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把话说死,别把事做绝
7510000000011

第11章 直言也要讲分寸,舌头多拐几道弯(2)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个人有求于别人时,往往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开口对方就说"不行",势必会伤害此人的自尊心,引起他强烈的反感。可是如果在拒绝别人的要求时,又不让对方丢面子,使别人非常体面地接受拒绝,结果必然会大不相同。

当对方提出请求后,不必当场拒绝,你可以说:"让我再考虑一下,明天答复你。"这样,既使你赢得了考虑如何答复的时间,也会使对方认为你是很认真对待这个请求的。

某单位一名职工找到车间主任要求调换工种,车间主任心里明白调不了,但他没有马上回答说:"不可能。"而是说:"这个问题涉及好几个人,我个人决定不了。我把你的要求带上去,让厂部讨论一下,过几天答复你,好吗?"

这样回答可让对方明白:调工种不是件简单的事,存在着两种可能,使对方思想有所准备,这比当场回绝效果要好得多。

要拒绝、制止或反对对方的某些要求、行为时,你可以利用那个人的原因作为借口,避免与对方直接对立。比如,你的同事向你推销一套家具,而你并不需要,这时候,你可以对对方说:"这样的家具确实比较便宜,只是我也弄不清楚究竟怎样的家具更适合现代家庭,据说有些人对家具的要求是比较复杂的。我的信息也太落后了。"

在这种情况下,同事只好带着莫名其妙或似懂非懂的表情离去,因为他听出了"不买"的意思,想要继续说服你什么,"更适合现代的家庭",却是一个十分笼统而模糊的概念,这样,即使同事想组织"第二次进攻",也因为找不到明确的目标而只好作罢。

一家汽车公司的销售主管在跟一个大买主谈生意时,这位买主突然要求看该汽车公司的成本分析数字,但这些数据是公司的绝密资料,是不能给外人看的。可如果不给这位客人看,势必会影响和气,甚至会失掉这位大买主。这位销售主管并没有说"不,这不可能"之类的话,但他的话中婉转地说出了"不":

"这个……好吧,下次有机会我给你带来吧。"

知趣的买主听过后便不会再来纠缠他了。

某位作家接到老朋友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到某大学演讲,作家如此答复:"我非常高兴你能想到我,我将查看一下我的日程安排,我会回电话给你的。"

这样,即使作家表示不能到场的话,他也就有了充裕时间去化解某些可能的内疚感,并使对方轻松自在地接受。

当别人有求于你的时候,很可能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来请你帮忙的,其心情多半是既无奈而又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先不要急着拒绝对方,而应该尊重对方的愿望,从头到尾认真听完对方的请求,先说一些关心、同情的话,然后再讲清实际情况,说明无法接受要求的理由。由于先说了一些让人听了产生共鸣的话,对方才能相信你所陈述的情况是真实的,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因而也能够理解你的。

有个朋友想请长假外出经商,来找某医院想让对方出具一份假的肝炎病历和报告单。对此作假行为医院早已多次明令禁止,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于是该医生就婉转地把他的难处讲给朋友听,最后朋友说:"我一时没想那么多,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个办法不行。"

这样的拒绝,既不会影响朋友间的感情,又能体现出你的善意和坦诚。

拒绝的话,没有人愿意听,但又不能不说。成功的拒绝,语态也是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说话语态,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对不起"三个字,如果你用谦恭语态说出来,别人听了心里就舒服,若是用生硬、冷淡的语气表达出来,会使人反感、不痛快,无法接受,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到彼此的情感,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所以,在拒绝别人时,要尽量使语气和缓,尽量不用粗暴生硬的语气。如果你对某个要求不满意,你决不能用抵抗的态度,如果你觉得有难处,应该用和缓语气把理由表达出来,对方考虑到你的难处,通常是不会为难你的。所以,在拒绝人时,就要在语言上下大工夫,通过语言沟通,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我们在生活中所接触的对象,不是家人就是亲戚朋友、同学师长,虽然说是亲密无间,但在拒绝对方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不要以为"人熟不讲理"而语言粗暴,不讲技巧。在拒绝对方时,采用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将会使你的人际关系更加协调。

