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父亲虽说反对徐志摩娶陆小曼,也没有出席他们的婚礼,但是,作为父亲的他,还是从心底里疼爱这个儿子的。单从他为徐志摩准备的婚房来看,就可见一斑了。徐家是富商之家,家底殷实,在江浙和上海一带广有产业,徐父特意为徐志摩盖了一座二十多间的中西合璧的两层小洋楼,在当地是相当气派。外观大方而新潮,红瓦铺顶,青砖垒砌,在白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群中脱颖而出,如鹤立鸡群。屋内的布置也是颇具匠心,很多的家具和陈设都是徐志摩精挑细选买回来的。
在七月份徐志摩给陆小曼的信中,曾提到过新居的诸事:“新屋更需月许方可落成,已决定安置冷热水管。楼上下房共有二十余间,有浴室二。我等已派定东屋,背连浴室,甚符理想。新屋共安电灯八十六,电料我自去选定……。眉眉爱光,新床左右,尤不可无点缀也。……楼后有屋顶露台,远瞰东西山景,颇亦不恶。不料辗转结果,我父乃为我眉营造此香巢;无此固无以寓此娇燕,言念不禁莞尔。”又“我到上海要办几桩事。一是购置我们新屋里的新家具。你说买什么的好?北京朱太太家那套藤的我倒看的对,但卧室似乎不适宜。床我想买Twin(成对)的,别致些。……我还得管书房的布置。”诗人对新居所倾注的心血字里行间可见一斑。
后楼还留有陆小曼和徐志摩邀友小叙的场所,当年徐志摩曾去函胡适、刘海粟,相邀他们“径行来硖石,新庐尽可下榻。饭米稍粗,然后圃有蔬,汲井有水,听雨看山,便过一日。尘世喧烦,无有相通。”而门厅上端那方“清远楼”匾额是诗人致信恳请刘海粟向康有为索题的。
后楼西侧的楼顶是被徐志摩喻为“望月台”的露台,着名的《望月》诗就是诗人当年凭眺东西两山,举头望月时的感慨。前楼中间是配置着全套红木家具的休息厅,西侧的北房间是诗人父母的卧室,而南房间却是诗人的前妻、后为徐父继女的张幼仪的绣房。如果说诗人曾经在“扬子江边买(了)一把莲蓬”,那么真正“心比莲心苦”的应该是张幼仪,而不是在蜜月间被“莲花似的云拥着”去走东山、爬智标塔、游西山、登紫薇亭怡然自得的他。然而,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东侧的厢房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温柔世界,与西侧纯中式摆设不同的是,东侧厢房里的一切都是纯欧洲风格的,无论是粉色的家具、铜制的眠床,还是西式的壁炉或小曼的梳妆台,无不透着徐志摩对陆小曼的满腔爱意和诗情浪漫。东厢房也有前后之分,后房是诗人与陆小曼的“香巢”,前房是诗人的书屋。在此书屋里,诗人写下了他蜜月日记《眉轩琐语》的第一篇,完成了小说《家德》,编就了《诗刊》第二期。
婚后的陆小曼和徐志摩过起了让神仙也嫉妒的世外桃源的生活。“总算享到清闲寂静的幸福”,每日日上三竿才起床,饭后两个人执手走在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还有一路阳光的幽静小路上,看一回宁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透过这样的意境,我们仿佛看到徐志摩正“撑着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而真正在漫溯的却是他那颗“……淳朴的,美丽的童心”和投影在我们心空上的那朵“像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的云彩。
然而,婚后在南方老家的日子是甜蜜的,也夹杂着些冲突和不快。陆小曼性格单纯而直率,也不懂人情世故。她在徐志摩面前,俨然就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饭桌上,吃不完的饭,她就推到徐志摩面前,撒娇地让他吃完;上楼时,娇滴滴地让徐志摩抱她上去。
也许,在今天看来,这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过错。只因为太爱了,她不懂得在徐家二老面前掩饰自己的心情。但这在当时的社会,况且又是乡下,徐家二老如何忍得。
