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是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7598100000025

第25章 带我去远方(2)

这也许和当时的年代有关,八十年代无处不流露“美好年代”的气氛,而蔡琴正是那“民歌运动”的实力女歌手,在那一个百废待新的年代,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接受的,何况一个“文艺男青年”乌托邦似的爱情宣言?

爱情中的快乐的确给每一天都镀了金,什么都是新的。唯一值得怀疑的是,也许那个男人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爱她,或者是他并非薄情更提不上绝情,他只是在犹豫不决这段感情,毕竟对方是蔡琴。可聪明的蔡琴难道不知道吗?她如此清醒,那一年,一口气她出了两张专辑,其中有一张就是《痴痴的等》。她在等谁,众人都知。

所以,在这段爱情结束的时候,人们才明白,聪明在爱情中也是如此无能为力,所有的观者都在其中被狠狠伤害了。

蔡琴终于有勇气来面对观众,人们在一片寂静之中,等待这个女人,甚至希望她能歇斯底里地发泄一下,她却闭口不提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真相。把伤藏起来,也许才是一代歌后最让人觉得心疼之处吧。

久久地沉默之后,蔡琴终于抬起头:“该离的婚,离了;该开的刀,开了;该减的肥,减了;该穿的新衣服,穿了。”

众人无不鼓掌,为这隽语,为这勇气,为这痴情,更为这一份坦然。那情歌中千阕万阕,也许都是别人的故事。唱情感犹如穿衣服,自己的这段情歌究竟该唱给谁来听?

防不胜防的杀手锏

有的人在爱情中尊重的是对方的才华,有的人爱的是对方的身体,有的人爱的只是生活,与对方共同生活,不过是一列火车上的“伴”。无疑,蔡琴是前者。

在那些老电影中,蔡琴也曾穿插在其中。杨德昌的《青梅竹马》中,蔡琴是女主角;在《独立时代》中,她默默无闻做了后期的美工;在《地下情》中,她是配角。似乎只要蔡琴轻轻唱出“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这一句话,舞台下的人们早已倾心于她,在那“岁月静好”的八十年代,能让众人疯狂的,也只有这个女人罢了。

尽管有音乐评论家认为蔡琴的歌过于怀旧,但我依旧爱她,作为一棵音乐界内的常青树,蔡琴自有她存活的道理。这个女人太过于审时度势,唱片消亡的年代,她开始转开演唱会,而且音乐的演出单子几乎都是让观众来点。而那唱片上也不过是一首首翻唱四十年代的“时代曲”,不成是因为成本低和好控制?

对于这样的蔡琴,我们几乎都能想到她的缺陷,她太务实了,太容易在生活中变得聪明。而杨德昌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男青年,大众却几乎挑不出他的缺陷,就连那出轨,也被人们宽容的接受。所以,这两个明星看似都在一条路上,其实殊路。

据说,人常常在三十岁以后才能渐渐露出本来的面貌,当蔡琴和杨德昌随着水面露出来之时,人们不免发现,真是如此。据说,后半生还要出来谋生计的女人其实可怜得很,因为她一定是个没人依靠的人。

这个世界,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一劳永逸的。就像我们所看好的工作,我们所期待的爱情,我们自以为成功的事情。所以,我还是佩服蔡琴的所作所为,以她的聪明,她一定能看破爱情中的种种破绽,但她依旧牺牲了自己的十年,试图来和爱情做个交易,得到一个男人的真爱。

这爱情肯定是要失败的。

其实在别处,也还是如此。难以割舍的东西,必须要学会割舍,难以适应的,也要学着适应,还要用自己所剩不多的温度与力气来温暖生活。即使知道暂时的生活可以让自己小小的休息一下,即使知道身边的这个男人可以让自己依靠许久,可是为何我们还会惴惴不安,看向前方,不知会有何动荡,只能倾尽全力来迎接。

如今,我们能学到的就是不再去做那个游戏,寻找某某,等待某某。看看电视上火爆的相亲节目,看看那些疯狂的相亲网站,也许就会明白,对待防不胜防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理性。

4.一直想知道幸福的模样

因为爱情

记不得这首歌是从何时开始走红,只知道那年春晚,王菲与陈奕迅共同演奏了这首歌曲,不幸的是,天后走音了。

其实,这首歌是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片尾曲。为了去看看李亚鹏与徐静蕾十年后会再次上演怎样的爱情片段,或者是为了怀念曾经的那段小岁月。我和朋友不约而同的都选择去看了这个电影,甚至还重新收看了那部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

