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社交好习惯
7840300000021

第21章 人脉资产,价值无量(2)

从兴趣爱好上了解大企业家。他喜欢什么运动、什么物品、什么性格的人,他喜欢或经常参加什么聚会,他休闲、娱乐的方式有哪些,常到什么地方去等。

总之,要结交一个大企业家又没有机会的时候,你不妨从以上几个方面去了解,总会发现一些机会的。

其次,制造初次见面的氛围。当你发现了或者创造了与成功人士见面的机会后,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制造一种特殊的会面氛围。因为,在众多的人物当中,也许你本身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说不定连话都跟他说不上。

在共同出席的会议或聚会上,选择位置时,一定要选择一个与成功人士尽可能近的位置,以便他能注意到你,并且一有机会便可搭上关系。

同时,要以穿着表现自己的个性,因为与人第一次交往,别人往往是从服饰上获得第一印象。着装要表现个性、特色,给人舒服的感觉。

要针对对方关注的事予以刺激,要尽快发现对方关心注意何事,找到适当的话题,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刺激对方对自己的兴趣。话语要力求简洁、有独创性,使对方产生震撼,留下较为深刻的第一印象。

最后,适当展示自己的能力,以赢得成功人士的青睐。例如大企业家一般都爱才,惜才,如果你一贯表现出对他意见的赞同,不敢表现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会对你产生反感。因此,适当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才干,是会受大企业家喜欢的。当然,你不能表现得太过于锋芒毕露,让人一见就觉得有喧宾夺主之感。

与大企业家有过几次接触,并感觉到他对你态度不错,那么别出心裁地赠送礼品是联系情感的重要方式。这要针对对方的具体情况,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委托他人。礼物不一定昂贵就好,要赠送,就要送他特别喜爱的东西才是。同时在赠送方式上也要别出心裁,从包装样式、赠送仪式上都要显得别具一格。

写信是交流思想、联系感情的好方式。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电脑技术的开发,很多人的联系都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很少再看见以书信的方式交流了。你用书信的方式向对方请教问题,交流思想,他会感到很亲切,所以这是你结交成功人士的一个不错的方法。

重视“小人物”的作用

在与人交往中不能存在歧视和偏见,否则一些本来最可以值得信赖的人却因为你的冷落离你而去;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也许正是有着敏锐目光的不凡之人,等待你去发现。

百事公司派史坦芬·艾勒到加拿大分公司任总经理,正要离开纽约总部时,副总裁维克把一个很能干的助手推荐给他。到任后,此人办事很老练,又谨慎,时间一长,史坦芬·艾勒很看重他,把他当作最信任的人重用。

史坦芬·艾勒任期届满准备回到总部。这个助手却不想跟他一起回去,反而要求辞职离开百事公司。史坦芬·艾勒非常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人回答:“我是维克先生身边的助手,跟了他多年,我知道他的为人,他叫我跟着你,无非是想让我监视你,你几年来在加拿大一直为公司忙着,并没有出现什么大差错。我辞职后去老总们面前说你的好话,也就不会让他们怀疑我是想以后在你手下工作。”

史坦芬·艾勒听后吓坏了,好多天一想到这件事就心神不宁。幸亏自己的确在工作上不敢有丝毫松懈,否则这样公正无私的助手把我在加拿大的所作所为都如实汇报给总裁,我就完蛋了,多吓人啊!可能职位就难保住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可轻视身边的那些“小人物”,在他们面前表现好非常重要。这些人平时不显山露水,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说不定就会成为左右大局、决定生死的“重磅炸弹”。

当然,这不只是一家公司的一个事例,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人被下级认真地监督着,若不知他们的厉害,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或者以为下属只会保护自己,那就错了,往往因此导致自己职位不保。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重视下属,讲究和他们说话的策略,是与下属保持良好关系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林顿·海曼先生曾向人讲过他报复主管的故事:我曾经在公司的营销部工作过,受尽了主管的气,后来我找到总裁要求调换一份工作。总裁从人事部了解到我过去的业绩不错,便调我做了秘书。按理说,此时营销部主管应该认真反省一下,向我表示一下歉意,可这位主管没把我放在眼里,仍然对我怀恨在心。因此,每当我到营销部了解业务情况要找主管的时候,他却不予以合作,总是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回答说“无法安排”。所以,每当总裁关心到他的情况时,我每每连忙说“不、不”,说他工作如何如何差劲,还目中无人,恶意地对待下属,有记仇的德性。总裁感到这个主管人品有大问题,不会有能力去发挥团队的作用,于是免去了这位主管的职务。直到最后,主管也没弄清是怎样得罪了总裁先生。

