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四海通达的回族商贸
7434800000009

第9章 回族商帮(1)

中国历史上的商帮,诸如山西商帮(晋商)、徽州商帮(徽商)、陕西商帮等大都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而回族商帮则由他自己的特点,他的产生地区,大多是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的去处。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农业发展上的限制使他们走上了经商之路,与其他商帮相同的是,无论是边陲还是内地,只要是便于商业活动的地区都成为了回商们的活动领域。回族商帮主要有云南商帮、绥远商帮和苏南商帮。

山间铃响马帮来——云南商帮

根据有关学者的考证,云南马帮形成于蒙元时代云南行省与中南半岛地区驿站交通普遍建立之时,即公元13世纪中后期。随着中央政府对云南地区的大力开发,到明清时期,云南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云南逐渐出现了许多商帮。据历史记载: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以前,云南地方已有外省商帮,如江西帮、湖广帮、四川帮、两广帮、浙江帮、山陕帮、福建帮、北京帮等;省内商帮则有腾冲帮、鹤庆帮、大理喜州帮等。随着云南地区贩运商贸的兴盛,与云南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的地理环境相适应,云南出现了一支独特的运输商帮——马帮。所谓马帮,是指在边疆交通不便、商品交换不发达的地区,商人以赶马帮的形式结成的临时性商业团体,通常以马、驼等为运输工具,从内地到边疆进行长时间的贩运贸易。马帮承揽的主要运输任务是运送铜、盐和茶。每年外运的滇铜数量和茶叶数量分别在千余万斤和十余万担以上。

到清末,云南全省已有大马帮20多个,中、小马帮数百个,足迹遍及西南各省及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国。在马帮事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云南回族商帮”悄然崛起,他们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为生活在那里的善于经商的回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经济活动空间,和那里的汉、彝、白、藏等民族的马帮共同开创了云南商业经济,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回族马帮历史。

走夷方

想要了解云南回族商帮,就要说说马帮“走夷方”的事情。云南地势险要,多为崇山峻岭,交通十分不便,在没有公路、铁路以前,货物的运输都是依靠牲口驮运,这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马帮。但只有在云南河西、玉溪、鄂山一带的回族马帮,才会走远走迤南,迤南是指旧时的思茅、普洱及车里、佛海(西双版纳)一带,进入泰国的缅甸、老挝进行对外贸易,这种生意当时叫做“走夷方”。这些回族马帮多半是在昆明购买毡子、马掌、黄腊、缎子、辫子、笠帽、花红、黄丝、土布以及河南来的草帽,然后再运到泰国、缅甸等地去卖。每年动身的时间一般是在阴历九、十月间,到了思茅就卖掉一部分货物。马帮从思茅进去,先到缅甸景栋,再到泰国的清迈,把国内运去的货物卖掉,然后迈进一部分山货留存,待运回国。每因资金不足,向清迈的潮州商人借本钱去走缅甸的毛淡棉,并且说好从毛淡棉及瓦城购买的多为英国或德国制的西药如大药水、羊雀蛋、八达味、大黑药等,牧业买一些锯子,缝衣针等,这些货物多数在清迈销售,也有从瓦城麦黄丝运到清迈附近,买给当地的傣族,他们运黄丝来织“笼基”也就是裙子,其他在泰、缅一带购买的货物和山货,如鹿茸、象牙、虎皮、豹皮、虎骨、鹿皮、熊胆、犀角、纸烟、布匹等,则多是拖到昆明来卖。从思茅出来的牲口除了驮自己的货物外,有时也带其他商家驮茶叶和棉花。这种茶多半是揉过的“节子饼”,一个牲口能驮24筒,约重60公斤。

回族马帮走这条路,大约开始于清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左右),每年从去到来,都是气候较凉而又干燥的时候,一般是每年阴历九、十月间出发,要到来年的三、四月雨水下地前才能回家。如若不回,路途泥泞,气候炎热,人马就会染疫生病。所以马帮走这么一转,大约要半年的时间,其路程从河西到思茅15站,思茅到佛海8站,佛海到景栋7站,景栋到清迈15站,清迈到毛淡棉17战,每站大约25—30公里。

