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四海通达的回族商贸
7434800000027

第27章 回回皮毛贸易(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桑坡人看到机遇,抢抓商机,利用先辈祖传的民族皮毛加工工艺成功打开致富之门。他们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全村男女老少齐动手,集体,个体一齐上,使桑坡的皮毛加工业如滚雪球般的发展壮大起来。当万元户还刚刚风光于中华大地上的时候,不少桑坡人已悄悄的变成了十万,甚至百万元的大户。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3万、5万不算富,10万、8万刚起步,百万富有不少户”。到了1991年底,桑坡彻彻底底地甩掉了贫穷的帽子,从一个穷的叮铛响的落后村变成了农工商、产供销全方位一条龙的新型村镇。流传的皮毛技艺加上现代化的工艺设备,为桑坡村插上了腾飞翅膀。桑坡村瞄准国际市场,开发、生产产品,先后推出了高档裘、皮汽车座垫、沙发垫、地毯、裘皮服装等系列产品。出口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桑坡村已建成了56家皮毛企业,1026个皮毛加工户,年创产值6.3元人币,实现利税7500万元,年创汇1500万美元,桑坡村年加工羊皮500万张,其中200万张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羊皮总数中,桑坡村就占了80%,也就是说桑坡村可以左右澳大利亚对我国出口皮毛的价格。有人说,桑坡人要是打个喷嚏,澳大利亚的羊皮商也会感冒的。现在桑坡已有百余户购买了小轿车,800余户用摩托车代替了自行车,500余户装上了空调,全村拥有电话1200余部,手机近400部,传真机100多台,有80%的农户通上了有线电视,村里还先投450资万元改造了村内的道路,并投资230万元配备了村内电力设施,1995年还建成了2000门的程控电话大楼,这是河南省第一个乡村网吧——桑坡网苑,拥有电脑14台,到目前桑坡村56户企业中已有41家上网,10多家建立了拥有独立域名的网站,电脑、互联网已进入了一户户回族家庭,改变了桑坡人的生活,1998年10月,一个叫丁九的皮毛老板利用互联网神话般地与一家奥地利公司做成了一笔52.6万美元的生意。霎时,“信息就是金钱”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上网热”骤然在桑坡村掀起,企业、家族竞相购机上网。桑坡人建网站、制网页、宣传桑坡、宣传自己的企业,年青人上网冲浪、寻找信息、炒股票、发订单、网上做超了生意,现在每6个人中就有1人是网民。另外,三分之二的村民正在如饥似渴地学习英文,学习业务知识。

桑坡经济发展兴盛繁荣闻名国内外,先后被国家命名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荣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了“全国民族进步选进集体”,河南省委授予“民族团结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并被选入国务院编纂的《中国经济年鉴》,誉为“中原第一村”。

皮毛之乡——张家川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文化落后,是国务院重点扶贫的贫困县,也是甘肃省十八个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让人意外的是,这里却是西北历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大地的锤炼,它已经成为辐射西北乃至全国的皮毛专业市场,被誉为“皮毛之乡”。

历史上的张家川皮毛贸易经历了辉煌、衰退,它却屹立不到,依然我行我素。改革开放春风却仍然眷顾着他,使张家川皮毛市场发展的进入鼎盛时期。1988年,张家川县人民政府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皮毛市场,首先在龙山镇划出河滩地44亩,采取国家投资,个人集资的办法建立皮毛市场,并设立皮毛市场管理所,促进皮毛业的健康发展。当时龙山皮毛市场有皮毛货栈22家,市场内货源充足、种类繁多,皮毛交易方式灵活多样,已发展成为以市场为依托,批发与零售、现货交易与合同订购并举,多层次,多渠道的市场营销网络。吸引了众多厂家和客商前来选购交易,使张家川皮毛市场声名鹊起,以陇上皮毛集散地和国内主要皮毛市场的美誉盛名远扬,成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桥。据统计,1992年张家川县共有皮毛货栈80家,皮毛贩运户8480家,兴办皮毛加工企业45家、家庭作坊3120个,年产值达1.5亿元,皮毛业每年上缴的税费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1997年,由于受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皮毛市场的萎缩,形成皮毛市场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局势。根据这种情况张家川县政府对张家川皮毛市场进行整顿和引导,逐渐走出低谷。今日的张家川皮毛业,已发展成为有运销队伍,有交易市场,有加工企业的全方位社会化产销综合体,成为支撑张家川经济的半壁河山,在全国皮毛交流和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张家川皮毛业的发展来说,1997年是它的一个转折点,在1997年至2002年之间,皮毛市场的交易虽然远不如鼎盛时期,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它带给经营者的利益还是比较可观的。只有一部分小本经营者由于赊欠款严重,资金周转的问题破产之外,其余经营者的状况还比较乐观。2002年之后,张家川皮毛市场一路滑落,到2005年,张家川的皮毛交易量、交易额、客流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皮毛的年交易量不足加200万张,不及鼎盛时期的1/2,年销售总额为0.35亿元,不及鼎盛时期的1/3;本地经营人数2005年是1992年的1/5,外地客商2005年是1992年的1/6。