所以说,处理好人际关系绝对不是一桩小事,越是下属越是得罪不得。

平常无论是待人还是用人,一定要记住史坦芬·艾勒的一句话:“把鲜花送给身边所有的人,包括你心目中的小角色。”不要总是时时处处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要知道,再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也不可能一个人赢得整场比赛。在任何工作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有了人才会有事业;有情义,同时也会带来效益。说不定,你心目中的小角色会在某个关键时刻影响你的前程和命运。

在某一家公司,一个部门的正副经理都是博士毕业生,年龄相仿,经历差不多,都可谓极富才华。

有所不同的是,第一位经理为人和善,善于和员工交流。在日常工作中,对下属恩威并施,分寸得当。在业务上严格要求,从不放松,但偶尔出了什么差错,他却总能为下属着想,为下属担担子;出差回来,总是不忘带点小礼物、小玩意儿,给每一个下属献一份爱心。而另一位经理对下属严厉有余,温情不足,有时甚至很不通情达理,缺少人情味。例如一位平时从不误事的下属因为父亲急病而迟到了5分钟,这位经理还是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处以罚款若干。

不久,公司内部人事调整,第一位经理不但工作颇有业绩,而且口碑甚佳,更符合一个高层领导的素质要求,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而另一位经理尽管工作也干得不错,但领导认为他有失人情味的管理方式不利于笼络人心,不利于留住人才,于是取消了原打算提携他的意图。

可见,“小角色”的力量汇在了一起,足以推翻任何一个“大角色”。所以不要轻易得罪“小角色”,不要与人发生正面冲突,以免留下后患。要学会与“小角色”合作,展示自己的魅力。不要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去处理“小角色”的关系,不要平时怠慢人家,等到你需要他们合作的时候才去动员他们。应记住:你平时花在他人身上的精力、时间都是具有长远效益和潜在作用的。在不远的一天,也许就在明天,你将得到加倍的回报。

建立朋友档案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朋友,只不过是拥有数量的多或少而已。拥有朋友其实就是一种快乐,因为朋友的存在并不会让自己失去什么,相反还会收获很多。

朋友老江的弟弟被一些人不明不白地抓走了,老江慌乱之中求助于老张,老张从来没接触过这类事,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建议他去找律师,老张说他过去也认识几个律师,但没继续联络,名片也早不知丢到哪里去了。他叹了一口气说:“人到用时方恨少呀!”

“人到用时方恨少”,不知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如果曾经有过,那么,就要赶紧亡羊补牢,如果没有过,那么,也要未雨绸缪。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朋友档案”!

人一生当中会交很多朋友,这些朋友有的会成为你的至交,有的会持续交往,但有的也会中断。交朋友固然不必勉强自己和对方,但不妨采取更有弹性的做法,不投缘的也不必“拒绝往来”,而把他们通通纳入你的“朋友档案”!

“朋友档案”的建立其实很简单。首先,把你在学校时的同学资料整理出来,并做成记录。毕业数年后,你的同学会分散在各种不同的行业,有的甚至已成为个中翘楚。当你有需要时,凭着同学的关系,相信他们会给你某种程度的帮忙。这种同学关系,还可从大学向下延伸到高中、初中、小学,这将是一笔相当丰厚的资源。当然,要建立起这些同学关系,你非得时常参加同学会,并且随时注意同学们的动态不可。

其次,把你周边朋友的资料建立起来,对他们的专长也应有详细的记录。他们的住所、工作发生变动时,也要在你的资料上修正,以免需要时找不到人。这有赖于你平时和他们的联系。

同学和朋友的资料是最不应疏忽的,你还可以记下他们的生日。如果你不嫌麻烦,在他们生日时寄上一张生日贺卡或请吃个便饭,会使你们的关系突飞猛进。这些关系若能妥善维持,就算他们一时帮不上你的忙,也会介绍他们的朋友来助你一臂之力。

另外,有一种“朋友”也是你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在应酬场合中认识的,只交换名片谈不上交情的“朋友”。这种“朋友”各种行业各种阶层都会有,你不应把这些名片丢掉,应该在名片中尽量记下这个人的特征,以备再见面时能“一眼认出”。但最重要的是,将名片带回家后,要依姓氏或专长、行业分类保存下来。你不必刻意去结交他们,但可以借故在电话里向他们请教一两个专业问题,话里自然要提一下你们碰面的场合或你们共同的朋友,以唤起他对你的印象。有过“请教”,他对你的印象也会深刻些。当然,这种“朋友”不可能帮你什么大忙,因为,你们没有进一步的交情,但帮小忙,为你解决一些小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美国有位着名的哲学家说:“人性有被同化的倾向”,俗语也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长期处于丑恶的环境下,久而久之,心灵、言行就会受环境污染。与恶魔为伍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变成了恶魔,等到自己察觉,后悔已来不及了。法国剧作家莫里哀说:“友谊的结合,是要经过考虑与选择才能生长出来的。”

