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子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西起湖口东到江阴的千里江防线上,分三路渡过长法。21日,毛泽东、朱德下达“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彻底、干净地消灭一切敢于抵抗之敌”。国民党江防土崩瓦解。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在香山的双清别墅,清晨,徐肖冰拍下了毛泽东坐在木椅上看解放南就捷报的照片。照片上“解放南京”四个字清晰地预示着一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1.蒋介石防不胜防
国民党主力已失,蒋介石病急乱投医,一方面,编陈新军,四处抓丁;一方面,将长江划为三段加紧防备。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在水网河汊中,在小山岗上抓紧练兵,从思想上、政策上,战术上、技术上作好了渡江作战的准备。百万大军,投鞭断流;千舟待发,如箭在统;义师所指,山河归一。
1.1“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
1949年渡江战役以前,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部已被消灭,美帝国主义扶持的蒋介石政府,像一只破船正在风雨飘摇的历史长河中沉没。中国人民的胜利已成定局,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就在这个时候,国民党政府为了保存残余力量及美国在华势力,企图取得个喘息机会,发表了求和声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彻底揭穿了国民党企图赢得时间,然后卷土重来、扑灭革命的和谈阴谋,并提出八项条件作为和谈的基础,而且郑重声明不管谈判结果如何,人民解放军要渡江南下,向全国进军,革命一定要进行到底。
1948年底,蒋介石在江南和大西南各地新建了15个编练基地,计划用一年时间编炼成200万新军。徐蚌失利,解放军逼近长江,蒋介石不得不将编练新军期限缩为半年。
孰料解放军连半年时间也不给,当解放军发出最后通牒时,除了台湾孙立人、四川罗广文、江西张发奎等四五个编练基地有点实力外,其他如王敬久、张雪中、欧震、黄杰、陈铁、钟纪、孙元良、胡琏、李弥的编练司令部大多还是些空架子,不是编练司令不努力,而是壮丁难抓,勉强凑起几个营团,一时看管不严,连人带枪一起拉走了。没有人拥护国民党,没有人相信国民党能够打败共产党,谁都不愿意为国民党效命了。
由于兵少,蒋介石把长江划为三段:从九江的湖口往西到宜昌为一段,划归华中白崇禧;从湖口往东到上海为一段,划归京沪警备司令汤恩伯;宜昌以西为一段暂且由宋希濂管着。湖口以东是重点地段,全长1500多华里,总共18个军75个师45万人,平均一华里仅300人,湖口以西更少,10个军40个师25万人。整个长江防线115个师70万人。平均一个师6000人,比正常编制缺员2♀3/,这些缺员师都是屡战屡败之后重新补充起来的,战线长,兵力少,战斗力弱,怎么打仗?蒋介石指望练司令无望,发出话来,以各种方式招兵买马,不论何人,能拉起1万人队伍者委以师长,3万人马委以军长。有个自称原国民革命军师长的人响应,蒋介石破例亲自召见,此人剽悍粗犷,当着蒋介石的面痛斥门户派系之弊,说他本人就是饱受系倾轧之苦,不得已才退隐湘粤山中,十余年来身在山野心在党,广结湘粤边志士,无时不思报效党国,近闻“共军”猖獗气焰过甚,实在忍无可忍,这才出山请命。蒋介石问他有多少人,答曰1万,又说只要有枪有炮有被服给养,10万人马招之即来。蒋介石非常高兴,即批银元10万、枪支1万,要他编一个师,领军长衔,以后扩建随报随批。俞济时觉得有点蹊跷,提醒说是否先做些考察,蒋介石说:“一望而知,这个人不是那种说大话而不务实际的人,能在我面前痛贬吾党弊端,很难得的。”一个月过去,粤桂边毫无消息,后来俞济时一问才知闹了大笑话。那个“国民革命军师长”原来是个土匪头目,积了一大笔钱在香港鬼混,听说蒋介石招兵,酒后与人打赌,竟然得逞,腰缠10万银元和用1万条枪支变卖的钱回到香港逢人便说:“得很咧。”
缺钱花吗?找老蒋去,大方遵蒋介石的旨意,顾祝同、汤恩伯把防御重点放在东段,东段的重点放在京沪段,而京沪的重点在沪。
一些将领认为过早地把力量集中京沪段对全线防御不利,一旦共军从薄弱处突破,迂回过来,是很危险的。但很少人公开提出不同意见,一则确实兵力分派不开,再则这是蒋介石敲定的。谁也不愿意违逆上意。但作战厅长蔡长治肩挑重任,有话不能不说:“重点防京沪段是有必要的,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上游三个重要地段——芜湖、荻港、安庆兵力太弱,倘若共军以弱兵攻京沪段而以强兵攻上游要点,从芜湖、获港、安庆突破,挺进纵深、迂回浙赣线,从侧后包抄京沪,则形势严峻。”
汤恩伯说蔡文治的意见在理论上是对的,但是在实际上只能按现在的计划分配兵力,因为他们的力量就这么大,不能平均分配,轻重颠倒。他搬出蒋介石来:“委员长对此早有周密考虑,我们就是要在京沪决战,敌在京沪段渡江,我们就灭敌于江中,若从上海突破,迂回包抄京沪,那就灭敌于陆上。上海渡江能否得逞且不说,渡江后从纵深挺进迂回浙赣线,地形复杂,不利运动,接近京沪谈何容易,敌若接近京沪,我们就在京沪决战中歼灭之。”
就在国共和平谈判开始的第二瑚,蒋介石在溪口召见参谋长顾祝同和京沪警备总司令汤恩伯,要他们汇报长江防务情况。顾祝同说:“关于长江的设防问题,根据总裁的决定,把长江防线划分两大战区。湖口以西归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指挥,共25万人,湖口以东归京沪杭警备总令汤恩伯指挥,共有75个师、45万人。我们已经拟定了京沪杭战区的作战方针,请总裁裁定。”
“很好。”蒋介石看过之后,笑着说:“这才是我们治国的根本大计。至于和谈,只不过是争取一点儿时间而已。”“是的,总裁。”顾祝同继续汇报说:“我们的作战方针是: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沪杭三角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的防御方针坚守淞沪,以空军优势支援之,然后以淞沪为桥头堡,作为待机进攻的跳板。关于具体方案,请恩伯谈吧!”
