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与管理大师面对面:12位世界经济领袖的思想读本
7417200000030

第30章 市场是最大的蛋糕——克罗克的“通吃技巧”(1)

雷·克罗克的座右铭说:“在世界上,毅力是无可代替的;才能无法代替它,有才能却失败就是庸才;天才无法代替它,没有报偿的天才只是个笑柄;教育无法代替它,世界上到处是受过教育的废物;只有毅力和决心才是无所不能的。”

天上不会掉下来蛋糕,只有到市场中去挖掘,克罗克经营麦当劳的战术就是做大顾客心中的蛋糕。

雷·克罗克创造了令全世界震惊的麦当劳奇迹,而他历经艰难的创业史本身也是一个奇迹。麦当劳快餐已成了世界快餐业的同义语,而雷·克罗克的名字也成了麦当劳的同义语,令世人钦佩不已、感慨万千。

提起麦当劳,可能是家喻户晓。但是说到克罗克,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然而如果没有克罗克,麦当劳也许至今还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快餐公司,而不是麦当劳王国了。人们常说,麦当劳兄弟创造了麦当劳,而克罗克创造了世界名牌。1937年,狄克·麦当劳与兄弟迈克·麦当劳在洛杉矶东部开了一家汽车餐厅。由于他们制作的汉堡包味美价廉,深受顾客欢迎。虽然每个汉堡包只卖15美分,但年营业额仍超过了25万美元。这是相当可观的数目。随着汽车餐厅越来越多,经营也越来越乱。针对这种情况,麦当劳兄弟大胆进行特许经营,开始出售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权。1953年,第一位加盟者福斯以1000美元的价格购买到麦当劳特许经营权,在凤凰城开了一家麦当劳快餐店。他得到的帮助除了新建筑的设计、一周货款和快捷服务的基本说明,其它什么都没有。无论在财务上还是在经营上,加盟店都完全依靠自己,当然没有义务按照麦当劳的规定行事。

这种“大撒肥”式的经营方式,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许多麦当劳加盟店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汉堡包口味或者经营品种,严重损害了麦当劳的声誉及其方便快捷的独特经营方式。十几家麦当劳加盟店的经营状况普遍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之中。这时,一位名叫克罗克的人找到了麦当劳兄弟。

发现机会,就要利用机会克罗克是怎样成为亿万富翁,又是怎样使麦当劳公司扶摇直上,成为全球性快餐王国的呢?

克罗克年轻时家境不佳,高中只上了一年就休学了。他在几个旅行乐队里弹过钢琴,又在芝加哥广播电台担任音乐节目的编导。从1929年起,在随后的25年中,克罗克一直从事推销工作,先在佛罗里达帮人推销过房地产,后到美国中西部卖过纸杯。作为推销员,他几经周折,屡尝失败的滋味。克罗克后来回忆道:“在佛罗里达推销房地产失败之后,我彻底破产,身无分文。那时,我没有大衣,没有风雨衣,甚至连一双手套都没有。我开车进入芝加哥穿过寒冷的街道回到家时,简直要冻僵了。”

1937年,克罗克在一家经销混乳机的小公司当老板。混乳机是一种能同时混合搅拌5种麦乳的机器。他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惨淡经营,生意尚能勉强维持。到了50年代,已达天命之年的克罗克,依旧是个小老板,眼看就要默默无闻地了却一生。

但是,成功的机会对任何人都是均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发现机会,并一抓到底。成功的机会可以从一笔买卖、一场交易、一项工作,甚至从一顿饭中获得。1954年,51岁的克罗克正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抓住了他发迹的契机。1937年,有一对犹太人兄弟——麦克·麦当劳和迪克·麦当劳,因受经济萧条的影响,高中毕业后就不得不离家外出,从美国东海岸来到加利福尼亚,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他们开设过一家小电影院,最终却选择了经营汽车餐厅。1943年,通过对过去3年的餐厅收入的研究,他们发现,有80%的收入来自汉堡包,而非排骨。这一不经意的发现竟推动了食品服务业的一场革命。

于是,麦氏兄弟开始主要销售这种每只15美分的汉堡包,并对经营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采用自助式用餐,使用纸餐具,提供快速的服务。这种独一无二的汉堡包小餐厅经营方式大获成功。1952年7月,美国餐厅杂志以封面故事形式介绍了麦当劳新观念带来的惊人成就。接着,麦当劳兄弟开始建立了连锁店,并亲自设计了金色双拱门的招牌。到1954年,拥有10家连锁店的麦当劳汉堡包餐厅,全年营业额竟达20万美元。尽管如此,目光短浅的麦当劳兄弟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发明具有极大的潜力。

