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杰出孩子的30种表现
7552500000022

第22章 喜欢冒险,尝试用不同方式去做同一件事(1)

小孩子喜欢冒险,敢于尝试,家长却总是担心冒险变成危险,尝试变成惹事。但是,凡事循规蹈矩会导致平庸与怠惰。鼓励孩子勇敢一点,活跃一点,去尝试那些不敢尝试的事物,人生总有大大小小的冒险,胜利永远属于勇敢者。

鼓励孩子变得勇敢

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多数孩子胆子大,很少有他们不敢尝试的事,他们会为一时的好奇,有些事在家长看来太过冒险,但孩子们却觉得新鲜有趣又刺激。还有些家长怕孩子遇到危险,禁止孩子所有的“出格举动”,这实际上是在误导孩子。敢于尝试是好事,最怕孩子从小就胆小,什么都不敢做,什么都等父母帮忙。

但是,也有些孩子生性懦弱,有些性格腼腆内向,这样的孩子常常表现出不爱说话、胆小怕事,什么都不敢尝试。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即使他知道答案,也不敢举起手。因为这种性格,他们在小孩子的圈子里成为有名的“胆小鬼”,经常受到嘲笑,他们也经常在家长面前大哭,或背着人偷偷哭泣。

这样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严重依赖父母,几乎要到寸步不离的程度。父母一离开,他们就不知如何是好。不论遇到什么事,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去找爸爸妈妈。对于他们来说,爸爸妈妈是保护者,会帮自己做任何一件事,让自己不必面对危险和未知。这种想法其实没有错,爸爸妈妈的确是孩子的保护伞。但是,伞是下雨的时候才撑的,外面如何是大晴天,还撑着一把伞,像话吗?

生活中就是这样,没有勇敢的品质的孩子,通常会对父母产生严重的依赖,这就使得他们很难真正独立。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很难自信地照顾好自己,也不可能有勇气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形形色色的人。当他们有避风港的时候,他们有地方躲、有人安慰,有一天港口不在了,他们会举得心理防线轰然坍塌,甚至没有自己站起来的勇气。

《哆啦A梦》是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爱看的漫画,漫画的主角野比是个胆小懦弱的男孩,每当他受了委屈,就会去找一直在他身边的机器猫哆啦A梦,希望哆啦A梦拿出未来世界制造的神奇工具,帮他解决困难,“收拾”那些欺负他的人。

网络上,《哆啦A梦》有一个结局:哆啦A梦即将回到未来世界,不能再陪伴野比,他很担心野比今后的生活。为了让哆啦A梦安心,野比开始学着努力学习,面对别人欺负的时候不再逃跑,勇敢地和对方对抗,哆啦A梦看到后,明白野比终于长大了……

小孩子总要长大,不能永远依靠别人的保护,保留童真没有错,性格单纯也不是问题,但一定要有直面困难的意识,当困难降临的时候,要敢于迎战,而不是像小时候一样喊着爸爸妈妈。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没有什么事值得害怕,直接告诉他:“我希望你更勇敢。”

为了培养孩子的勇敢,人们也想到很多办法。例如,美国很多孩子在婴儿时期就独居一窒,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惧,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子房间给孩子一个吻,说句:“孩子,我爱你,晚安。”就回自己的卧室睡觉,孩子抱着布娃娃、狗熊之类的玩具安然入梦。那么如何在生活中教育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勇敢、敢于冒险?

1.直面困难

胆小的孩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敢面对困难,当难题摆在他眼前,他的反应永远是:“我不行”,“我不会做”。其实他们并不是不会做,只是害怕失败,害怕出丑,害怕被责备。家长的责任是告诉孩子这些后果“没什么”。

失败算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出丑算什么?别人也都出过丑,比你还多。责备算什么?不过是几句话,谁没听过批评呢?何况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也是有好处的。面对困难,要让孩子做到忘记结果,只需奋力尝试解决。还要告诉他,即使失败,爸爸妈妈也依然为他骄傲,因为他的勇敢,他的努力,都注定他今后会是一个成功的人。

