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探秘
7327800000022

第22章 苍茫战争世界军事探秘(8)

美国海军上将海曼利科认为“缅因”号的爆炸是由于存放在舰艇上的煤发生自燃而引起的。1976年他“用现代技术为基础进行推断,判定是由于紧挨弹药仓的煤仓发生自燃所致”。海曼利科夫还说,1896年,美国巡洋舰“辛辛那提”号和“纽约”号也曾经先后发生过因煤炭自燃而引起的起火事件。当时,大火已经危及到了火药仓的安全,只不过这两起事故后来均由于海水进入船舱把大火熄灭才避免了灾难。但是这只是一种主观的推断而已,没有得到世人的承认。也有人猜测,“缅因”号的爆炸是由于舰艇上的锅炉发生爆炸而引起的事故,但是这一说法同样缺乏有力的证据而无法让人信服。

此外,还有不同的说法,譬如:因为有人在舰上的贮煤仓内放置了炸弹;因为“缅因”号误触水雷;有人把计时炸弹带上了“缅因”号舰艇上;甚至有人认为弹药包没有安置妥当,造成了这次惨剧。但是无论持那种观点的人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要想揭开“缅因”号爆炸事件的谜底,还有待于更多解密材料的公布以及对舰艇残骸的进一步检查,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美西马尼拉海战

美国人一直对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珍珠”——古巴垂涎不已,美国资本自19世纪70年代起大量进入古巴,到1896年为止已达5000万美元;1894年古巴产糖105万吨,其中96万吨输往美国,显然,美国已经取代西班牙控制了古巴的经济。特别是在古巴投资的钢铁、糖业资本家坚决要求对西班牙开战。不久,美国国会于1898年4月宣布古巴自由独立,美西战争因此爆发。战争中,美国海军准将乔治杜威所指挥的远东分遣队是由5艘巡洋舰、1艘炮舰及数艘辅助舰船组成的,但其中没有一艘是真正的战舰。船舰全是用蒸汽机发动的,其中除了巡洋舰,就是易受伤害的炮舰和速度较低的“快艇”。正是这样一支小型舰队,在菲律宾马尼拉湾与实力更为强大的西班牙舰队的交战中,轻而易举地打垮了西班牙舰队,攻取了马尼拉。

杜威舰队取得的胜利是美国从内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期间的一次大的胜利。根据杜威将军报告,战斗至中午7艘西班牙舰船全部被击沉,西班牙舰队死亡161人,伤210人,而美国舰队只有9名官兵受轻伤。第二天,美海军又占领了甲米地和科雷希多岛,并且封锁了马尼拉的海上交通。

对于美国杜威舰队获胜的原因在史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史学家如詹姆斯·查思等认为杜威舰队是凭借审时度势攻取马尼拉的。

早在1898年2月,当杜威将军率领的美国舰队到达香港时,他就获得了重要情报:许多美国人正在谈论美国军舰“缅因”号被炸沉的情况,认为那是西班牙人所进行的破坏行动。随后,杜威将军收到了代理海军部长罗斯福的电报:“保持充足的燃煤。一旦发生战争,你的任务是不准西班牙分舰队离开亚洲海岸,然后对菲律宾群岛发起进攻。”杜威根本不需要这种敦促,因为此时他已经在加紧备战了。他为舰队购买了一艘运煤船和一艘补给船。他命令战舰入坞,对机械部分进行大修,把船体水下部分清除干净,并将白色的船舷漆成灰色。杜威将军亲自检查一切细节,要求舰艇人员每天操练,舰上所有的机器都作好战斗准备,一接到命令就能够连续运转。为了搞清西班牙舰队和菲律宾岛上的设防情况,他派了一个密探去马尼拉,还让自己的副官化装成旅游者,从到达香港的游客那儿刺探情报。为了防止英国人在战争爆发后采取中立的立场,他又在中国海域的大鹏湾附近设立了一个临时锚地。美国人的胜利不仅靠实力上的优势,而且也是他们准备充分的结果。杜威说:“马尼拉战役是在香港码头打赢的。”

