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继闵是党项人,是宋朝的边将。为宋朝抵抗西夏李元昊的入侵袭扰作出了很大贡献,战功卓著。
对一个政治家,或一个地方官,一个将领,可以做出多种评价,褒扬的话可以说上上百条。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肯定一个人,一个手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而评价其“事上以忠,惠下以仁”,应当说对此人从个人品行,道德操守,从根本上作了充分肯定。
以“忠”组成的词很多,比如忠臣,忠诚,忠告,忠厚,忠良,忠烈,忠实,忠顺,忠言,忠义,忠勇,忠于,忠贞,等等,而其核心,是忠心与忠顺、忠诚。对待上级,对待事业,能做到忠,能不阳奉阴违,不虚与委蛇,不吃里扒外,就有了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基础。皇帝、国家如有忠臣,则国家必然昌盛,上级领导如有尽忠职守的下一级领导,则地方幸,部门幸,民众幸。
作为下级,事上以忠似乎不难,其实又很难。因为你的上司们,什么样的都有,其中有道德高尚的,也有素质低下的;有超群出众的,也有极其平庸的;有惠下以仁的,也有尖酸刻薄的。面对他们,作为一个下级,要通通做到“事上以忠”,就必须有角色意识,事业意识,大局意识,就不能只把“上”看成单个的人,而要看成国家的代表,事业的代表。如此,才能容忍其缺点,才能克服个人好恶,才能忠心忠顺。
有一种“忠”被称之为“愚忠”,即明明皇帝、上级头脑昏晕,心术不正,水平低凹,处事不公,但还要忠诚。这也要辩证地看,面对不值得尊敬的领导仍然忠心忠顺者,他忠的不是某些具体的人,是事业,是社稷。“愚忠”有时也是必要的。虽然“三忠于四无限”害苦了党害苦了民众,但如果不忠,群起造反,那会是什么后果!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能做到“事上以忠”的人,大都是有事业心,有胸怀,有家国意识大局意识的人。折继闵如此,无数的忠臣良将亦如此。
作为一定级别的领导者,不但有上级,当然也有更多的下级。如何对待下级,有各种各样的态度。
有把部下部众作为奴隶驱使的;有对部下的个人利益以至生老病死不管不顾的;有对部下蓄意盘剥,刻意压榨的;有朝令夕改,喜怒无常,动辄训斥惩处的……当然,也有惠下的。
惠下的方式很多,比如肯定,鼓励,表扬;比如信任重用;比如提携提拔;比如物质奖励,等等。但概括地说,便是“惠下以仁”。
关于“仁”的词语也很多,仁爱,仁慈,仁弟,仁果,仁厚,仁人志士,仁义,等等。何为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对于“仁”
的解释,抓住了要害。对下级如果没有爱心,没有公正公平的意识,便难以称之为“惠下”。
“惠下以仁”也有难度。如果只对个别部下仁惠,或对部下偶尔仁惠,那都好办。不好办的是,对大多数部下仁惠,对部下一以贯之地仁惠。
部下是多种多样的。有德才兼备,事上以忠的,也有有德缺才,有才缺德的,还有德才兼无的。部下有善于表现表白能套近乎的,也有性格内向口才笨拙表情木讷的;有干了大事不声不响的,也有下个鹌鹑蛋也喊破天的。作为领导者,“惠下”者,要全面地识人用人,公正公平地对待人,亲贤臣而远小人。要有宽容心,宽严相济,恩威并用,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要把部下当兄弟当亲人看待,生活上照顾,事业上提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最朴素地说,是要把部下部众当人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有,也当施之于人。折继闵的“惠下以仁”,也应在这个范畴。
折继闵的时代、封建时代已渐次远去。今日之社会,已进入民主社会,准民主社会,“上”与“下”的关系与折继闵时期已有很大的不同。但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有些东西是不会发生本质变化的。比如上下级吧,总是要存在,比如“忠”与“仁”吧,也总是要保留。今日之中国,如果人们能按各自不同的角色,做到“事上以忠”与“惠下以仁”,那我们的事业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2006.11.13
谁看书学习,打谁!
