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争,人生至境
7595100000021

第21章 平日待人多厚道,急难自有人相扶,是一种让(1)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一切,因为人也是要讲口碑的,谁也不愿意与一个毫无忠诚、不能信赖的人共事、交往。所以,忠诚不仅有其独有的道德价值,而且还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对自己所做的事保持清醒的认识,一开始就要秉承负责到底的精神,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这才是成功者应有的心态。

1.忠诚是一种职场生存方式

美国一位成功学家曾无限感慨地说:“如果你是忠诚的,你就会成功。”

忠诚,就是尽心尽力、忠于人、勤于事的奉献情操,它是一种发自内心,饱含着付出、负责甚至牺牲的精神。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负责的职业精神,而不仅仅是指对某个公司或某位老板的忠诚。忠诚是一种优秀的人格特质,它是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的精神力量。它能够很好地约束我们,使我们更加懂得自重,并能带来一种自我满足感,使我们努力去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好人。

忠诚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更是做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市场经济竞争的战场虽无硝烟弥漫,但却异常炽热,在这场没有刀光剑影但却旷日持久的战役中,忠诚最能考验一个人,也最能成就一个人。

林钦明在一家软件企业上班,但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软件销售员。有一天,他很意外地被通知在家待岗。待岗比辞退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每月能够领取一点点象征性的生活费而已。之前,他一直都拿着较低的薪水,没有什么积蓄,一家人的生活一下陷入了困境。

呆在家里才几天,他就一连接到了3个奇怪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他原来上班的那家企业的竞争对手,他希望林钦明为他们提供一些那家企业的市场机密,之后他会给林钦明提供一份工作或者10万元作为回报。

第一次接到电话时,林钦明断然拒绝了。第二次,那个人将报酬提高到20万元,林钦明还是严词拒绝了。“你那家企业已经让你待岗了,跟辞退你有什么区别?你没有必要为他们保守秘密了,不值得呀!”电话里的那个人劝说道。

“替企业保守秘密,是我的做人原则,别说我还没有被辞退,即使被辞退了,我也会如此的,你不必再说了。”林钦明再一次拒绝了。

第三个电话打来时,林钦明正在四处借钱,以维持家庭生活之用。而这时,电话里的那个人开的价已高达40万元!

林钦明还是拒绝了。

从这以后,电话再也没有打来,一切似乎都过去了。然而,一个星期后,林钦明很意外地被通知去上班,老板把代表企业最高荣誉的奖章——忠诚奖章发给了他,同时,老板还发给他一份聘书,聘任他为企业市场开发部经理。

原来,那3个电话都是老板安排他人打的,根本不存在什么竞争对手,那不过是一次干部聘任前的考察罢了。

任何上司都不会容忍或原谅下属对自己不忠,如果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牺牲公司的利益,终究会被职场所淘汰。面对诱惑,林钦明不为所动,经受住了考验,忠诚不仅没让他失去机会,反而让他赢得了机会。

保守职业秘密是我们每一个职场中人的职责所在,更是每一个人内心的一把标尺和对忠诚的一种心理认同。作为职场中人,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具备了高度的心理认同,我们才能够不被外界的各种诱惑所左右,不会被负面的心理所驱使,才不会做出违背心理尺度的事情来。

一位美国专家通过对几十名成功人士的研究发现,在决定事业成功的诸多因素中,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能力大小占20%,技能占40%,态度也仅占到40%,而100%的忠诚是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是自我价值得以创造和实现的保证。美国一位成功学家曾无限感慨地说:“如果你是忠诚的,你就会成功。”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人表现忠诚可以消除老板的戒心和疑虑,进而使老板建立对这个人的信任。出于这种信任,一旦有发展的机会,老板一定会第一个想到他,给他锻炼的机会。忠诚的人在人人都有嫌疑的事件中会最先被排除嫌疑,就是因为他的忠诚品格为他做了担保。

着名管理大师艾柯卡,受命于福特汽车公司面临重重危机之时,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使福特汽车公司走出危机。但是,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小福特却排挤艾柯卡,这使艾柯卡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此时,艾柯卡却说:“只要我在这里一天,我就有义务忠诚于我的企业,我就应该为我的企业尽心竭力地工作。”尽管后来艾柯卡离开了福特汽车公司,但他对于福特公司的影响还是很大。

艾柯卡说:“无论我为哪一家公司服务,忠诚都是一大准则。我有义务忠诚于我的企业和员工,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正因为如此,艾柯卡不仅以他的管理能力,更以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别人。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守忠诚,这不仅仅是个人品质问题,更关系到公司和企业的利益。忠诚不仅有其独有的道德价值,而且还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一个秉承忠诚的员工,能给他人以信赖感,让别人乐于接纳,在赢得别人信任的同时,更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莫大的益处。与此相反,一个人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一切——失去朋友、失去客户、失去工作,最后,世界上通往成功的所有道路都会永远对他关闭,因为谁也不愿意与一个毫无忠诚、不能信赖的人共事、交往。

因此,千万不要小视忠诚,没有忠诚,一个人真的寸步难行,因为忠诚本身就是一个人立命的根本。忠诚会让一个人受到朋友甚至敌人的尊敬,因为忠诚是人性的亮点。

2.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

敢于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再聪明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人犯了错误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拒不认账,另一种是坦率地承认。然而,有一些聪明人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能推就推,能躲则躲,自以为这样就能逃脱干系,避免了担负责任,殊不知,事情的真相终究会水落石出。

做人讲求能屈能伸,讲求圆润变通。职场上同样如此。职场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控制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必将引起一些矛盾,如果这时我们能主动承揽过错,会让自己赢得更多的信任。