当它热播的时候,我们还是高中生,正是小青春时期,幻想美好的爱情,蠢蠢欲动的年纪。徐静蕾那羞涩干净的笑容迷倒了众多男女,我也是其中一员,所以看到电影版本的徐静蕾中的造型,我突然才意识到时光匆匆。回家之后,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和十年之前相比,的确是有很多改变。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的话,你却始终感觉不到这种微妙的变化。

电影结束的时候,观看的人们早已唏嘘不已。只留下那首歌《因为爱情》,旋转在电影院,回家之后,我不知道多少人会和我一样,拼命找这首歌曲,然后带着耳麦,一个字,一个字地来跟着读,一句句跟着学唱,直到我觉得自己唱的能以假乱真。一直觉得这是一首适合一个痴情的女人演唱的歌,不适合对唱。

那场景就像是一个即将三十岁的女人坐在阳台上,或者广阔的校园操场上,望着红红绿绿的学生们,心生感慨。那歌词就突然顺口而来:

“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因为爱情在那个地方,依然还有人在那里游荡,人来人往。”

正直青春的好时光,他喜欢你,你喜欢他,他喜欢她,在那循环的不明确的爱情中,爱情就像某种“小确幸”,谁拥有了一段爱情,都会让人心生羡慕。似乎整个青春只有这些简单的爱,就足够来生活。张爱玲在《半生缘》曾说过:“对于中年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好像都是指尖流逝的事情。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使一生一世。”

所以,在人生的时光中,过的最认真,走的最急促的往往都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记得,那时我们都喜欢席慕容的诗歌,少女微妙而婉约的心事,那种青春无悔的情愫,还有对未来爱情的描绘。

我们在那时都喜欢猜测,并享受猜测带给我们的乐趣。慢慢长大之后,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收到花束。期间也在人生的时光中,过得最认真,走得最急促的往往都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曾迷恋过王菲的天籁之音,但那靡靡之音带给人们的迷幻感觉,听多了难免觉得厌烦。记得那时得知王菲嫁给了李亚鹏,我们还在感怀,歌后终于可以有幸福归宿了。

可爱而真诚的歌手

王菲和陈奕迅,无疑都已属于中生代歌手。虽然都贵为明星,但两个人对爱情都同样执着。曾经,王菲为了爱情放弃一切,甘心在破旧的四合院内生活。如今,陈奕迅为了家人冒着嗓子破音的风险依旧在演唱会上声嘶力竭……而如今的自己,也特别喜欢听中生代歌手唱歌,总觉得他们更能沉稳下来,对待事情有思考,对待音乐也更执着,在旋律的把握上也更专业。站在舞台上,有的歌手只需要一束光,有的歌手期待鼓掌,因诉求不同,歌手们想得到的也许皆有不同吧。

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欣赏林志炫的谦让,作为实力派歌手,他的个人修养也是极高的。当与其他选手选的歌曲“撞衫”之时,看到他儒雅地退出,看到他在舞台上对大家说:“等唱完这首歌之后,停顿一会儿再来鼓掌,因为我想与这首歌的余音单独相处一会。”

如此坦率,如此儒雅。有时在舞台上绽放的并非一个人的歌声,还有歌手全部的人生经历,他的思想,他对生活和音乐的思考,都会一览无遗地展现在舞台之上。

如今,走在大街上,听见街头响起来那熟悉的歌曲,比如《水手》,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我就会想向着他们致敬,这些可爱的中生代歌手,陪着我走过了青春时代那段最孤单的年华。我依旧还记得自己曾在黑暗中,在操场上,在学校后面的林地里一个人唱歌,一个人听音乐……他们随着时光荏苒,也已人到中年。在一次张悬与朴树共同的演唱会上,张悬又如以前那般,举起手中的酒,向着台下所有的人喊道:“来吧,这杯,我敬你们!谢谢你们陪我过三十岁的生日!”

台下一片沸腾,我却极其安静,心里却有一个声音响起来:“也谢谢你给了我这几年的音乐时光。”

在音乐中沉浮的那些可爱的歌手,那些感情充沛又无法理性的人们,多么可爱,多么真诚,值得喝彩,更值得永远致敬。

当幸福来敲门

好像,每天我们都有大量的能量被白白浪费掉了,从吵闹的世界退到自己安静的角落里,从拥挤的世界回到自己的小空间里。这已经成为我们每天的必修课,但唯一遗憾的是,内心并非每一天都能回到安静的状态,究竟是什么阻碍了自己,而让自己找不到心力。

电视上每天都在上演人们手拿着摄像头,挨个去问身边的那些人,你们幸福吗?过去的一年幸福吗?