2.鼓励他尝试不敢做的事

胆小的孩子不敢做的事很多,例如,他听说中药是苦的,就坚决不喝中药;知道打针很疼,就不想打针;听说游乐园的过山车很惊险,说什么也不做上去。总之,他愿意做的事太少太少,你想让他尝试的却太多太多。

可以用蛊惑的语气对他说:“试试吧,很好玩的。”也可以利诱他:“你做了就给你买那本你一直想要的漫画。”孩子毕竟是孩子,好奇心能够战胜胆怯,最后他会乖乖尝试。至于他喜欢不喜欢,就不在你的掌控范围啦。父母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不必勉强他喜欢,但至少要保证他做过,他敢做。还可以让孩子在冒险中培养勇敢的品质,当然并不是指鲁莽的冒险,而是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做一些带有冒险成分的事情,比如荡秋千、骑自行车、滑板、游泳等。

3.适当刺激

当你察觉孩子特别害怕某一样事物,就要用心理学上的方法帮他克服胆怯。例如,有些孩子最怕一个人待在黑暗里,晚上睡觉都要开着灯。这时候父母应该对他展开一系列的训练,以刺激他的感官,让他习惯害怕的事物。

这种“刺激疗法”最忌冒进,要从最微小的地方开始。可以先带着孩子走夜路,让他习惯黑夜的氛围,知道黑夜里有灯火、有其他人,其实并不可怕。然后慢慢让他一个人睡,并关上灯,习惯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惧怕就会缓解,渐渐适应。

4.为他树立一个榜样

不管是电视上还是书本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勇敢的形象。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那些铲奸除恶、一往无前的小英雄。不妨用孩子最喜欢的人物鼓励他,告诉他:“你也可以像他一样勇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们最愿意与自己的偶像靠近,如果你夸他:“真棒,就像XXX一样。”他会更加努力,即使害怕的时候,也会提起勇气,不给自己的偶像丢脸。

冒险但不要冒进,有胆子也要有脑子

阿力从小就是个“怪胎”,六岁的时候,趁着父母出去办事,他拿着螺丝刀拆了家里的电视,研究一番之后又安了回去。父母回家后怎么发现电视怎么大都打不开,还以为质量出了问题。此后,阿力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家里所有的电器都被他开壳验货过,有些他能装回原样,有些装回原样会出问题,有些干脆没办法装回去。为此,父母经常批评他,阿力却乐此不疲,晚上继续偷偷拆父母新买的手机。

一天,阿力拆一个电器的时候差点触电,父母终于警醒过来。以前他们只觉得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培养,没准长大后能当个科学家,现在,父亲不得不严肃地找阿力谈话,父子俩达成共识:今后,父母不干涉阿力的“探索”,阿力保证自己会注意安全,在“实验”前切断所有电源,接触有电物质时主动戴上橡胶手套。

只要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孩子勇于尝试就是件好事,像故事中的阿力,今后也许是个小小发明家。但如果他不注意安全问题,在成为发明家之前,就有可能一命呜呼,“英年早逝”。有勇气是一件好事,敢于探索也应该鼓励,但要是没有计划性,没有安全常识,不但达不到预计的效果,还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让事情走向失败,这就是有勇无谋。

能够把事情做好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很可能会添乱。有勇无谋后果严重,勇敢只是一时的事,但如果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白费力气,那勇敢也只能是一时的意气。例如,当看到有人掉入河里,直接跳下去救援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你会游泳吗?你能保证自己的力气托得起对方吗?还不如马上喊人,让更适合救人的人跳下去。

小孩子的勇敢有时候会产生莽撞,例如冬天的时候,你会看到一群小孩一起在外面吃冰,吃得最多的就是“最勇敢”,让别的孩子佩服不已——这种“勇敢”,你如果不赶快纠正,过不了多久,别人就会说你家孩子“缺心眼”。勇敢必须和聪明的头脑相结合,这就需要孩子的处事智慧。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智慧,让他小小年纪就有谋略?

1.用事实让孩子明白有勇无谋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