走夷方的历史

回族马帮走夷方的历史兴起于明代。当时云南回族商帮的贸易范围不仅在今天的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各省区之间,而且发展到缅甸一带,明时,腾越已成为回族聚居地,那里的回族善于经商,富于冒险,经常走夷方到缅甸孟密、密支等地贸易,获利甚丰。到了清代,云缅关系更加紧密,进入缅甸从事马帮贸易的回族越来越多,有学者这样说:“云南境内的穆斯林向缅甸逐渐迁徙最突出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历史最悠久位于最西边的大理及其周围地区,中国回回素有剖长途经商的美誉,这传统职业使得他们很好的适应了云南与东南亚之间艰苦卓越的跨陆马帮贸易。”正是如此,形成大规模的走夷方马帮贸易,孕育了一批大商号、大富商。如马名魁(1796—1892),他继承父兄余业,从事长途马帮交易。仅大商号就有13家之多,还经营蒙化石磺厂、漾濞林铜厂,开办丝织、棉织、染坊等,发展新兴产业。但这以后的回族马帮的商业活动则主要以对外贸易为主。

到清咸同年间,云南爆发了杜文秀起义。在清政府长期的封锁下,回族马帮贸易仍然络绎不绝,但随着起义的失败,回族惨遭屠杀,大量的财产被当作“逆产”、“叛产”没收。当时市场萧条,商业衰退。此后的数十年都没有起色。劫后余生的回族,为了快速恢复经济,又开始大量走夷方。马帮到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的贸易再度兴起。经过几十年云南回族的艰苦创业,马帮走夷方开始大放异彩,出现了一批资金雄厚、信誉卓著、经营灵活的一些大商帮、大商号,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云南的滇西、滇南、文山、砚山、邱北、滇东北的昭通、鲁甸等回族聚居区,都是回族马帮的驰骋之地,这些地区的男人几乎都参加马帮走夷方的活动,以滇南为例,我国著名的江应梁教授在他的《滇南沙甸回族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在思普路上的马帮,以回族马帮最有力量,而回民马帮中,沙甸人是佼佼者,不仅能吃苦耐劳,不畏烟瘴,兼而勇敢机智。每年秋雨季完结后马帮作边区长途旅行,或代人运货,或自己合伙购买便民的日用品到夷区去卖。或深入缅甸、越南、泰国区贩货。”此外,在滇南地区,还出现“兴泰和”、“兴顺和”、“原信昌”这样的大马帮。

马帮走夷方所走的商道大多位于高山密林之中,行走非常艰难,气候炎热,瘟疫流行,人畜极易染病。比如从思茅向南走,多为深山密林地区,必须有一部分赶马人走到牲口队伍前面,用大刀砍掉草木,遇到泥塘牲口不能行走时,还要割草铺垫。有的地方还会遇到老虎和大象出来伤人,要随时荷枪实弹加以提防。有些地段只有回族马帮才能行走,其他马帮都不敢尝试。其实,走夷方是一件冒险性极大的对外贸易,俗话说:“穷走夷方饿走厂”、“要到思普、景洪坝,先把老婆嫁”,这里的“走厂”是指到各旧矿厂当砂丁。可见,不穷不饿是不会干这种冒险的事情。回族群众之所以敢闯、敢干不惜冒着蛮烟瘴气、土匪抢劫以及各种压榨的危险,不仅仅是因为回族先民有着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不得已而作的选择。