由于陆小曼离婚再婚的事,在徐家人看来她是个对感情不忠的人,能容许她和徐志摩回乡,已是出于二老的舐犊之情。现在看来,陆小曼给徐家二老留下的一丝好感也已经荡然无存了。徐父徐母见不得这样的儿媳,在他们眼中,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经人家的媳妇才有的,她哪里配做他们家的儿媳,只有张幼仪才是他们唯一的儿媳,陆小曼顶多是个妾侍的身份。徐父徐母一气之下搬到北京,去找他们心中的儿媳张幼仪去了。
陆小曼也觉得甚是委屈。在她看来,还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怎么让二老那么不高兴,以至于还在她的蜜月中就离家出走去找张幼仪。
二老离去对新婚的二人来说,倒也自在了许多。
徐志摩说:“我的小园庭,有时候荡漾着无限的温柔,善笑的藤娘,袒酥怀任团团的柿掌绸缪,百尺的槐翁,在微风中俯身将棠姑抱搂,黄狗的篱边,守候熟睡的珀儿,它的小友小雀新制求婚的艳曲,在媚唱无休……,有时淡描着依稀的梦境,……有时轻谓一声无奈,……有时沉浸在快乐的‘完全梦境’中了。”
二人从此赌诗泼墨,焚书取暖,或伏在案前读书写字,吟诗作画,倦了就随下人们栽花种草。夫唱妇随,心心相印,连时间都放慢了脚步,看着这对佳人情意绵绵地度过了他们生命中最最美好的时光。
03纸醉上海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突然发觉,掌握我们幸与不幸的,不是命运,也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活着是一种心情,心情好,便一切都安好。
时间总是相对的。痛苦的时候,时间分分秒秒都在啃噬着你的灵魂,让你觉得生死难捱;快乐时候,时间却总是以过隙白驹般的速度绝尘而去,你甚至没来得及抓住这幸福的痕迹。我们永远以为最好的日子会很长很长,不会那么匆忙地离开,就像我们从生下来便习惯地以为死亡离我们是那么遥远一样。然而,就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时候,人生中最好的岁月和生命中最好的人就这样毫不留情地逝去了。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突然发觉,掌握我们幸与不幸的,不是命运,也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活着是一种心情,心情好,便一切都安好。
陆小曼和徐志摩在硖石老家度过的那段如胶似漆的甜蜜岁月,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日子,陆小曼自己曾说:“在新婚的半年中我是住在他的家乡,这时候可以算得是达到我们理想的生活……”。但时间是最无情的,不会遂了任何人的意愿,定格在你期许的某处,能定格的只能是有关往昔的最美的回忆,存档在岁月的流年里。也许,在某个孤寂的时刻,伴随着一首动人的情诗、一首哀伤的老歌,能再次让你打开曾经幸福的存档,以慰藉自己孤独的灵魂。
由于战事迫近,陆小曼和徐志摩不得不匆匆离开老家,移居到上海租界的一处小旅馆里。因为徐父徐母对陆小曼的成见,徐家便限制着他们的财权,徐志摩本来有一份徐家的产业,但因为都在公司,没有徐父的发话,他也根本拿不到钱,以致他们连匆忙离开硖石的路费都是徐志摩从舅父那里借来的。
走过岁月的流年,你是否相信,两个相爱的人是可以排除世间万难的?若你不曾有这样的信念,证明你不曾年轻过,不曾爱过。可是,如果一直相信的话,说明你太天真了,还没有长大。金钱绝不是万能的,但生活中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过惯了精致生活的陆小曼和徐志摩在这样的日子中连连叫苦,到了上海后,他们的经济状况更糟。先是住在通裕旅馆里,这是一家普通的客栈,生活很不方便。为了舒坦一点,随后搬到宋春舫家。搬家前夕,徐志摩在给张幼仪的信中说:“爸爸来知道你们都好,尤其是欢进步很快,欣慰得很。你们那一小家庭,虽是新组织,听来倒是热闹而且有精神,我们避难人听了十分羡慕。你的信收到,万分感谢你,幼仪,妈在你那里各事都舒适……我不瞒你说,早想回京,只是走不去,没有办法。我们在上海的生活是无可说的……破客栈里困守着,还有什么生活可言。日内搬至宋春舫家,梅白路六四三号,总可舒泰些!”
