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把话说死,别把事做绝
7510000000030

第30章 你给别人面子,别人给你台阶(2)

如果你总是无休止地挑战他人的自尊心,总有一天会吃苦头,因此,老于世故的人从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别人尤其是上司的坏话,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也绝不轻易去触犯虎威。

在职场,良好的形象有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所以职场中人更看重自己的脸面。在一个公司里,一个人的地位越高,他的面子似乎就显得越重要。所以,老板比员工看重自己的脸面,上司比下属看重自己的脸面。在上司处于极端尴尬,甚至脸面行将不保的紧急关头,你若能帮助他保全面子,这比你完成他交给你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功劳;反之,如果在本来能够帮助上司避免丢面子的前提下,你却束手无策,目睹上司颜面丢尽,上司就可能迁怒于你,即使嘴上不说,但也会怀恨在心。无论你工作多么出色,他一想起自己的"屈辱",就会情不自禁地找借口贬低你,让你永无出头之日,甚至将你扫地出门。

相对于普通员工来讲,当领导的人一般比较稳重,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似乎不应该有"大意失荆州"的事情发生。但领导也是人,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也会碰到突发事件,所以,领导有时候丢面子,也在情理之中。

领导丢面子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在重要的场合口误;

(2"被客户不留情面地批评;

(3"被生意场上的对手围攻;

(4"误入竞争对手的圈套,在突发事件前一时反应不过来。

当你跟上司一同面对以上情况时,你一定要冷静积极地处理,尽最大努力避免上司丢丑,从而保全他的面子。如果你无动于衷,或者惊慌失措,眼睁睁看着上司颜面不保,那么这你也就别指望在公司里有好的发展了。

某公司召开年终总结大会,经理讲话时出了个错,他说:"今年我公司利润持续上升,到现在已经创利230万元……"话音未落,一个员工站起来,冲着台上正讲得眉飞色舞的经理纠正道:"讲错了!讲错了!那是年中的数字,现在已达到430万元……"结果全场哗然,把经理羞得面红耳赤,情绪顿时低落下来,他的面子顿时被这一句突如其来的话丢得干干净净。

在上司的眼里,如果自己的下属在公开场合使自己下不了台,丢了面子,那么这个上司就可能认为,下属肯定是对自己抱有敌意或成见,甚至有可能是有组织、有预谋地让自己为难。这样的结果,是下属在提出批评和意见时所不愿看到的,也违背了他的初衷。

一位心理学家说:"人们都喜欢喜欢他的人,人们都不喜欢不喜欢他的人。"在公开场合不给上司面子的结果便是,上司要么给予以牙还牙的还击,通过行使权威来找回面子;要么怀恨在心,以后慢慢报复你。

领导十分注意自己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在其他领导或者众多下属的时候维护自己的面子,这绝不仅仅是因为有个文化的潜意识在作祟,更是领导从行使权力的角度出发,维护自己权威的需要。这种需要因受到公开的检验而变得更加强烈甚至是不可或缺。

如果下属在公开场合使领导感到难堪,即使他是出于善意的愿望,即使他的确是"对事不对人",但其结果也必然是使领导的威信受到损害,自尊受到伤害,等待下属的命运自然不言而喻。相反,如果下属能在公共场合保住领导的面子,领导嘴上虽然不说,心中却会对这位机灵的下属产生好感,他的前程自然也可想而知。

公司里新招了一批职员,老板抽时间与大家见个面,点名认识一下新员工。

"黄烨(huá"。"

全场一片静寂,没有人应答。

老板又念了一遍。

一个员工站起来,摇头晃脑地指着另一位员工说:"他叫黄烨(yè",不叫黄烨(huá"。"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老板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报告老板,我是打字员,是我把字打错了。"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起来说道。

