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新世纪主持人成功书系:星路视点
7332100000024

第24章 独特个性迷人魅力(3)

由《实话实说》这个节目,大家注意起聊天的带头人——主持人崔永元来。这位仁兄年轻人一个,站在观众堆里也不起眼,严肃却又随和,一脸正经却又搞笑幽默,那洁净而总显松垮的一身西装和关键时候狡黠而可爱的一脸“坏笑”,一下子就拉近了同大众的距离,仿佛是同一堆熟人邻居在谁家里聊闲来着。

崔永元渐渐获得了观众的厚爱,因为他独特的主持风格。我们从以下几点来感受他的独特魅力吧。

平民意识与性情中人

当崔永元出现在节目现场时,大家都注意到他的平民色彩很浓,是极普通的一个人,让人一不小心就忘了他的节目主持人身份。

崔永元出身在军营干部家庭,父亲作为军队干部,自小就要求孩子们做人“诚实为本”,就是有啥说啥,例如,成绩差点没关系,但决不能撒谎。对别人好,善待他人,也是崔家一贯的家教熏陶和信条。有一段时间,崔家子弟均在各自单位遇到了不顺,崔永元说都是因为太爽直、不圆滑造成的。

崔永元是个性情中人,不喜欢拐弯抹角,背后算计,他与同事也会闹矛盾,但他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当面直说,决不在背后鼓捣,去给别人下套、穿小鞋。他对人有意见,什么事看不惯,也是直接告诉人家。

他有一次去一个省里参加座谈会,在座的全是县级、市级、省级的节目主持人,出于职业习惯,即使那天阴着天,每人仍戴着个大墨镜。崔永元一开场就说:“要想成功,先把你们的墨镜摘掉,你们干的就是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事情,不要怕他认出你,上来跟你说话,或者提一些微小的要求,想跟你照个相,想让你签个名,对你来说都是举手之劳,有什么可怕的呢?”崔永元干了10年记者,戴了10年墨镜,但只是因为要遮风挡太阳。成了著名主持人后,除非刮六级大风难以睁眼,所有公共场合,他一直都坚决不戴墨镜。他照样骑车,后面带着驮小孩的筐满街跑,随意下小吃店吃饭,去菜市场买菜,去鸟市上看鸟,跟朋友打牌。朋友们都说他成名后没啥变化。

对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崔永元自有一套说法。他认为自己是老百姓选出的代表,相当于一个中间介绍人的角色,帮双方递递话,谁渴了就倒杯水给他。这种心态在他主持节目时体现得很充分,他从不愿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他对观众十分随和,对邀请来的大名鼎鼎的嘉宾,也一视同仁,他在平衡节目参与者的心态方面做过不少文章。在《实话实说》现场,大家发现,介绍名人时从未在名字前加上“著名”二字,演员就介绍说是某某演员,学者就是某某学者,作家就是某某作家。在《百年衣裳》这期,没有安排嘉宾,一个年轻演员被安排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老头身边,他有点不乐意了,说我能不能与年轻人坐在一起呀,崔永元对他说:“你知道这是谁吗?他当明星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原来这位老头居然是大名人一个、著名电影演员和剧作家黄宗江。崔永元这是在着意削弱由于身份而附带的不利于平等交流、畅所欲言的东西,这也与制作班子追求平民化风格趋向一致。

崔永元的着装打扮也从不刻意雕琢、粉饰,完全透着平民化格调,走在街上,总有人对他的衣装议论纷纷,也有人建议他西装革履。崔永元平时对穿着就挺不挑剔,爱人给什么就穿什么。在上节目时,他一身休闲装,决不打条领带,以免观众与他说话感到拘束。有时候走在街上,观众碰到他,说:“你就穿这个?”“我还穿什么呀?”他反问道:“穿上西服、打上领带,多难受呀,我从来不打领带。”

崔永元率真的本性与节目的风格自然地水乳交融,这不能不说是《实话实说》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崔永元独特的魅力之所在。

幽默的“坏笑”,严肃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崔永元平民意识和平民形象中透出的幽默,恰似家常菜中加入了“超级佐料”,否则平常之中只见平常,清汤寡水,食之无味,味同嚼蜡。看过《实话实说》的人都会为崔永元恰到好处的“幽上一默”叫绝,平淡之中侃出了神奇,也成为大家爱看《实话实说》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这很像相声中匠心独运的抖包袱,这是一种需要修炼多年且又悟性过人才能达到的功力或者境界,看似脱口而出,其实颇为不易。崔永元多年的记者生涯和很强的撰稿能力,加上对生活的一份悟性,给了《实话实说》平中不淡、平中见奇的色彩。他的幽默往往起到了对观众和嘉宾谈话的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很有启发和总结性,又很搞笑,活跃了现场气氛,这样的幽默玩笑在他的主持话语中俯拾皆是。比如在《鸟与我们》这期中的一段对话,让我们欣赏一下:

崔永元:那您说说,养鸟有什么乐趣?

