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制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与生活?
7621600000019

第19章 掌握时间(2)

我对学员的建议是,在做自己的时间管理的时候,可以借鉴一些公司的考核机制——将自己当作一家公司进行管理,要节省时间就要控制任务,我的时间必须是“有效时间”。优秀的公司在招聘时,会遵守一个原则:可考核人数增加时,我就使劲往下刷!同理,想法太多了,你就应该使劲淘汰,剔除那些不重要或者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和冲动,在自己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保留一些真正重要和值得去做的事情。

比如,一些当前看来不那么重要或者不值得马上安排时间去做的事情,你可以先把它放在一边。在不远的将来,如果你的时间充裕,可以再看看这些事情是否值得一做。千万不要将这些还无法清晰判定的事情放在最前面,因为仅仅是一个判定的过程,就足以耽误掉你漫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不知有多少已经明确重要性的事情被耽误掉。

我们不可能完成一天中所有的想法,就像公司在招聘时不可能满足每一位求职者的愿望。公司招聘者只要把最出色的几个求职者录取进来,然后培养成为可以对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就尽职尽责了。

那么,你每天都完成或者推进了那些极少数却最重要的事情,即使有太多的想法没能付诸实施,成为了“思维的炮灰”,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一文不值甚至完全被你忘记了,这又有什么呢?重要的是你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使得“我的时间”充满了极高的效率。

设定步骤不如确立重要性

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时间安排),划分事件的重要性。换言之,优先级设置决定了你对时间的利用效率。一般来说,对我们的事业(生活中的重要目标)有很大帮助而且不能迟疑的事情,它的优先级应该是最高的;其次,能够推动自己的发展(对解决事情有重大帮助)却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事情,它们可以列在次要位置或第二顺序;安排为低优先级的事情,则是那些无足轻重的内容(虽然值得一做或必须去做,但价值并不太高)。

重要性确立的原则:二八定律。只有20%的事情在对我们的生活起着80%的推动作用,其余80%的事情只能起到20%的作用。根据这个原则来分析重要性,你就会发现,把大量的时间安排给那20%的事情是有充分根据的。

问题是我们如何判定,因为事件之间的优先级的区分不可能总是泾渭分明,重要的事件也不会在上面贴着标签,主动告诉你它相当重要,需要安排在第一位。在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一大堆想要完成的事情的时候,似乎很难排出一个名次来,不知道到底谁该先谁该后,恨不得所有事情一起做。这是多数学员都经历过,他们为了不耽误、不漏过重要之事,会同时做很多事情,因此变得不能专注,也很难做好,结果都没有做好。

假如你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你不妨把这一难题交给自己的潜意识,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直觉”。方法很简单:

1.你可以将所有的事情清单暂时从眼前或者脑子里拿开,也就是忘掉它们;2.在大脑变得一片空白后,问问自己首先想起来的是哪件事,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不要有过多思考,让潜意识做主;3.最重要的事情往往就是你想起来的第一件事,它被潜意识找到,然后再逐渐往后排,找出次优先的事情。

这种方式未必能够具备100%的精确性,但对于经常举棋不定的人来说,它值得一试。当我在课程上向学员推荐这一方法时,一个月后收到的反馈证明,它相当有效,而且起到了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判断机制的作用。通过这一方式,学员开始认识到如何来分析事情的重要性,怎样来确立做事的优先等级。

一份合理计划表:应对外界干扰

时间必须计划,这是我给你的最重要的一个建议。我们必须每天给自己一个“黄金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交换这段时间。然后要做什么?制定一份计划表,合理的规划这些“黄金时间”。

人的差别就在于对时间的利用,比如,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在做什么,以及他利用这些时间的效率。人的命运还决定于他对于自己时间的判断:“一天只有24小时,我怎样来安排它们?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感叹过去如流水,不惋惜昨天自己的稀里糊涂?”

当我意识到时间必须充分利用时,我为自己制定了第一份时间计划:每晚抽出两个小时来阅读、思考或与同事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开始,我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比如从七点到九点,还是从八点到十点,计划起初是笼统的。有时我把工作放到九点半,有时则提前到六点半或七点,坚持一周后,我为自己找到了规律:每天傍晚七点到八点半,是我最佳的工作时间。

任何人都必须经过这个阶段,只有去尝试、与自己磨合,才能尽可能让这份时间计划变得合理。然后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

在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到时你就能感受到自己体内发生的巨大变化。你不再每天抱着游戏、电影、肥皂剧或者微信奋斗到凌晨都舍不得休息,而是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拥有一种积极生活的心态。

你的计划必须尽可能摆脱干扰。“干扰”是什么?除了自身不坚定的意志力之外,更多的干扰来自于外界。比如当你正想开始一项重要的计划时,有人来找你帮忙:“嘿,凯利,我遇到麻烦了,快开车来救我。”当你火速赶到时,发现不过是一个“骗局”:朋友正举办一场聚会。当你正准备按照计划进行一小时的阅读时,妻子却强硬地叫你到阳台帮她晾晒衣物、孩子拿着玩具跑过来让你帮他拆开,看看里面的机关,或者陪他一起到楼下踢足球——这类事情经常发生。