同样的意思,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拒绝别人的时候,如果你能够灵活地、幽默地说出那个"不"字,气氛就会好得多。

任何人都有得到别人理解与帮助的需要,任何人也都常常会收到来自别人的请求和希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无法做到有求必应,所以,掌握好说"不"的分寸和技巧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个朋友打算请你深夜开车送他到机场,你确信他可以"打的"去,而如果你去送他,不但影响一夜睡眠,还会影响次日的工作安排;当有人试图让你代替完成其分内工作时,偶尔为别人替一两次班关系不大,如果形成习惯,别人就会对你产生依赖性,变成你的义务;你准备晚上写点东西或做点家务,朋友却邀请你去打牌,除非是千里之外的朋友偶然来相聚,否则另当别论。

在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来得及听清别人的要求是什么就心不在焉地答应了,常把自己推入两难的境地。总之,只要考虑到可能给自己带来很大不方便,就要说"不"。但是过于直率地拒绝每一个问题,永远说"不",很容易得罪人,不利于待人接物。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婉言拒绝的技巧。

婉言拒绝就是用温和曲折的语言,来表达拒绝。和直接拒绝相比,它更容易被接受。因为它在更大程度上,顾全了被拒绝者的尊严。比如一位先生送内衣给一位关系一般的小姐。如果这位小姐反唇相讥:"这是给你妈买的吧?"那就变成泼妇了。不如婉言相拒,说:"它很漂亮。只不过这种式样的我男朋友给我买过好几件了,留着送你女朋友吧。"这么说,既暗示了自己已经"名花有主",又提醒对方注意分寸。

有些场合,如果严词拒绝别人的要求会令人很尴尬,也有伤双方的和气,有失自己的风度。这时不妨来一点委婉含蓄,让拒绝在笑声中发出威力。

在社会交往中拒绝是件很困难的事,尤其是拒绝别人的美意时。但一些名人在这方面却有着极好的技巧。有一个读过《围城》的美国女士到中国来,打电话给该书的作者钱钟书先生,说自己非常想拜见他。钱钟书先生一向淡泊名利,不爱慕虚荣,于是就在电话中婉拒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的话,又何必一定要见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在此,用下蛋的母鸡来比喻自己,不但巧妙生动,而且表现了钱老平易和蔼的性格,委婉而风趣地拒绝了拜访,既维护了那位女士的自尊,同时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一些口语交际的过程当中,善于拒绝者,既可以使自己掌握主动,进退自如,同时又可以给对方留足"面子",搭好台阶,进而使交际双方都能免受尴尬之苦。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部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地看着他说,"我也能。"他的朋友明白了罗斯福的意思,不再打听了。

富兰克林·罗斯福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拒绝,其语言具有轻松幽默的情趣,表现了罗斯福的高超艺术,在朋友面前既坚持了不能泄露机密的原则,又没有使朋友陷入难堪,取得了极好的语言交际效果。以至于在罗斯福去世后多年,这位朋友还能愉快地谈及这段总统逸事。相反,如果罗斯福表情严肃、义正词严地加以拒绝,甚至心存疑虑,认真盘问对方为什么打听、有什么目的、受谁指使等,岂不是小题大做,有杀风景!其结果必然是两人之间的友谊出现裂痕甚至危机。

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有求必应,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地拒绝他人,难以避免要说"不"。不过,这个"不"字好说不好听,如果别人笑着脸请求你时,你冷冰冰地说出一个"不"字,让对方非常受挫,这会伤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所以在说"不"时一定要讲策略性。

说话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而拒绝恰恰体现出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拒绝既要有力度又要不伤人,是很难让人把握的。因此对人说"不"的时候,意思一定要明确,防止不必要的误解。说话的方式灵活一些,点透即可。

我们应该以诚待人,应该说真话,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有时也有必要说点"假话",使用善意的谎言并不是鼓励你说谎,而是告诉你在某些时候,善意的谎言比实话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