为了生存,几经周折,徐志摩在上海找到了事做。在光华大学找了一份教职,经历了四次搬家后,他们终于又在法租界找到一处住宅,不久,陆小曼的父母也从北平搬来与他们同住。到此他们夫妇总算在上海安顿下来。陆小曼后来在文章中写道:“离开家乡逃到举目无亲的上海来,从此我们的命运又浸入了颠簸,不如意事一再地加到我们身上。在上海受了几月的煎熬我就染上一身病;后来的几年中就无日不同药炉做伴;连摩也得不着半点的安慰,至今想来我实在对他不起的。”
在上海的这些日子,跟着志摩,小曼吃了一些苦,等到在上海法租界安顿好后,他们就进入安家立业的生活。小曼很快如鱼得水,欢畅自如,再没有先前的愁苦相了。
此时的上海,十里洋场依旧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这里是属于名媛的舞台。陆小曼习惯并且喜欢城市生活中灯红酒绿的沉醉与刺激,喜欢那种像吸了鸦片一样的兴奋、享受的感觉。到1927年,她已经过了八年这样的生活,这种生活已经成为她的习惯,积八年之久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她精神和心理的需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非一般意志所能为。她觉得这种生活很愉快,希望这样快乐的生活永远延续下去,因为她还年轻,她要享受生活。在硖石受够了公婆冷眼的名媛爱上了上海,并再也不想离开这里。上海是她的舞台,也是她堕落的地方、埋葬她的地方。
陆小曼离开了公婆的控制,生活状态和心情完全焕然一新,她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想吃便吃,想玩便玩,又重新恢复了早晨从下午开始的日子。起床后,画画,写信,晚上还有应酬。她是誉满京城的交际女王,来到上海的消息自然是不胫而走,慕名的拜访和邀请自是少不了的,她的应酬又开始日渐增多。
徐志摩也许是因为觉得在硖石亏欠了陆小曼太多,所以,来到上海后,她要什么便给什么,格外地宠着她。陆小曼不爱吃正餐,但却是个嘴馋的人,极爱吃各类的零食。因此,徐志摩总是想方设法地为她买时兴的甜食、水果什么的,或者托人带给或直接邮寄给陆小曼。因此我们在他给陆小曼的信中常看到关于吃的段落:
“今天托沈久之带京网篮一只,内有火腿、茶菊,以及家用托卖两包……天台橘子倒有,临走时再买,自己带。”
“我让他过长崎时买一筐日本的大樱桃给你,不知他能否记得。”
“我前天拿信也说起老母,托带现洋一百元,蜜饯一罐;余太太笑我那罐子不好,我说 :外貌虽丑,中心甚甜。”
“难道我走了你一点儿也不想我?现在弄到我和你在一起倒是例外,你一天就是吃,从起身到上床、到合眼,就是吃。或许你想芒果或是想外国白果倒要比想老爷更亲热、更急。”
从徐志摩的字里行间,倒让人觉得这个大诗人一边是尽心尽力地娇宠着这位如花美眷,一边竟酸溜溜地吃起好吃的东西的醋来了!这也不免让我们似乎看到陆小曼一天到晚除了吃还是吃的那没心没肺、既可气又好笑的模样。无论谁有这样的妻子也是很无奈吧!
