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兴点,别郁闷
7810500000007

第7章 谁偷走了你的快乐(1)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最关心你的人,那就只能是你自己。我们要挺起胸膛,走向完全的自尊自重。我们要沉着而又镇定地向前走。想到我们所贡献给大众的一切,想到我们能贡献给自己的一切。

完美,不完美(1)

尽管你是个不完美的人,你仍必须喜欢和接受自己。对于改正缺点来说,鼓励比指责更容易收到成效。

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这并不表示我们不必竭力成为最好,但却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多多包容、支持自己。鼓励自己比敌视、指责自己更能帮助我们改正缺点。

现在,让我们花几分钟在头脑中放映一部微型电影:你和你所谓的缺点担任主角。要用批评的角度,而是以支持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演员。就像一位和善、溺爱孩子的祖母那样,看一下你和你的特性。你能用这样包容、理解的心态接受自己、自己的缺点以及所有的一切吗?如果不能,试着想想塞西尔的座右铭:“我犯了错,但无论怎样,我都喜欢并接受自己!”

做人做事不必面面俱到

都喜欢事事做到尽善尽美,做人也要考虑面面俱到,但世无完人,这样做只会累死自己,并让你处于一种不能超脱的心里负担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一天俩赶着一头驴进城,子在前,父在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竟然不骑!”

父亲听了觉得有理,便叫儿子骑上驴,自己跟着走。走了不久,有人议论:”真是不孝子,自己骑着驴让父亲走路!”

父亲于是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驴背。走了一会儿,又有人说:“这个人真是狠心,自己骑驴,让孩子走路,不怕累着孩子?”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心想这下总该没人议论了吧!谁知又有人说:“那头驴那么瘦,两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它压死吗?”

最后父子俩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一前一后用棍子扛着。在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为不舒服,挣扎了一下,不小心掉到河里淹死了!很多人做人做事就像这故事里面的那个父亲一样,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人家说什么,他就听什么!结果呢?终于得到了教训。

一般来说,此类人有以下心理:

1.得罪任何人,甚至想讨好每一个人,不管是谁提了一个什么意见,他连想都不想,就依着去做。

2.乏主见,能自己做出有效的判断,所以只能是谁说得有理,就听谁的。

无论是什么样的心理,你都要明白一点:想面面俱到,讨好每一个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你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的利益,你自以为把事情处置得十分周全,但对其他人来说,他们或许还嫌你做得不够。换句话说,由于每个人的感受和需求都各不相同,所以无论你怎样“周到”,都会有人不满意!

如果事事都想做到面面俱到,结果肯定会把自己给累死。因为你总是小心翼翼地去揣摩别人的意思,担心别人是不是会满意,这多累啊!想不神经衰弱也难了。

而当别人看清了你这个弱点,便会得寸进尺地予取予求,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生气,于是你就变成吃力不讨好的超级大傻瓜!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我给你的建议是,就做你该做的吧!只要你认为是对的,你就坚定地去做,可以参考其他人的意见,但不必听任别人的指挥,这么做有时确实会让一些人不高兴,但只要你认为是对的,是能为大家谋得最大利益的,那就放手去做吧!我相信,事后你必定可以赢得这些人尊敬。

也许这么做,一时之间会让部分人觉得满意,让部分人觉得不能谅解,但这肯定是最轻松,也是最对得起良心的做法。如果你想要做到面面俱到的话,结果恐怕会落得一事无成!

不快乐的耶稣

如果说连上帝最宠爱的耶稣都还会受累于太过追求完美的压力,那么我们平凡人为什么就不能放弃对自己过高的要求,活得轻松、快乐些呢?

说有一天,上帝来到人间,想要帮助一些不快乐的人。

碰到第一个不快乐的人,叫作少年维特。

上帝问他为什么不快乐,他说:“我的情人不爱我。”

上帝一听,便说:“没有关系,我找爱神丘比特来帮你射一支爱心箭。”说罢,维特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上帝碰到第二个不快乐的人,叫作玛蒂达。上帝问她为什么不快乐,她说:“我的父母不爱我。”上帝一听,便说:“没有关系,我派最美丽、温柔又聪明的老师来照顾你。”就这样,玛蒂达也破涕为笑地回去了。

上帝碰到第三个不快乐的人,叫作耶稣。

上帝说:“世人都爱你,上帝也爱你,你为什么伤心?”