作为特色支柱产业的张家川皮毛业己逐渐丧失了其优势地位,走向衰落。张家川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困难。如何恢复皮毛产业的优势地位,使它能够经受激烈市场竞争的考验,再度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张家川社会经济全面而快速的发展,成为张家川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

跟在羊群后面的人——同心羊绒产业

同心县是宁夏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一个曾被称为苦甲天下的地方,是宁夏回族人口聚居区之一,现在已是占全国羊绒产量1/2,占世界羊绒产量1/3的羊绒产业集群之一。

同心羊绒工业园

改革开放的大潮,是善于经商的同心人看到了希望,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造了一个羊绒产业的奇迹。自1983年开始,同心县每年有近万人到新疆、青海、内蒙古、西藏、甘肃等地,购销羊毛,同心随着成为西北地区著名的内陆商埠。到1998年同心县的羊绒产业达到黄金时期,全县参与羊绒流通经营的人多达1万多人,月周转资金上亿元,年经销羊绒达3800吨,绒毛产业上缴税金达100万元,成为全国的最大的羊绒集散地。并于1988年7月建立了同心流通试验区,进一步扶持了羊绒产业的发展,带动同心贫困农民走出贫困,同心羊绒加工业开始起步,同心羊绒产业的发展达到了辉煌。

1990年开始,由于商业诚信的缺失,一部分经营人员开始掺杂使假、蒙骗顾客、强买强卖,且屡禁不止,以致外地客商失去了对同心羊绒市场的信心,不敢涉足同心羊绒市场,往日红火的绒毛市场失去昔日的热闹,空空的绒毛铺子里只剩下重重叹息声。到1998年,同心上市羊绒流通量为1000吨,于十年前相比,减少了2800吨,上市羊绒只占全国羊绒产量的25%,同心羊绒进入了灰色时期。

人们痛定思痛,分析羊绒市场衰退的原因,及时总结教训,开始新一轮创业,2002年,在县委、政府的带动下,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工业强县为目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整合资源,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10月,开始创建羊绒工业园区,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成立专门的羊绒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和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羊绒工业园区的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管理服务等工作,2006年生产无毛绒1400吨,同比增长17%,羊绒工业总产值9.17亿元,同比增长50%,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成为同心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目前,同心县收购原绒近5000吨,同比稳中有增,其中收购蒙古、阿富汗、吉尔吉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羊绒2000吨。全县现有绒毛经营企业100多家,其中羊绒加工企业43家,规模以上企业20家,安装梳绒机750台(套),先进的洗绒生产线4条,加上生产无绒毛1400吨,实现销售收入10.57亿元,利润10200万元,上缴税金165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1%。安置劳动力2000对人,全县参与羊绒经营的人员达到1.5多人,足迹踏遍全国乃至世界的羊绒产区,所以人们常说,每一群羊后面跟着一个同心人,因为的他吃苦耐劳的和精神赢得了“全世界最庞大最优秀羊绒采购队伍”的美誉。这次创业成为同心羊绒崛起的制高点,为贫民困的山区摆脱贫困增加了一条捷径。

张家川皮毛贸易、同心羊绒产业的发展,让我们看到在回族聚居区发展外贸经济的可观前景,不仅获得了外汇收入,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回族利用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打开与伊斯兰国家的经济往来的通道。我们知道全世界有10亿以上的穆斯林,分布在50多个伊斯兰国家和70多个非伊斯兰国家,伊斯兰国家的贸易量占世界的70%,其他资源和农产品也相当丰富。随着回族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咱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展,伊斯兰特色的的外贸经济将在回族聚居区广发的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