有时,即使心里再有怨言,我们也不可能拒绝别人所有的“干扰”。这是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一旦你关闭了别人来“干扰”你的通道,也就关闭了你去“干扰”别人的通道。我们每个人都无法保证自己不需要别人,所以,我们很难控制这种复杂的局面。我给你的建议是,既然没有办法屏蔽自己与外界的互动,无法彻底消除“干扰”,那你就必须在制定自己的时间计划时,将此因素考虑在内。

首先,找到合理的应对方案,去应对那些外界不可预知的干扰。这些干扰与我们个人的时间管理相克相冲,你必须找到合理的应对方案才可能使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够坚持下去,并成为一种正确的习惯。否则,你安排好的时间总是被外界的干扰打乱,成为一份无用的计划,那你为什么还要花时间来做这份没有价值的规划呢?

这份应对方案中,你必须遵守两个原则:

1.抓大放小:在计划的进行中,事先考虑到可能的干扰因素都有哪些,并筛选出哪些意外值得自己暂停计划,哪些干扰必须置之不理。

2.方向不变:如果计划很重要,就必须坚持方向,任何干扰都不能使自己的安排作废。换句话说,你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意志力,能够对干扰说“不”。“不行,艾里克,我正在做一项很紧急的方案,所以很抱歉,我不能帮你这个忙了。如果你愿意等一等,我可以明天上午九点抽出半小时来帮你解决问题。”多运用这种变通的拒绝方法,来维持自己的计划正常进行。

其次,心态最重要。如果你具备一个良好的心态,就能保持不急不躁,面对棘手的问题也可以更有思路和方案,在关键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够更加果断和精准。心态很差的人经常因为某一处变化影响了自己对全局的掌控和把握。意外出现时,他们就急躁不安:“为什么会这样?我真是倒霉!”一点小的干扰就能毁掉他“伟大”的计划,让他的努力功亏一篑。时间一长,心态差距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差别就显现出来了。所以你一定要具备从容不迫的应变能力,不管发生什么意外,都不能乱了方寸。

怎样建立良好的心态?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这些外界的干扰。将“干扰”简化为“变化”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你必须理解这一点:宇宙间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只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变化”本身。不过,我认为这样还远远不够。我们对于“不变”的期盼永远不会变化,我们的恒心和意志力不会改变,决心日益强大。当你准备为自己建立一种稳定的心态时,你可以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灌输一个命令:“我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它的出现是我意料之中的,接下来我就会十分迅速地解决这些干扰。”这样你就能使自己在面对任何干扰时,具备足够的心理准备,也就容易做到处变不惊。

最后,不要刻板地去安排计划,必须制定一份可以灵活变化的日程表。无论我们什么时候进行时间管理,都不可能奢望这一天内所有的事情都按自己预先的设想按部就班地进行。每个人都无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像你正在使用因特网或书写电子邮件,你根本无法保证过一会儿网络会不会断掉,会不会让你已经写完的邮件在发送时突然消失——这意味着你大半天的工作可能白忙一场。

你会生气吗?如果你对此愤怒,说明你在十分刻板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我必须把邮件发送出去。”或者:“网络必须是好的,不能有意外!”既然世界总是在不停变化的,你为何还如此刻板呢?因此,在进行时间管理的时候,当你看到安排好的日程表,首先要告诉自己的是:“这份日程肯定是会有变化的。”只有当你提前准备好了,安排出缓冲空间,在真正地遇到干扰和变化的时候,才不会显得慌乱和沮丧。你已经预先知道会有变化,而且变化也如你安排的一样出现,你也因此有了足够的时间和预案来解决这些变化产生的阻碍。

管理时间的重点并不是时间,而是确定事情的重要性和优先顺序,以免在遇到问题和变化时手足无措,进而产生情绪的失控。一份合理的计划安排,要针对重要的事情有意识地留出缓冲时间。比如商业宴会6点开始,从你家到宴会地点只有40分钟的车程,你也要把出门时间安排到4点半左右甚至更早,因为你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堵车”。对这些空出来的时间,我不会建议你发呆或开小差,你可以在这些时间内做些次重要的事情,比如一旦发生堵车,你可以听听音乐,给一些客户打电话,沟通你们昨天没有谈妥的合同。

当然,要想给自己留出一些缓冲时间不那么容易,这需要技巧和环境的允许。我认为更关键的是,如果你想这么做,你对自己的工作效率和专注力就必须有足够的自信和把握,否则很容易因为时间安排不当而造成失控。如果你不能给自己留出缓冲区,这也不打紧,你可以退而求其次,把那些计划在列但是不重要的事情当作预备缓冲的区域——如果实在需要拿出备用时间,就暂时牺牲这些在顺序表上排在后面的事情,来保证重要事情的完成。

最后,我并不会要求你每天都把日程表上所有事情都完成了才能上床睡觉,而是只要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完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有了一定的进展就可以安心了,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可以考虑“外包”给别人去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可做可不做,或许过两天当你回头检查时,对这些当初制定的目标你看都懒得看它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