在航行500余海里后,杜威舰队很快于1898年4月25日黄昏时分到达马尼拉海湾的入口处。在马尼拉海湾的入口处有两个关键地点:它们是埃尔弗赖莱岛和科雷希多离,两者都是西班牙人用重型火炮护卫的要塞。但舰队在经过两处要塞时,均没有遇到抵抗,两个要塞也没有作出任何阻击的反应。在这种形势下,杜威的全部战船在夜幕笼罩下排成“一”字队形,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无一损伤地进入了海湾。直到午夜时,西班牙人才开始行动。尽管杜威舰船上的火炮没有一门像西班牙人拥有的火炮那样强大,但仍然压住了来自西班牙军队的火力。西班牙舰队在发现美国舰队之初就开火射击,美舰因为没有弹药补给地,为了节省弹药,一直逼近到离西班牙舰队只有5000码的距离才开火。美国军舰在西班牙军舰前2000—5000码处排成几乎与其平行的队列,反方向行进并往复航行,不断地进行射击,好几艘西班牙军舰,几次企图冲击美舰均遭重创,不是被击沉就是被击退了;两艘被放下水的鱼雷艇也被击沉1艘,另1艘受伤搁浅,都没有来得及发射鱼雷。杜威的舰队逐步向西班牙的战船逼近和开火,顺利地控制了马尼拉湾,占领了马尼拉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是一种解释。

杜威将军对他的胜利或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则作出了别出心裁的解释,尽管他的解释仍然不能使读者完全信服。杜威战后解释说,他的舰队因接到5英寸速射炮弹药短缺的误报决定暂时撤离,准备必要时将弹药予以重新分配。此时,由于马尼拉城的三个炮台一直对美国舰队进行炮击,而其位置较高,舰炮仰角不够,难以压制。他便向西班牙总督送交一份措辞强硬的公函,警告他立即停止射击,否则就炮轰马尼拉。吓破了胆的西班牙总督立即下令炮台停止射击。不久杜威重新参战,一个小时的炮击使西班牙舰队全军覆灭。杜威下令停火时,西班牙舰队的总司令蒙托霍少将所有的舰只不是处于浓烟烈火之中,就是葬身海底,或是被弃了。

不过,关于杜威舰队轻取马尼拉的原因,还有另一种解释,即西班牙人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如前文所述,当杜威舰队接近马尼拉海湾入口处时,西班牙人为什么不开火,而直到杜威舰队已进入马尼拉湾后才开始行动?当时参加进攻行动的一个美国水兵曾作过解释。他说,杜威舰队距科雷希多岛南侧约有3海里时,西班牙人的炮火很难达到目标,连美国舰队的后尾战船都有幸逃避西班牙人的炮火。但是,仍然存在着无法解释的原因,这就是,在美国舰船处于西班牙人炮火攻击范围时,为什么西班牙人的炮火还是停了很长时间?

此外,有的人还会以为,美国舰队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美军的炮火战术比西班牙略高一筹,然而战斗中的某些细节却可以说明,美国舰队胜利的本身表明美军的炮术并不比西班牙人高多少。当美国和西班牙两国的舰队最后决战时,美国的大炮向大型而又不灵活的西班牙舰船打了6000发炮弹,但击中目标的还不足150发。

还有,当人们看到美国舰队归来时,有没有想到其背后起作用的因素,即美国在其陌生的菲律宾群岛发动突然袭击并且获得了胜利,这其中有没有别国的支持?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当杜威舰队宣告胜利时,在马尼拉湾立即出现了英国、日本和德国的战舰。尽管德国采取相当挑衅和无礼的态度,致使杜威舰队不得不对1艘德国鱼雷舰艇开了一炮,但是英国和日本人似乎采取了十分友好的态度。在这次海战前后,日本和英国与美国究竟有什么默契,而西班牙人对此有无了解,至今依然不得而知。

因此,历史走到了今日,关于杜威舰队一举打败西班牙舰队,顺利攻取马尼拉的原因,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战初期的“奇怪战争”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打破了欧洲的平静,两天之后,作为波兰盟国的英、法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紧接着出现的局面却让人费解:一方面,德国法西斯以牛刀杀鸡之势,压向波兰;另一方面,在西欧战场的法、德边境上,拥兵百万的英法联军却按兵不动,坐视德国灭亡波兰。这种不战不和的局面长达八个月之久,针对这么长时间的“西线无战事”状态,德国人开始把这种战争叫做“静坐战”,后来国际社会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假战争”,也被人们称为“奇怪的战争”。战前英、法各自都对波兰承担了军事援助义务,但为什么发生战争之后,两国对德宣而不战?英法德之间怎样的心态才造就了这样一场令人费解的“假战争”?英法两国又在这场游戏中收获了什么呢?