皮来顺:作为老年人来说,可以锻炼身体。它催人起来,天明则叫。

崔永元:您说的情况,我听着像养鸡。(笑声)

其实,崔永元的幽默只是他严肃目的的一个载体,比如做《昔日童星》这一期节目,最后总结时,崔永元接着演三毛的毛隆基的话茬说:“对儿童电影的支持,希望大家落实到行动中。最好儿童电影票每张三毛!”巧妙地同三毛联系上,引发了热烈笑声。这个玩笑的含义其实是非常严肃的,儿童电影由于受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已不被人多加重视了,加上电影票价过高,很多儿童都看不起电影,无形之中对孩子们长知识、受教育、添欢乐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怎样把儿童片拍得既好看,又要少年儿童看得起,无疑是摆在相关人士面前的一个极大难题。

崔永元爱哭,这个特点很多人都知道,这看起来似乎与他的幽默“坏笑”格格不入,但崔永元却并不显得矫揉造作,而是顺其自然,真情流露,细心的观众一定会觉察到他的“斜眼歪嘴的坏笑”后面是严肃,幽默只是崔永元的手段,而严肃才是他笑容后面的目的。

做《感受坚强》这期节目时,他劝了半天大家要笑别哭,可一开场他说了没几句话自己就先忍不住了,为克制自己不哭,他用力抓紧手中的话筒。人前欢声笑语的崔永元是一个最容易被感动的人,这也印证了他的平民意识和随和性情。

这期节目的嘉宾是北京的一个小女孩叫张穆然,得了不治之症,生命之路对她而言已经不长了,她有个小的愿望,想与崔永元一起当一回她喜欢的《实话实说》节目的主持人,然后在这个节目中见一下她喜欢的主持人……于是大家喜欢的主持人敬一丹、方宏进、水均益、崔永元和白岩松第一次在一个节目中团聚。

小穆然因病没能来当她的“主持人”,节目做完后,崔永元和编导们一起熬了一个通宵,抢在死神来临之前和小穆然见了面。

幽默之中是对生活现象的深刻反思,这才是崔永元幽默话语的真正魅力、独到之处,经不起回味的幽默只能聊博一笑。

鞠萍:孩子们心中的“姐姐”

左手一张电光纸,右手一把小剪子,“先这样儿,再那样儿,然后就这样儿。”荧光屏上,只见她眉开目动、轻声细语地说,认真细致地做,一只漂亮的小仙鹤、一件精巧的玩具,就那么折呀叠呀,转眼之间就完成了。她还摇着脑袋教孩子们唱歌,比比划划地教他们画画,手牵着手领他们去参观展览……

她是谁呀?

你若问一个孩子,他会觉得如同进了他家大门却不认识他爹妈一样新鲜可笑。他会情不自禁地喊道:“她是鞠萍姐姐呀!”

是啊,守在电视机旁的亿万中国儿童,大概没有不迷鞠萍的。在孩子们的一片纯真童心之中,鞠萍姐姐的魅力,恐怕早已盖过了任何一位权威人士。《七巧板》节目的主持人鞠萍,真正成了当今中国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不少成年人因此感到不解:邪门儿,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鞠萍,怎么能把成千上万个孩子,就痴迷疯魔成了这般模样?自从1985年6月1日起,走上中央电视台《七巧板》少儿节目和小朋友见面后,鞠萍很快就赢得孩子们的喜欢和爱戴,尽管她只是每星期四的晚上才能和小朋友们见面,但孩子们都由衷地喜爱她,亲昵地叫她“鞠萍姐姐”。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荧屏旁的孩子们长大了一拨又一拨,可屏幕上的“鞠萍姐姐”仍是孩子们的最爱,仍是孩子们可亲可敬可爱的“姐姐”。

