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势
7324700000025

第25章 聚势(1)

商战同兵战一样,攻势固然重要,但有时各种竞争环境尚未达到出击的态势下,只有先守。商战中适时的妥协退让,是为了保留实力,为攻作准备。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为商之道最忌“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为生意预留后路,当退则退,当让则让,做长线生意,为未来买单。

法则四十:吃亏让利,做成大生意

引子

日本有个叫岛村的人,不名一文,却梦想发财,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办法。

他选择了本钱很少的麻绳生意。他先在麻的产地按5角一条买进麻绳,又照原价5角一条卖给纸袋厂,很快岛村的名声传去出了,如此傻帽的经销方式,使得订单雪片般飞来。

于是,他又采取了第二步行动,他拿着收购麻绳的合同和收据,对买麻绳的客户说:“到现在为止,我是1分钱也没赚你们的,但如若长此下去,我只有破产一条路了。”他的诚实感动了客户,客户心甘情愿地把价格提高到了5角5分,这仍比别的麻绳商家便宜,销量仍在上升,然后,他拿着客户的订单对供货商说:“你卖给我的麻绳,我是照原价卖出的。这种赔本生意,我是不能再做了。”厂商一方面感动,一方面也着实舍不得失去这个大买主,于是一口答应以后每条绳索以4角5分供应。

岛村的生意越做越大,几年后,他从一个穷光蛋摇身变成了日本的“麻绳大王”。

吃亏是福还是祸?岛村的“麻绳”生意例子说明一个道理:

大量销售才能保证大量的现金流,而大量的销售的秘诀就是“吃亏让利”。

吃亏是福,因为人都有趋利本性,你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

财富是什么?财富是资源的长流不息,而商道让利,能够搏得日后的盆盈钵满,因为任何眼前的交易都将成为下一次的筹码,所以每一次收益也就意味着下一次的付出。此番收益颇丰,那么待到下回,成本也将水涨船高。同理,眼下获利收敛那么一点,下一次的游戏代价就会跟着减少许多,自我决策的空间也会更多。

有个老板,文化不高,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招数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人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但从商活动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实在太少,这并不仅仅因为是人性的弱点,很难拒绝摆在面前本来就该你拿的那一份,也不仅仅因为大多数生意人不能舍眼前小利而争取长远大利。

人常说,无商不奸,说的是商人总是在盘算着别人口袋里的钱。生意中有句行话:“买的没有卖的精”,说明商人难斗。原因是他在“暗处”,你在“明处”,你根本不知道他的进价是多少,也就不知道他加了多少价,说了多少“谎”。你觉得“砍价”够狠了,他无奈地说“赔钱”卖给你。可到底谁占了谁的便宜呢?只有他心里一清二楚。

从商人经商角度上说,商人一般地投点机、取点巧、耍点奸,民众还是可以谅解的,他也要养家糊口发财致富嘛。但切记不要太过分,太伤害顾客的心。

现代商业的精髓,是商家与顾客形成一种买卖公平的商业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顾客要保证商家的利益,而商家也要保证顾客的利益,如果因为一方的原因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交易就无法达成。

温州印刷业的名人叶茂西曾经说过一句话:“客户永远是对的。”这意味着他不仅照顾客户的利益,也准备着有条件地接受“吃亏”。

有一次,在印刷一批海报时,叶茂西将校样送交客户,校样返还回来后,上面的错误客户却没有校对出来,就那么付印了,印完了才知道。结果,几百张海报全部作废。对于这一过失,按理说叶茂西可以不必管,照样收钱。因为按照合同条款规定,这种性质的责任与承印方无关。但叶茂西没这么办,本着为客户排忧解难的精神,他决定无偿为客户重印,并且轻松地说:“我们不能让客户吃亏,这几万元的损失,就当是我们为让工人熟练技术交的学费吧。”

由于叶茂西不计得失的服务态度,他们即使从印刷品中找出了什么毛病,也往往是先从自己这方面找原因,而不是像通常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问承印方。而无论错在哪里,只要可能,叶茂西也从未拒绝过客户理亏的要求。因此,和叶茂西打交道的客户,都有一种找到了可信赖的伙伴和朋友的感觉。

只要是和叶茂西挂上了钩的客户,从未对叶茂西提供的印刷制品产生过怀疑,立即就成了“铁链”合作。不但如此,一些知名大企业和跨国公司也成了他的长期客户,连香港的一些企业也慕名前来,在这里定制宣传品。既有固定的客户网络,又继续吸引着新的客户,所以叶茂西的印刷事业便越干越大。

