气是成功之母。而勇气是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的共有特征之一。

谁都知道螃蟹美味可口,然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带着冒险精神去尝试的。胆商高者有这样的移山大法: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毛泽东早就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这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行动永远不会有结果。一个重能力重行动的时代已经到来!

不少商界巨子成功后,在追溯他们的创富过程时,都惊人地发现,除了以上成功特质外,他们迈出的第一步就出手不凡。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靠什么法宝建立了他的微软帝国?他为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中独占鳌头而历久不衰?比尔·盖茨向人们透露出他的成功秘诀,其首要一条就是有胆量。

不是所有19岁的男孩都有胆量放弃学业,站出来办公司的,而且是向全世界IT业挑战。

每个成功者的背后有个处事不惊的“胆”在撑着。类似的“商界神话”,在今天数不胜数。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太多的天才正是被他们的胆量推上历史的舞台而不朽。

就说近代商界奇才哈默博士,“二战”爆发后,他乍起胆子来到美国的禁酒政策中寻找漏洞,造酒发了财。此后又冒险投资石油工业,成为石油大亨。

“旅馆帝国的皇帝”希尔顿早年曾想用自己仅有的15000美元买下得克萨斯洲的一家银行。但他最终凑款花45000美元买下的是一家别人不要的饭店。经过60年的奋斗,希尔顿创造出奇迹。今天,以希尔顿命名的饭店在全世界已发展到200多家。房间不可计数。如果不是当初他有胆量借钱买下得克萨斯的那家小饭店。还有今天这个“皇帝”吗?

是起步的成功,为他们走向巨富提供了雄厚的资金,缩短了成功的距离,使他们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先人一步抢占了市场制高点。

胆商放大自信,自信放大才能,才能放大成功。

法则十八:占制高点,谋天地之势

引子

现在,除浙商之外,广东商人几乎成了财富的代名词,他们无疑是一群当代最富有的人。其实,广东商人的辉煌并非自今日始。早在明清时期所形成的全国十大商帮中,就有广东商人的大名。不过,那时候,广东商人的实力是无法与雄霸商场的南北两雄徽商和晋商相提并论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财富集中区域,其形成自有极其复杂而深刻的诸多因素,但能否适时占有这个黄金地带,则是对商人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

而广东商人的崛起,正是得益于珠江三角洲财富集中区域的形成。广东作为通商口岸的强力拉动,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手工业的商品化起步早、程度高。丝织、制糖、陶瓷、造船等行业成了支柱产业,为以后广东商帮的出现提供了物质保证。

但“五口通商”之后,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初叶,当晋商、徽商等一个个大商帮相继黯然退出商场的时候,后来的广东商人不仅长盛不衰,而且越来越辉煌,最终竟超越了江浙商人,一跃成为首屈一指的商帮。

那么,广东商人靠什么长盛不衰?凭什么独占商场鳌头?

海!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广东自古为我国南方的门户,南边临海,海岸线长达几千公里,海商,是广东商帮中最早的商人。由于明朝嘉靖年间实行所谓海禁。连下海捕鱼及航路都禁止了,更不用说从事海上贸易了。无奈,一些不甘坐失海利的广东商人便结帮在海上走私。最早的一批广东商人出现了。

当“五口通商”后,广州作为最大的物流中心,置身其中,广东商人独占厚地之利。

检测一个人的肺活量,可以判断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同样,看一个商帮的“呼吸”状况,也能知道它的实力如何。广东商人在工商业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这么大一个肺在“呼吸”,有广州这张中国最大的嘴在“吞吐”,怎能不强大?怎能不长盛不衰?看来,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还是不可小觑。

王之涣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世间的事是这样,做生意也是如此。

做生意眼界非常重要,眼界取决于所处环境。一个开在乡村里的小商店,无论有什么雄心壮志,他的客户群始终锁定在乡村,所以做生意的目光便也只能着眼于乡村,立足于身边人的需求。久而久之,外面的世界流行什么,已与你无关了。你不得不在一袋盐、一瓶醋上斤斤计较,很难干成什么大事业。

若将商店开在城里,接触到的无疑会是比乡村更时尚的需求,更超前的信息。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你的生意也势必会往更高更广的领域发展,如果你再有经营天分,做大生意便指日可待。

有的人在某处做生意,屡做屡赔,走足了霉运,一旦搬迁,却时来运转,做什么都赚钱,这是为什么呢?古人说这是风水布局在作怪,是阴阳地势的种种配合方式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运数,影响了人的运程。如果说有风水这种东西存在的话,那么它指的应该是各种影响人的运程的外界因素的配置。

商业活动离不开一个大环境,这个大环境就是影响商业态势的“势”。所谓“势”,是指力量(物资力量和注于载体的精神力量)因所处空间位置,时局不同,从而使自身蕴含的能量发生倍增和衰减效应。其实古人已经理解了这一道理,并将外界因素归纳为天地之势即:天时、地利、人和。

任何商业活动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要有一定的天时、地利条件。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国政治局势的变动曾给了晋商在明清时期起家和腾飞的天时机遇,智慧能干的山西商人抓住时机谱写了一曲辉煌壮观的乐章。

明清易代,时人称为“天崩地解”的大变局,而晋商在这个变局中不仅躲过了历史的浩劫,反而利用清人入关所带来的政治新形势寻到了无限商机,开始新一轮的创业。这次创业其势头之猛,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都堪称为中国古代商业史上的奇观。

晋商鼎盛时期的经营能力曾一度使对中国清朝官员极为蔑视的西洋人产生了“惶恐之念”。

可是从1862年开始,形势忽然出现了大逆转。从这一年开始,晋商不再受到世人的瞩目了,他们在一夜之间从大赢家变成了大赔家。晋商这一叱咤风云500年的商界奇葩从此开始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悲怆历程。

这不是晋商的无能和过错,却是晋商不能渡过的难关。其中的奥秘在于事易时移,当历史的车轮步入近代之后,形势大不一样了。

近代中国的外患和内忧是接踵而至,随着清王朝国势的衰微和西方列强的渗透和入侵,晋商发展的外部环境迅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晋商盛衰又恰恰和清王朝的衰败和近代中国的沉沦相合拍。近代世界是一个充满商业竞争的世界。各列强兴师动众,渡海远征,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替本国商人开辟市场,争取有利的经商环境。

二次鸦片战争后,老朽的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慷慨”地把许多优厚的条件让给了外商,外国商人依仗特权在中国土地上减税免税,在中国的土地上,对外国商人给予优惠和特权,而对本国商人百般刁难,这就是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商人所处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