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765800000043

第43章

第8章第4节众生皆有大智慧

——解读《鸵鸟的心态》

经典点击

在许多人眼中,鸵鸟是一种愚蠢而可笑的动物。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沙堆里,以为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人们都说,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险的时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埋藏在草堆或沙丘里坐以待毙的话,是足可以躲避猛兽攻击的。

传统观点

平常人们总骂那些不能面对事物、没有勇气的人,耻笑他们的“鸵鸟心态”,而对于愚笨的人,人们直接就称其为“鸵鸟”。社会上有一些人“遇食颈如鹤,遇事头如鳖”;很多人做事,认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甚至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眼不见为净”乃至“因噎废食”,人们都将其归入所谓的“鸵鸟”行列。

心理学家还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之为“鸵鸟心态”,并指出“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有鸵鸟心态的人,不敢面对现实,不敢担当责任,平常大言不惭,事情来临就畏缩不前。

另类解读

其实,鸵鸟是被人们误读了,鸵鸟是现在世界上生存着的最大的鸟,但是它们却不会飞。尽管大自然的进化“剥夺了鸵鸟飞翔的权利”,它们还是凭借强有力的双腿,在生存竞争中争得了自己得生存空间。

鸵鸟的胆子确实不大,但是它们有强大的自卫武器--那双健壮而有力的腿,可以向任何进犯它的敌人反击,用腿踢敌人。再加上每只脚上有长达 17厘米的脚趾去抠抓敌人。

林清玄的一篇《鸵鸟的智慧》,也为鸵鸟做出了辩解。林先生说,读到一本讲鸵鸟的书,说到鸵鸟不但行动快速、深具力量,而且是非常有智慧的动物。这个观点对常以谬误的眼光看鸵鸟的人,确实是全新的见解。

林先生说,书中指出,新的动物学家已经证明从前的错误,鸵鸟在遇见危险时,如果是平时,它会奋力地逃开或反击,如果是孵卵的时候,它会把长脖子沿着地面伸长,把头隐藏在沙堆后面,以保护自己的孩子免于受到伤害。有时,鸵鸟把头插入沙子里,只是为了吃点沙子,以帮助食物在胃中的消化。

危险时,鸵鸟躲避敌人的这种行为是深有智慧的,因为高大的身躯再加上伸长的脖子,即使数里外的敌人也看得见,如果把自己扮成沙丘的样子,就不容易被发现了。鸵鸟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发展出来的智慧,让人感动,原来鸵鸟并不是愚笨无知的,由于人用无知的眼睛看它,才使我们有了愚笨的浅见。

不只鸵鸟如此,像我们随处可见的变色龙、枯叶蝶、竹节虫、人面蜘蛛等微小的众生,为了保护生命,繁衍后代,都展现出多么细腻的智慧呀!因此,对于众生,我们不可轻轻估量,众生的心灵实在隐藏了深奥的宝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

就以鸵鸟来说吧!鸵鸟在求偶的时候喜欢跳舞,它们跳起舞来的那种热劲,就像是非洲战士的战舞,我在影片上看过鸵鸟跳舞,配上摇滚音乐,鸵鸟的舞步充满着激情的热力和抒情的浪漫,仿佛是舞台上经过长期演练的摇滚歌手。

对于这么有智慧、有感情的众生,我们理应报以敬意,又有什么资格将人类愚笨的行为与之相提并论呢?

曾有一人在经过海滨公园时,看见许多人在放风筝,让他不解的是,所有人都挤在公园空地的一侧,密密麻麻的风筝线,似乎随时都可能绞成一团。对此他十分不屑:为什么大家宁可让公园一侧空着,却傻傻地挤在一起?于是他买了一个风筝,独自走到没人的一边去放。风筝飞起,线放长了,但是不稳定的风使其不得不随时回卷手上的线,当来不及卷时,就只好向后退。终于,他的风筝也和别人的飞得一样远了,而此时他才发现,因为风向的缘故,自己竟然也和原先放风筝的一群人挤在一起了。当我们在嘲笑别人前,应该先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在没有亲身经历前,更不要随便批评别人。