"太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挥挥手,接着念了下去。

没多久,打字员被提升为公关部经理,很有"学问"的那个员工则被解雇了。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很明显,领导不喜欢这种"太明白"的人。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个领导没什么水平,打字员在拍马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缺口,犯错误有时也在所难免,而如何巧妙地让别人从尴尬中走出来,却是一门很高超的学问,是一种随机应变的本领和技巧。

每个上司都喜欢有一个为自己及时找回面子的下属。如果你能与上司搞好关系,在适当的时候,为上司填补工作上的漏洞,维护上司的面子,对自己的前程会大有好处。反之,就会影响自己的前程。

假如上司写的英文信中有某个字用错了,把整个意思都歪曲了,做秘书的可以婉转地问上司,表示自己不明白这个字的解释,请他指点,待他说明以后,可以问他那个字是否与另一个(正确的字"相同,此时上司就心领神会,可能会说用你提的字也可以,那里你便可将之更改。

其实,只要下属能时常记住自己的身份,便不难避免直说上司错误的事情,从而保住上司的面子。

给上司留面子,是对上司的尊重,就等于给自己留下充分的余地,下属可利用这个余地同上司在私下里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上司的尊严得到维护之后,你的好运也会紧随而至。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种"成为重要人物"的愿望,所以,当你满足了他的愿望,使他意识到他对你很重要时,他就会更加卖力,对你会加倍地友好。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无论他是默默无闻还是身世显赫,也无论他是文明人还是野蛮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你面前钉鞋的师傅还是居委会管事的,或是大街上蹬三轮车的,每个人都有被重视、被关怀、被肯定的渴望,当你满足了他的要求后,他就会对你重视的那方面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并成为你的好朋友。

因此,我们在各类广告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字眼:"聪明的人都会使用……","鉴赏力高超的人士都会使用我们的……","想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就要使用……","专门为那些被女性羡慕、被男士欣赏的贵妇而准备的……"这些广告语都在不断地告诉你:购买了这项产品就会成为被人们注目的人物,使你感到心满意足。

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实际上不可能成为令人注目的公众人物,一个村妇也不会因为使用了某个产品而成为贵妇,而且,购买某种产品的人也未见得都是聪明人。但是,这些广告却利用了人们希望成为重要人物的这种愿望而大赚其钱。

由此可见,只要满足了别人的这种愿望,使他们觉得自己重要,你就能很快地走上成功的大道。这种满足别人成为重要人物的愿望,的确是成功百宝箱里的一件法宝。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你算老几"、"你算个什么东西"、"你说的话分文不值"、"你不过是个普通人"等这样的话。之所以人们要如此对待他人,伤害他想成为重要人物的想法,是因为大部分人看到别人尤其是那些似乎无关轻重的"小人物"时,总是在想:他对我来说无所谓,他不能帮我什么,因此他并不重要。

俗话说,不走的路都要走三遍。也许那个人现在对你不重要,但也许某一天、某个特殊的时候他就显得重要了。

事实上,每个人,不管他的身份多么微不足道,地位多么的低贱,薪水少得屈指可数,他对你都很重要。道理很简单,就仅仅因为他是个人。所以,当你满足了他的愿望,使他意识到他对你很重要时,他就会更加卖力,对你加倍地友好。

有位公共汽车司机,是个脾气异常暴躁的大老粗,曾经几十次、几百次地甩下再有几秒钟就可以赶上的乘客,所以口碑极差。但是,他却对一位跟他无亲无故的乘客特别关照,不管多晚,这位司机一定会等他上车。

为什么呢?就因为这位乘客想办法使司机觉得自己很重要。那位乘客每天早上上车都会跟司机打个招呼:"早上好,先生。"有时他会坐在司机旁边,跟他说些无关痛痒却很中听的话语,例如:你开车的技术很好!你每天都在拥挤不堪的马路上开车,真有耐心!真了不起!于是,就将这位司机捧得飘飘欲仙,这位司机想成为一个重要人物的愿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那位说他好话的乘客自然就另眼看待了。