党项折氏,自折从阮于唐庄宗时起家府州,至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折可求以地降金,共七世,“父子兄弟相继捍卫边境者”,历二百余年。另有《嗣作碑》记载,“自武德中,诏府谷镇遏使(唐镇官名)”,那么折氏当起于唐初,迄于宋、金之际,为中原王朝服务五百余年。
折德衣尸的三世孙折继闵,是很有建树的武将,他“大小积三十余战,捕获前后万计,以攻则克,以守则固,其工亦足以暴当世垂不朽矣”。但他不是赳赳武夫,他“及壮,喜读韬略,务通大义;论古今将帅,识其用兵意”。此公虽不能说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却也算得上一个好学之士。对于知识,他是推崇的。折家人还有在学术上很有成就,著作十卷的。
与乃父不同,折继闵的儿子折克行虽然“治郡最久,以功名终”,是一个有成就的将领、地方官,但他却不崇尚读书。他管理下属极其严格,“部曲有习书数者,辄笞辱之”,告诫部下,边兵应当以射猎战斗为生活,如果学习各种书籍各种知识,学习数学之类,肯定耗费许多精力体力。他没有往下说,我想,他没明说的还有如果士兵好学,读书较多,眼睛会近视,体力会下降,而且性格也会变得文静、懦弱起来。因为文明意味着离野蛮越来越远,而在古代,野蛮与强悍与英勇几乎是同义语。野蛮性的削弱以至丧失,对于古代军人、军队,是十分可怕的。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农工商,士排第一。但历史上,对于读书的全部否定与部分否定之思潮也是存在的。虽然像折克行那样的读书有害论不是很多,像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举也是绝无仅有,但读书无用论,不论古代,还是现代,所在多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定意义上就含有读书无用的意识,“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千百年来不少人的认识,包括不读书的人,也包括许多读书人,都这么看。
在现代中国,读书无用论曾经甚嚣尘上,那就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为认定了知识分子必然是资产阶级的,而且知识越多越反动,所以不但认为读书无用,甚至有害,只是没有那么露骨地表述而已。但说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也够刻薄的。
“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开始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中国人开始感觉读书有用,读书光荣。特别是1977年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中国几乎掀起了读书的狂潮,而且几十年不衰。
事物往往是曲折反复的。近些年,由于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产销”脱节,“产”大于“销”,许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许多人,因为供子女上学,沦为贫困户,而子女大学毕业后,却仍四处打工,无着无落。因此,新的读书无用论应时应运而生。公平地讲,此论也有道理。
折克行是粗人,他的读书有害论,对他的士兵、他的军旅生涯、他的功名是有用的。但总体上讲,不能让这种论调在现今的中国流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今天的时代与折克行的时代确实不同了。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如何让教育不要过分产业化,如何让人们读得起书,如何让读书人有用“武”之地。
全面地看,谁看书学习就打谁是不对的,而让人们读了书又无事可做,似乎更加不对。折克行的时代,从宏观上讲,对于读书,是嘉许的,读书人的际遇也还不错。我们今天的时代,比之那个时代,应当要好得多,但愿我们的读书人的际遇也更好。
2007.1.2
