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历史考证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7839600000008

第8章 周原与丰镐(1)

周原是周王朝的发祥地,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距西安市约二百华里,北倚岐山,南临渭河,西有千河,东有漆水河。广义上,周原包括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的大部分,兼有宝鸡、眉县、乾县的小部分,东西长约七十余公里,南北宽约二十余公里。

周人最初并不居周原,直到周人的第十三代祖先古公亶父时由于受到北方戎狄族的不断侵扰,才率众迁入岐山之下的周原。《诗·大雅·绵》是这样记载的:“古公蜜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古公亶父迁居周原后,在此立国,改国号为周,并建立了都城,称作京,这是我国关于京城概念最早的由来。

现在周原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的风翔县到东南的武功县逐渐递减。可以想象当时周原上应该是河流纵横,气候温暖湿润的。现在的横水河和湋河,据史念海先生研究证明,当时称漆水和沮水。许多西周时期的墓葬和遗址中都出土很大的鱼骨和河蚌。《诗·周颂·潜》记载:“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鳢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诗·绵》也记载周原当时的景观是:“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周原遗址的调查和发掘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鉴于当时周原地区盗掘、私藏、买卖之风的盛行,遂引起陕西省文管会的重视,多次派人到岐山县和扶风县调查和清理,获得了大批珍贵的西周青铜器。周原青铜器出土不断,因此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称呼。在很多青铜器上都有铭文,为研究当时西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如五十年代征集的禹鼎,高一尺三寸,直径一尺二寸五分,腹围四尺,重八十余斤,铭文202字,这段铭文内容给研究禹的家史和厉王征伐南淮夷的史实提供了重要线索。1974年在扶风县黄堆云塘村又发现一批青铜器,征集到七件青铜器,其铭文内容肯定了是共王八年的器物,不仅为西周铜器断代提供了一件标准器,也为研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提供了重要资料。1975年在岐山县董家村又发现一处青铜器窖藏,清理出铜器37件,制作时代从周穆王到宣王时期。其中有30件铸有铭文,铭文记载着西周中晚期以物换田、土地交换、林场易主、诉讼判决、赏赐判决、赏赐策命等重要事件,反映了西周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阶级关系等多方面情况,是研究我国西周历史的重要文字材料。着名的有卫盉、卫簋、卫鼎(甲),卫鼎(乙)四件卫器和三件此鼎。周原青铜器是中国青铜文化艺术的宝库,它代表着西周文明的最高水平,无论从造型、纹饰、风格、铭文等方面来看,处处都闪现着西周人民的智慧的伟大的创造力。

周原的大量青铜器有墓葬出土,也有窖藏出土。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既有造型精美的实用器,也有粗劣简单的明器;但窖藏青铜器的风格则大不相同,全是宗庙重器和实用宝器,庄严、凝重、纹饰精美,铸造得富丽堂皇,有很多长篇铭文。如着名的大克鼎、毛公鼎、大丰簋等。目前周原发现的青铜器窖藏有68处之多,有着名的扶风庄白1~6号窖藏、齐家1~8号窖藏、任家1~3号窖藏、康家1~3号窖藏、强家1号窖藏,还有任李、刘家、召陈、齐镇、云塘等多处;岐山礼村1~3号窖藏、贺家1~4号窖藏、董家1号窖藏、王家咀1~2号窖藏,还有京当、童家、凤雏、北寨子等处的窖藏。以1976年发现的着名的庄白1号窖藏为例,它位于白家村南100多米的坡地上。平面长方形,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10米,深1.12米,窖口距地表最浅处26厘米,最深处45厘米,时代从西周早期到西周晚期。窖藏坑内器物放置有序,共埋有103件青铜器,有铭文者74件,其中铭文少者一字,多者284字。此外还有两件玉器,两件蛤蜊。青铜器造型浑厚,纹饰繁缛精美,充分表现出西周人民高度的创造力。这批青铜器有着名的商器、陵器、折器、丰器、墙器、伯先父器等,其中有名的史墙盘铭文最重要,在腹底有铭文284字,其中重文5字,合文3字,它历述了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功绩,还记述了史墙以前五代的世系,为西周铜器断代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周原遗址自1976年以来的重大发现是对岐山京当凤雏村西周甲乙两组宫室建筑基址和扶风法门召陈村西周大型建筑基址的发掘清理,使我们了解到西周宫殿建筑的大致情况。目前所发现和发掘的宫殿建筑还很少,以后随着工作的开展,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宫殿遗址。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在其归属上曾有两种意见:一是属周王室所有;另一种认为是以往周原所出青铜器的所有者的住宅,但目前已普遍认为属宫殿或宗庙性质。建筑和使用的年代,根据基址中出土的西周甲骨和陶瓷器等判断,为周文王时期到西周中期,距今三千多年。此建筑属文献记载的“茅茨土阶”,布局规整对称。房基南北长45.2米,东西宽约32.5米,建筑面积约为1469平方米,整体建筑呈南北向。由影壁、前院、门厅、中院、前堂(大殿)、东、西小院和后室、过廊、东西厢房、排水设施等组成,下面就由南往北概括介绍一下这组建筑的结构。

