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者无畏:三星总裁李健熙和他的商业帝国
7530300000011

第11章 第一项事业——韩国半导体

1979年12月,三星集团收购了韩国半导体公司,并将其改名为“三星半导体”,使其成为三星的独资企业。

1980年1月,三星半导体和三星电子合并。至此,三星电子公司将三星半导体作为核心产业进行发展。

与其说是三星集团造就了韩国半导体在世界上的神话,倒不如说,是李健熙造就了韩国半导体。准确说来,韩国半导体是李健熙的第一份事业。

高瞻远瞩,力排众议

李健熙在大学毕业之后开始正式进入三星集团,在父亲身边悉心学习摸爬滚打了数年的李健熙,也渐渐地在商业上练就了独特的眼光和决断力。

在发展的最初阶段,三星集团并没有紧跟新经济技术革命的步伐,仍将产业投资集中在重工业、石化工业等传统工业上。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的半导体产业起步最早、做得最好的当属日本。可以说,当时的日本垄断了亚洲的半导体市场。那个时候,三星集团虽然对半导体芯片业务有所涉足,但是只是抓住其中的一点两点,并没有将其作为核心的产业去发展。

当时,李健熙就认为,三星集团在核心技术产业方面的缺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集团未来的发展。于是,他建议三星集团在业务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将核心业务扩展到电子、半导体和通信方面。第一步就是要收购韩国半导体公司,将其发展为三星集团的核心公司。

商人不做赔本的买卖,没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他们是不会考虑的。由于不熟悉半导体行业,再加上日本的半导体发展的旺盛势头让韩国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发展几乎没有优势可言。李健熙的这一大胆建议遭到了三星集团以李秉喆为主的保守派的反对。在他们看来,这个“二世祖”的决定有些可笑。收购一家衰败的公司就算了,还要将做得不行的业务重点去发展,这也太冒险了吧!

然而,从小遇到困难不放弃的执着精神让李健熙没有因为遇到阻碍而放弃对半导体行业的看好。他当时就对自己的父亲说:“就算只有我一个人,我也想试试!”

于是,李健熙不顾父亲的反对和众人的不看好,用自己的个人财产收购了韩国半导体公司50%的股份。购买韩国半导体公司后,李健熙告诉自己,一定要将这个产业发展壮大,这个产业日后的发展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在很多企业中,如果有好的建议被公司高层全盘否定之后,有的企业家会就此作罢,不用说收购一家众人都不看好的公司,更不用说用自己的个人财产去摆平一切的事情了。所以,这些企业家注定无法达到李健熙的高度,取得李健熙那样的成就。

事实证明,李健熙是对的。他在商业上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断力,让他向三星的高层证明了半导体行业的确是一个有广大前景的产业,它将带动三星集团在新世纪的飞速发展。

随后,三星集团收购了韩国半导体公司剩下的股份,成立了“三星半导体”。从此,三星集团的业务开始向半导体行业倾斜,要同日本半导体产业分一杯羹。

电子产业里的神话

机遇对于人来说就是那么突如其来,而如果能抓住机遇,最后获得的巨大成功也会让人不敢想象。

三星集团在李健熙的带领下踏上了高科技的列车。而他带领“三星半导体”走向世界一流水平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经典案例。

后来,三星半导体和三星电子合并,也就是今天为世人所熟知的“三星电子”产业。

在李健熙的领导下,“三星电子”成为了三星集团子公司中规模最大且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2009年,三星电子超越惠普(HP)成为世界上最大的IT企业。而在国际市场上,三星电子生产的电子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特别是三星电子生产出来的智能手机Galaxy S系列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代表时尚的高端消费品。三星在电视领域更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

三星电子产业在国际市场获得的成功向世人证明了一件事情:当年,三星集团业务上面的选择是正确的,李健熙的决断是正确的。

假如,当年的李健熙没有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商业眼光,三星集团也不可能在业务方面有如此成功的转型。

在标榜高科技的现代社会里,如果三星集团不在核心技术领域做出成绩,它很难会有现在令人瞩目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