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7431800000027

第27章 2006(5)

我们在管理方面一定要认真琢磨,在管理方面已经走上斜道了。宝塔集团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大家都说好,即便是一些干坏事、坑害企业的人也在说好,但是如果大家不继续好好做事,这样的局面也是比较麻烦的。外界对我们宝塔的同志都非常尊重,事实上我们的副总裁、老总在外面受到的都是高规格的接待,大家对宝塔的地位已经看得很高了。例如银行系统,以前是我们求着人家,人家都爱答不理的,而现在接待我们都是在会客厅里由董事长亲自接待。企业在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内部却发生这些问题,思想认识很不统一,这不是说我们在做什么事情时不统一,工作还是能够按照安排去做,但是整体对企业发展主线的认识不统一。对企业的认识是企业的根本。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虽然大家也在干事,但是缺乏动力和创新意识。所以如何去解决,党委要下决心,务实不务虚,从根本上研究解决,找出问题的根源。这么大的一个团队难道都有问题了?我们实际上在管理方面走入了误区,并不是哪个人有问题了,是制度的导向出了问题。我发现,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单位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不高,仍能够兢兢业业的工作。到宝塔换了一个环境,各方面的条件、待遇都是最好的,可是几天就变了。地位给了、条件给了、名誉给了,可是干了一段时间不行了,还要提出要求。这个事情让我想不通。环境、待遇提高了,创业的机会宽松了,各方面的状况都得到很大改善,理应更好的做工作。可是实事却相反,这真是让人费解。我们用干部时,所有条件都能满足,有困难给予解决,家庭有问题也给予解决,解决一切后顾之忧。可是这样反而毛病越来越多,一些没给解决问题的同志反而能够很好的工作。这些不好的现象有抬头趋势。关于忠诚度的一些做法,其他企业提出“不忠诚企业的要遭报应”。这些话在人家这些大企业都能讲,但在我们企业我觉得还不敢讲。我觉得对企业文化我们不能一般化去理解,忠诚也不能一般化去鉴别。对企业的忠诚也不见得是对董事长的忠诚,对企业的忠诚也不见得就是给董事长说几句好话就能体现。要看其实际行动和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要看其对企业的贡献和工作能力。所以,我一般很少轻易下结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诚。有些人在这一段时间工作表现较好,但在另一段时间就出现问题,所以不好掌握。有些企业将“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这句话作为勉励职工进步的标语,而我们车间里挂的标语基本上都是空话。虽然也挂横幅,但是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职工看了也没什么感觉,很麻木,不能真正刺激人的神经。党委要从这些方面静下心来着手研究解决。一定要务实。我认为,党委的存在不但有必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过去我经常讲,统治人是精神、思想方面的,真正用制度来统治是不行的。当然有些人也许会误认为董事长不强调制度,这也是不对的。在我们发展的七八年中,在最艰苦的时候,我能感觉到我们的企业文化在发挥着作用,使大家能够凝聚到一起,开始的情况是不错的。但是今年以来,我发现大家有了客观的、几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是体制调整后,我们的人员变动比较大。客观讲,总裁办一级的干部,实际上忙于处理过去陈旧的业务,在业务没有理顺之前还没有考虑到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过去在参观一些好的企业后,我讲过,我们的企业在资产管理等方面是比较落后的。七八年以前宝塔石化刚发展时,厂房整齐,装置设施齐全,的确开了宁夏的先河。在大家都不注重环境时,宝塔石化在这方面的工作是走在前面的。但是近几年,民营企业都在学习宝塔石化的优点,并且还引进更多先进的东西,而我们还在旧的基础上徘徊。时间长了,设备老化等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环境卫生方面的工作也松懈了。今天批评了打扫干净了,过几天又成老样子了。客观地讲,宁东地区的灰尘也不可能清理得干干净净,但是我们的确也不是经常去清扫的。当然这也不只是宁东存在这样的问题,整个集团都存在这样的现象。我是看在眼里,放在心里。这就说明理念没有渗透,看到我了收拾,我走了大家也就不管了。所以,理念要树立起来,领导在与不在都能认真按照职责开展工作。以前厂里“六接六不接”等制度都有,但现在形同虚设。我们是抓了这关忘了那头,抓了成本就忘了环境,抓了环境就忘了成本,这是不对的。成本与环境必须双管齐下,共同重视。这些小的方面,反映了人的素质。

