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道:"既如此,为何诸贝勒大臣皆不言语?"
莽古尔泰道:"我乃代表众人而言。"
努尔哈赤暴怒,厉声道:"尔等诸贝勒大臣窥测大阿哥脸色,竟一言不发,究竟安的什么心!如果认为我和莽古尔泰说的不对,皇太极、阿敏、达尔汉虾,你们可对天发誓。你们发了誓,我们自会认错。如果你们不想发誓,为什么还坐在大阿哥一边!"
皇太极等三人立刻仓皇起身,站到父汗一侧。
代善孤身一人,附伏在地,震颤不已。
空中如同滚过了闷雷,努尔哈赤的声音隆隆作响:
"先前欲使大阿哥袭父之国,故曾立为太子。现废除太子,收其军政大权,将其专主之僚友、部众尽行夺取!"
然而,代善果真是一个才疏学浅、放荡不羁、狭隘自私、碌碌无为的"寻常庸夫"吗?
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代善失败了。
如果转换一个角度,我们将可能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呢?
太子被废,是后金国初四大疑案中的第三个疑案。疑中疑,案中案,作为太子被废的先声和前提,此疑案中包括后金国初四大疑案的第四个疑案--富察氏被休。
富察氏是努尔哈赤第二个大福晋,即是与努尔哈赤患难与共、创业建国的衮代皇后。她位高望重,生有两子。一子莽古尔泰是四大贝勒中的三贝勒,正蓝旗主;另一子德格类是十固山执政贝勒之一。
然而她却被努尔哈赤冠以四罪休弃。
四罪是:一、勾引大贝勒代善。二、私藏财物三包,金帛三百,蒙古福晋告曰:"阿济格阿哥家中二柜藏有大福晋帛三百匹,大福晋常为此担忧,欲焚于火、欲投于水,因惜此帛,皆未果。"三、私赐衣帛与二将之妻,其中有给总兵官巴笃里二妻作朝服用的宝石蓝色倭缎、给参将蒙阿图之妻一件绸缎朝服。四、私赐财物与村民。
显然,其中后三罪不能成为休弃的正当理由。富察氏身为大福晋,收藏不算多的财物、赏赐属下、周济村民并不为过。
关键是与大贝勒代善有暧昧关系的第一罪,唯此一罪能深深伤害努尔哈赤。
背离丈夫,与他人通奸,与丈夫前妻之子通奸,任何有血性的男儿均不能容忍,更何况是横扫六合的天之骄子努尔哈赤,是情深意重又恋妻爱子的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闻听此事,悲愤异常,他惨然一笑,竭力掩盖着声音的颤抖:"吾以金珠饰汝全身,又以人所未见之美帛与汝穿,汝乃不念汗夫之恩养,蒙蔽吾眼,置吾于一边,而勾引他人,岂不可杀耶!"
而这一罪却是有首告、有证人,经过调查而定案的。
据《满文老档》记载,后金天命五年(明泰昌元年,1620年)三月,小福晋代音察告汗道:"大福晋曾两次备饭,送与代善,代善受而食之。又一次,给皇太极送饭,皇太极受而未食。且大福晋一日二三次遣人至大贝勒家,如此往来,谅有同谋。大福晋自身,深夜出院,亦有二三次矣。"
诸贝勒大臣也揭发说:"在汗家宴会、聚集议事时,大福晋用金饰、东珠装扮己身,眼望大贝勒行走。"
努尔哈赤派达尔汗虾、额尔德尼、雅逊、蒙喀图调查,结论属实。
努尔哈赤面色苍白,冷静吩咐:"杀大福晋何为?彼诸幼子生病,尚须看护服侍。吾不与彼共处,将彼休离。嗣后,此福晋给与之物,无论何人皆不得收受,无论何人皆勿听其言。若违此命,无论何人听取大福晋之言,领受其给与之财物,则不论男女皆杀之。"
遂与大福晋别离。
大福晋富察氏送饭给大贝勒代善,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她身为继母,备饭送子食用,无可指责,且为常例。更何况她同时也给四贝勒皇太极送过饭;更何况努尔哈赤本已将她同诸子托付给了代善。
努尔哈赤曾说:"我身殁后,大阿哥需善养诸幼子和大福晋。"
大福晋为努尔哈赤身后、也为自己和自己的子女计,笼络代善,或仅为与代善搞好关系乃人之常情。
而食与未食,全凭代善、皇太极自言。
遣人至大贝勒家、深夜出院,都是"谅有同谋",缺乏与大贝勒私通的真凭实据。
至于在诸贝勒大臣聚会议事时,装扮己身,"眼望大贝勒行走",更是说其有则有,说其无则无。
然受命调查的四大臣,却得出了不利于代善的"属实"的结论。
四大臣又是些什么人呢?仔细考察,四大臣有一个共同之处:均与一人有非同一般的关系。这个人便是后来承继大统的皇太极。
这四名大臣中,额尔德尼既是努尔哈赤的重臣,又是皇太极的死党。他经常私自越旗往皇太极处通报情况,为皇太极争位出谋划策。
另外三名,达尔汉虾(即努尔哈赤养子扈尔汉)本与代善有隙,代善曾向努尔哈赤说过他的坏话,此时隶属于皇太极的正白旗。雅逊、蒙葛图也都是皇太极的旗下之人。