刘光世的立世之道
刘光世是宋朝边将,《宋史》有传。据《杂肋集》记载,“开府刘光世,延安人,其先以酋豪归朝”。同书还谓刘光世父亲刘延庆“本夏人”,刘光世是党项人无疑。
公正地说,刘延庆、刘光世父子及其一族,并不是西夏的特务,也不是宋朝的“阶级异己分子”,他们是少数民族边将,在宋对西夏、对辽、对金的军事斗争中,担负着一定的角色,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建立了一定的功勋。但从总体上看,刘氏父子之所为,与其所承担的显要职务不符,他们未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担负起历史赋予他们的重要职责。或者换一个角度看,是朝廷用人不当,用了庸才。
更进一步想,也许是此时的宋朝急需用人,而又没有那么多人才,只要拾到篮子里就算菜,“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总之一句话,正史野史对刘延庆父子否定的比肯定的成分多。
在与辽国的战争中,刘光世之父刘延庆缺乏谋略而又“蒋干中计”,以数十万大军败于辽将萧干的万儿八千人。刘光世不按约定驰援郭药师,致郭军败走,致将军高世宣战死。刘氏父子的惨败,让辽国人轻视宋人,使宋人心理蒙上了更厚的阴影。
《庄简集》收录的《论刘延庆劄子》,历数了刘延庆父子的罪错,言其“蒙国厚恩,一门之内,建籍正任,园地田宅,歌童舞女,志满意得,不复以朝廷大计为念”,要求将他们“重赐显戮,传首边城,或镌削官职,窜流远方”。杀头或削职,目的是使“边将革心,军声大振”。
《宋史》对刘光世的评价是:“律身不严,驭军无法,不肯为国任事。”但就是这么一个人,还能拥有高官厚禄,受到皇上的恩宠,并能善终,奥秘在哪里?从朝廷一方讲,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吏治腐败。
到了南宋,由康王晋升皇帝的宋高宗,本就不打算收复失地,不打算迎回徽、钦二帝,不想失去已经得到的龙位,杀岳飞而宠刘光世之辈,当在情理与预料之中。
从刘光世自身说,此人虽见谁都敢败,道德品质差,肚子里没多少货,但他深谙为官之道,他的高招有两条,一是巴结勾结宦官康履,让此人在皇帝面前、在朝廷为自己探消息摸情况送人情说好话,以稳固自己的地位。领导身边的人总是可以说上话的,只要你舍得花大把的银子,没有摆不平的事。不管他们的蛋还在,还是被割掉了。另一个办法是摸准了皇帝老儿的心理,历代皇帝都畏惧武将的兵权,宋太祖赵匡胤怕臣下重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一幕,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后顾之忧。刘光世看准了这一点,早早地要求解除兵权,而不做“老骥伏枥”状,不做“与时俱进”状,不喊“小车不倒只管推”
的口号和类似“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交出类似皮带、盒子炮的家伙什儿,与时沉浮,未遭秦桧之类所忌,未遭皇帝所忌,所以能安享晚年。
做臣子很难,你如岳飞般“精忠报国”不行,像岳飞那样心高气傲、恃才傲物也不行。刘光世不是个正面人物,但他是历史的产物。
西方哲学家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刘光世现象,也当是一种历史的合理现象了。
2007.1.2
读拓跋兴宗《请致仕侍亲表》
在《全唐文·拓跋兴宗传》中,收录了唐玄宗时期一个党项人上朝廷的三份表,《请致仕侍亲表》,粗粗一翻,与李密《陈情表》似有某种相似,有传承的渊源。仔细一看,果真如此,正如他在《表》中所言,“鉴令伯(李密字)之陈情”。
李密的《陈情表》,主旨是辞不受官,不事“伪朝”。虽然他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实际上是太想保持好的名节了,所以才找个尽孝的理由来推掉“郎中”、“洗马”之类的官职。李密的童年很苦,生下来六个月,父亲死了;刚刚四岁,母亲改嫁而去。李密小时候体弱多病,九岁都不能走路。家族人丁不旺,李密全靠祖母刘氏的爱怜与抚养,祖母对他恩重如山。正如他所说的,“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而气息奄奄的刘氏,没有李密的照顾侍奉,也将“无以终余年”。