我们在工作中头脑一定要灵活,不能再木讷、愚笨下去。企业的人文环境、团队环境、素质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宝塔集团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今年我已经深刻感受到,在宁夏找资金容易,找人难。宝塔融资的平台已经很成熟、很轻松,但是真正要找到一员得力大将是难上加难。党委、人力资源部及高管人员应该在人才方面好好思考,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放宽眼界,发现身边的人才。只要具备对企业的忠诚、工作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等基本素质的人员,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一定要细心培养,给他们压担子,创造发展的通道,让他们大胆地向前走。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对企业的发展是很危险的。八个公司,包括我们新搭建的第九个公司、技改指挥部,发现这样的人才,一定要及时、负责地给总裁办推荐。要注意观察。客观讲,近几年来我们从基层选拔上来的干部,工作情况都是不错的。一定要放宽眼界,加强培养。二是党委召开一个关于企业文化的研讨会。请一些专家将宝塔的企业文化作一个定位,号召集团各单位给职工灌输,以过去“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等口号为契机进行深化。一定要树立企业发展的理念,扭转高管人员的风气,一定要树立维护企业利益的观念。

任何一个好的企业,存在一定的矛盾是很正常的,但是当站在企业公利上时,这就不一样了。必须要以企业的利益为第一位,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体现。总裁办的领导一定要从企业文化方面着手研究,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否则宝塔在管理方面再想提升是很困难的。早在年初,就提到过要实现本土化管理。这主要是面对企业现有领导人提出的。宝塔集团如果聘请洋博士是管不好的。实际上,再过一两年,宝塔集团也不排除要聘请一两个洋博士来管理,这样可以输入一些新的理念。但是目前宝塔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企业,就像孵鸡蛋一样,鸡蛋外层的壳相当于宝塔集团的现状,小鸡已经育成了,就是因为外层的壳,孵不出来,只有将这层外壳撑破,小鸡才能破壳而出。孵化的过程是痛苦的。在座的高管领导一定要重视,好好考虑如何解决,方方面面都暴露出了问题,这就不是个人的问题,法不责众嘛。如何解决,这就要从制度上找原因,找管理方面的问题,是不是制度方面走入了误区。我们从监察部到监察委、考评委加强企业监管力度,还要对监察人员实行监督,这一步步强化措施使我们企业的监督体制变成了明朝的锦衣卫,谁还敢认真做事,是非常让人吃惊的事情。监督下的机制哪里有什么忠诚?毛泽东的成功就是因为稳住了人心,就只派一员大将,配上两三个成员去闯天下,三年五年联系不上组织,但是最后联系上了根据地也建立起来了,一些老一辈的共产党员失去与组织的联系仍旧不畏艰险地开展工作,而我们呢,党组织在这明明确确的,他就不联系。

横向讲,集团几大板块、各大公司在周一例会上一定要给员工讲企业的实际,要实事求是,对每位同志的工作情况客观地进行评价,好的方面认可,不好的方面要指出来,便于改正,一点一滴的明确是非标准。对高管人员,我建议每半年要进行一次封闭培训,形成核心的团队。我的这些想法,在座的高管领导,特别是各单位的一把手,一定要好好琢磨,不要考虑你能干多长时间,在职一天就要很好地履行一天的职责,这是做人的一个起码的原则。我去年提出三厂、四厂在管理上放松了对职工的思想教育,今年是否加强了职工思想工作,这我就不清楚了,我提了几次,也没有人请我去给职工们讲讲。这不是我不去,而是你们不安排,不重视这方面的素质教育,只是加强你们的目标考核、成本考核,数据是真是假也不管了,考完也就完事了,一个哄一个,一个折腾一个,整个管理走向偏颇。实际上,如果我们在管理中真正用心了,存在一些问题,也不必大惊小怪。

党委、各单位的领导,包括我在内,都要用心思考,怎样能够忠于宝塔石化,在大好发展的形势面前,在维护保障个人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好企业的利益,处理好个人和企业二者的关系。对热爱企业的人一定要提出表扬,对一些对企业有想法和看法的人也要教育,对一些顽固不化、坑害企业、明显有劣迹的人,一定要严肃处分或解聘。我们现在表现出来的情况是,坑企业不坑个人。某个人今天受到点损失,就马上有人提出要涨工资、调职位,很少有人站出来说这个人长期工作不好应该予以解聘。好的事情早就一级级聚集在一起,不好的事情就将矛盾推给上级。这些都反映出企业文化总体呈现出一个颓废的面貌,新的思想和内容没有很好的渗透。小范围、小集体利益表现得很明显,相互包庇,这在集团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外单位的人来我们这工作,不到三个月就变了,而我们的人到外单位两三个月也很好地适应人家单位,这说明什么?可见是我们的土壤和机制出现了问题。在这种局面下,有一两个敢于维护企业利益的人也无能为力,靠一两个人的力量如何去维护。高管人员一定要考虑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党委要下决心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要重新创造一个体系,要通过企业文化来清除这些恶习,要通过企业文化来变换企业的机制,扭转这些不好的风气。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在这痛苦地呻吟,其他人看了无动于衷,那么这个企业再好也是暂时的,一定经不起这么多人来一起折腾。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想,与大家探讨。