事情似乎已经很清楚,一些人暗中联合起来,通过诬陷富察氏打击代善,阴谋废掉代善的太子之位。
这一次来势更猛,是与继母私通的滔天大罪,是欲置之于死地的谋划(幸因努尔哈赤比较明智而未能得逞)。
这一次不是褚英式的孤言难辩。由于"私通"之罪既未公开宣布,也未通知代善,使二人、特别是代善,根本就无法开口,无从辩驳。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倒嗣政变。富察氏和代善成了这场政变,或者说成了争位之战的牺牲品。
皇太极参与了阴谋,而且种种迹象表明,他是策划这场阴谋和政变的核心人物。
在此政变中直接得利的有三个人:一个是小福晋代音察,她因首告有功,被升与努尔哈赤同桌共食;一个是侧福晋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富察氏被休弃后,她晋升为大妃,成为努尔哈赤的第三个大福晋,子以母贵,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亦跻身为代替太子执掌国政的八和硕贝勒之列;还有一个,便是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
褚英被诛后,"四大贝勒各拥重兵,觊觎大位"。其中阿敏为努尔哈赤之侄,非直系,代善和莽古尔泰则成了皇太极的主要对手。
二人之中又以代善为尤。
代善是褚英同母弟,在所余十五皇子中居长。他屡建军功,曾被努尔哈赤赐与古英巴图鲁(意为钢铁勇士,有清一代为代善所独有)的美称。他佐父治国,权倾朝野,本人位居四大贝勒之首,拥有正红、镶红两旗;其侄杜度主镶白旗,其长子岳托、次子硕托均已是拥有牛录、统领军队的勇将。尤为难得的是,他为人宽厚谦让,从不居功自傲,故此深得人心。
无论从嫡长,还是从战功,或是从已有的权势、威望,代善于太子之位均无可非议。
然在此次富察氏被休事件中,代善和莽古尔泰同时遭到了沉重打击。
富察氏是莽古尔泰生母。富察氏被休,莽古尔泰不知所措。他急于取悦努尔哈赤,竟亲手将生母富察氏杀死,从此声名一败涂地,与汗位无缘。
代善同努尔哈赤之间则因富察氏被休事件,出现了一道不可弥补的感情裂痕。不久,发生了代善与汗父争宅基地、听继妻谗言虐待前妻之子硕托、诬陷硕托与其妾通奸三件事。这三件事,本可看做家务细事,但努尔哈赤对代善已心存成见,将此三事上升认识,认为代善若继汗位,势必内宠悍妇、外信小人、混淆忠奸、诛戮无辜、以权谋私、搅乱国政,全不考虑代善一贯宽厚谦让、足智多谋、勇武过人,全不考虑代善为后金国立下的累累战功和用血汗树立的崇高威望。
代善终被废去了太子之位。
完全有可能是皇太极联合阿巴亥,通过阿巴亥指使代音察诬告富察氏和代善,制造了这起冤案。事实上,"大福晋送饭给皇太极,皇太极受而未食"之类画蛇添足的表白,皇太极党羽的指鹿为马、众口一词,也都处处留下了皇太极争位的蛛丝马迹。
《满文老档》记载大福晋被休弃,没有指明是哪一位大福晋。
努尔哈赤共有过三位大福晋。在迎娶第二位大福晋富察氏(即兖代皇后)时,褚英、代善之母--第一位大福晋佟佳氏已死。以后努尔哈赤又有乌拉那拉氏阿巴亥为第三位大福晋。
一种说法认为被努尔哈赤休弃的是第三位大福晋阿巴亥。影视故事多采用这种说法。
阿巴亥十二岁时被其叔父、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作为报答不杀之恩的一件礼物,献给努尔哈赤,作了侧福晋。她为努尔哈赤生养了最小的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深受努尔哈赤宠爱。阿巴亥与代善,或者是美人英雄两相情笃;或者是为了在年老的丈夫死后,为自己和自己的幼子找一个可以托身的靠山,而发生了皇太极指使小福晋代音察告讦之事。努尔哈赤忍痛将其休弃。然努尔哈赤临终前四天,终于不能按捺内心深处对她的爱恋之情,降旨令她返宫,与她重叙夫妻之情。最后,她被皇太极等诸贝勒逼迫,撇下三个幼子,为努尔哈赤生殉了。
如此情节,极富戏剧性。人物感情与命运一波三折,大起大落,适合影视编排。但从太子被废事件发生后,莽古尔泰手刃生母大福晋富察氏,以及阿巴亥诸子地位上升看,被休弃的大福晋似乎不是乌拉那拉氏阿巴亥,而是富察氏。
大福晋生殉
权力、汗位的血腥斗争,伴随着努尔哈赤的一生,甚至延续到他生命结束之后。
讲到此处,不能不提前将发生在努尔哈赤身后、后金国初四大疑案之后的又一个疑案告知读者,这便是"大福晋生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