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把话说死,别把事做绝
7510000000031

第31章 你给别人面子,别人给你台阶(3)

每当有人说起方部长和自己关系不好时,小韩总是极力否认根本没有这回事,他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方部长和自己有矛盾。小韩此举的目的是想制止事态的扩大,更利于缓和矛盾。

方部长和小韩在工作中经常碰面,每次小韩都是主动和方部长打招呼,不管方部长理还是不理,小韩总是面带微笑。有时因工作需要和方部长同一桌招待客人,小韩除了主动向方部长敬酒,还公开说自己是方部长一手培养起来的,自己十分感激方部长。小韩此举的目的是表白自己时刻没有忘记方部长的恩情。

待方部长火气消了之后,小韩利用同方部长一同出差去外地开会的机会,与方部长很好地进行了交流。方部长最终还是被小韩的诚心打动,说出了对小韩的看法以及误解小韩的原因--"雨中打伞"的事。小韩闻听,再三解释当时自己真的没有看见方部长,希望方部长不要责怪他。方部长也表示不计前嫌,和小韩的关系和好如初。

面对上司错怪时作出反应的一个基本原则便是"保全上司的面子,保全自己的机会"。在这个原则条件下,你可以选择以下若干对策中的一种或几种。

1.认真恭敬地倾听

这是对任何上司批评、责怪应有的第一反应。让上司把话说完,如果急于在上司错怪"程序"完毕之前就打断、结束上司的发话,你会失去获得某些重要信息的机会。上司对你的错怪,可能由于一时的冲动,可能源于长期的偏见,也可能出于小人的谗言,如果你没有耐心,你便无法正确辨别上司错怪的缘由。弄清楚上司错怪你的缘由,对于能否正确处理这类问题至关重要。对上司必须"先礼后兵"、"重礼轻兵",即使在上司错怪你、或对你有偏见的时候。

2.寻找恰当机会向上司提供事实真相

一般而言,应当在比较宽松的环境氛围中向上司说明情况。首先,应当在非公众场合向上司反映情况。其次,提供信息应当逐步推进。如果上司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则没有必要这样做。

3.提供详细的说明

上司可能会由于信息的繁杂而导致对正确信息的吸纳。通过自我批评让上司明白他的责怪是错误的。你可以表示,某事是自己没有能够及时向上司汇报,以至上司未能掌握更多的信息。在交谈中应避免使用"错怪"、"误会"、"你不知道"和"你不清楚"等词句。

4.明确地让上司体会到,你不在意他的错怪

保持你原来对待上司的距离和态度是最好的表达方法。有的上司在发现自己错怪下属之后,会表示出不安和歉意。但是,并不排斥有的上司在错怪自己的下属之后,还要求被错怪的下属不能有情绪。你越放得轻松,越做得自然,就越能让你的上司恢复同你的关系。

5.不强求上司认错

让上司认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硬要求上司表态、承认错误,是下属极不明智的做法。上司自有作为上司的特殊自尊需求。对不少上司而言,有时他明知自己错了,也不愿意在属下面前承认。除了个性原因,作为上司不轻易认错,常常是维护管理秩序的需要。从道理上讲,"有错认错"、"有错纠错"是应当的。但是,"认错"和"纠错"都是有代价的,而且这种代价最后往往是由组织承担的。因此,不强求上司认错,也是出于对组织的负责。

当我们遇到职业上的难题时,有人搭把手或者是有人一心拆台,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平时与同事的相互关系决不是个小问题,我们要抱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准则来对待一切人和事,没有人会拒诚恳于千里之外。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过结,如何化敌为友,在人生战场上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比如说,同事曾经与你为一个职位争得不可开交,不过,今天你俩已分别为不同部门的主管,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将来的情况又有谁知道?所以你应该为将来铺好路。

如果你无缘无故去邀约对方或送礼给他,太突兀,也太自贬身价了,应该伺机而动才好。例如,从人事部探知他的出生日期,在公司发动一个小型生日会,主动集资送礼物给他……记住,没有人能抗拒好意的。

要是对方擢升新职,这就是最佳的时机了,写一张贺卡,衷心送出你的祝福吧。如果其他同事替他搞庆祝会,你无论多忙碌,也要抽空参加,否则就私下请对方吃一顿午餐吧。恭贺之余,不妨多谈大家在工作方面的喜与乐,对过往的不愉快事件绝口不提,拉近双方距离。