被问的人总是一愣,幸福吗?好像这是一直都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于是,我在试想,如果摄像头对准自己,我将会如何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也许幸福就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爸爸对儿子说的那句话吧:“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都只能靠自己。但你很幸福,因为你永远有老爸可以靠着。”

在当时,不丢弃就已经是他对儿子最好的承诺。

而对自己而言,在我年轻的时候,走向社会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没有遇见所谓的贵人,没有努力读到什么最好学校,但这些好像都没有阻碍自己前进。因为在人生的路途上,最为关键的是,自己决心要走的那条路,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这才是幸福的模样。正如王菲也曾有过狗血的爱情,正如那些中生代歌手也曾有过不堪的人生阶段。如今,在舞台上,他们对着我们呐喊:“感谢你们,陪我到现在。”其实我也想歇斯底里地大声喊:“感谢你们陪我现在。”那一刻,我只是动了动口型,没有声音,因为人潮涌动,因为周遭声音如雷,我能一个人感觉到自己的幸福就足够。

5.拆了围墙去流浪

无处不在的围墙

围墙,就像堵在我们心中的那扇窗口,可惜是关闭的,也许打开它的方式,最关键的不是找到窗口的枷锁,而是一束光,能让自己活跃起来的光芒。

曾不幸听到那样的消息,有一位在港的大陆学生,在压力下深感前途的渺茫,他选择了自杀……这个故事几乎击败了所有的大陆在港的学生,有一些已经成功的人纷纷贴出了自己的故事,无非是自己作为一个大陆人曾在香港发生的所有不堪的往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如今他已拥有一个成功者的身份。只是想想那时一文不值的自己,就觉得心疼自己,那时他曾选择做一个“乞丐学生”,比如偷偷住在电梯间,如何趁着学校举办参会的时候偷偷进去大吃大喝。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去香港读书的大陆高校学生,在人们看来总是充满着闪耀的光辉,在那熠熠生辉的光芒中,他们太优秀了。可人们不知道的是,作为交换生,他们去了,终究还是要回来。

他们去了,要怎样才能咬着牙齿,面对天渊般的落差,要每天告诉自己多少遍成功的模样,才可以安心下来,继续困苦的生活?他们去了,要怎样才能以正确的姿态来面对别人的议论与目光?

这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吗,但我关注其中感动人的力量。并非每个去香港读书的大陆学生都能功成名就,但每个走出去的人一定都心揣着梦想,当天之骄子在实现梦想中奋斗或挣扎之时,就是街头涌动的人群中,最平凡的人,普通如你我。

不知道海外的那层金会不会让我闪烁一层淡淡的黄色光芒。每次去面试,都会让我觉得莫名恐慌。一个中学要招聘老师,前来面试的硕士与博士挤爆了整个会场。突然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围墙一样的生活。

你努力想挣脱的,努力想把自己跨越到生活之外,却发现身边有那么多人都如自己一样,都在这围墙之内挣扎,我们都在寻找那唯一的出口。

当自己因为忍受不了那堵“围墙”之阻时,朋友们纷纷站出来,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想来想去,也许朋友说的更对吧:前方的路上,永远有人比我们更努力,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可以不喝水,避免上厕所;为了得到一个客户的肯定,他们打完一个电话,直接挂掉按键拔了下一个;为了能在这个城市立足,他们忍受着房东的咆哮……在我心中,也因此记下了一个香港的大陆毕业生最终留在了那里,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有了温馨的家庭,他在毕业册上写道:“只要有梦想,没有什么坚持不下来的。”

女人的围墙

记得林语堂在《中国人·缠足》中说:“观看一个小脚的女人走路,就像在看一个走钢丝绳索的演员,使得你每时每刻都在揪心。”裹脚对女人来说算是一道高高的“围墙”,不深不浅,其漫长的历史却已经有千年之久。

女子裹脚是封建社会的一大恶习,直至今日,身边的朋友对此都义愤填膺。

它不仅限制了女人的自由,更摧残了女人的身心健康。千百年来,为了反抗这一束缚,女人们甚至不惜以命相争。

这个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嫔窅娘所发明创造的裹脚真是害人不浅,仔细看看那些被布裹过的女人的脚,无不变形,形状丑陋。站立来看,就如同一个几乎要倒下的棒棒糖,也有不可思议的解释是,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女人的柔弱与贵气,她需要人搀扶着才可以走路。

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喜欢跳舞的窅娘,每次舞蹈之前总会习惯用丝绸把她那小巧的脚紧紧裹起来。她的舞姿越来越美,而那脚也被裹成了美丽的“新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