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淡水养殖鱼病防治技术
7402700000018

第18章 寄生虫病害防治(5)

2、二氯化铜(100升水中加5克)浸浴15分钟。治疗后的鱼蛭可从鱼体上脱落下来,但尚未死,所以浸洗后的水不应倒入池中,应采用机械方法将鱼蛭消灭。

3、鱼用敌百虫,0.3~0.5克/立方水体,全池泼洒。

二、尺蠖鱼蛭病

[病原体] 尺蠖鱼蛭(Piscicola geometrica)。体形窄长,圆柱形,体长2~5厘米。其身体由32个环节组成,前后吸盘位于虫体两端。体色常随寄住的皮肤颜色而变化,一般为褐绿色。在前吸盘背面有2对黑色的眼点。

[症状] 寄生在鱼的体表、鳃及口腔。少量寄生时对鱼的危害不大;寄生数量多时,尤其是鱼种,因虫体在鱼体上吸血和爬行,鱼表现不安,常跳出水面。被破坏的体表呈现出血性溃疡;严重时则坏死;鳃被侵袭时,引起呼吸困难。病鱼消瘦,生长缓慢,贫血以至死亡。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鲤、鲫等底层鲤科鱼类。在我国该病感染率不高,也不常见,对养鱼生产危害不大。

[防治方法]

1、食盐水2.5%浸洗病鱼20~30分钟。

2、二氯化铜(100升水中加5克)浸浴15分钟。治疗后的鱼蛭可从鱼体上脱落下来,但尚未死,所以浸洗后的水不应倒人池中,应采用机械方法将鱼蛭消灭。

钩介幼虫病

[病原体] 钩介幼虫(Glochidium)是软体动物是双壳类蚌的幼虫。虫体略呈杏仁形,有2片几丁质壳,每瓣可片的腹缘中央有个鸟缘状的钩,钩上排列着许多小齿,在闭壳肌中间有1根细长的足丝。虫体长0.26~0.29毫米,高0.29~0.31毫米。

钩介幼虫寄生在鱼的鳃部、嘴部、鳍和皮肤上,吸取鱼体营养,在鱼体上进行变态,当钩介幼虫完全变态后,就从鱼体上脱落下来,这时叫幼蚌。钩介幼虫是河蚌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鱼又是钩介幼虫完全变态的必须宿主。钩介幼虫在鱼体上寄生时间的长短,和水温高低有关,如三角帆蚌在水温18~19℃时,幼虫在鱼体上寄生16~18天;无齿蚌在水温16~18℃时,幼虫在鱼体上寄生21天,水温8~10℃时,则需80天。

[症状] 钩介幼虫用足丝黏附在鱼体,用壳钩钩在鱼的嘴、鳃、鳍及皮肤上,吸取鱼体营养,在鱼体上进行变态,当钩介幼虫完成变态后,就从鱼体上脱落下来,这时叫幼蚌。鱼体受到刺激,引起周围组织发炎、增生,逐渐将幼虫包在里面,形成胞囊。较大的鱼体寄生几十个钩介幼虫在鳃丝或鳍条上,一般影响不大,但对饲养5~6天的鱼苗,或全长在3厘米以下的夏花,则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寄生在嘴角、口唇或口腔里,能使鱼苗或夏花丧失摄食能力而饿死;寄生在鳃上,因妨碍呼吸,可引起窒息而死,并往往可使病鱼头部出现红头白嘴现象,因此群众称它为“红头白嘴病”。

[流行情况] 流行于春末夏初,每年在鱼苗和夏花饲养期间,正是钩介幼虫离开母蚌悬浮于水中的时候,故在此时常出现钩介幼虫病。钩介幼虫对各种鱼都能寄生,其中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等生活在较下层的鱼类。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每平方米用茶饼60~75克清塘,可杀灭蚌类。

2、鱼苗及夏花培育池内不能混养蚌,进水须经过过滤(尤其是在进行河蚌育珠的单位及其附近),以免钩介幼虫随水带入鱼池。

3、发病早期,将病鱼移到没有蚌及钩介幼虫的池中,可使病情不致进一步严重,而逐渐好转。

4、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克/立方米浓度。

甲壳动物病

由甲壳动物寄生引起的疾病叫甲壳动物病。甲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分头、胸、腹三部分。寄生在鱼及水产经济动物体上的甲壳动物主要有桡足类、鳃尾类及等足类。

一、由桡足类引起的鱼病

1、中华鳋病

[病原体] 大中华鳋属(Sinergasilus major)。中华鳋只有雌性成虫营寄生生活,幼虫及雄虫完全营自由生活。我国危害较大的有以下二种:大中华鳋病又叫鳃蛆病,鲢中华鳋病又称翘尾巴病。