“是。”汤恩伯报告说:“根据总裁批准的作战方针,我们决定长江防线的指导要项如下:一、共军如由镇江、南京段下面渡江时,应以机动部队阙汉骞的五十四军、胡长青的第九十九军也歼灭之。如不奏效,第一绥靖区顾锡九的第一二三军,王克俊的第二十一军,王秉成的第五十一军,由镇江沿公路和铁中逐次抵抗,直到退至上海。海空军全力协助地面部队,以确保淞沪地带。二、共军如由皖南渡江时,张世希的第七绥靖区的第六十六军、二十军和刘汝明的第八兵团各部应独立作战。曹福林的第五十五军,于兆龙的第九十六军、刘当珍的第六十八军应伺机反扑。如不奏效,应适时退出皖南,以确保浙赣线的安全。首都以东部队,应确保长江,钱塘江三角地带,不得已时再退守淞沪。三、共军如只从下面渡江时,各部队应根据上述两项布置指导作战。”
“你们这样布置是可以的。”蒋介石说:“不过,共军是狡诈多变的,江面上有何安排?”“有的,我们已经抽调了林遵的海防第二舰队的二十几艘军舰和六十几艘炮舰巡视江阴、南京、芜湖和重庆地段的江面,用炮火封锁江面,防止共军突然渡江。为了保险,我们还派了东南军政长官部的技术总队负责在江面敷设水雷,安放水底雷和漂浮雷,在河滩上大量埋放地雷,共军纵有千军万马,也要叫他寸步难行。”
“很好。不过不能掉以轻心。”蒋介石说:“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天险。曹操八十三万人马大败于赤壁。我军将士应有当年刘备、孙吴的破曹精神。”蒋介石呷了一口茶又问到:“新兵训练有新消息吗?”“报告总裁”,顾祝同说:“国防部根据领袖的指示一共设置了14个编练司令部。计划在三年中,把在当前失利的零碎部队重新整编恢复起来,使目前已削弱到只剩下100多万的正规军,重新扩充到350到500万人。目前已经建立番号,正在进行补充和编练的新军有37个军和2个师。”
蒋介石这一天没有骂人,对顾祝同和汤恩伯的汇报表示满意。最后他发布指示说:“长江防务和新兵编练是当前两项最重要的工作,望大家一定要抓紧进行。长江是一场不可逾越的天险,绝不能让共军过江,这对党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事。目前战局虽然对我不利,但只要守住长江,我们手里再有二三百万军队,就可以和共军进行新的决战,就有信心收复江北的失地!望诸位振奋精神,精诚团结,为党国出力!”