李密请求,“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要“陛下”“听臣微志”,为了此,他“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此事最后以晋武帝为李密祖母赐了两个奴婢,并命令地方予以侍奉了结。李密的《陈情表》,是“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打动了无数代人。
拓跋兴宗的《表》,是要求退休离休,停官辞官去侍亲的,与李密的《陈情表》在侍亲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第一表开篇即言:“臣闻怀禄者耻于冒进,事亲者贵在及时,苟贪非分之荣,何报所生之德?”讲了一番道理,中心意思是要去及时事亲。中国有句古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一个人,不能为了无止境地追求自己的仕途,“贪非分之荣”,而应该及时地报答父母的恩德。
拓跋兴宗说,他的母亲谯郡太夫人曹氏,已八十四岁,“一遭风疾,倍加羸惙”。所以他特别担心与忧心。拓跋兴宗是独子,他母亲早年守寡,而且“守志偏棲”,没有改嫁。为抚养大儿子,其母吃尽了苦,也做出了很多努力。这样的老母,更需要照顾。
接着,拓跋兴宗表示,他以一介“蕃夷贱末”,“久荷国恩”,享受高官厚禄,感觉到惴惴不安。为了老母,他“特乞停官”,请求“许从归侍”。他对皇帝说,现今朝廷人才济济,“群贤共理”,少他一个冗官不会有什么影响。“九牛一毛,未为增损”。他要求皇帝批准,并表示“垂恩遂志,死将万足”。
从第一表看,拓跋兴宗辞官,名义上是为归乡侍母,实际是畏惧仕途,“虑臣身灾”,或者感觉做一个没有实权的冗官没有意思,要求“归去来兮”,以退为进,要个肥差。
因为第一表未获批准,于是有了第二表。表中表示,“向母无臣,则乌鸟谁哺?向臣忘母,则禽兽不若。更无性命,以至成长”。李密的情怀,李密的文风。拓跋兴宗文采了得,说他如果离开母亲,“臣母必即倚门气绝”,而他会“上马心断”,结果是“忠孝双缺,公私并丧”。他表示,他的辞官是没有办法。他做官很早,“未冠而仕”,“以蕃夷之贱品,忝冠冕之清流,身带三印,爵封五等,入践命卿,出为副将”,本来,正是报国立功光宗辉戚之时,他应该爱惜毛羽,保持名位,“宁可进寸,其容退尺”。但是,因为“母不能割慈忍爱,子不可背义违亲”,他方寸乱了,没有办法“理军”,也难以“谋敌”,难以“为万人之命,赴国家之急”。最后,拓跋兴宗向皇帝举荐边将,并且推荐了接替自己的人。最后提出的办法是:“全其官守,罢以军麾,减其俸禄。”
第二表没动静,上第三表。拓跋兴宗说,“子急告父,臣急告君”,所以他只能请求皇上,让他归养老母。“乞停臣尸素之禄,假老母残余之命”,而且表示,他的乞请是“诚为至愿,非敢饰情”。他要求皇帝,“上垂天光,俯照愚恳”,“允其停官侍疾”。最后,他把这件事提高到了“贯彻少数民族政策”的高度:“四夷慕义,陛下之德化无穷。岂惟微臣独荷恩私?”
李密的《陈情表》之所以能被选入《古文观止》,因为它的立意高,感情真,文采斐然,能给人许多的感动和启迪。
拓跋兴宗的《请致仕侍亲表》,文风、立意均模仿李密,文中的一些词句很独特,很有水平,但他的境界,他的真诚性忠诚度,却要大打折扣。他为官几十年,应该懂得忠孝不能两全,懂得作为武将,报国比尽孝更为重要的道理。几次三番上表乞请停官,不为圣上国家着想,也并非为其老母着想,最主要的是在为自己着想。不过这个人还是有韧劲有胆量的,他不怕再三纠缠,惹怒了皇帝,搬掉他的脑袋。
也许我分析得不对,拓跋兴宗确实有他要求停官侍亲的苦衷与真情,事在不得不为。
中国的古人让我感动,李密辞官不受,拓跋兴宗乞请停官。现代的中国人,似乎缺乏这种精神。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也许再发展一段时间,中国人对官位的膜拜情结会减弱,会回归到古人比较崇高的人格精神上去。
2006.10.13
还朝之志万折必东
标题上的话,是古人对宋朝党项族将领李显忠的描述与评价。
中国的文臣武将,心向国家心向朝廷心向帝王,是其共同的情结。“处江湖以远则忧其君”,他们的心里装着作为国家象征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