正在这时,克罗克这个传奇人物走进了圣伯了诺城的麦当劳餐厅,他一眼就认定麦当劳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从而使麦当劳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那是1954年的一天,克罗克作为经销混乳机的老板,发现麦氏兄弟在圣伯丁诺市开的这家餐馆一下子就定购了8台混乳机。以往可从没有人一次就要买这么多机器呀。出于生意上的需要,他认为必须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就特地赶到了圣伯丁诺。

麦当劳兄弟开的这家餐厅,与当时无数的汉堡包店相比,外表上似乎无大大的区别。但是,麦当劳却以其特别的方式震撼了克罗克。其时正是中午,小小停车场里挤满了人,足有150人之多,在麦当劳餐厅前排起了长队。麦当劳的服务员快速作业,竟然可以在15秒之内交出客人所点的食品。这种作业方式,克罗克可从未见过。

“我从未为买一个汉堡包而排队。”克罗克故意大声说,以期引起顾客的注意。

“哦,”客人中立刻有人搭话说:“您也许不知道这里的食品价格低、品质好,餐厅干净,服务又周到。何况速度这么快,别看排队人多,一会儿就能买到。我可是这里的常客。先生,您不妨也试一试?”

听了顾客这番话,克罗克马上察觉到麦氏兄弟已经踏进了一座“金矿”。他立刻进店找到这两个犹太人,问他们生意这么好,为何不多开几家餐厅?当时,他心里盘算的还只是混乳机,如果每家麦当劳餐厅都买他8台机器的话,他就会发财了。但是,迪克·麦当劳却摇了摇头,指着附近的山坡说:“你看到上面那栋房子了吗?那就是我们的家。我喜欢那块地方,要是连锁餐馆开得太多了,我们就忙得甭想回家了。”

很显然,麦氏兄弟身在“金矿”不识“金”。

克罗克凭着多年的经验,意识到机会来了。他看准了麦当劳,决心开办连锁餐馆。第二天,他就与麦氏兄弟进行协商。麦氏兄弟很快就答应给他在全国各地开连锁分店的经销权,但条件相当苛刻,规定克罗克只能抽取连锁店营业额的19%来作为服务费,而其中只有14%是属于克罗克的,05%则归麦当劳兄弟。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克罗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条件。

1955年3月2日,克罗克创办了麦当劳连锁公司。他的第一家麦当劳餐馆同年4月在得西普鲁斯城开张。9月,在加州的弗列斯诺市,第二家餐馆也开业了。3个月之后,第三家餐馆在加州雷萨得市建立。推销员出身的克罗克,充分展示他那推销的天才,开设分店的速度越来越快。到1960年,克罗克已经拥有228家麦当劳餐馆,其营业额达3780万美元,麦氏兄弟拿去05%——189万美元的利金,而麦当劳连锁系统这一年一共只赚到77万美元。随着规模的扩大,麦氏兄弟抽查的利金将更多,而且根据当年合约的规定,克罗克不得对麦当劳兄弟设立的快速服务系统做任何变动,但实际上克罗克在经营中至少做了几百次细小的改良。麦氏不得越雷他一步的规定,严重阻碍了麦当劳事业进一步发展。这就迫使克罗克下决心买断麦当劳。1961年年初,克罗克和麦氏兄弟就开始谈判出让麦当劳权利之事。但麦氏兄弟出价惊人:非270万美元不卖!其中兄弟俩每人100万美元,交税70万美元,而且一定要现金。克罗克差点气晕了,他放下电话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们明知他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而把价码定得这么高,其用心是很明显的,就是不想让克罗克拥有控制权。

克罗克考虑再三,权衡利弊,最终答应了麦氏兄弟的条件。克罗克和他的天才财务长桑那本,使出浑身解数,几经反复,借贷到27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餐馆的名号、商标、版权以及烹饪配方。至此,美国的全部麦当劳快餐店都归于克罗克名下。虽然公司的名号仍叫麦当劳,却与麦当劳兄弟毫无关系了。麦氏两兄弟是麦当劳公司的创业者,但显然不是做大生意的人。克罗克事后说:“他们比我年轻,可他们都歇手不干了。而我可不能抛锚。”