不仅是吃的方面徐志摩想得周全,即使是看到好看的外国鞋子,日本的手绢或绸缎、大衣料,他都悉数买回。我想是出于爱吧。爱上一个人,就想把所有的最好的东西都奉献给她。
徐志摩自己也感觉很幸福,当陆小曼盛装应酬时,徐志摩总是陪伴左右,引来别人一片羡慕之声。徐志摩也因此感到满足,能把这样的女人娶回家,真是有福气。
可以说,这段时间里,两人的感情是很好的,生活也是幸福的。徐志摩在这期间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卞昆冈》就是此时二人合作的。陆小曼在徐志摩的催促之下,曾翻译过意大利的戏剧《海市蜃楼》。
然而,对徐志摩来说,也许幸福,是财富做的面子,痛苦做的里子。沉迷于大上海的交际圈里,热心于赶场赴会的陆小曼,给他们这个刚刚成立的新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单说四明村的独栋小洋楼,每月的租金便是一百块大洋。陆小曼出入都有私人汽车,家里仆人众多,有司机、厨师、男仆、贴身丫头。就连他们家的丫头都穿着入时,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主人家的小姐呢。陆小曼挥霍无度,想买什么便买什么,家庭经济由陆母掌握。她的母亲曾向陆小曼的好友王映霞苦叹,“每月至少花银洋五百元,有时高达六百元。这个家难当,我实在当不了。”
家庭的巨大开支,使得徐志摩窘迫不堪,他不得不南北奔波,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上海法学院、南京中央大学等学校四处兼课,拼命赚钱,每个月的收入在六百到一千块大洋左右。其实,这在今天来说也是不错的收入了,相当于月薪在人民币十万到十八万元之间,但对于陆小曼每月五六百块大洋,相当于今天的九万多元支出来说,还是比较紧张。徐志摩稍有停歇便会负债累累。
而真正让陆小曼堕落的还不只是这些。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繁华带动了文化艺术的繁兴,那个时代正是上海戏曲发展到最繁荣昌盛的时候,这对于爱热闹、爱走在时代潮流前面的陆小曼而言,可谓是锦上添花。她非常喜欢看戏,自己也学着唱几句,也喜欢捧戏子。她在高级戏院常年包着雅座,并且常大方地邀请朋友们去看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也是在此时,她认识了翁瑞午等一帮朋友。
真不知道老天赋予这样一个女人以那么高的才情是好事还是坏事。凭着陆小曼的聪明劲儿,戏剧自然是一学就有模有样了,偶尔也登台演出。一次赈灾义演的策划者亲自登门,请陆小曼为演出捧场,谁料这一唱就红了大上海,以后此类活动更是少不得她出场了。陆小曼比起在北平时候的风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喜欢活在别人羡慕的眼光里,她享受众星捧月的感受。
徐志摩对她这么痴迷于戏剧有些头疼,她还经常拉了徐志摩上台演出。
徐志摩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说,他不喜欢上海这个地方。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里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却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去串演不自在的‘腐’戏。我想在霜浓月淡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着人们到涂蜡的跳舞厅去艳羡仕女们发金光的鞋袜。”光怪陆离的大上海给了陆小曼名媛的舞台,陆小曼也在这纸醉金迷中使自己迷失了灵性、葬送了天赋。
当快乐的小曼拽着徐志摩唱戏、跳舞时,他不仅没有感到快乐,而且感到十分烦恼和厌倦,徐志摩为此痛苦不堪,他曾愤慨地说:“我们现在都在堕落中,这样的朋友只能叫做酒肉之交,彼此一无灵感,一无新生机,还谈什么‘作为’,什么事业。”
这不是他要的生活,这是小曼要的生活,可他却必须跟着过这种生活,而他想过的却是另一种有作为的生活。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着太大的差距,就像爱情和婚姻。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爱一个人时,以为爱可以改变一切,对方的缺点也是优点,结婚后发现,爱没能改变自己认为可以改变的人,改变的却是自己。不是你的爱不深,也许因为本来就不是同路人。
04芥蒂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