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话说中国-帝王
7397500000011

第11章 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骄奢淫逸,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他的父亲杨坚创下的隋朝基业最终毁在他的手中。不过,他的一些政略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

杨广(569—618年),隋文帝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八年冬,以行军元帅统领大军南下伐陈。灭陈后,晋升为太尉。他平时伪装仁孝俭朴,取得文帝和独孤皇后的欢心后,便与杨素等人阴谋夺取太子位。开皇二十年十月,文帝废杨勇,十一月,立杨广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杨广暗害文帝,又假造文帝遗诏缢杀杨勇,并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史称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期间,征集大量民工开凿了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又营建东都洛阳,还修筑长城和开辟驰道。每项工程都要役使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人,严重破坏了经济生产。

隋炀帝杨广

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亲征,平定吐谷浑,在西北地区设置西海(治伏俟城,今青海湖之西)、河源(治赤水,今青海兴海东南)、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南)四郡。大业七年,隋炀帝下诏征讨高丽。大业八年,隋军出动113万余人,败于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及平壤城(今属朝鲜)下。次年再发兵围攻辽东城。但由于杨玄感起兵攻打洛阳,隋炀帝被迫撤军。大业十年,隋炀帝第三次发兵进攻高丽,因农民起义已遍及全国,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后只好议和收兵。

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曾三游江都,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每次出游都大肆营造离宫,扰掠地方,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残暴的统治,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炀帝被迫逃往江都(今江苏扬州)。大业十四年(618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在江都发动兵变,将隋炀帝缢杀,隋朝至此也灭亡了。

杨广为什么被称为隋炀帝?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谥法规定: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吗?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1794千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是利用许多天然河流、湖泊开凿成的人工运河。因其水量的大部分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因此各段的流向很不一致。大运河各段之间高低悬殊,全线各段“三起三落”。

大开眼界

杨玄感(?—613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父亲杨素曾协助隋炀帝夺取皇位与平定汉王谅的叛乱,被封为楚国公,官至司徒。杨玄感以父功为柱国、礼部尚书,自以为家世显贵,朝臣中多其父故吏;又见朝政紊乱,炀帝猜忌大臣,他内心不安,于是策划谋反。后来,他趁隋炀帝出征高丽之机,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起兵,结果兵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