马帮的组织

马帮的组织灵活多样,有很大的适应性,大多是个体经营,但并不是毫无规矩可言的。所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经过漫长岁月洗礼,马帮在实践中创立了一套维护马帮运作的组织制度,马帮有掌帮锅头、锅头、班、把四个等级组成。“锅头”是马帮中最基本的一个独立单位,无论人、马多少,因为在旅途中大家共吃一锅饭菜,故名“锅头”。“锅头”又分为“马锅头”和“掌帮”锅头。所谓马锅头,是以青铜器时代象征地位和权利的古铜似的铜锣锅而得名的。他既是一个马帮小商队的名称,又是这个马帮商队首领的称谓,这位首领通常是这个商队的老板,被称为“马锅头”。作为一个“马锅头”可不容易,必须要有威信、人缘广、懂枪法、熟路线、识马等本领,此外还要会治愈一般骡马的疾病,只有这样才行。在马锅头之上的就是“掌帮”锅头。“掌帮”锅头是一个大马帮的总统领,由大马帮中的所有锅头推选一位众望所归的锅头担任掌帮锅头,他不仅要会一般锅头所会的本事,还要领导整个大马帮,执行决议的规定,比如货物交易时的定价,赶马人与锅头之间的劳资纠纷仲裁,旅途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锅头以下的商队组织单位为“班”或者“店”,是按骡马牲口的多少而定。一般以25到30匹牲口为一班,一班或数班构成一个锅头,每个锅头统领的马匹在数十至一二百匹不等。“班”下面称“把”,每4匹牲口为一“把”,6“把”以上为一班,每“把”都有一位赶马人,他必须负责照顾这4匹牲口途中的驮运及饲养。因此,“把”是马帮商队中最小的基层单位。可以看出,马帮中所有的赶马人都是青一色的男性青壮年,他们由马锅头统一分工,一般设有前哨(又叫尖哨)、后卫饲马员(马夫)、炊事员等职。前哨为马帮的前锋,马帮出发时,负责路况侦察、向导、地形识别、安全防护、传递信息、沿途作标志暗号等,以便商队顺利通行;后卫殿后,持有武装,负责监护马帮不受匪劫或野兽袭击;马夫则间置牲口中间,负责照看马驮,放牧牲口。炊事员则负责伙食采买及野外做饭。

可见,马帮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无论资本大小,合资或独资经营者,都要在马锅头的统一领导下,按规矩办事,就拿说话来说,在马帮内部,说话要讲“行话”,不能乱说犯了忌讳,如露宿打野,称“开亮”;在马站与马站中间休息煮晌午吃,称“开稍”;马打滚,称“马练背”,避讳马在中途滚岩子;衣裳称“披十子”;裤子称“叉叉子”;碗称“莲花”;筷子称“滑石子”;锣锅称长锅;饭煮熟后,端了(不能讲“抬”)放在地面或桌子上就不准移动;长锅是赶马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器物,马帮走到哪里,锣锅驮到哪里。锅盆里的汤菜只能用勺舀,不能用筷子即滑石子捞菜或抬起来倒汤在饭碗里。

不仅如此,为了保守商业机密,还形成了一套流行于马帮内部的暗语,俗称黑话。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漏八分话”,据说,这套暗语是运用回回先民曾使用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和通用的汉语中常用的动词、名词和数词,结合马帮商队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

一是商贸往来中讨价还价时用于内部互通底细的数词暗语:如对基本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别表达为“柒、假、银、吊、拐、闹、柴、盘、坎、祥”,根据具体场合要表示一定数量单位,只须附加上相应的量词,即可彼此心照不宣。这套数词据精通波斯语文的回族教长说,系来源于古波斯语的数词。经济活动中常用的通货手段——钱,回族马帮成员也采用了波斯语名词“德兰”(波斯语“钱”的音译)来称谓之。如某件商品价值25元、250元、6800元,马锅头告知伙计时就分别说成:“德兰假拐”(基本单位“元”一般省略)、“假拐佰”(加上汉语量词“佰”)、“闹拐仟”加上汉语量词“仟”)等,其余依此类推使用。

