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普京归来
7643400000017

第17章 俄罗斯的守护神(4)

闻讯后的普京立即要求有关方面随时向其通报这一事件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在接受俄国家RTR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我要求能随时掌握有关这起事件的最新情况。我们将彻底调查这起灾难,并尽快向车臣派出一个专门的调查委员会。"

8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强烈谴责了车臣武装分子击落俄军用运输机致使118人丧生的行动,并命令全国降半旗,为这些遇难士兵默哀一天。同一天,普京还将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召进克里姆林宫,要求他将目前的调查进展情况作汇报。俄罗斯电视台播放了两人的对话。当天的汇报比以往例行汇报的时间要长,持续了将近10分钟。

在对话中,普京面色严酷,命令他最亲密的政治盟友、前克格勃同事伊万诺夫亲自负责调查这件事。他说:"即使是最初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出这样的悲剧通常是由于一些官员玩忽职守而造成的。"他指出,俄罗斯早在1997年就明文规定,不允许使用米-26直升机运送士兵。他质问伊万诺夫说:"为什么在国防部明令禁止使用这样的飞机运送士兵的情况下,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普京还指出,他极力主张的军事改革就是为了"使俄军队更加强大有效,以至于以后不会再次发生这样的惨剧"。

但不幸的是就在普京提出警告的8月31日,俄罗斯驻北高加索联合集群的另一架米-24"鳄鱼"式武装直升机在车臣诺扎伊-尤尔特山区再次被地面炮火击中后坠毁,机上两名飞行员当场死亡。随后,车臣反政府武装宣称对此负责。

为了杜绝今后类似的悲剧,普京下令严办玩忽职守者。9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俄罗斯国防部米-26直升机坠毁事故原因调查委员会已于6日结束了调查工作。根据调查小组的结论,国防部对此次事故负有责任的5名国防部高官予以处分。

其中俄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副部长科尔米利采夫上将因对下属部队管理不严和领导不力,受到警告处分;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特罗舍夫上将由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飞行安全和预防人员伤亡,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另有其他三名国防部高官也受到了不同的处分。

这一事件的发生,更坚定了普京打击车臣恐怖分子的决心。后来俄军在发现车臣非法武装后,总是出动苏-24轰炸机和苏-25强击机轰炸,同时用远程大炮轰击,把敌人驱赶到较为狭小的范围内,然后再派出特种部队前往围剿,以避免自身的伤亡。

这种战法已经收到了效果。俄罗斯联邦军队在坠机事件发生后不久,就在车臣诺扎伊-尤尔特山区发动的特别行动中一举歼灭了50多名车臣非法武装分子。

惊天大劫案

2002年10月23日晚,在距克里姆林宫仅45公里的杜布洛夫卡大街上的轴承厂文化宫音乐厅内,在上演一部在莫斯科颇受欢迎的美国音乐剧《东南风》。此时巨大的剧场里座无虚席,1000多名观众大都是住在附近街区里的莫斯科市民。

21时30分左右,就在音乐剧第二幕将要结束之时,一个大汉在50多名穿着传统的伊斯兰黑色长袍、蒙着脸、挥舞着手枪、身绑炸药的女恐怖分子--"寡妇军"的簇拥下突然出现在舞台上,宣称接管了整个音乐厅,全体观众及100多名演员和文化宫的工作人员已成为了他的人质。

他疯狂地叫嚣道:"俄罗斯军队必须在一周内撤出车臣,并要释放所有被俘的车臣战斗队员。否则,我就要引爆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并警告说,如果警方敢采取强硬手段,那么他们每"牺牲"1人,就杀死10名人质作为抵偿。

事件发生后,莫斯科警方、内务部和"阿尔法"特种部队马上赶到了现场,并将事发地区周围的街道严密封锁。在米尼科夫大街及其周围的街区,布满了上千名荷枪实弹、身穿迷彩防弹背心并且头戴钢盔的军警。在临近剧院的高层建筑物上,也安排下了狙击手以防不测。几十辆装甲车和消防车、医疗救护车停在街道两边待命。在剧院外围街道上,警方设置了几道警戒线,阻止行人通行,只允许军警车辆、消防车和医疗救护车辆进出。

