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话说中国-帝王
7397500000009

第9章 晋元帝司马睿

316年,晋愍帝被俘,宣告了西晋的灭亡。但是一些晋朝的旧臣不甘心亡国的命运,仍在全国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317年,他们与江东大族一道拥立琅邪王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朝。

司马睿(276—322年),字景文,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290年袭封琅邪王,曾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在王导的建议下前往建康,并且极力结交江东大族。311年晋怀帝被俘遇害后,晋愍帝即位,司马睿被封为丞相、大都督中外诸军事。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即帝位,是为晋元帝。

晋元帝司马睿

由于东晋本身就是一个流亡政权,司马睿虽为皇帝,但并无实权,大权掌握在王导、王敦等人的手中。后来,司马睿听从刁协、刘隗的言论并有意削弱王家的势力。322年,王导的堂兄王敦先发制人,起兵反叛,攻入建康,并且杀害重臣戴渊、周顗等人。但是王敦无力消灭东晋,最后采取与司马睿和睦的策略。司马睿便在王敦之乱中郁郁而终。

与东晋并立的政权是什么?

西晋灭亡、东晋在南方建立的时候,黄河流域的各族互相攻伐。在130多年里,北方各族先后建立起许多国家。历史上将北方的15个主要国家——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西秦、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夏,以及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此外还有冉魏、西燕、代、柔然等政权。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

东晋为何能偏安江左?

东晋得以偏安江左的原因:(1)贤臣世族支持:东晋建国初期,先后有王导、谢安等贤臣辅佐,奖拔才俊,安抚臣民,故能稳定局面。(2)士族支持:王导悉心调和南渡北方世族及江南豪门,使其共同支持司马氏政权,匡扶晋室。(3)军事优势:东晋建立后,祖逖、桓温等先后北伐,刘琨、谢安等努力巩固国防,皆有遏阻胡人南下的作用;其后淝水之战更使前秦瓦解,北方陷于混乱,晋室得以喘息。(4)江南富庶:江南自从经过三国时孙吴经营,已经被开发,及至永嘉之乱,中原世族纷纷南移,户口殷实,经济繁荣,足以支持东晋偏安。(5)北方分裂:五胡竞逐,政权分立,互相攻伐,无暇南侵,使东晋暂时得以安稳。

大开眼界

王导(276—339年),字茂弘,山东临沂人。与琅邪王司马睿交往甚密。南渡来建业后,他主动出谋划策,联合南北士族,拥立司马睿为帝,建立东晋政权。王导官居宰辅,总揽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他对稳定东晋王朝、发展江南地区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