在签订合约的最后文本时,麦氏兄弟出尔反尔,将圣伯丁诺的麦当劳餐厅排除在交易之外。他们对这个店颇有感情,它是他们建立的第一个店,也是整个麦当劳世界的发源地。克罗克虽然也把这个店看成是交易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但从大局考虑,只好放弃了。

然而,克罗克并没有忘却这个富有象征意义的餐厅,他在后来奋力反击,在圣伯丁诺店的附近买了一块空地,盖了一间与原店一模一样的麦当劳餐厅。由于麦当劳的名称已被克罗克买断,因此他盖的这个新店叫“麦当劳”,而麦氏兄弟的老店却只有改叫“大麦克”。谁知这样一来,新店生意开始兴隆,老店却一落千丈,元气大伤。因为许多老主顾都以为麦当劳搬家了,都跑到新店去,谁也不搭理那个叫做“大麦克”的店了。实际上两店所卖东西毫无二致,但结果却迥异,由此可见,“麦当劳”这名字的内在价值。

这一回轮到麦氏兄弟忧心忡忡了,到了1968年,索性就把这个昔日曾与克罗克争了个你死我活的宝口店卖了!此后该店命运多舛,几易其主也无起色,只得改作一家唱片行。麦氏兄弟今何在?一位已于1971年过世,另一位生活优裕,很显然,他那100万美元一定是投到较好的行业之中。但可以肯定,不论他投资到哪里,都不如拥有麦当劳好。如果他至今仍拥有05%的权利金的话,他的财富将无法估量!自1961年到80年代初,麦当劳营业额共770亿美元,照原订协议麦氏两兄弟可赚进388亿美元的权利金,而在1985年,麦当劳营业额高达110亿美元,他们一年就可多赚5500万美元哩!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摆脱了束缚,克罗克终于可以自由发挥了,他把自己的那一套做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麦当劳公司需要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的人才。克罗克说:“我要的是全力以赴献身事业的人。如果谁只想挣钱养家过安逸的日子,谁就别到麦当劳来干。”

到麦当劳求职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大部分人被淘汰,只有那些最有潜力获得成功的人才被录用。麦当劳各分店的经理平均年龄35岁,他们大都在其它行业上有过相当成就,并且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很可观。克罗克的招聘指导思想是:为了阻止那些不称职或表现平平的人进入,公司将最初的现金投资额定得很高。

取得一家麦当劳分店的经销权要花11万到125万美元,其中必须有一半现金,另一半可以申请贷款。资金到位后,由克罗克派人选择地点并建造餐馆。当新的分店开张后,分店经理要将每月营业额的115%付给公司,其中3%作为管理费,85%是租金。

乍一看,这些条件似乎是苛刻了些,但实际上分店经理还是能赚很多钱。一家经营良好的餐馆,在3年到5年内就能赚回原来的投资额。麦当劳公司各分店的年营业额平均为43万至50万美元,一个中等水平分店的经理每年可盈利5万至75万美元。

克罗克对优秀分店经理的最大奖赏,就是一有可能就让他们买到更多的经销权。有些经理拥有4家、6家甚至8家餐馆,所赚的钱就相当可观了。在麦当劳公司,大约有六七十个分店经理成了百万富翁。

在人才培养上,最能体现麦当劳特色的地方是克罗克一手创办的“汉堡包大学”。克罗克规定他的经理人员必须接受“汉堡包大学”的专门训练。在麦当劳,只承认汉堡包大学培养出的汉堡包学士,其它学历都不予承认。

早在1961年2月,克罗克就在伊利诺斯州的爱克鲁市建立了第一所汉堡包大学。学员们经过19天的专业训练,外加一门法式土豆片选修课,经考试合格就可以获得“汉堡包学”的学士学位了。1983年,又一座新的“汉堡包大学”开办了,它耗资4000万美元,7间教室可容纳750名学员同时到校训练。在每一间教室里,都有电脑控制的自动录音和记分,而且还有翻译设备,供外国的学员使用。28名专职教授开课的范围从生产力研究一直到机器的维修,几乎应有尽有。汉堡包大学的许多课程现在都被美国教育当局所承认,已经列为许多大学的正式学分。

克罗克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是他经营有方,创造性地提出了经营麦当劳快餐店的3项标准:“QSC”,即Quality,Service,Cleanness,意思是“品质上乘,服务周到,地方清洁”。这成了麦当劳区别于其它快餐业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