如果你能像那位乘客一样善待每一个人,能够满足他们成为一个重要人物的愿望,并且长期地坚持下去的话,你就会在你的事业上取得成功。如果你是个销售商,顾客会向你买更多的东西;如果你是个老板,你的员工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如果你是个员工,老板会更多地照顾你。

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身边的成功人士,你就会发现,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尤其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成功人士,都会善待跟他有关的每一个人,而且每个人都很尊敬他,看重他,因而大大增加他们对他的贡献。因为他把那些人看得很高,满足了那些人的心理需求,因此他就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我们在实际生活之中,往往会忽略一些重要的东西,如忽略"每个人都希望成为重要人物"这个观念。那么,我们在生活中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满足别人的这种愿望呢?

1.尽可能多地使用他们的名字

有人说,人的耳朵最喜欢的声音是他们自己名字的发音。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声音。如果你经常使用它,那意味着你真的关心他们,那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珍贵的。

2.聆听他们

这听起来很简单,而它也确实很简单,如果你认真对待的话。如果你是假装的,它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抛开关于自我的想法,聆听他们对你说的话。

3.如果有人等着与你见面,一定要向他们打招呼

千万不要忽视等着与你见面的人,即使你只会意地看他们一眼,并让他们知道你很快就会到他们那里去。这将使他们觉得你很在意他们。

4.暂缓回答问题

当有人问你问题的时候,停一会儿再回答。这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你花时间思考他们提出的问题。

5.当你在团队工作的时候,要关心每一个人

要记住,任何团队实际上都是由单个的、需要被认可和被欣赏的人组成的。当你向一个团队讲话的时候,你要看着每一个人,向他们说话,让他们知道你觉得他们是重要的。

你若想成功,就要让心胸宽阔起来,那你就先从善待跟你在一起的每一个人做起。只要你在平时注意做到以上几点,那么,你肯定会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

面对上司错怪时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但有一个基本原则不能忘了,那便是"保全上司的面子,保全自己的机会"。以这个大前提为基础,然后你才可以考虑自己的对策。

作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职场中与领导之间因私人关系、工作分配、报酬等方面的原因发生冲突是常见的。这时候,如果你处置不当,就会加深鸿沟,陷入困境,甚至导致双方的关系彻底破裂。

首先我们要明白,上司批评你肯定有他的道理,聪明人能善于利用批评,对待批评,这也体现了对上司的尊重。即使是错误的批评,处理得好,坏事也会变成好事,领导认为"此人虚心,没脾气",可能会对你留下好印象;而如果你横加顶撞,虽然一时痛快,但你和领导的关系就会恶化。他会认为你"批评不得",因此也就得出了另一种结论"这人重用不得"。

即使是领导错怪了你,他的火气是毫无根据的,你也不宜当面顶撞,通常情况下,缓和气氛、疏通关系、积极化解才是正确的思路。

小韩在五年前还是基层车间的一名普通员工,后来厂宣传部一个姓方的部长见小韩文笔不错,便顶着压力将小韩调进宣传部当了宣传干事。从此,小韩对方部长的知遇之恩一直铭记在心。两年后,小韩被抽调到厂办当了秘书,成为厂办王主任的部下,精明的小韩很快得到了王主任的喜欢。

没过多久,小韩忽然感到方部长与他渐渐疏远了。一了解,才知现在的领导王主任和从前的领导方部长之间有私人恩怨,因而,方部长总是怀疑小韩倒向了王主任那边。

其实,引发方部长对小韩误解的"导火线"很简单,在一个雨天,小韩给王主任打伞,没照顾到同时在场的方部长。而事实上小韩从后面赶上给王主任打伞时,确实没有看见方部长就在不远处淋着雨,误解就此产生了。

方部长一气之下,在许多场合都说自己看错了人,说小韩是个忘恩负义的人,谁是他的直接上级,他就跟谁关系好。这些话传到小韩耳朵里,小韩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

对此,小韩自有他的交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