由此可见,但凡真正懂得如何做生意的人,都很重视顾客的利益,对顾客负责。所谓顾客就是上帝,如果总让上帝吃亏,上帝自然不会保佑你。

一般来说,急功近利是商人的通病。有一些经营者在创业时,意识偏向于小农经济那种自私自利、爱贪小便宜,经常有一些以次充优、缺斤少两的情况发生,这是商业活动的一些不成熟因素所致。

但是吃了亏的顾客吸取了教训:再也不买那个商人或那个商店的东西了,并且还会把这个教训告诉他的亲朋好友,甚至为了发泄忿恨而乐于告诫将去那商人或那商店购物的顾客,千万别买他的东西。结果呢?急功近利的商人让顾客吃亏赚了一回小便宜,却要吃尽骗人的一切苦果。甚至顾客“众怒难犯”的拒购行动会使最“精明”的商人一败涂地。

真正的奸商在现代社会中是难以取得成就的,指望一锤子买卖成就不了大事。顾客上了一次当,就不会再上第二次,即使上第二次当,也会换个地方。

真正的商业的成熟就是从小农意识的消失开始的。领教了市场教训的商人们,随着个人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目标的扩大,他们的经营观念也必然成熟了起来,开始意识到个人的利益其实是与消费者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每宰消费者一刀,也就等于宰了自己前途一刀。那些觉醒的商人们悟得更透彻:宁肯自己受损失,也不能让客户吃亏。

而如何能吃小亏,耐一时之难,获取一条不尽财富滚滚来的巨利之源,应该是想成功的商人所必须理性思考的问题。

按照现代代换理论的观点,利是忍之所得,忍的实质是先不求利,而求做事。祖训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与他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无论你在哪个领域,合作也好,竞争也罢,在双方相持不下之时,如果明确局面僵持下去只会对自己有害无利,那么适当地妥协,退让一步,给双方让出活动的余地,尽管你这一举动暂时可能会缩小收益,但开朗、豁达胸襟会为你赢得下一轮交易的主动,与对方建立长久的关系纽带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商与做人一样,要立足长远,不要只图眼前得失,非得孤注一掷,折腾个你死我活,才善罢甘休。有些人,心血澎湃,好高鹜远,处处当仁不让,斤斤计较,惟恐吃亏半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结果只是双方力量耗尽,如困兽一般将自己囚禁在死胡同中,对谁都没有好处。

当面临利益的冲突,忍让和克制就是最好的镇定剂。从大局出发,维系稳定的局面,如果谁能主动迈出大度的步伐给别人以宽容给自己以余地,双方都各安其所,那谁就将成为这利益博弈的主宰,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牵扯大局的安危。在今后的利益交往中,这种权威将成为你获得主导地位的砝码。

也就是说,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经营活动,思考问题需要更宏观、更大气。

从岛村、叶茂西等成功商人的经历来看,暂时的妥协,换来的是长远的优惠。做商人要出让一些利益来,适当敞开胸襟,将“小利情结”播撒在顾客心里,这样必定在对方心里发挥功效,对你产生某种情感上的依赖和信任,为长久的和平共处、互通有无牵线搭桥,埋下伏笔。

只会小聪明、小算计的商人是不会做成大买卖的。只有捉襟见肘之徒才会永远沉溺于斤斤计较,在患得患失的“小算盘”中不能自拔。缺缺短短,使奸耍滑,也就成不了大气候。过于狡诈、刁钻的人也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只有那些本着吃亏是福的观念去经营的人,往往会成为事业的成功者。鲜明对比,难道不值得好好反思?

法则四十一:诚信为本,积累商誉

引子

李嘉诚驰骋商界,是从生产塑胶花开始的。当初,曾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为确证李嘉诚有供货能力,外商提出须有富裕的厂家作担保。李嘉诚白手起家,没有背景。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人愿意为他做担保。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得对外商如实相告。

李嘉诚的诚实感动了对方,外商对他说:“从你担白之言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诚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经营之本,不必用其他厂商做保了,现在我们就签合约吧。”没想到李嘉诚却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对外商说:“先生,能受到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之至!可是,因为资金有限得很,一时无法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所以,我还是很遗憾地不能与你签约。”

李嘉诚这番实话实说使外商内心大受震动,他没想到,在“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为人们广泛接受时,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诚实商人,于是,外商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他也要与这位具有罕见诚实品德的人合作一回。李嘉诚值得他破一次例,他对李嘉诚说:“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信赖之人。为此,我预付货款,以便为你扩大生产提供资金。”

外商的鼎立相助,使得李嘉诚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拓宽了销路,李嘉诚由此发展成为塑胶花大王。