耶稣说:“我爱世人,我也爱上帝,但是我没有办法爱我自己。”

上帝听完,坐下来跟耶稣一起哭。

耶稣怎么可能爱自己,他对自己要求那么高,总是认为“神无所不能”。偏偏他所设定的目标,常常没有办法在自己的时间或能力范围内达成,结果老是让自己留在失败与自责的恶性循环中。

耶稣当然不爱自己,谁叫他是个超级好好先生,因为“神爱世人”,即使原本的工作已经多得忙不完,但只要有人祈祷,他依然要停下来,专注地倾听。

可是耶稣未免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总是担心如果少了他,“世界末日”就会来临。虽然他让人们一个星期有一次休息机会,却安排大家星期天做礼拜,果然是怎么也没有办法停下来。

完美,不完美(2)

就是因为耶稣总是这样奋不顾身,很少考虑自己能力的极限,并且用超乎实际的程度来压榨自己,当然连上帝也帮不上忙。试想,连神都难逃追求完美所带来的压力,更何况是平凡的人类呢!

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

花一点点时间,回想一下你今天所做的事,把你的一些失误都记下来,如:“我不敢相信我忘了带钥匙;忘了买火锅的配料;错过足球赛最初的12分钟;忘了去接一个重要的电话;忘了发短信给她,惹她生气了。”等等。

现在换一个角度,回忆一下这一天当中你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如果你像我所认识的大多数人一样,那么,对自己的自责就会为自己造成一种沉重的负担。但如果你是这么想的:“哦!每个人都一样嘛!这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你就会用另一种角度看待你的不完美,你的缺陷反而会帮助你活得更轻松。

生活中难免会出错。我们有太多的事要去做,也有太多的错误需要弥补。为了保持平衡,你应该多给自己一点空间,接受现实中不完美的一面。实际上,如果事事都那样完美,我相信,生活就不会这么有趣了。

太过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做错的事情上,很容易就让你往牛角尖钻。你会觉得自己真是一无是处,世界也冷酷,你会一直沉浸在懊恼、愤怒与沮丧的情绪中,从而更加紧张,也更加地吹毛求疵。

当你想起令自己感到骄傲的事时,你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点上。你会感觉自己才华横溢,而且潜力无穷。你会给自己一些空间,容许自己有发挥及改正错误的机会。

多去想想令你感到骄傲或快乐的事,能让你变成一个更有自信和耐心的人,不管是对你自己或别人。你会看到人生的积极面,不会再去吹毛求疵;你会知道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尽力而为。只要将心态调整好,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点而非缺点上,你就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

患得,还是患失(1)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这是出自《论语·阳货》中的一句话。其含义是:当人们没有得到的时候,拼命地想去追求;等得到了,又时时刻刻担心害怕失去。

人生处世的一大禁忌,便是患得患失。自古以来,在芸芸众生中,既有超然物外者,也有患得患失者。前者是一种健康而积极的人生态度,奉行这种人生态度的人,往往容易体会到心灵的自由和满足,能够过着悠然洒脱的生活,充分享受人生的尊严和快乐。后者则是一种病态消极的处事心理,这种人往往终日在得与失的罗网里钻来钻去,无法得到内心真正的超脱自在,更无法体悟到人生真正的快乐滋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患得患失常戚戚,超然物外天地宽。”

著名的“扬州八怪”郑燮,以诗、书、画“三绝”为后人称道。他写的诗歌,自然流畅,大都来自真情实感,不矫揉造作。他的书法融隶、楷、行、草为一体,苍劲有力,自成一家。他的画富于灵性,栩栩如生。他最擅长画兰和竹,所画竹子,挺拔潇洒,疏落有致;所画兰花,含蓄秀气,兰蕊如蝶。在为别人题诗的时候,他常常署上“板桥”二字,因此人们都习惯叫他郑板桥。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郑板桥考中进士,做了县令。他刚直不阿、清正廉明,对人民的苦难生活深感同情,并且不满于那些残害人民的官僚,终因得罪达官显贵被罢官。回到扬州后他心静如水,并在心底深深渴望着清静幽雅的生活,企望从中感受大自然赋予自己的惬意和安详,体悟生命的乐趣。这种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不仅表现在他一生的情感和行为中,尤其体现在著名的《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

