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7512400000071

第71章 1957^-1960年间的“反右”、“大跃进”

1957年4月下旬开始的整风运动,到6月初变成了反右斗争,7月份南工划了100多个右派,9月份开学后又继续在教职员和学生中划右派。

从南工划定右派分子的情况对照全国高校来看,总的比例和学生中比例较高。教师中比例虽较低,但教授、副教授中右派分子比例则高达10.67%,且多为九三、民盟、民建、农工等民主党派的南京市委或南工支委负责人,南工工会主席也被划为右派。他们均是教授中的“头面人物”,整风运动中,本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要求,披肝沥胆,知无不言,结果被划右派,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知识分子工作,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当时,院长兼党委书记汪海粟曾对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做法进行抵制,虽然处境困难,仍本着对党忠诚负责的精神,在党内进言。后来,汪院长被省委定性为“严重右倾机会主义性质的错误”,被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并调离南工。此案到1979年才彻底平反。

1958年,全国开展大跃进运动。在此背景下,南工的工作,一方面作为整风运动的整改与思想教育,先后开展了紧缩机构、下放干部、“双反”、“交心”等运动,另一方面是围绕贯彻教育方针,大办工厂、大炼钢铁、大搞科研,全面跃进,进行教育大革命。前后三年间各项运动此伏彼起,连绵不断。

南工的整改从紧缩机构和整编人员开始,1957年11月公布了整编方案,共减科室13个,减人员452人(其中52名教师,400名员工)。到1958年底,总计下放农村334人,其中教师16人,科长3人,教辅人员107人,职工208人。

1958年3月,学校根据上级指示,开展“反浪费、反保守”的双反运动和“交心”运动,仍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形式。到6月份,运动转向“大跃进”,全校大办工厂,最后合并为8个厂,设计院也于此时建起。全校又投人大炼钢铁,将学校大门、全院铁床、安全楼梯栏杆等也充当“炼钢”原料,造成大量浪费。学校还以群众运动方式大搞科研,3000多名师生参加,轰轰烈烈,但真正出成果的不多。

1958年9月,又开始搞教育大革命,强调边干边学,结合劳动进行现场教学,“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求学生在操作上达到3级工、4级工水平,形成了生产劳动喧宾夺主的态势。

1959年全国开展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南工则开展了向群英会献礼的比干劲、争先进竞赛。1959年度我校共完成科研项目(含革新项目)194项,发表学术论文7。多篇。在省群英会上,南工共有阴极射线真空管、大功率真空管、北京火车站和南京大桥桥头堡设计方案、陶粒混凝土、机器人等110个项目参加了礼品展览,陈昌贤、陆钟柞等10人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其中陈、陆二教授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与特邀代表杨廷宝、林圣华(学生)一起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这种运动就是一切的局面,使教学无序,师生疲惫不堪,造成的是不良后果。再者,千军万马搞教改,以打仗方式搞科研,即使作出某些成果,也在同时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惊人浪费,对连续科研攻关多日不休眠的教授身心健康造成了明显损害,从使用人才的长远效益看,这种违背教学、科研规律的方式也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