英、法两国与波兰订有盟约,并对波兰的独立一再作过保证。但是,当德国发动侵波战争时,英、法的执政者还在幻想召开德、意、英、法、波五国会议来和平解决争端。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后,英、法政府对德宣战,并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联邦也相继发表声明,支援英、法对德宣战。但英、法政府实际上是宣而不战,未认真援助波兰。当时德军主力已投入波兰战场,在西线只留下少量兵力防守齐格菲防线,但从1939年到1940年5月,英、法和德国在西线均未展开大规模的战斗行动。直到1940年6月10日,“奇怪的战争”终因德国进攻挪威而告结束。挪威的失陷使英、法真正认识到德国的战争机器不会停止,英、法领导人才真正准备认真对德作战。

长期以来,苏联史学界的一些观点认为:“奇怪战争”并不奇怪,它是英法两国“慕尼黑政策”的继续。有人甚至认为,它实际上是英法企图联合德国进攻苏联、建立反苏“联合战线”的政治方针,是英、法统治集团对“祸水东引”犹抱幻想的产物。当分析英国在德波战争期间的立场时,英国工党著名活动家休·道尔顿也承认:我们把波兰叛卖了,把他们置于死地,一点也没有帮助他们。波兰派了一个军事代表团前往伦敦,但一直等到9月9日,才受到英军参谋总部的接见。波兰代表要求英国空军立即采取行动,向波兰提供军事行动急需的各种军需品,尤其是武器、弹药,但这些要求一个也没有得到满足。

该观点称,在绥靖政策的影响下,英国在战争初期的军事战略计划是在1938~1939年根据这样的假设提出来:战争将是长期的,在战争头几年英国实际上将不参与积极的军事行动。法国则长期追随、附和英国奉行的绥靖政策,也不作临敌准备。为此,它还一方面封锁德国的西部边界,另一方面以波兰、甚至匈牙利、罗马尼亚为礼物,以推动希特勒放弃《苏德互助条约》,进攻苏联。也正是在这种政策下,人们才看到了这样的“奇怪场景”:德国加紧移兵、加速备战,而伦敦、巴黎则是一派和平景象;西线战场上,德国人在铁路上装卸枪炮、辎重,英法两国百万大军并不去打扰他们。法军在马其诺防线监视哨上的士兵,每天的例行功课是做游戏般无聊地数着从莱茵河右岸通过的德军列车,从不考虑攻击。这些军车有时在距离他们仅五百公尺的德国铁路上安全运行。在前沿阵地上,德军只要竖起“我方不开枪”的标语牌,就可以不用掩蔽地进行工程作业。德国也“以礼相待”,除了进行空中侦察外,没有对英法采取空中行动。这样的战争足足持续了八个月,这给了希特勒充分的时间,使他新组织起了146个师的兵力,新造出了4000余架飞机,并得以把重兵转移到西方。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和“奇怪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竭力避免希特勒的侵略,然而事与愿违。当战火终于烧到他们自己的头上,英法才猛然惊醒,但为时已晚,一言以蔽之,这种绥靖政策无疑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也有人针锋相对地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奇怪战争”

并不是绥靖政策的继续,而是英法对德政策从“战前妥协绥靖”走向“全面武装抗争”所必然经历的“中间过程”。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基本终结,同时又是英法武装抗德的起点。该观点认为,现代战争是敌对双方各种力量的全面较量,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和人力、物力、资源,是各自制定战略方针的基本依据。从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时双方力量对比来看,德国的军事力量占有极其明显的优势,而且优势将持续在随后的半年之内。当时,英国刚刚实行新的征兵制,无法派出军队。虽然其海军占有优势,但多在海外,负有守卫殖民地、护卫7000艘商船等使命。法国的陆军装备非常低劣,无法展开大规模的攻势。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派出了9个师的兵力沿萨尔河的德国防线向前推进了8公里。另外,法国空军力量也不足以对德国实施空中轰炸。虽然在战争爆发初期,西线战场德军力量暂时薄弱,但法国军队也并不十分集中,而且还要照顾到北部战场的安全。再加上德国回师西进速度惊人,因此英法联军实际上基本谈不上优势可言。德国进攻法国之时,英法两国在军事上仍然处于劣势。

基于此,传统观点无视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事实,也无视当时英法两国对这种对比的估计,仅仅从英法两国对德宣而不战、苏芬战争期间英法援助芬兰等行动中,简单推出“宣而不战是有意不打”的结论,未免过于主观,不能令人信服。该观点还强调,认为“奇怪战争”是英法两国有意联合德国进攻苏联,完全是出于主观臆断和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

当然,对于“奇怪战争”是否是英法当局绥靖政策的继续,今后也许还会继续争论下去。究竟历史真相如何,有待于更多相关资料的解密。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重大失败的英国军队、法国和比利时部分军队于敦刻尔克地域(法国)向英国实施的战略撤退。

1940年5月的法兰西,阳光明媚,绿草如茵。西线英法联军和德军相互对峙长达8个月之久,双方一枪未发,战争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就在大家均以为“静默战争”将持续下去时,一场闪击战的风暴却骤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