"紧急情况指挥中心"也在距剧场不足500米的地方临时组建起来。随后"阿尔法"成员化装成工人,在剧场附近以挖凿排污和供暖管道为掩护监视恐怖分子的行动。

23时恐怖分子在近两小时中陆续释放了近20名儿童和人质中的高加索人,并再次扬言,如果当局采取行动,他们就要炸平文化中心大楼。几位被劫持的人质也偷偷从大楼中给警察局打电话说,恐怖分子已经开始在楼中布置炸弹了。

很快,俄情报部门就证实了这次劫持人质事件的实施者是已被俄军导弹击毙的车臣军阀阿尔比·巴拉耶夫的侄子--非法武装"伊斯兰特种战团"团长马夫扎尔·巴拉耶夫。

马夫扎尔·巴拉耶夫的叔叔阿尔比·巴拉耶夫是个在俄罗斯人人皆知的恐怖人物,车臣臭名昭著的匪首。阿尔比·巴拉耶夫心狠手辣、残忍狡猾。他亲手杀害的俄军官兵就有170余人。1998年10月,阿尔比·巴拉耶夫绑架了4名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修理电话系统的工程师,在英国雇主被迫答应他的要求支付了1000万美元赎金后,他却背信弃义,杀害了4名人质,使他们身首异处,并抛尸荒野。

在马夫扎尔·巴拉耶夫追随他叔叔的过程中,越来越成为阿尔比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没多久,马夫扎尔·巴拉耶夫就成了阿尔比为首的那伙匪徒中的二把手。

马夫扎尔对杀害170余人的叔叔佩服有加,发誓有一天杀死的俄军官兵人数要超过他叔叔。

阿尔比·巴拉耶夫被俄军炸死后,马夫扎尔接受了阿尔比那伙匪徒,继续进行各种令人发指的恐怖活动。

马夫扎尔还当上"伊斯兰特种战团"团长,专门组织了一支车臣妇女组成的敢死队。马夫扎尔招募人员的条件只有一个:被俄军击毙车臣匪徒留下的"寡妇"。这些寡妇对俄军怀有刻骨仇恨,衣食无着。在被马夫扎尔招募后接受射击、制造恐怖活动的军事训练。

此时普京总统正在准备出访德国、葡萄牙,前往墨西哥参加亚太经合会议。在收到车匪"黑寡妇"挟持人质的消息后立即取消了出访计划,果断决定,自己亲自挂帅解决人质危机,并责成俄联邦安全局副局长普罗尼切夫负责营救千名人质的行动,由莫斯科内务总局局长普罗宁坐镇指挥。

普京连夜召开由俄联邦安全局、内务部、军队等强力部门最高级别官员参加的紧急会议。在会上普京对车臣非法武装分子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地提出"决不向恐怖分子妥协"的政策。普京指出,这次劫持人质事件是国际恐怖主义分子犯下的又一滔天罪行。俄罗斯永远不会屈服于他们的挑衅。一方面普京的克格勃经历给了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胆量和魄力;另一方面普京也深知,面对车臣匪徒的无端挑衅,如果政府退让,使车臣匪徒的阴谋得逞,那么将会刺激发生更多的、让俄政府应接不暇的人质绑架事件。

普京积极安排部署俄强力部门有关各方采取积极的行动营救人质。在人质事件发生1小时后,俄罗斯车臣共和国在国家杜马的议员阿斯拉哈诺夫、车臣族俄罗斯原最高苏维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赶到文化宫剧场入口处,与参与绑架人质的车臣武装分子交涉,要求他们保持理智和克制。

24日清晨,一名俄罗斯特工佯装醉酒,走进剧院,被车臣武装分子击毙。

24日中午,几名俄方红十字会代表手持白旗进入剧院与绑匪对话。车臣绑匪释放了一名身体虚弱的60多岁的英国人质和俄罗斯的几名妇女、儿童。

24日下午2点,普京公开发表声明:这次人质危机是"外国恐怖组织中心策划的"。他命令特种部队"准备解救人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质的安全"。