“吾弟所买宅,严紧密栗,处家最宜,只是天井太小,见天不大。愚兄心思旷远,不乐居耳。是宅北至鹦鹉桥不过百步,鹦鹉桥至杏花楼不过三十步,其左右颇多隙地,幼时饮酒其旁,见一片荒城,半堤衰柳,断桥流水,破屋丛花,心窃乐之,若得制钱五十千,便可买地一大段,他日结茅有在矣。吾意欲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草花,用碎砖铺曲径一条,以达二门。其内茅屋二间,一间坐客,一间作房,贮图书史籍笔墨砚瓦酒董茶具其中,为良朋好友后生小子论文赋诗之所。其后住家主屋三间,厨屋二间,奴子屋一间,共八间。俱用草苫,如此足矣。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便见烟水平桥。家中宴客,墙外人亦望见灯火。南至汝家百三十步,东至小园仅一水,实为恒便。或曰:此等宅居甚适。只是怕盗贼。不知盗贼亦穷民耳,开门延入,商量分惠,有什么便拿什么去;若一无所有,便王献之青毡,亦可携取质百钱救急也。吾弟当留心此地,为狂兄娱老之资,不知可能遂愿否?”

郑板桥的这一段话,可以说是他心胸旷达、不为物欲所累的最真实写照。看来,他是真正悟透了“不患得,斯无失”的人生真谛,所以,他一生生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惬意安乐。

却说《资治通鉴》中“崔光取绢”一文,讲了一个与郑板桥人生态度截然相反者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北魏建国初期十分强盛,东夷、西域各国每年都向其进贡。又特意设立了交易市场,获取了不少南方的货物。到了梁武帝天监年间,国库全都充满了。胡太后有一次临幸储藏绢帛的仓库,当场让一百多位同去的王公、妃嫔、公主凭喜好任意拿绢回去。大家都尽其所能地搬取,最少的也拿了100匹以上。尚书陈留公李崇与章武王元融二人更是因为贪心,扛的绢太重而跌倒在地上,李崇扭伤了腰,元融扭伤了脚。胡太后看了很生气,让人把他们取的绢夺了,两手空空地出来,这件事在当时成为那些达官贵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而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绢,胡太后奇怪他为何拿得这么少,他回答道:“臣子我只有两只手,只能拿两匹绢。”众人听了,都感到很惭愧。

在当时,李崇、元融官至尚书令、章武王,算是“中央高级干部”了,什么样的场合没见过?什么样的好处没捞过?结果却为了几匹绢帛扭伤了腰和脚,不但颜面尽失而且在太后面前摔了跟头,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实在不值。他们之所以落到这步田地,完全是由于患得患失所致。如果他们不患得患失,怎么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怎么会惹得太后恼怒,闹出了一场笑话?又怎么会被后人耻笑?

然而,除了古人之外,在现实生活中,患得患失者亦不在少数。人们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往往容易患一种通病:斤斤计较,相互攀比,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综观人间世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是常理,可有些人总想不通这层理儿,只要涉及个人利害得失之事,总少不了要去争,要去斗,要从争斗中得到更多。殊不知这种做法,总会给人带来莫名其妙的烦恼,难以言状的痛苦,排解不掉的忧愁。名利尽管得到,可是人的尊严丧失了,人的洁净丧失了,人的品味丧失了……这样,看来是有所“得”,但失去的是否比得到的更多?而且这种“得”究竟有什么意义?

前些年,某杂志社编辑部评职称,有一个副编审的指标,竞争者却有三人。这三人中有两个是同一届大学本科毕业,有一个则晚两年,但文章颇具文采,并且有一篇在全国性的评选中获奖。若按照论资排辈,这个副高职称指标要在两位同期毕业者中选出一个;若按成就大小,这个副高指标则非第三人莫属。怎么办?经单位领导再三研究,再三斟酌,决定从工作时间长的两位中考虑,那位毕业晚两年的编辑也主动放弃竞争,待以后有机会再说。可是,那两位毕业时间和工作年限基本相同者,却争执不下,曾多次对论,各执己见,这是正常现象,并无什么可以厚非的。然而,其中有一位与领导的私交很好,而且善于溜须拍马、玩阴谋、耍诡计,曾不只一次在领导面前揭对方的短,夸自己的长,而且说得活灵活现,神乎其神,并且像乞丐讨饭一样讨取名利,像蚂蚁储食一样攒积荣誉。明智的人纵有天大的本领和业绩,也会尽量避免如此行事,免得他人说自己浅薄。功劳、优点尽可让别人去说,万不可盲目地推荐、夸耀自己,把自己说成是一朵花,把人家说成是豆腐渣,但此人却违反常情,竟愚蠢地这么做了,而且还果真奏了效,最后竟然如愿以偿。

患得,还是患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