记着,这些亲善工作必须提前抓紧机会去做,否则到了你与他有直接麻烦才行动,就太迟了,也只会予人"市侩"之感。

如果你做错了事,且影响到别人,快道歉!勇于认错的人并不多,这样做自然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还有,处处设身处地去感受他人的心态,再给予支持,没有人会不喜欢你的。

你与某同事在某事上持不同意见,又互不相让,以致言语上有冲突,你自问是过分坦白累事。而你最失败的一点是,曾列出了过去三个月来,这位同事做过的所有错事。如今,你感到后悔不已,希望把坏情况扭转,并愿意向对方道歉,可是,同事似乎仍处于极度失望和苦恼当中,叫你歉疚更深。

其实,最佳和最有效的策略是,向他简单地道歉:"对不起,我实在有点过分,我保证不会有下一次。"

要是你重提旧事,企图狡辩些什么,只会惹来另一次冲突,同时,显得你缺乏诚意,人家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记着,你的目标是将事情软化下来,与同事化敌为友。所以,最好静待对方心情好转或平和些时,正式提出道歉。

所谓冤家路窄,你的死对头,或者曾经结怨者,被调派到你的部门来,且和你工作关系密切。事实既然摆在眼前,你必须好好处理。

要你忘记怨恨,那是很难的事。但有几项原则,是有必要遵守的。

首先,无论哪一次结怨,谁是谁非,也不要介入工作的范围里,从此只字不提,以免双方公私不分。要是对方先触着疮疤,请平心静气,紧盯着他道:"我不会记着过去不愉快之事,尤其是在工作时间内,避免影响自己情绪。"

其次,摆出大公无私之态。或许你过往与拍档工作,一切讲默契、讲信赖,但对新同事,就必须事事讲清楚,以免有所误解。例如交代一项任务,必须清楚地指出任务的目标、完成日期和报告书的规划等,切莫想当然。

总之,你要抱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准则来对待一切人和事,没有人会拒诚恳于千里之外。

完成了化解冤家对头的大目标之后,下一步应该是广交朋友,使自己更好地融入职业圈子里,切莫做一个独来独往的边缘人。

你本着默默耕耘、尽忠职守的原则做事,可是公司里的同事有了变化,旧同事已另谋高就,新同事愈来愈多,竟与他们有格格不入之感。因为你一直以来不太注视周遭的人事变化,没有刻意与他们熟络所致。

补救的方法不困难,选一个特别日子(目的只是师出有名",例如顺利完成一个计划或你的生日,做东请同事吃一顿。这一顿意义重大,别忘记以下任务:乘机多了解每一位同事的背景,包括公与私,这对你有莫大好处,方便日后工作。

凭着熟络一点,加入他们的午饭圈,当然不必天天如是,这样既太突兀,对你也未必太适合,安排一个星期两天就够了,目的是保持一定的联系,同时可获取公司里一定的情报。除了午饭,下班后去娱乐一番也是好主意,远离了办公室,所有人都会放轻松,谈起话来也随便得多,更易熟络。

此外,公事方面,无论多熟悉,都应公事公办,但自己有空,不妨多向同事伸出援手,主动一点是必需的!

人是感情的动物,在愉快的气氛下工作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不妨多关心别人,体贴别人,增加亲切感,做起事来就更好办。由今天起,努力做个受欢迎的同事吧,将来你获升迁的机会也会大增。

笑容是最犀利的武器。当你托同事把文件做妥,说声"麻烦你",加一个笑容,他会被你的友善感染,特别努力;或者同事把做好的计划书交给你,别忘记谢谢他和微笑一下,这不但是礼貌,亦是感谢的表示。任何人都喜欢得到赞美。说些别人爱听的话,只要不是谎话,便不算埋没良心。切莫对同事大叫大嚷,这不但不礼貌、不友善,还表示你缺乏信心。