1.2二、三、四野战长江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为迅速摧毁国民党统治,一面通过和平谈判进一步揭露国民党阴谋,一面指示人民解放军加紧战斗准备,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敢于反抗的国民党军队,并命令第二、第三野战军在总前委统一指挥和第四野占军一部的协同下,准备渡江作战,解放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及苏南、皖南、浙江地区,歼灭该地区之国民党民,捣毁国民党统治的老巢。
总前委依据上述指示,结合江防情况,拟制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以第二野战军组成西作战集团,以第三野战役军组成中、东两个作战集团,在江苏省的靖江至安徽省的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并预定将战役区分为渡江展开、割裂包围及分别歼灭国民党三个作战阶段。另以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位于武汉正面钳制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作战。总前委分析,解放军渡江成功后,情况可能发生如下几种变化:一是国民党军收缩后代办处于南京、芜湖、上海、杭州地区,阻绝解放军各集团会合,尔后依托浙赣路机动后兵力,或在南京、上海间与解放军东集团决战,或在宁、沪、杭三角地区与解放军决战,或在浙赣路与解放军决战,或作战略撤退。二是国民党军放弃沿江一线,主力退守浙赣路和上海、杭州,进行顽抗。
三是国民党分别固守南京、上海、杭州等要点。总前委指出:无论国民党军采取何种措施,只要解放军渡过长江,战局即会发生重大变化,并有可能造成国民党军全部混乱溃退的局面,但解放军之部署,仍应以国民党军乘解放军东集团与中、西两集团相距尚远之际,集中兵力与解放军决战之情况为出发点。为此,三野的两个集团渡江后应并力对进,力求迅速会合,集结自己的力量,割裂包围国民党军。二野除以一部直出浙赣路,断其东西用兵力的通道外,主力迅速东进,担任攻占芜湖、南京的任务。
第三野战军遵照军委和总前委的指示,决定由张黄港、棕阳镇段强渡长江,首先协同第二野战役军完成渡江展开任务,尔后实施钳形突击,东西对进,力求迅速在长兴、宜兴地区封闭合围口,围歼芜湖、南京、镇江地区国民党军的主力集团,并继续向杭州、上海方向进攻。具体部署为:中集团共七个军,30万人,分别由第七、第九兵团指挥,由裕溪口至棕阳镇面实施渡江。成功后,除以足够兵力寻歼沿江当面之国民党军外,主力迅速东进,截断宁杭公路,与东集团会合后,围歼南京、镇江地区之国民党军。东集团共八个军,35万人,分别由第八、第十兵团指挥,除以一部于战役发起时攻占浦口、瓜州等地,钳制南京、镇江之国民党军外,主力由张黄港至口岸实施渡江,得手后,迅速向宁沪铁路挺进,控制该路一段,有依托地向宜兴方向扩张战果,会同中集团聚歼南京地区国民党军。
为了吸引国民党军的注意力,保证东集团及二野渡江成功,以及渡江后迅速与东集团会合,总前委预定中集团提前一天发起战斗。
长江为我国最大河流,素称“天堑”,是解放军向南进军途中的最大自然障碍。国民党守军虽大,战斗力较弱,缺乏有力的纵深配备,防御工事亦多系土木结构,但有海空军配合支援;而解放军则完全没有现代渡河工具,只能以木船为主要运载工具实施渡江。江南广大人民及游击武装虽可给解放军以一定的支援,但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解放军渡江后暂时还不能获得有组织的大规模支援。以上这些情况说明,虽然总的形势非常有利,但摆在解放军面前的困难还是很多的。克服困难的关键,在于进行充分的战前准备。因此,2月底3月初,解放军各兵团即进至沿江一线,先后拔除了国民党军的前哨据点十余处,紧张地展开了渡江作战的具体准备工作。
思想准备和政策准备在各项准备工作中占首要地位。依据中共中央、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和1949年任务的指示,结合贾汪会议精神的传达,在解放军全军广泛开展了形势任务教育和新区政策、城市政策的学习,为解放军渡江南进打下了思想基础。
船只和水手是实施渡江作战的先决条件。解放军各部队团以上领导机关分别成立了船只管理机构,在各级支前机构和广大人民的积极协助下,大力加强船只的收集、修理和管理工作。月初,全军已收集到各种类型的木船8000余只,每个军平均有500至600只,加上一部分自制的用以运送火炮、车辆、骡马的竹筏、木排,渡江第一梯队的乘载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这些航渡器材,均战斗需要提前分配到各部队,使战士们迅速熟悉了它们的性能。同时,还动员了近万名船工,训练了数千名部队选调的水手,基本上满足了航渡的重要。做好船工工作,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在训练中即已将部队人员和船工编组在一起,同生活、同操作,广大指战员又广泛开展了团结船工的运动,在船工中进行了诉苦教育,开展了立功运动,召开了誓师大会,组织了挑战竞赛;同时,制定了船只损坏赔偿的办法和船工伤亡优抚条例,妥善安排了船工家属生活等等,提高了船工的阶级觉悟,建立了部队人员和船工间的亲密团结,加强了共同完成渡江任务的决心。
渡江作战成功的关键,在于解放军面临的一个课题,许多人由于熟悉水情和缺乏经验,对于渡江存在种种顾虑。针对这种情况,各部队组织指战员练习游泳、划船和使用各种自制救生器材,请有经验的人介绍长江水情特点,反复演习上下船、航渡、水上射击、滩头爆破、登陆冲击等动作,并利用黑夜在长江中组织试航,按“每条船都成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单位”的原则,配备了船工、水手,调整了火器,进行了战斗编组。经过苦学苦练,渡江作战的战术、技术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广大指战员顾虑消除了,胜利信心大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