商业社会,一个商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赚取利润,而赚钱的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标准。没有信誉的商人宁肯牺牲企业的信誉,也不愿自己的企业赔钱。而讲信誉的商人,比如像李嘉诚这样的商人,他们常常主动做赔本生意来赚取企业的信誉,这是因为他们懂得,信誉是企业巨大的财富,有失必然有得,赔一些小钱是为了累积长远的大钱。

李嘉诚是香港首富,关于他的成功之道,已有洋洋大书记载。但其实他的核心成功秘诀只有一个字:诚。正如他所说:“我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

也是在李嘉诚创业初期,他因资金不足,只雇用了一些经过短暂培训的工人进行生产,结果,产品的质量极为粗劣,很多客户前来退货,要求赔偿;原料商闻讯也扬言停止供应原料,银行这时也派人来催贷款。李嘉诚的塑胶花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四面楚歌”的李嘉诚真诚地一一向银行、原料商、客户负荆请罪,该赔的赔,该退货的退货。正是因为李嘉诚一贯诚实、守信,口碑极好,人们才宽容地接受了他的道歉,大度地原谅了他的过错。李嘉诚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次难关。

可以设想,如果李嘉诚早先没有将诚信的种子播在他人心中,那他这一次的过失或许就断送了他的前程,也就没有今天的香港首富李嘉诚。

关于诚实的故事很多,我们熟知的是最著名的《狼来了》故事,一个骗人的小孩失去了人们的信任,最终被狼吃掉。

对做人来说,诚实才有好处,不诚实危害很大,最终会受到惩罚。这类故事的逻辑都是这样,而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巧诈不如拙诚”,意思很清楚,无论你如何挖空心思,使用诈术最后都要被揭穿的,而老老实实做人才是根本。诚信有好报,很多表面上看起来不可理喻的事,背后其实都是有清晰的逻辑关系的。

诚实的人正因为他实在,让人信任,给人安全。和他在一起,没有那么多的算计和警惕。因为人首先解除了彼此的威胁,才有可能相互靠近,相互帮助。而诚实的人刚好具备这些先天条件,好报光临当是必然。

对从商来说,拙诚有时比精明更有商人魅力。

长期尔虞我诈的不正常、不健康的商业环境下,不少人看到一个商人若是讲义气,就会暗笑其“呆头呆脑”,不知变通。老实厚道,这个人不是傻子就是疯子。事实上,多少活生生的案例告诫我们,聪明过头的人,往往不能长久,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个厚道的商人其实也会有他的好处,抱朴守拙,向来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智慧,傻人有傻福,这是民间的经验总结。善待别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自己创造机会,到头来,受益的是自己。只有像出售优质商品给顾客一样以诚信待人,赢得别人的信用,才能为今后的发展谋求更宽的途径。欠债还钱,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就是这个道理。

诚信是长久。成功的生意人讲诚信、信誉。现在广告宣传铺天盖地,有人采取欺骗的手段,为了发财不择手段。这种人有时也能发笔小财,但绝对成不了大气候。顾客受欺骗只能是一次,却不会永远被蒙骗。这种生意一开始就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而商业信用的缺失,受害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串人,是整个社会。一个社会道德沦丧,必将遭受整体的惩罚,其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

无论你从事小本生意还是搞大型企业,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信誉保证”。否则,你的生意就做不好做不长,说不定还会声名狼藉吃官司。没有信誉保证,你就会借不到钱,筹不到款,进不了货,卖不出产品,最后就会无路可走。可见,一个没有信用的商人,就好比墙上的芦苇,终究站不住脚跟。

而一个有信用的商人,不论你处在什么环境下,因为你有“重信守用”的好名声,别人自然会格外地相信你。这样,你在无形之中就为自己积累了无形的财富。

韩国富豪尚学禄年轻时,在他刚开始做生意时,就恪过一条重要的原则:尽快还债,建立良好的信誉。他借钱一般不超过3000美元,而且总是一有钱就把债还清,这使得银行和债主对他的商业道德备加赞赏。一年之后,尚学禄靠打工时节省下来的积蓄和做小生意的利润,加上借来的25000美元共5万美元开办了自己的卷烟厂。他很快雇佣了30多个失业的希腊移民。生意发展快速,如今,他的总资产已近20亿美元,年收入达2亿多美元。

从技术角度分析诚信,可以说这也是一种远期投资。在商务活动中,在获取上注重公平交易,踏踏实实把眼前交易做足,做到童叟无欺,名符其实,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一笔生意,建立良好声誉,以求日后长足发展,学会积累,财富才会越来越多。

信誉就是财富,而且是不断增值的财富,它自然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运气,使你的金钱不断增加。

信誉易失不易建。做生意靠的不仅是你产品的质量,服务的周到,管理的严谨,还要靠你在商务交际中的风范和态度,每时每地都给人留下重信誉的好印象,让别人能信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