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佛道大师的成事智慧课
7840000000019

第19章 换种思维,你会有新发现(2)

绝大多数人想不到这样的人还能变成百万富翁、受人爱戴的公共演说家、洋洋得意的新郎官及成功的企业家,更想不到四肢残废的他会去泛舟、玩跳伞、在政坛角逐一席之地。

他就是米契尔。那次机车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面目可怖,手脚变成了不分瓣的肉球,为此他动了16次手术。手术后,他无法拿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但米契尔从不认为自己被打败了。他看着镜子中难以辨认的自己,想到某位哲人曾经说的:“相信你能你就能!”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是倒退或是一个起点。”

他很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经过努力奋斗,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米契尔为自己在科罗拉多州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另外还买了一架飞机及一家酒吧,后来他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变成佛蒙特州第二大的私人公司。

机车意外事故发生四年后,他不顾别人规劝,非要用肉球似的双手学习驾驶飞机不可。结果,他在助手的陪同下升上了天空,飞机突然发生故障,摔了下来。当人们找到米契尔时,发现他的脊椎骨粉碎性骨折,他将面临终身瘫痪的现实。家人、朋友悲伤至极,他却说:“我无法逃避现实,就必须乐观接受现实,这其中肯定隐藏着好的事情。我身体不能行动,但我的大脑是健全的,我还有可以帮助别人的一张嘴。”他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幽默去讲述能鼓励病友战胜疾病的故事。他到哪里,笑声就荡漾在哪里。

米契尔不屈不挠,日夜努力使自己能达到最高限度的独立。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不因矿产的开采而遭受破坏。米契尔也曾竞选国会议员,他用一句“不只是有一张小白脸”的口号,将自己难看的脸转化成一项有利的资产。

一天,一位护士学院毕业的金发女郎来护理他,他一眼就断定这就是他的梦中情人,他将他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和朋友,大家都劝他:这是不可能的,万一人家拒绝你多难堪呀!他说:“不,你们错了,万一成功了呢?万一她答应了呢?”米契尔决定去抓住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勇敢地向那位金发女郎发出约会、求爱。

两年之后,那位金发女郎嫁给了他。米契尔不但成为坐在轮椅上的国会议员,拿到了公共行政硕士学位,并持续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及公共演说,

有赢有输,才是多彩的人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米契尔将伤痛看成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并以此为动力,做出了许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谁能说赢的人不会输,输的人不会赢呢?

麦吉的经历和米契尔非常相似。他曾是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毕业的美男子,23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左腿。他依靠一条腿,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独腿长跑运动员。30岁时,厄运又至,他遭遇生命中第二次车祸,从医院出来时,他成了一个四肢瘫痪的男人。

绝望后的麦吉开始吸毒,醉生梦死,可这不能拯救他。很快便清醒过来的麦吉决定开始他的下一步人生。他不但攻读神学博士学位,还帮助困苦的人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以乐观的笑容,给逆境中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光明。

不但米契尔、麦吉如此,英国的伟大诗人弥尔顿、德国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都是输得最彻底,赢得最成功的人。弥尔顿最杰出的诗作是在双目失明后完成的;贝多芬最杰出的乐章是在他的听力丧失以后创作的;帕格尼尼是个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这三个最成功的人一个是瞎子,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巴!他们之所以有那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有处于逆境不屈服的精神。

科学家贝佛里奇说过:“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其实,“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够正视现实。

有的人由于不能很好地面对挫折或失败,于是当遇到一些经济上的、生活上的或名誉上的挫折、失败时,思想就崩溃了,进而走上了犯罪或轻生的不归路。这是一些经不起失败或挫折考验的人。

我敬佩那些从不幸中站起来的人,因为他们有宽阔的心境和优良的心理素质。就像一位失败者曾说的:“难道有永远的失败吗?不!我宁可一千次跌倒,一千零一次爬起来,也不向失败低一次头。”我相信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不会永远与失败相伴。

可爱的“敌人”

城市的郊区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一片林子的后面有一座寺庙。那里清新幽静、祥和,时而回荡起雄浑悠远的钟声,扩散出淡淡的檀香味,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城市里烦恼的人都喜欢到接近寺庙的林子净化心灵,寻求片刻的宁静。

一天,林子里来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年轻人来到林子后,坐卧不宁,不停地拿着一个游戏机边打边晃,使原本在此清静的人们跟着心烦不已,不一会儿便纷纷散去。

年轻人看大家都走了,更加不安,他大声喊了起来:“可恶的烦恼,可恶的烦恼……”

年轻人喊声还未停止,寺庙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里面走出一位小和尚。小和尚对年轻人说:“施主,师父请您里面坐。”年轻人迟疑着跟随小和尚进了寺庙。

寺庙院内的树荫下坐着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和尚。老和尚看了看进来的年轻人,问:“年轻人,你只要不把烦恼看做是烦恼,就不烦了。”

“那把它看成什么呢?”年轻人问。

“你手中不是拿着一个游戏机吗,你把烦恼看做是游戏中的‘敌人’不就行了。当它来的时候,你不要怕,你只需要用力去打它,打败它。”

“如果我打不过它,失败了怎么办呢?”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重新开始游戏,再玩一次不就行了吗?”

