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争,人生至境
7595100000020

第20章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柳暗花明,是一种让(2)

因为妥协可以维持自己最起码的“存在”。妥协常有附带条件,如果你是弱者,并且主动提出妥协,那么可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但却换得了“存在”:“存在”是一切的根本,因为没有“存在”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也许这种附带条件的妥协对你不公平,让你感到屈辱,但用屈辱换得存在、换得希望,相信也是值得的。

所以,当你碰到对你不利的环境时,千万别逞一时之强,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不肯暂时低头,而与对方强拼,结果一败涂地,甚至把命都丢了;有些人虽然获得“惨胜”,却也元气大伤,哪还谈得上未来和高远的理想?

人非圣贤,对于得失荣辱,谁都难以抛开,但是,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从长计议,该忍就忍,该退就退。一时的荣辱算不了什么,只有争取获得最后的胜利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英雄。

3.换位思考,知己知彼

假如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就是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

要想使别人信服你,你首先就要真诚地尽力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事情。顺着别人的意图来,是促成与对方合作的一个前提和推动力量。如果你对别人指手画脚,有时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事情走向你所希望的反面。而若是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将他的思路引导到你的思路上来,让他站到你所搭建的舞台上,往往会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战国策·赵策》里有一个有名的故事,讲的是触龙说服赵太后。

当时,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的形势万分危急,便向齐国求援。齐国提出要以赵太后的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方肯出兵。赵太后不肯,尽管赵国的大臣再三劝说也无效,最后赵太后发出警告:“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看来事情是无法挽回了,老太后心意已决。但是赵国的左师触龙却决定说服赵太后,并且他最终成功了,使得齐国出兵救赵,赵国得以摆脱险境。

触龙之所以能成功地说服赵太后,关键在于他抓住了赵太后的“爱子”心理。面对赵太后高度戒备的心理,触龙没有直接劝说赵太后,而是从“家常话”谈起:身体状况、饭量大小等这些老年人共同关心的话题,使赵太后产生了知音之感,她戒备的心理得以放松。接着,触龙抓住老年人爱子的共同特点,并以燕后的事例说明爱子的正确方式:若爱子必为其长远计,为长远计者不在于封侯,而在于使其立功。最后,触龙直言相劝:长安君此次出使齐国,是立功于赵国的极好机会。所以赵太后最终接受了他的观点。

看看触龙的说话策略,我们有何感想呢?触龙全然不从国家利益、君子大义等大题目着手,而是以一个熟人的角度为老太后着想,为老太后的儿子着想,更为太子以后的功业着想,这样,太后能不信任他吗?能不信服他吗?所以他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

从对方的立场出发,为他分析出事情的利弊,对方便会主动地按照你的思路走下去,从而达到你的目的。人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各人有各自的嗜好、偏爱。只要你认真探索对方的真正意向是什么,特别是与你的计划有关的,你就可以依照他的偏好去应对他。你首先应当将自己的计划去适应别人的需要,然后你的计划才有实现的可能。

有时,我们可以借别人出面出力去做成我们筹划的事。以对方的眼光和情感作为切入点,引导他“变成”自己,这样,他自然会乐意爽快地“替”你把事情给办好。成功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关键看你会不会转变思维,能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思考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利维在美国经营一家影片进出口公司。

有一次,利维到英国去洽谈生意,伦敦的一家公司邀请他去看该公司正在研制的一种电视试播,也就是今天的闭路电视。利维一下子对这种只要是自己喜欢看的节目便可随心所欲地放映的设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着手组织班子来研究闭路电视。

利维的新产品研制小组有3位主要专家,其中有一位叫弗兰克,他脾气很怪,性情暴躁,动辄和别人争吵,他几乎和研制组的上上下下都吵遍了,连利维也不例外。

一天,为了一个实验问题,弗兰克同研制组的另一位助手争执不下。他大动肝火,又拍桌子又摔东西,利维过去劝阻也被他大骂了一顿。正在他们闹得不可开交时,弗兰克的小女儿走进了实验室。小女儿看见她爸爸那副怒发冲冠的样子,吓得哭了起来。弗兰克见状,再也顾不上同别人吵架,赶忙跑过去,赔着笑脸哄逗她。

看到这一情景,利维心里猛地一亮,发现弗兰克虽然看谁都不顺眼,但对留在他身边的小女儿却是百依百顺,视为掌上明珠,不难看出这小女儿是他的主要精神寄托。

为了使弗兰克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利维立刻在公司附近为他租了一幢非常漂亮的房子,好让他经常和女儿生活在一起。

本来,利维手头的资金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还为弗兰克租房,使弗兰克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因此,尽管利维再三动员他搬进新居,但他坚持不搬。