首先门厅由西塾、门道和东塾组成。东西门塾与东西厢房面朝前院,在转角处各有台阶一个,通向门塾和厢房的回廊。影壁在前院中正对门道处。中院东西长18.5米,南北宽12米,面积约222平方米。中院东西两边各有两个侧阶,每边侧阶约三层,分别通往东西厢房前的回廊。中院北边设三个台阶,中间大,两边稍小。前堂也就是大殿,为该建筑群的主体,从柱础石排列看,应面阔六间,每间宽3米,进深6米。此殿通面宽17.5米,进深6米,而殿基南北宽9米。殿堂前有三门,后有三门。后院由西小院、过廊和东小院组成。东西小院面积各约63平方米,西小院北面偏西、东小院北面偏东各有一个台阶,通向后室前的回廊。后室共五间,东西排列,面朝南,面宽23米,进深3.1米。后室前的回廊长20.5米,宽约1.5米。东西厢房位于门厅、庭院、前堂、后室的两侧,南北排列,左右对称,每侧厢房各有八间,前檐墙都带有回廊。东厢房通长约43.4米,进深3.2米,回廊宽约1.5米,西厢规模与东厢略同。

此建筑群中的排水设施共有两处:一是在东门房下部设一条南北走向的陶管水道,使中院的水顺水道排向前院;二是在后院中的东西小院之间的过廊下部用石块叠砌水道,再加上东厢房下部有一条阴沟,使院内的积水通过此水道和阴沟排往东边的大水沟。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反映了周人在周初时的建筑水平已非一般,如房屋的隔墙,大部分用黄土以圆夯头分层夯筑,墙身有一定收分,墙体厚度不一,说明周人对墙体的选择是按实际用途,而非象文献所记载的那样一律“墙厚三尺(周尺)”。而且基址中所发现的夯土墙块,有的从夯窝痕迹上可看出用五个夯锤捆绑在一起夯筑,这样就加大了夯面,也说明了当时周人在版筑技术上的进步。还有,墙面和室内地面均用黄土、细砂、白灰搅拌的“三合土”涂抹,使之光滑坚硬;在房顶的屋脊和天沟处使用板瓦覆盖,又在较重要台基的边缘处用土坯叠砌。这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用瓦和土坯的较早范例之一。

凤雏乙组建筑基址由于破坏严重,只清理了一座与甲组前堂相似的房基,面阔六间。

下面再介绍一下另一组重要的建筑基址——扶风召陈建筑群址。目前已发掘面积约6375平方米,清理出15座房基,其中下层房基2处,上层房基13处,皆有卵石散水。该建筑群有很多直径为0.90~1米的柱础。它和凤雏甲组基址一样也是由多组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前后左右对称,布局规整,也属于“茅茨土阶”,但它规模、体量更大,所以其构架可能更复杂。其下层建筑中F3、F5和F8保存较完整。以F3为例,房基长22米,宽13.4米,它建筑在一个东西长24米,南北宽15米的大台基上,面积360平方米。东西两侧中间略凹,使建筑平面呈“工”字形,在台基四周有九个台阶,南面三个,其余三面各两个,南面中间的台阶最大,阶长1.2米,宽9.6米;F3面阔六间,南北五间,其最大面阔达5.6米,台基四周设卵石散水,可作屋面排水之用。

召陈建筑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西周早、中、晚三期的瓦片,有板瓦、筒瓦和半瓦当。

召陈建筑址的年代据地层叠压和打破关系及出土物判断,下层的F7和F9两处房基始建于西周早期,上层的13处房基始建于西周中期,毁于西周末期。其性质应属西周中、晚期建筑的一座大型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