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7510500000011

第11章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1)

1.誓言一百天

问世间情为何物,让这世间痴男怨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爱上一个人只是一瞬间的事,爱情源自冲动,源自不可名状的怦然。海明威是个热血方刚的男人,他深爱着自己的结发妻子哈德莉。可是另一段爱情来得太突然,就像春天的第一缕嫩芽,悄悄爬上枝头。

爱的滋味固然美妙,可是他却陷入了两难。他懊恼地发现自己同时爱着哈德莉和波林这两个女人,哈德莉稳重大方,是个贤妻良母,没有她,自己就没有今天。波林妖冶浪漫,精力充沛,他喜欢她的自然不做作。

哈德莉无法容忍海明威的见异思迁,她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誓言,内容是以宣誓这天为准,她要求在一百天之内海明威和波林不能有任何接触,也不能继续相爱。否则,她将毫不犹豫地离婚。哈德莉深爱着海明威,她心里还是期望他能断绝这个孽缘,早点回心转意。

但波林比哈德莉更浓烈更痴狂地爱着海明威,她不想放弃这个威武的男人。九月二十五日,当船刚刚离开英吉利海峡,波林的电报就发来了:“一切都好,我亲爱的。”她愿意为了永远和海明威在一起而分开这三个月,她相信只要忍受三个月就好了。

波林有着良好的家庭条件,她的伯父古斯普菲弗家财万贯,在哈德纳特香水公司的股份里拥有绝对优势。波林的父亲是彼格特克斯顿吉恩公司的董事长,他还在城市的东西两方买了几千亩低洼地,准备开荒。她有个贤良淑德的好母亲,生性淳朴、善良,从不伤害任何人。

在得知波林与海明威相爱的消息后,母亲流下了眼泪,她担心他们这么做会深深地伤害了哈德莉的心。同为女人,她知道这种痛苦一定难以消解。可女儿已经无法自拔地爱上了海明威,她没有办法阻拦,既然孩子们自愿相爱,做父母的唯有祝福。

波林经常写信给海明威,夸他是世界上最潇洒的男人。海明威尚处于同哈德莉分居的痛苦之中,结发妻子这么多年给他的关爱和鼓励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知道自己错了,可一切已经无法挽回。即使在这么痛苦的时候,他也依然坚持不懈地写作。美国杂志第一次购买了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残害者》,这为他带来了两百美元的收入。同时《太阳照常升起》的样稿也发给了出版社,他感觉到一切都有了新希望。

在巴黎和纽约这类繁华大都市生活过的波林,来到彼格特这样的小城镇,却立即就爱上了它。这里大概只有两千居民,可是一切却安逸而美好。她可以在幽静的小径上任意骑着单车。他可以看书、打桥牌、做衣服,偶尔和父母去看场电影,或者跟年轻人们一起跳舞。闲暇时会给海明威写情意绵绵的信,她发现自己越来越爱海明威,甚至连做祷告时都默默祈祷圣人约瑟能给她这样一个好丈夫。

海明威近来举动非常野蛮,也许是因为内心的懊悔无处排解。波林给他的信里谈到了自己的忧郁,谈到对哈德莉的同情。这更让海明威心痛,他写了很长的回信,向爱人倾诉着,忏悔着,似乎这样做能好受一些。

他不断地作恶梦,甚至考虑过自杀,因为这种辗转变幻的情绪是对他的最大折磨。如果圣诞节前这些麻烦的恋爱事情解决不了,他就要告别这个世界。他希望波林能够理解他的苦衷,对波林的爱让他有沉重的负疚感。他无数次陷入惶惑,爱情不该是甜蜜的吗,为何却夹杂着如此多的苦涩?

波林之后的回信给了海明威莫大的慰藉,她的善解人意让海明威觉得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波林的母亲也已经接受了他,甚至开始提“等你们结婚时”。海明威也不是天生就擅长忧郁的人,他渐渐地调理好了情绪,已经不像起初那么纠结了。一百天很快就会过去,波林终将会回到他的身边,一切只是需要时间。

他写了两个小说,一个是《金丝雀》,还有一个是回忆在战地医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故事《在异国他乡》。他靠写故事来派遣内心的孤独和忧郁,最近哈德莉给他开了一个索取家具的单子,他帮她搬送到她在弗勒伦斯街的新居去。东西很多,分了好几趟才搬完。海明威难过地流泪了,他感觉到这好像是真的在分家了,真的要和哈德莉离开了。他难以忍受离别的痛苦。

最可怜的是小波比,他完全不知道父母亲要办理离婚的消息。哈德莉为了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写信告诉海明威,婚姻问题由邮寄方式解决,以免当着孩子的面会伤害到波比。这段时间波比一直同海明威住在一起,他活泼好动,虎头虎脑的模样完全是海明威小时候的翻版。

波比爱爸爸,希望能永远跟他热爱的爸爸住在一起。海明威的心难过的好像刀割一般,孩子是无辜的,他无法相信,离婚对自己可爱的儿子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为了赎罪,海明威决定把《太阳照常升起》的专利给她。这一生中,哈德莉为他做出了太大的贡献和太多的牺牲,他无以为报。他决定要把他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所写的书的全部收入,都计入波比的信用基金名下。他对哈德莉的赞美发自肺腑,这份爱在即将逝去时变得异常可贵。