我们不是鸵鸟,一时不能领悟鸵鸟的智慧,便恣意嘲笑、批评它的行为,或许,在鸵鸟眼中,我们人类才是最可笑的。

在我们以往的观念中,鸵鸟是愚蠢的,然而,事实证明:我们错了。同动物相比,人类总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对自己的智慧洋洋自得;同别人相比,每个人都会认为,身边的某些人是如此的可笑,对此不置可否。其实,众生皆有大智慧,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们有时候自作聪明的举止,让人不由想起卞之琳的那首诗:你在窗子里看别人,别人站在桥上看你。你点缀了别人的风景,别人点缀了你的梦。断章取义是不能领悟万物真谛的,大智若愚才是真智慧。

当你以后要嘲笑别人时,当你以后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时,就想想“鸵鸟的智慧”与“人类的误解”吧。

有关爱情的算术

——解读《几道简单的算式》

经典点击

1+1=?

1.5+0.5=?

0.5+1.5=?

2+0=?

0+2=?

传统观点

依据简单的数学原理,这几个等式的答案显而易见,都等于二。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就会得出一个有趣的答案。

另类解读

杨教授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的生活每天都被许多公式与习题所包围,然而那些枯燥无味的公式对于他来说不仅仅只是传教之用,更重要的是给他以及他的学生带来许多乐趣。

杨教授在大学开学给数学系的学生上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没带任何授课资料,一上讲台就说:“今天我让大家先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话音刚落,便在黑板上写下:“1+1=?”,“有谁能解答出此题?”杨教授显示出一副得意的笑容。

台下一阵喧闹,有的学生回答“2”,估计只能自己听得见;有的学生想回答“2”,但到嘴边却不敢说出口;有的学生虽觉得这个题目表面看起来简单,但频频摸着后脑勺一心想得出另一个最佳答案。几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人能大胆地说出答案。

突然,一个高度近视的学生面带羞愧地起身大声说“2”。顿时,教室哄堂大笑,似乎大家都在笑这位学生傻得可爱,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答案太简单了。

可令大家吃惊的是,杨教授对这位学生的回答非常满意,他严肃地大声说:“这么简单的算术,你们这些大学生为何不敢回答,你们是被你们自己吓倒的呀!”

台下有学生小声嘀咕:“我们上大学不是来学一加一等于几,而是来学微极分以及更高层算术的,这样的题目太无趣了,简直是小儿科。”

杨教授微微一笑说:“那好吧,我就说些有趣的算术,也是你们感兴趣有关爱情的算术。”说罢杨教授便再次在黑板上写下:“1+1=2,1.5+0.5=2,0.5+1.5=2,2+0=0,0+2=0”。“有谁能说出这些等式的意义?”

台下顿时鸦雀无声,因为这次不是计算题,而是些似对非对的等式,且从爱情的角度说出它们的意义。这些等式能说明什么呢?大家都在思索着。

几分钟过去了,杨教授见没人回答,便润了润嗓子说道:“等号的左边代表着男女对爱情的爱护度,等号右边则是结果。‘1+1’的爱情终会幸福美满,结果为‘2’;如果一方多半分爱护度,而另一方少半分爱护度,同样可以幸福美满地生活,因为多付出的一方总会在关键时刻让步,这是‘1.5+0.5=2,0.5+1.5=2’式的爱情;如果一方付出双倍的爱护度,而另一方无任何付出,可想而知最终的结果了,这就是‘2+0=0,0+2=0’式的爱情。”

说罢,台下学生大部分发呆了至少五秒钟,然后掌声一片片的响起。原来数学是这么的有趣,有的学生开玩笑地问旁边的同学,“1+1=3”是什么意思?无疑,大家已对数学这门课产生了兴趣,也对杨教授的教学产生了兴趣。有的学生则认为杨教授其实所表达的是生活中与人相处的数学“理论”,生活中的任何事似乎都可以用一个有趣的等式表达。

(木子小儿)

用普通的算式表达人生的哲学,表达感情,展示创意,像文中睿智的教授一样,用数学表达生活中与人相处的哲学,让数学同生活一样妙趣横生,这是学科的智慧,更是人生的智慧。

正如杨教授对于算式的解释一样,爱的天平不一定完全对等,但也不能完全失衡,付出才能得到幸福,无任何付出,即便能得到最终也会失去。小时候,从学习加减乘除的简单运算开始,我们接触数学;等长大了,从数学中看人生,却也十分有趣。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