乔治是一家商贸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在他任职期间,曾犯了一个错误,他没经过仔细调查研究,就批复了一个职员为纽约某公司生产5万部高档相机的报告。等产品生产出来准备报关时,公司才知道那个职员早已被“猎头”公司挖走了,那批货如果一到纽约,就会无影无踪,贷款自然也会打水漂。

乔治一时想不出补救对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焦虑不安。这时老板走了进来,他的脸色非常难看,就想质问乔治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板开口,乔治就立刻坦诚地向他讲述了一切,并主动认错:“这是我的失误,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

老板被乔治的坦诚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打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拨出一笔款让他到纽约去考察一番。经过努力,乔治联系好了另一家客户。一个月后,这批照相机以比那个职员在报告上写的还高的价格转让了出去。乔治的努力得到了老板的嘉奖。

有些人认为承认错误有失自尊、面子上过不去,害怕承担责任,害怕惩罚。与这些想法恰恰相反,勇于承认错误,你给人的印象不但不会受到损失,反而会使人尊敬你、信任你,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高大起来。

松下幸之助说:“偶尔犯了错误无可厚非,但从处理错误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清楚一个人。”老板欣赏的是那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以补救的职员。

敢于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无数的例子表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勇于负责的人最终都会得到人们的赞赏。所以,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对自己所做的事保持清醒的认识,一开始就要秉承负责到底的精神,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这才是成功者应有的心态。也只有这样,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才会有人站出来为你说话,助你一臂之力。

费丁南·华伦是一位商业艺术家,他就是用这种方法赢得了一位暴躁易怒的艺术品顾主的好印象。

精确、一丝不苟,是绘制商业广告和出版品的最重要素质。但有一位主顾总是喜欢鸡蛋里头挑骨头。每次,华伦离开他的办公室时总感觉不舒服,因为他攻击的是华伦的创作方法,而他在这方面是没有发言权的。“一次,我交了一件很急的完稿给他,没多久他就打电话给我,要我立刻过去,说是出了问题。当我到了之后,看见他满怀敌意,正如我所料——麻烦来了。在听完他的恶意指责后,我平静地说:‘先生,如果你的话没错,我的失误一定不可原谅。我为你工作了这么多年,实在该知道怎么画才对。我觉得惭愧。’没想到他竟然开始为我辩护起来:‘是的,不过毕竟这不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只是……’我打断了他:‘任何错误,代价可能都很大,是不能原谅的。’他想插嘴,但我不让他插嘴,继续不停地进行自我批评。最后,我向他道歉,说:‘很抱歉,给你添了麻烦,为了让你满意,我打算重新再来。’‘不!不!’他急忙反对起来。最后,他甚至赞扬了我的作品,告诉我只需要稍微修改一点就行了,又说这只是小节,不值得担心。”华伦讲完这个故事后,补充道:“我急切地批评自己,却使他怒气全消。结果他邀我共进午餐,分手之前他开给我一张支票,又交给我另一件工作。”

如果你认为某人想要或准备责备你,也许对方是在吹毛求疵,这时你不要懊恼,自己先行一步,主动地把对方要指责你的话说出来,那他就拿你没有办法了。在这种情况下,十之八九对方反而会以宽大、谅解的态度对待你、忽视你的错误。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无完人,没有人不会没有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可怕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怕知错而不肯改、错了也不悔过。其实,如果能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再拿出足够的勇气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就能加深别人对你的良好印象,从而很痛快地原谅你的错误。这不但不是“失”,反而是最大的“得”。

事实上,一个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他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而且有助于解决由这项错误所造成的问题。卡耐基告诉我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令人有一种高贵、诚信的感觉。

3.读懂人情世故,然后变通

既然做了人情,就要给足面子,这样才能带来良好的结果。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如果他们为朋友或他人做了事、帮了忙,于是心怀一种优越感,总是挂在嘴上。持有这种态度往往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不良的后果。其实,没有朋友会因为你不说,就会忘记你送的人情,多说反而无益。人家可能会找机会尽快还你的人情,之后便敬而远之,即便是你再有能力,朋友也会和你保持距离。所以,既然做了人情,就要给足面子,这样才能带来良好的结果。

古代有位大侠叫郭解。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停,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找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时不负人托,完成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可以走人了。可郭解还有高人一着的棋。

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有许多当地有名望的人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我了结了这件事。我在帮助了你的同时,也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来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他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要做到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几位绅士、侠客还会上门,你把面子给他们,算做他们完成此一侠举吧,拜托了。”

要尽量避免在公众的场合内使你的对手难堪,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任何有损他人颜面的事。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处处留意给人面子,你将会获得天大的面子。所以,帮忙时应该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不要使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

第二,要做得自然,也就是说在当时对方或许无法强烈地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体会出你对他的关心,能够做到这一步是最理想的;

第三,帮忙时要高高兴兴,不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你在帮忙的时候,觉得很勉强,意识里存在着“这是为对方而做”的观念,假如对方对你的帮助毫无反应,那么你一定大为生气,认为“我这样辛苦地帮你忙,你还不知感激,太不识好歹了!”如此的态度甚至想法都不可取。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你为他帮忙的种种好处,决不会像射出去的子弹似的一去不回,他一定会用别的方式来回报你。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一个贫穷的农夫向村里的首富借钱。恰好那天首富兴致很高,便爽快地答应借给他银子,末了还大方地说:拿去花吧,不用还了!农夫接过钱,小心翼翼地包好,就匆匆往家里赶。首富冲他的背影又喊了一遍:不用还了!

第二天大清早,首富打开院门,发现自家院内的积雪已被人扫得干干净净。他让人在村里打听后,得知这事是农夫干的。这时首富明白了:给别人一份施舍,只能将别人变成乞丐。于是他前去让农夫写了一份借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