假若你遇上难解的死结,情绪低落极了,就更需要微笑,抛开烦恼,跟同事们谈笑,借此把恶劣心情冲淡,使精神集中于工作。

不要自扫门前雪,若同事需要你的帮忙,不应吝啬,尽力而为吧,即使不会立刻获得回报,但你的投资是不会白费的,起码他会认为你是大好人。

眼睛向上看,有贵人提携,是成功学里极重要的一环。同时眼睛也要往下看,小人物挡不了我们的路,但是有可能绊我们一个跟头。

歧视小人物、"下等人"本来就是一种偏见,是一个人修养较差的表现,同时,从我们为人处世的实际考虑出发,对于小人物也不可轻视,因为在命运的起伏中,任何人都会有沉沉浮浮,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定哪一天一个不起眼的人也会成为你命运的左右者。

可见,在某些形势之下,是没有小人物和大人物之分的。只要有可能为我们做事提供一点点帮助的,都要成为结交的对象。说不定,与这些小人物搞好关系,会比结交那些有虚名的所谓大人物更有用呢。

有时候,要想赢得"小人物"的心,光靠关心和礼貌是不够的,还要施展一点手腕,尊重他们,让他们有种心理上的平衡,这样才会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人落难的时候,连乞丐都有可能成为他的救星。因此,要学会理解别人,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重视身边所有的人,投入自己的感情,这样才会"得道多助"。

有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小蚂蚁到河边喝水,不小心掉到了水中。它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游不到岸边,只好绝望地在河水中打转。此时,一只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鸟看到了这一幕,很同情它,便衔起一根小树枝扔到它旁边。小蚂蚁挣扎着上了树枝,摆脱了险境,回到了岸上。就在小蚂蚁在河边晒身上的水时,听到一个拿着枪的猎人的脚步声,他准备射杀那只大鸟。在这危急关头,小蚂蚁迅速钻进了猎人的裤管,在他扣动扳机的瞬间,咬了他一口。猎人一分神,子弹打偏了,枪声把大鸟惊起,而后飞远了。

蚂蚁比大鸟弱小得多,但它却帮助大鸟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

摘掉有色眼镜,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看他们对自己有用无用,也不要看他们职务高低、身份贵贱,或许在面临危难的时候,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都会出手相助。

一只狮子抓住了一只小老鼠,这只小老鼠苦苦哀求狮子放了它。狮子被求得心软了,就放了这只小老鼠。小老鼠临走时说:"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报答你的。"狮子听后大笑起来,不以为然地说道:"就凭你,一只小小的老鼠?你能帮我什么呢?"小老鼠对它表示感谢后就跑掉了。

一天,狮子出来猎食,一不小心,被猎人早就设好的巨网网住了。狮子拼命挣扎,可是根本不管用,直到最后它精疲力竭,动也动不了了。它想,看来只能在这里等死了。就在这个时候,小老鼠赶到了,他带着自己的家族成员,用牙齿咬断了网上的绳子,把狮子救了出来。

重视小人物,并赢得他们的心,才能够为自己的事业打造出坚实、协调的人际关系基础,否则的话,他们很可能会成为我们事业上的绊脚石,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业务精英的话,那些刚进入公司的新同事,则可以称得上是小人物。别对他们侧目或者不屑,应该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工作上的指导,跟他们谈谈自己的心得和经验。这对于你而言,是易如反掌的,但却会令对方相当感动,并把它铭记在心,始终与你站在同一立场,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尊你为老师。很少的付出,就能获得很大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假若你是一个团体或者大型机构的领导人,就要学会重视那些普通员工,因为他们是你走向杰出的基础。你应该像一个长辈对待晚辈一样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只有这样,你才会得到他们的真心和忠诚。

有时候,要想赢得"小人物"的心,光靠关心和礼貌是不够的,还要施展一点手腕,尊重他们,让他们有种心理上的平衡,这样才会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记住那些小人物的名字。假如你在邂逅相遇的场合立刻叫出对方的名字,他脸上会很有光彩,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并很快对你产生好感。这样才能够吸引他们向自己靠拢,并帮助自己成就事业。

另外,在与"小人物"交谈时,言行要谨慎。小人物由于处于劣势地位,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尤其是与位高权重的人交往时,更会心有顾忌。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会伤了他们敏感的神经,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一个人事业上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或者自己所在的团体,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自己每天所接触的人和身边的小人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学会重视每一个人,包括身边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