你流连于小溪边的惬意,也就是满足了自己的平庸;你欣赏到了山峰突兀的险峻,也就有机会了解到自己的卓绝。烦恼也好,困难也好,“敌人”也好,失败也好,关键是你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它。佛家说:烦恼即菩提。我们可以将这句话理解为:烦恼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是让我们战胜自己和困难的机会。事实上,如果没有烦恼,也就不需要什么解脱了。正如在一场游戏中,没有敌人,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

把困难当乐趣

生活中,烦恼无处不在。佛家认为,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关键看你的心态。你的心态好的话,能够正确对待事物,用理智分析、用智慧行动,你自然就不会烦恼,于是就不会有痛苦。俗世中很多人往往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的耗费自己的生命,而且方法不得当,那样不烦恼才怪。所以,不论烦恼有多烦人,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否则会带来更多的烦恼。

怎样正确对待,实际上取决于我们内心处理烦恼的态度和能力。很多事,你如果认为它给你带来麻烦,那就真的是烦恼。如果你把它当做人生的一种乐趣,考验我们能力的一种乐趣,那烦恼又何尝不是一次机会呢?

也许你会说,这样想和阿Q有什么区别?其实,阿Q思想也未尝不可,只要能够度过烦恼这一关,且能够成功,那就是胜利。有这样一则故事,颇令人深思。

小红和小梅大学最后半个学期时,两人共同到一家公司实习。这家公司是跨国大企业,薪水和待遇都很好。被这家公司选中的实习人员,一般情况下都能被留下。两人也很渴望能够留在这家公司。于是,两人勤奋有加,工作努力,凡事都抢着干。为办公室人员订盒饭、传送文件、收发信件的活儿,小红通常抢着做;为大家跑个腿、打印文件这些事儿小梅跑得最快。两人的勤快、可爱很快便得到了办公室所有人的喜爱和赞赏。

出乎意料的是,两个月之后,公司留任名单公布下来,小红和小梅都没有被选择,公司规定她们在一个月实习期满之后离开。那天,大伙儿看她俩都小心翼翼,更不敢和她们多说一句话。因为,她俩的眼圈都红红的。这事摊到谁身上都难以接受。

第二天上班,小红的情绪仍很激动,谁跟她说话,她都像灌了一肚子火药似的,逮着谁就向谁开火。留任名单是老总定的,跟其他人没关系,甚至跟办公室主任都没关系。小红也知道这点,可心里想想两个月来的工作,不比别人差,甚至许多地方还比别人强,于是,心里憋气得很,又不敢找老总求情,只好找杯子、文件夹、抽屉撒气。“砰砰”“咚咚”,大伙儿的心被她提上来又摔下去,空气都快凝固了。人之将走,其行也哀,谁忍心去责备她呢?

小红仍旧不能出气,又去找同学诉冤,找同事哭诉。“凭什么不留我?我干得好好的……”眼珠一转,滚下泪来。

旁边的人心里酸酸的,恨不得一时冲动去找老总给小红说情。自然,办公室那些订盒饭、传送文件、收发信件的小活儿,小红现在根本就不闻不问。乱发脾气的小红人未走,就已经得到大家的讨厌了。

小梅一直很讨人喜欢。同事们早已习惯了这样对她:“小梅,把这个打印一下,快点儿!”“小梅,快把这个送过去!”

小梅总是连声“答应”,小腿小手像她的舌头一样灵巧。

留任名单公布后,小梅哭了一晚上,第二天上班也无精打采,可工作向手上一放,就又重新和往常一样努力工作起来了。小梅见大伙儿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么,便特地跟大家打招呼,主动揽活。

大家怕她想不开,主动安慰她时,她却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反正我是来学东西的,努力干一天,多学会一些,我不能放弃这个机会呀。”听了小梅的话,大家对她刮目相看。小梅这样想后,心里渐渐平静了,仍然勤劳地打字复印,随叫随到,坚守在她的岗位上。

一个月满后,小红如期下岗,而小梅却被留了下来。主任当众传达了老总的话:“其实,这个留任名单,是老总考验你们的一个方式。恭喜小梅顺利通过考验,获得了你想要的工作。从明天起,老总将给你加薪,你将正式成为这里的一分子。”

聪明的人懂得把困难当做学习的机会,而愚蠢的人则牢牢守住自己永远的失败。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头老黄牛为主人辛劳耕种了一辈子,如今已年老体迈,干不了重活儿。一天,黄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很深的枯井里。黄牛心想,不知主人会不会救我?

农夫在枯井里找到黄牛后,想了很多办法也没将牛救出。后来,他站在井口对牛说:“牛啊牛,我知道你很伤心,可是我真的尽力了,我这就为你送终,算是报答你这么多年的辛苦劳动。”

说完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黄牛埋掉。一开始,黄牛在黑暗的井底悲哀地嚎叫,但很快又没了声音。农夫以为黄牛死了,找来手电筒一照,让他大吃一惊,原来,每一铲土下去黄牛都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垫到脚下。最终,黄牛走出了枯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