二是利用汉语字词的发音由声母韵母两个“音素”组合而成的特点,创制了一套叫做“漏八分”的黑话。所谓的“漏八分”,是利用汉语中的两个字的声母和韵母进行特殊拼读来表达另一个新字的话语系统。如:说“我要喝茶”,用“漏八分”话则表达成“巍果(我)雅告(要)海哥(喝)柴扎(茶)”,利用“巍”的声母w与“果”的韵母后音及调第三声o合成“我”字的准确发音wo;用“雅”字的声母y与“告”字的韵母及第四声调ao,准确合成“要”字的发音yao;用“海”字声母h“哥”字的韵母及第一声调e,准确合成与“喝”字的发音he;用“柴”字的声母ch与“扎”字的韵母和第三声声调a准确合成“茶”字的发音cha。再如说“回族同胞”,“漏八分话”表达为“海癸(回)宰谷(族)台拱(同)摆高(胞)”,拼读原理如上所示。这种先“藏”后“漏”的话语表达方式,回族马帮商人将之形象地称之为“漏八分话”,又称之为“打漏八分”。当然如果乱说话,就会被处罚“打牙祭”,就是要卖肉给大伙吃。

马帮的分布

了解马帮的组织,再来看看云南马帮是如何分布的。首先是滇南区域的回族马帮。滇南地区即今天与我国广西及越南接壤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共辖21个县(市),都有回族分布,历史上的回族马帮主要集中在红河州的开远市大庄回族乡,个旧市的沙甸区,建水县的馆驿乡、回龙村等回族聚集社区。大庄回族马帮活动时间较早,明初洪武时期就有往来于开化府(今文山州)与临安府(今建水)之间的驿运活动,但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回族马帮锅头情况,都无从考证。

个旧市沙甸区是省内、国内及国外都较为知名的一个回族侨乡,位于滇南重镇开远、个旧、蒙自的交通中枢地带,占尽了马帮运输的天时地利之便。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已故的江应梁教授,曾对沙甸回族当时的“穷走夷方(里边区及缅甸、泰国)急走厂(个旧锡厂)”的马帮、牛帮运输和商贩活动进行过详细的调查:“最近十余年来,沙甸人走车里、佛海、南峤一带边区,却成就了辉煌的事业。走思(茅)普(洱)沿边,主要的工具是马驮,聚数几百匹马集体行走,俗称马帮。思普路上的马帮,以回民马帮最有力量。其中沙甸人是回民马帮中的佼佼者,不仅能吃苦耐劳,不畏烟瘴,兼且勇敢而机智,一个马帮只要有二十条好枪,路中遇一二百土匪是不在他们心上的。”这描述的是沙甸马帮运输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由于个旧锡矿的大力开采,沙甸籍知名回族耆绅实业家白亮诚受原云南省政府委托,出任开拓殖边的“思普企业局”总经理,招募带去了大批家乡子弟,从而带动了马帮商贸运输的空前繁荣。近现代沙甸回族马帮经营,即以白亮诚先生为最早,他家的马帮也是沙甸最大的马帮,骡马多达百余匹。其他人家的马帮规模都不大,多合伙结伴而行。

而滇中的回族马帮,传统上包括昆明市和玉溪地区。在云南马帮最兴盛的清季民初,昆明市商号林立,万商辐辏,马帮云集,今市中心的回族聚居区羊市口、马市口的顺城街、南通街、崇仁街、金牛街、珠玑街一带,回族货栈马店,鳞次栉比。除一些大的回族商号拥有自己庞大的马帮外,绝大多数回族马帮商队都是外地贩货来昆明的,其中以玉溪地区的河西(今通海)、峨山和滇西大理、蒙化(今巍山)回族马帮最大。许多大掌帮或马锅头因生意往来的需要,多在省城昆明的的商业闹市购房买屋,开设商号货栈,从事马帮来往货物的采购经销。滇中经济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回族马帮,当数玉溪大营、东营,通海县纳家营、古城、大回村、小回村、下回村以及峨山县的大白邑村、麦沙冲(今文明村)等几个回族社区的马帮。其中较有有名的有玉溪大营的“兴泰和”与“兴顺和”、原河西县大回村的“源信昌”,还有通海县纳古镇纳家营和古城的回族马帮和峨山县的大白邑、文明两村的回族马帮也是驰名滇中的大商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