这时,被劫人质给普京写信,要求俄军不要动武,并从车臣撤军。电视台公布了人质要求普京结束车臣战争的呼吁。50多名人质家属上街游行,要求俄罗斯政府接受车臣绑匪的要求,停止车臣战争。国家杜马强调,应同绑匪进行谈判。很多国家也纷纷发表声明,在遣责车臣恐怖分子的同时,希望和平解决人质危机。

面对巨大压力,普京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强硬立场,力主采用铁腕手段。普京宣布,俄政府决不向绑匪妥协,决不向车臣叛乱武装让步,决不让俄罗斯军队撤离车臣。俄政府唯一能作的让步是:"如果释放全部人质,可免绑匪一死,并将他们逐出俄罗斯国土。"

24日下午4时左右,一向与车臣部族头领保持良好关系的俄国家杜马议员卡伯松,在国际红十字会两名代表和一名英国记者的陪同下,走进被武装分子劫持的剧院,开始与恐怖分子接触。据卡伯松后来介绍,此次劫持剧院的车臣人"头脑十分清醒,说话也很有逻辑性"。他们强烈要求俄罗斯政府中止在车臣地区的军事行动,马上把部队撤出车臣地区,否则将与人质同归于尽。"他们这一次来,就没想活着回去。"不过武装分子同意释放3名儿童人质,并带给政府释放人质的谈判条件:外国人质获释须由各国大使馆外交官进入剧院进行谈判;外国红十字会成员可以进入剧院抢救伤者;要求俄罗斯著名自由经济学家、"亚博卢"集团领导人雅夫林斯基和女记者安娜·波德利科娃进入剧院参与谈判。

下午6时30分,两名女人质设法从一个窗户逃出。"寡妇军"向她们开枪,并投掷了手榴弹,其中一人被打伤。晚上,26岁的售货员罗曼诺娃在试图进入剧院时,被"寡妇军"开枪打死。"寡妇军"说,她们认为罗曼诺娃是政府派来的特工。

10月25日早晨6时30分,7名男女人质被释放。中午12时30分,包括1名瑞士女孩在内的8名8-12岁的儿童被释放。但绑匪原先答应释放所有75名外国人质的诺言没有兑现。下午4时45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长帕特鲁舍夫向媒体宣布,若绑匪释放人质将保证其生命安全。晚上7时,普京总统再次召开强力部门负责人会议,说这次危机的当务之急是"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表示愿意与车臣绑匪谈判,并授权总统驻南部联邦区全权代表卡赞采夫担负这一重任。晚上8时,普京在电视上讲话,表示他对车臣战争的立场不变。晚上10时35分,俄罗斯官员说,又有3名妇女和1名男性人质被释放,他们都是阿塞拜疆人。

25日午夜,为了迷惑马夫扎尔,俄罗斯著名的车臣战地女记者波利特科夫卡娅被任命为马夫扎尔和当局的调停人,并与马夫扎尔进行了面对面的会谈。会谈中马夫扎尔强调,如果当局不给出计划从车臣撤军的证据,他们将采取"最极端的措施"。"普京必须表态结束车臣战争,从车臣撤出一切军队。"

26日凌晨,距离绑匪的"最后期限"已临近,许多人质的承受力也到了极限。有一个人质从自己的座位跑向大厅,被恐怖分子击毙。

抉择的时刻已来临。能够而且应该作出决定的只有一个人--弗拉基米尔·普京。

无可奈何的强攻

2000年10月23日晚到26日,对普京来说是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事后普京说:"我任职期间,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时刻,但最糟的就是剧院人质事件,我整夜待在克里姆林宫,尽可能地获取信息,听取不同意见,以便作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独自作决定。"

10月24日早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给普京打电话,他不仅向俄罗斯总统表示完全的政治支持,还提出美国特工机构向俄方提供实质性帮助的具体建议。这一天,类似的谈话还在普京与布莱尔、施罗德、沙龙、贝卢斯科尼及其他国家领导人之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