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QY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知名软件公司,是一家做企业管理软件研发和销售的B2B公共平台公司,软件公司(上游客户)可以把研发的产品在平台上寻求买主,有企业管理软件需求的公司(下游客户)可在平台上寻求软件购买合作等。主要软件产品有供应链、采购、连锁管理、财务、人力资源、ERP、OA等软件。根据2013年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销售中心设立2个部门:销售部和大客户部,并急需各一名部门总监。大客户部负责供给方,需要把研发的软件产品公司引进公司平台进行销售公司产品,销售部负责需求方,主要把需要企业管理软件的客户引入公司平台上寻求平台上软件公司合作。
人事经理姚小姐为这2个职位花了很多心思,不但在51job上发布了职位,还在北京谈了2家猎头公司来服务公司的岗位需求。1个月过去了,有参与面试,复试的,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晚上看电视节目《天使爱上谁》了解到有一款手机移动应用“人人猎头”,企业通过在APP发布职位,用户通过对朋友工作经历,工作内容的熟知了解,直接导入手机通讯录朋友的信息进行相关职位的推荐,推荐成功后拿高额的赏金。立即注册了账号,试试看能否通过这个招聘渠道找到大客户部和销售部的总监。
第二天上午姚小姐接到人人猎头BD部门颜经理的电话。颜经理告诉姚小姐,人人猎头的服务主要是移动端广大用户的推荐,公司高级顾问的审核筛选候选人,来满足公司的职位需求。服务费低至年薪的8.3%,按效果付费,前期无须保证金;精准推荐,广发用户推荐职位的简历,高级顾问层层审核,评估后,把背景合适、意向强烈候选人推荐给企业;成功入职后,保证候选人进入试用期,否则免费再进行推荐。
三天后,也就是2013年3月26号,姚小姐与人人猎头签约了,BD颜经理在平台上发布了这2个职位的信息,并把这个客户直接转到了人才部的余顾问手里,由余顾问直接与姚小姐对接、候选人审查和推荐等服务。
3月27号,余顾问对公司做了深入了解,和本行业同等职位做了对比之后,与姚小姐做了深入的交流。明确了公司的招聘流程和岗位要求的细节,提出了对这2个岗位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与姚小姐交换了意见,确定了在大型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销售中高层的背景、达成年销售额在3000w以上业绩、团队管理经验5年以上的候选人为目标。
3月29号,人人猎头平台上的推荐北京QY公司的大客户总监、销售总监职位的用户已经有了67个,客户服务专员小马与每个推荐人做了详细的交流,成功拿到了54份简历。经过余顾问对简历的筛选,大客户总监有8份简历,销售总监有12份简历符合客户公司的要求,余顾问对筛选的20份简历进行电话沟通,对行业背景审核,工作内容的深挖,求职意向,候选人未来发展方向等详细沟通和了解。4月1号余顾问向QY公司推荐了审核出来的1位大客户总监李先生,2位销售总监候选人范先生、刘先生,并把与3位候选人的交流做了分析报告邮件给了姚小姐。姚小姐30分钟之后回复:“请在4月3-4月5号上午10点半-下午5点之间安排3位候选人进行初试。”
4月4号,李先生,范先生参加人事部和销售副总的初试,5号刘先生参加了初试。姚小姐反馈:李先生:软件行业经验丰富,但是其手中的大客户都来源于公司,无法在新的单位得到利用,因此公司不考虑;刘先生,知名软件行业9年经验,客户都是以生产,加工等着名外资公司为主,鉴于公司现阶段客户类型的差异化,公司不考虑;范先生,大型软件公司背景,带领团队20人以上6年,面对的客户类型多样化,覆盖了IT,电子商务,零售批发,生产,机械加工等行业,因此公司决定约其下周2-下周4之间进行复试。4月11号下午2点,范先生与公司总经理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交流,经过与销售副总、人力资源中心的面试结果评估,范先生通过初试、复试,综合能力符合公司的要求,决定录用。
4月11号下午,余顾问与范先生进行offer的商谈,由于范先生在职,离职需要申请和交接,因此,范先生允诺5月2号入职。4月12号下午,姚小姐给范先生的邮件发了offer。5月2号,范先生成功入职。推荐者也拿到了可观的悬赏。
王雨豪告诉你什么是人人猎头?