要抓住目前新的良好契机,从形式上要有新的变化。号召各层一把手要严格管理,如果哪一层的老总管不好下面的员工,检查出问题也不要去罚员工了,直接扣老总的分,八次、十次,如果这个老总干得不行就调整或免职,我们再选拔合适的人员。各个公司一定要注意,不要单靠行政公司或监察部门管理,首先要从自身内部强化管理,各层的老总一定要研究办法,转变作风,要时时刻刻注意纪律,要给来办理业务的单位留下好的印象。要严肃工作纪律,增加压力和紧迫感,提高工作效率。搬迁后,宝塔大厦内有近270人办公,如果在形式上管理不好,作风不转变,将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企业发展了,各界对企业自身的要求也提高了,各方面的工作抓不好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困扰。最低要求我们要先将形式搞起来,再一点一滴填充内容。一定要很好地处理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企业转制中的问题以及团队的问题,这些都需要长时间进行调理。我们先要解决好形象方面的问题,要做好环境、纪律、着装方面的工作,要注意首先从形象方面给外界留一个好的印象。

全面开展思想作风整顿确保企业执行力

(2006年8月4日)

几年来,我们几次重大的决策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创举。我们决策速度快,决策后落实快。当然在干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好多同志是不满意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满意是干的过程中的满意,不满意也是干的过程中的不满意。在干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子是方法问题、能力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而不是对宝塔石化的意识问题和忠诚问题。面对其他企业对宝塔如此之快发展的追踪时,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过去的成绩是我们的光荣,而能否稳健地向前走,也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们这一班人能否带领宝塔石化像过去那样继续往前走,还要打个问号。因此,我们要清醒,对待我们现在存在的一切问题不得含糊,特别对一些不良现象不能含糊,一天都不能耽误。开这个会其用意也是很深的。我一点也不气馁、不泄气,但目前人员认识不统一、思想不统一、政令不通、执行力不强让我担忧。过去由于大家在那么一种环境下成长起来,政令不畅、执行力不强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到了完全按照层次管理的时候了,政令不通将彻底阻碍企业的发展。当然政令畅通、执行力很强,那也要政令本身的科学性。所以我们要加强前置研究,加强后置执行,前置一定要科学,后置一定要执行。

第一个想法,8月10日以后,在集团范围内主要针对高管和高工一级人员,开展扎实、务实、有效的专项整风运动。

第一阶段:高管以上相关人员要认真总结两年来体制改革、一年来体制运行的成绩、优点、长处、缺点和不利的地方。总结一定要实事求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总结的目的是要为我们集团下一步整风运动打一个理论基础。如果没有理论的铺垫,整风运动将是走形式,是空的。所以要认真总结,只有找出缺点,才能扬长避短。

第二阶段:高管、总工一级的领导要全面进行自查。查管理能力胜不胜任,思想统一不统一,体制运行中发现了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对策。重要的要列举,对周围的人观察出了什么问题。自查要下工夫,自查前选5~6篇文章认真学习,谈理想、谈看法。通过自查和横向他查,找出胜任和不胜任工作的人,胜任的就举荐,不胜任的就免职,不能再让他们危害管理、阻碍企业的发展。在自查和他查阶段,我要下工夫和每个高管人员谈话,单独交换总结出的东西,也许大家有自我保留的心态。自查、他查后,将由党委、总裁办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开始讨论总结,结合半年两次对高管人员的个评结果,要一个个地过,除去思想垃圾,使大家清晰认识之后再往前走。对一些顽固不化、不接受新思想,嘴上一套、行动上另一套,当面这样说背后那样说,确实不能胜任目前工作的,要立刻调换岗位。实践证明,也是毛主席曾说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要认为你的小聪明、小手段围一部分人拉拢一部分人就能行,那是不可能的。真正兢兢业业做事的最后还是能看得见的,因为两次个评结果和平时所掌握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