利维说:“搬不搬家,恐怕由不得你了。”“什么?”弗兰克提高了嗓门,“我自己不愿搬,你还敢强迫我不成?”“我当然不敢逼你,不过,你的千金安妮已替你做主了。”利维继续说,“她说你心境不好,容易发脾气,这会伤身的。如果她能住在附近照顾你,你就不会发脾气了。起初,我也拿不定主意,可是安妮最后还说:“爸爸多可怜呀,我不能让他再忍受孤独了。”

听完了这番话,弗兰克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他最终顺从了利维的安排,搬进了新居。自此,弗兰克对利维感激不已,言听计从。

汽车大王福特说过一句话:假如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就是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因为这样不但能得到你与对方的沟通和理解,而且更为清楚地了解了对方的思想轨迹及其中的“要害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击中“要害”。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分析他人的问题,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同时,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我们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是十分重要的,唯先知彼,而后方能从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4.放低身段,保持稳重姿态

海纳百川,成汪洋之势,是因为它地势最低。

成大事者,能放下身段,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平和的心态来做事与处理问题。对于那些喧宾夺主、以“傲”自居的人,常常会因为人际关系破裂、功高盖主而被淘汰。

经过几轮面试和笔试的“轮番轰炸”,最后汪洋和另外一个女生应聘到大家都很眼红的行政部门。汪洋感觉非常好:自己有本科学历,为人敞亮,口才和反应能力都很强,综合能力好像没有人能超过。再看跟汪洋一起进来的那位叫舒丹的女生:不善言谈,与人相处还略带羞涩。

汪洋每天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工作完成得也很出色,有时对领导的决策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汪洋还特别喜欢对外联络工作和企业大型文体活动的组织工作,与其他部门混得很熟,可以说是在方方面面都很抢眼。而舒丹的表现就比汪洋逊色多了,做事悄无声息,平时不声不响地就把事情做完了,安静得似乎感受不到她的存在。

一次,行政总监召集行政部门开会。会议过程中,当他问到企业年终大会活动的策划要点时,还没等主管发言,汪洋就忍不住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说,这些想法已经和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做了交流……

还有一次,汪洋了解到某部门对行政管理条例发布后的反馈信息时,主管不在,汪洋就径直把意见告诉给行政总监,然后由行政总监传达给主管。主管接到总监的信息后,很恼火,责怪自己的助理没有及时将信息传达给他,汪洋坐在一边不敢说话。

3个月后,当领导最终宣布人事任命的时候,留下的却是那个闷声不响的舒丹。这个消息对于汪洋如同晴天霹雳一样:自己怎么会被炒了呢?

张扬个性肯定比压抑个性舒服,但如果因为自己的才能出众而张扬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张扬往往是与无知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过于张扬就会招人反感,自然也很难得到上司的赏识和朋友的认可。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在事业上、生活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呢?

松下幸之助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就是他人际关系的成功。”身在职场,我们免不了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俗话说“百人百性”,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生活规律与习惯个性。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人和”的观念,没有尊重他人的意识,不能够融个性于共性之中,我们就很难顺利地度过一生。因此,在职场中做人应该低调一点,在为人处世上能够做到与人为善会使你拥有一种充实感,会成就你职场中圆融的人际关系,使你的职场生涯平坦且顺畅许多,你会因此而更容易走向成功。

詹坤和赵博是某橡胶公司的两位职员,厂长要在他们两人中选一个人提升为生产科长。谁更合适呢?詹坤的工作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他很爱与各部门竞争,总想击败对方,在专业技术方面比对手赵博强;赵博的工作显然没有詹坤出色,但他知道如何与别的部门配合,并与每一个人都能很好地合作。他力求在各方面配合公司的目标,常抽时间去各部门看看,了解别的部门的职责和问题,借以增加自己的知识。最后,厂长选了赵博。厂长说:“詹坤是我们工厂最好的领班,但他的事业眼光太狭窄,把自己局限在专业中,限制了晋升的机会。如果只把自己局限在专业里,而不知道合作的重要性,那至多不过变为一个熟练的技术人才而已。”

在职场中与人交往时,只要我们能够多一分爱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多一分同情,我们就能够为自己编织出职场圆融的人际网络。在与人为善的同时成就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与人和睦相处的同时,你职场中的天空也会变得更加灿烂明媚,你的人生道路就会更加平坦顺畅。

海纳百川,成汪洋之势,是因为它地势最低。身在职场,如果你想登上成功的顶峰,你就必须要放下身段、放低自己。这既是我们对自己的理智审视,也是我们对别人更为温和的尊敬。低调是我们积蓄职场能量的前提。身在职场,我们必须要学会放低自己,才能够积蓄更多的职场能量,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