哈德莉不再挽留,她落落大方地开始操办离婚事宜,甚至取消了三个月的禁规。她接受了海明威对于那本书的专利权,并对海明威予以祝福。

作为第一部出版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非常成功。到十二月中旬时,销售量已经达到七千册。在接下来的第二、第三阶段里,这个数量又不断往上涨。评论界褒贬不一,格特鲁德斯坦恩的那句“你们都是垮掉的一代”被海明威引用,所以大家都认为这本书是“垮掉的一代”的翻版。

很多与书中人物身份相同的人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在书中他们找到了深刻的共鸣,在巴黎,它颇受好评。可是另一些被海明威影射的人却完全无法接受,比如凯蒂康涅尔看后简直气得发疯,他甚至把这本书压在床垫子下整整三天。海明威很在乎父母的意见,还好父亲既不赞同也不反对,但他给儿子邮寄了一份文学文摘的书评期刊,希望他未来能写一些高思想层次的作品。而母亲葛莱丝为儿子的书能有那么好的销路而感到高兴,母亲是个善良纯真的女人,她相信这个世界的纯净和美好,她给儿子的意见就是希望他能写出真正有益于人类的故事。

海明威没有时间去搜集人们的评论了,因为波林终于回来了。但不是第一百天,而是第一百零七天。海明威热情地迎接了她,他们去格斯达去度冬假。与此同时,哈德莉办理了和海明威离婚的手续,那天是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七日。哈德莉是一个爱情战士,她决定要勇敢放弃伤心的过去。

海明威或许暂时忘却了那忧郁纠结的心情,他正在阿尔卑斯山和波林滑雪。美好的爱情冲淡了过往的创伤,新人笑如春花,旧人何等落魄,一段曾经山盟海誓的婚姻彻底画上了句号。

2.世界相安无事

两个人不管曾经多么相爱,一旦有了感情的裂痕,就很难回到最初。婚姻是两颗心的结合,离婚则是把牢牢粘在一起的心残忍地撕开。可是很多时候被伤透的心已无法再去爱,但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能迅速把感情转移到新的爱情里。

海明威在离婚的头几个月痛苦不堪,他常常在黄昏时看着夕阳怒吼,流泪。让他更觉伤口撒盐的是,有人度过《太阳照常升起》后,竟扬言要杀了他来解气。他干脆逃到瑞士去,那里风景如画,就当去散散心,散开这一片压在心底的乌云。

即便是逃到瑞士,也逃不掉那些纠缠他的读者。就在新年那天,一个叫查德波华斯史密斯的读者给海明威写了一封信。这个人写信是有原因的,海明威把他当作书里的一个牺牲品,他怒斥海明威是个卑鄙的可怜虫。海明威看后怒不可遏,认为这个人是个懦夫,如果他身在巴黎,史密斯一定不敢写这种信。可是史密斯很坚持,认为海明威是个小人。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海明威的一些恶习越来越明显地表露出来了。别人对他好,他却在背后说人坏话。就像路易斯和玛丽布隆菲尔德邀请好意邀请他去作客,他却在背后讲主人的坏话。其实他并非真的出于坏心,他只是烦躁,想找乐子。对于海明威来说,生活中唯一快乐的事情就数他的著作了,《太阳照常升起》的销量一直稳步上升。杂志社和出版社都对海明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邀约多了起来,价位也抬升了。《美国商报》用三百五十元买了他那篇《五万美元》,这让海明威兴奋了好久。既然在小说领域能有所建树,海明威一旦看到苗头就一定不会停止。伯金斯的建议是,想在这年秋天出版海明威的一本短篇故事集。海明威喜欢秋天,那是个收获的季节。如果一切成功,这将是他的第四本书。他决定给它命名为《没有女人的男人》,就像他现在的状态,内容也不准备表现任何女性娇柔的痕迹。

波林对于海明威一直延期婚礼很不满,她不明白海明威的心。其实海明威还是深爱着哈德莉,他无法忘怀曾经和结发妻子恩爱的点滴。纵然情已去,往事不可追,但他还是隐隐期望哈德莉能够再次挽留他,那么他随时做好回到她身边的准备。他想念哈德莉的温柔软语,想念和儿子在一起的轻松时光。但一切回不去了,哈德莉在巴黎,盖和玛丽希科克照顾她。

可是海明威不死心,他一月份带着波比跟朋友们聚餐,以示跟过去的生活没什么两样,还给父母说自己跟哈德莉仍是最好的朋友。

盖一直渴望有一次没有女人的旅行,海明威这次鬼使神差地同意了,也许是因为波林的反对,激发了他想去意大利墨索里尼走一走的冲动。波林挽留无望,只好顺从他。海明威出去之后,波林给他写信,这是他们固有的交流方式,情深意重都浓缩在小小一页纸里。波林在家十分想念海明威,她又不愿低头承认自己只是太想他,就高傲地讽刺说海明威去意大利不过是为了“提高男人社会地位”。以后一旦结婚,波林一定会阻止他做这么长时间的旅行。事实上,是因为她简直无法忍受没有海明威的日子。这个男人深深地刻在她心里。