2013年12月17日,是人人猎头(www.rrlt.com)双喜临门的一个日子,一是A轮融资到账,二是新产品“简历银行(cvbank)”上线。对于一家成立仅仅十四个月的公司,这两重喜讯无疑再次刷新了外界对于这家创业公司的预期。人人猎头创始人、总裁王雨豪认为,公司的最大竞争优势是核心团队的创新能力。王雨豪一直在寻找最优秀的人加盟这支团队,员工从一年前的十余人增长到现在的六十多人。但是对于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怎样吸引优秀合适的人才,怎样让这些人才在这里共同成长?他在寻找自己的答案。
人人猎头初始模式:人人都能当猎头,人人都赚猎头费
在“人人猎头”诞生前,王雨豪及团队一直在开发运营着一款名为“名片碰碰”的APP,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已经深耕数年。“名片碰碰”--只要两人的手机碰一下,就能交换名片--虽然口碑不错,但并没有盈利模式,且很难迅速获得海量量用户。2012年中,王雨豪偶然地产生了从手机通讯录切入招聘市场的想法,他发现招聘行业有许多未被满足的需求,且基本与移动互联网绝缘。许多企业每年向综合性招聘网站如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交纳年费,获得发布职位及下载简历的服务,但是这些网站并不负责招聘效果,那些简历库中简历虽多但大多陈旧无效。尤其是中高端人才,既不会在招聘网站上留简历,也很少主动求职。在这部分需求上,企业只能依赖猎头推荐,但猎头通常只服务于外企及大型民企,高昂的猎头费(职位三个月工资)常令中小型企业望而却步。王雨豪认为这些招聘模式都即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恐龙,因为团队已在手机通讯录应用深耕数年,王雨豪产生了从手机通讯录切入招聘市场的想法: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一个巨大的人才库,为什么不让它从“人脉”变成“钱脉”?
在几个月的思考之后,“人人猎头”移动应用在2012年9月21日正式上线,一年多以后关于悬赏招聘&众包推荐的商业模式已经逐渐成形:在人人猎头平台上,企业(包括猎头公司)通过悬赏的方式,面向用户发布职位,鼓励用户推荐或者自荐候选者,凡是成功的推荐都由企业提供奖励。奖励金额由悬赏人自由定价,通常为职位一个月的工资。奖励金额七成归推荐人所有,三成归平台所有,及类似苹果的APPSTORE的分成机制。
人人猎头上线一周即帮助通用汽车完成亚太地区(上海)研究中心ANDRIOD工程师的招聘,次月获得数万元收入,之后每月收入以50%左右的幅度增长,现在月收入达到百万元人民币,超过1200家企业在平台上招聘人才。
互联网思维激发了人人猎头的六步创新
人人猎头发展过程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或互联网思维对现有招聘模式进行改造的过程。首先,人人猎头借鉴猎头模式,用高达数万的真金白银“悬赏”激励用户参与;其次,将开发候选人简历的任务众包给平台上的所有用户,将每个人手机通讯录都变成活跃的人才库;第三,人人猎头按照效果收费,职位候选人入职才向悬赏人收取费用,区别于传统招聘网站;第四,人人猎头与福布斯中文网、i黑马网等网站联合运营,将招聘广告发布在这些网站上,从而将分散的资源捆绑起来,类似GOOGLE的ADSENSE广告联盟计划;第五,自由定价。最早人人猎头规定奖励金额是职位一个月的工资,以低价策略对猎头行业造成冲击,但经过一段时间探索,王雨豪决定实行自由定价,让悬赏人按照紧急或重要程度自主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