说起“鞠萍姐姐”这个昵称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那是《七巧板》节目刚开始策划的时候,大家都为主持人的爱称在发愁。正赶上一帮孩子们来录制节目,鞠萍灵机一动,她将这个“小皮球”踢给了孩子们。叫老师?叫阿姨?叫姐姐?孩子们一锤定音,一致喜欢叫“姐姐”。问为什么?孩子们说,姐姐亲,姐姐好。可能教师有一种威严感,是长辈,要尊敬,而姐姐则是同辈,是朋友,能平起平坐,摸爬滚打,随随便便。于是“鞠萍姐姐”便叫开了。在鞠萍居住的大院里,孩子们管像她这么大年龄的叫阿姨,惟独管她叫“姐姐”。她的爸爸妈妈半喜半忧地对她说:这不行,老叫“姐姐”怎么成,这辈份不对呀!问问孩子们为什么?那还用说,叫“姐姐”亲呗!只要孩子们喜欢,哪管他什么辈份,鞠萍打定了主意,愿做一辈子的“鞠萍姐姐”。

“鞠萍姐姐”的魅力让小朋友们对她的喜爱近乎“崇拜”。这首先因为她有一颗率真的童心,以心才能换心。鞠萍是幼师毕业,三年的正规教育使她熟知儿童的心理和特点,所以她说话也是叽叽喳喳地孩子气十足,和孩子们有天然的相通之处。在主持《七巧板》节目中,鞠萍特会跟小朋友们说话,声音特甜,表情特乖巧。在孩子们的眼中,鞠萍姐姐永远不会有厌烦他们、责备他们的时候,她总是那么笑容可掬,和蔼可亲,柔声细语。鞠萍着意从语言的意识、语气、节奏上表达出她的一颗天真童心,她对孩子们讲话很亲切、自然、舒缓,语言还有一定的规范化。她从不用老师和阿姨的那种说教语气和孩子们说话,她问小朋友们是否同意时不说“行不行”,而是说“好不好啊”;一有是否的意思时,就问小朋友“是不是啊”。同时问候小朋友的话也特别多,像“小朋友,你们好”。

对于幼教的效果来说,身教更重于言传。小朋友们不光喜欢姐姐的天真活泼的话语,更喜欢姐姐的哄孩子的“十八般武艺”。幼儿的模仿能力强,你教他几招,他会更加佩服你,威信无形之中就更高了。鞠萍在幼教方面掌握了许多本领,并在节目中运用自如。唱歌、弹琴、绘画、游戏、手工等,样样都行。《学学做做》中,她教小朋友折纸船、纸鹤;《画音乐》中,她领着孩子们边听音乐,边发挥想象力画出音乐的感受来;《哆睐咪》中,她教小朋友们唱歌,一曲欢快的《种太阳》受到了许许多多小朋友的喜爱。《你知道吗》中她给小朋友们绘声绘色地讲大千世界的神奇奥妙。在屏幕上的孩子们中间,她很自信、挥洒自如,唱、弹、舞、做样样灵通,让孩子们觉得她特有本事,非常让人敬佩,于是孩子们就不知不觉地很信赖她,威信就树立起来了,屏幕上姐姐的一句话比自己的爸爸妈妈告诉十句都管用。小朋友们在可亲近的姐姐面前也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灵气,节目自然就显得活泼、生动。

鞠萍的魅力,还来自于她所追求的一种“自然清新,俏丽活泼”的屏幕形象,年轻的姑娘都喜欢穿紧身衣,力求形体美,展现青春风采,但鞠萍却喜欢穿宽松肥大的服装。这是因为穿紧身衣服和牛仔裤为孩子们做示范动作,孩子们看了会感到吃力、别扭。她的服饰款式简练,色彩鲜艳,色调大方,尽可能地朴实、纯真。她特意留了短发,怕留了长长的披肩发,就会影响和孩子们的交谈,不方便经常与孩子们谈话做游戏。有一次,鞠萍烫了发,马上引起了许多小朋友的失望和不满,一个小朋友来信写道:我看了你烫发很伤心,在我心中你是我的姐姐,是永远不会成为大人要烫头的。鞠萍激动地流下了热泪,深深理解到有多少孩子在深情地关注着她。鞠萍特意在节目中诚恳地表示了歉意,保证以后不再以烫发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以免失去在孩子心目中的天真形象。于是她恢复了齐刷刷的短发,模样清清爽爽、俏丽动人。

自信和好胜是鞠萍最突出的个性,而她的个性与节目内容更是珠联璧合,使节目更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华莱士:硬派风范一代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