(1)大中华鳋(S. major):雌鳋身体细长呈圆柱状,长2.2~3.0毫米,略呈乳白色,分头、胸、腹三部。头部略呈三角形,上有一只中眼和五对附肢,第二触角变成强大的钩,用以钩在鱼鳃上。头部与第一胸节间有一假节。胸部六节,前五节各有一对游泳足;第六节为生殖节,在繁殖季节常挂有一对卵囊。腹部三节,在第一与第二、第二与第三腹节间各有一假节;第三腹节后面有一对尾叉,上有刚毛数根。

(2)鲢中华鳋(S.polycolpus):雌鳋与大中华鳋的主要区别在于:虫体较短粗,全长1.9~2.7毫米,头部略呈菱形,头胸部之间的假节较不明显,胸节前四节较宽短,第五胸节很小。

雌鳋产出虫卵,经数天或十多天孵出无节幼体,在水中营自由生活,经四次蜕皮成为第五无节幼体,再蜕皮一次成为第一桡足幼体,蜕皮四次成为第五桡足幼体,再经一次蜕皮即成为幼年鳋。以后雌雄鳋在水中交配,交配后的雄鳋仍留在水中自由生活至死,而雌鳋则侵袭到宿主身上过寄生生活,并且身体长大数倍。

[症状] 中华鳋以长大的第二触角长期插入鳃丝,造成机械性损伤,影响鱼的正常呼吸,引起鱼焦躁不安;同时伤口又为微生物的侵入打开了门户,可导致鳃丝的局部发炎,甚至化脓。鳋在摄食时,分泌酶溶解组织,使口器部位的鳃丝表皮破坏,细胞松散,附近微血管亦被破坏,有时使鳃丝末端弯曲变形、贫血。

大中华鳋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草鱼,病鱼在水中跳跃不安,食欲减退或不食,体发黑;严重时或并发其它病时,呼吸困难,离群独游,或停留近岸水体中,不久死亡。揭开鳃盖,可见许多带有卵囊的雌鳋挂在肿胀发白的鳃丝末端上,形似白色小蛆。

鲢中华鳋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鲢、鳙鱼,病鱼常在水体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日久鱼体瘦弱死亡。

[流行情况] 此病在我国流行甚广,在长江流域,每年5~9月流行最盛。大中华鳋主要危害2龄以上草鱼,鲢中华鳋主要危害2龄以上鲢鱼、鳙鱼。严重时均可引起病鱼死亡。

[诊断] 肉眼检查病鱼鳃,发现虫体,必要时可用显微镜进行虫种鉴定。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带水清塘,以杀死幼虫。

(2)用不同种类的鱼进行隔年轮养。

(3)不引入有中华鳋幼虫的池水,不放入患中华鳋病的鱼。

(4)鱼种放养时,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浸洗鱼种20~30分钟,每立方米水中放硫酸铜5克,硫酸亚铁2克。

(5)发病季节,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在食场挂袋。

[治疗方法]

(1)敌百虫、辛硫磷粉,0.3克/立方水体全池泼洒,间隔4~6小时,再用溴氯海因粉,0.3~0.375克(苗种减半),全池泼洒,每天1次;病重,隔天再配合使用1次。

(2)晶体敌百虫 (90%)、灭虫精(溴氰聚酯溶液)和硫酸亚铁,0.2克、0.1毫升和0.3克混合均匀后全池遍洒,每天1次,连用2天;第三天用三氯异氰尿酸钠0.3克/立方水体,全池泼洒1次。

2、锚头鳋病

由锚头鳋属(Lernaea Linnaeus)的一些甲壳动物寄生于鱼的皮肤、鳃、鳍、眼、口腔等处引起。又叫针虫病、铁锚虫病。

[病原体] 锚头鳋只有雌性成虫营永久性寄生生活,无节幼体营自由生活,桡足幼体营暂时性寄生生活。适宜繁殖水温度为20~25℃,其寿命长短与水温有关。夏季,水温在25~27℃时,寿命为14~23天;而冬季寿命则可长达5~7个月。我国发现的有10多种,其中常见而又危害较大的有三种:

(1)多态锚头鳋(Lernaca polymorpha),寄生于鳙、鲢等鱼的体表和口腔。体长6~12.4毫米,宽0.6~1.1毫米。头部部背角呈“一”字形,与身体的纵轴垂直,向两端逐渐尖削,有时稍向上翘起。生殖节前突起稍突出,分成左、右二叶,或不分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