海明威在旅行的时候,波林已经看了华罗街的一套房子,租金合理,又干净又大,她计划着只要海明威回来,就能租下来准备结婚。

海明威只在意大利待了十天就回来了,此时哈德莉也终于决定要带着波比回到美国。海明威亲自送了他们上火车,这一份牵挂终于能暂时放下。他把精力扑在了工作上,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作目录,收录自己最得意的短篇小说。

时光倏然划过,波林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五月十日那天,天气晴朗,一对新人在巴黎的普西教堂交换了戒指。波林亲吻了海明威的面颊,幸福的红晕让白纱中的她愈发美丽妩媚。他们收获了很多祝福,包括波林的家人,海明威的亲友,这让波林大为宽慰。他们去了隆河三角洲的一个小渔港度蜜月,那里尚有自然风貌,长长的白沙滩洁白细腻,在这样美妙的风景里,海明威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

波林是个好妻子,她不干涉海明威的自由和时间,这跟她婚前的承诺完全一致。趁这段休息时间,海明威把两个短篇《十个印第安人》和《白象山》寄给了伯金斯。

现在海明威已经跟往日大不同了,他的声望与日俱增。在他准备写第二部长篇小说时,一个喜讯让他快乐地蹦了起来:波林有孕了!波林自己也被快乐冲晕了头脑,在高兴了之后,她决定去美国生孩子。哈德莉当年也是那样,不过波林已经三十二岁了,怀孕的感觉比一般孕妇要痛苦。但她不介意这些,反而海明威因为哈德莉而无法带波林回美国,这令她心里有些不好受。

波林是个聪明懂事的女人,她知道如今海明威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想要守住这个深爱的男人,她需要更加善解人意。现在她比较喜欢坐在床头大声朗读杰姆斯的小说《艰难的时代》,算是暗暗给海明威提个警醒。

这一年要结束了,《没有女人的男人》销量颇丰。海明威心里暖暖的,想到波林肚子里的孩子,自己正在筹划的第二部长篇,一切都是充满了希望。他的梦想要一步步实现,未来不能急。过去的梦已碎,那就让它们随风而逝。他明白活着不就是要往前看,这样才能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3.眼睛越过金黄色的稻田

人生就像双页纸,左页写着得意,翻开这页,另一面一定写着失意。没有人会有十全十美的人生,纵然一个人再春风得意,却不能贯穿始终。

海明威刚刚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春,就迅速凋零到秋季。年底结婚后到第二年初,他的生活都不顺心。自从波比不小心挖伤他的眼球,他就惶恐地担忧自己会失明。一月份和马克莱斯去滑雪,也不知道为什么心神不宁,他总是摔跤,摔得鼻青脸肿。祸不单行,二月初回到阴冷的巴黎,屋漏偏逢连夜雨,家里暖气管冻裂了,海明威硬生生冻成了伤寒。总之,倒霉事接二连三,让他心力交瘁。他还被碎玻璃划破额头,这道长长的刮痕流了很多血,在医院缝了九针。他正经历着身心的双重折磨。

朋友们都很担心海明威,埃日拉庞德、伯金斯、甚至哈德莉都给他写信,让他一定要乐观。其实这些都不是海明威最沮丧的,身为一名作家,他最纠结于自己写的作品质量不高。他在二月份写作的短篇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为了不让伯金斯对自己失望,他唉声叹气地解释过去的一年都经历了什么苦痛。

他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能着手写一个新的长篇,他设想着,这个长篇应该是战争和爱情双线索的,就像曾经与阿格妞丝的艳遇那样刻骨铭心。他写道:“但事情应发生在别的国家里,只是那个妓女已经死去了。”阿格妞丝当然不是妓女,但海明威觉得小说的情节应超于生活,这样的安排有助于推动故事的发展。

他写道:“那年夏末,我们住在河边的一个村子里,河那边是一片平原,平原的远处有山峦翠嶂。河滩上有无数的碎石和圆圆的鹅卵石。它们经过河水的冲刷,表面洁白可爱,现在被太阳一晒光泽夺目。河水清澈呈浅蓝色,急冲冲地向远处流去。……”海明威很喜欢这段话,仿佛看到了美好的过往,看到那金黄色的稻田。风吹麦浪的波涛,动人的震撼,像画一样立体地呈现在眼前。

在写作有了头绪之后,海明威觉得心情舒畅多了。他对波林提议去美国,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波林立即同意,他们乘坐皇家邮轮奥里塔号去哈瓦那旅行,这十八天里,他额头那道长疤依然很明显。四月上旬他们在哈瓦那登陆,坐小船去的凯威斯特岛。波林穿着美丽的长衣,怀孕中的她格外楚楚动人,面颊的光泽洋溢着幸福的红晕。凯威斯特岛凯威斯特岛美不胜收,纯天然的自然风光对海明威夫妻的情绪都有大的改观。但他们只能在这里住六个星期,波林的父母希望他们尽快去彼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