重视应酬的力量

中国人一直将“吃饭”和“交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香港大食客蔡澜先生,在《吃的讲义》里说,吃的文化,是交朋友最好的武器。你和宁波人谈起鳝糊、黄泥螺、臭冬瓜,他们大为兴奋。你和海外的香港人讲到云吞面,他们一定知道哪一档最好吃。生活中的应酬,是一门人情练达的学问。

为人处世,朋友之间有许多事需要应酬;张三结婚,李四生日,王五得了贵子,马六新升了职务,这些事要躲当然也能躲开,但别人会说你不懂得人情世故。善于社交的人,常常会伸长耳朵来打听这一桩子事,帮人凑份子、送礼请客,皆大欢喜。为什么?因为他把日常生活中的应酬,看作是一门人情练达的学问。

应酬是一门社交艺术,只有善用心思的人,才能达到联络感情的目的。

一位朋友生日,有人提议大家去庆贺,你也乐意前行,可是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么多的人,偏偏来为他贺岁,他们为什么不在你生日的时候也来热闹一番?这就是问题所在,这说明你的应酬还不到位,你的人际关系还有欠佳的时候。要扭转这种内心的失落,你不妨积极主动一些,多找一些借口,在应酬中学会应酬。

比如你新领到一笔奖金,又适逢生日,你可采取积极的策略,向你所在部门的同事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想请大家吃顿晚饭,敬请光临,记住了,别带礼物。”在这种情形下,不管同事们过去和你的关系如何,这一次都会乐意去捧场的,你也一定会给他们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重视应酬,一定要入乡随俗。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中,升职者有宴请同事的习惯,你一定不要破例,你不请,就会落下一个“小气”的名声。如果人家都没有请过,而你却独开先例,同事们便会以为你太招摇。所以,要按约定俗成来办事。这是请与不请,当请则请的问题。

重视应酬,还有一个别人邀请,你去与不去的问题。人家发出了邀请,不答应是不妥的,可是答应以后,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对于深交的朋友,有求必应,关系密切,无论何种场面,都能应酬自如;浅交之人,去也只是应酬,礼尚往来,最好反过来再请别人,从而把关系推向深入。

能去的尽量去,不能去的也没必要勉强。比如同事间的送旧迎新,由于工作的调动,要分离了,可以去送行;来新人了可以去欢迎。欢送老同事,数年来工作中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去一下合情合理,欢迎新同事就大可不必去凑这个热闹了,来日方长,还愁没有见面的机会吗?

重视应酬,不能不送礼,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是建立感情,加深关系的物质纽带。

朋友在某一件事上帮了你的忙,你事后觉得盛情难却,选了一份礼品登门致谢,既还了人情,又加深了感情,同事间的婚嫁喜庆,根据平日的交情,送去一份贺礼。既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又加深了自己的人缘。像这种情况,送礼时要留意轻重之分,一般情况到了就行了,千万不要买过于贵重的礼品。

朋友间的送礼,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今天你送给我,我明天再送给你,所以,不论怎样的礼品,应来者不拒,一概收下。他来送礼,你执意不收,岂不叫人没有面子?倘若你估计到送礼者别有图谋,推辞有困难,不能硬把礼品“推”出去,可将礼品暂时收下,然后找一个适当的借口,再回送相同价值的礼品。实在不能收受的礼物,除婉言拒收外,还要有诚恳的道谢。而收受那些非常礼之中的大礼,在可能影响工作大局和令你无法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你硬要撕破脸面不收,也比你日后落个受贿嫌疑强。这叫作:“君子爱礼,收之有道。”

好习惯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好的人脉关系网来源于好习惯,这已经是无可反驳的事实。从许多成功的人那里听说了“是好习惯支配着我们走向成功”,我们应该相信他们说的话。因为,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性格,好习惯可以影响你周围的人,可以主宰你的人生。关于习惯成就性格、主宰人生这种观点,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都曾提出过。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

牧师华理克在他的作品《目标驱动生活》中有这样的论述:性格其实就是习惯的总和,就是你习惯性的表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早在公元前350年便宣称:“正是一些长期的好习惯加上临时的行动才构成了成功。”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哪怕是一个年龄很小的孩子,我们也可以从他身上看到未来推销员、医生、律师或是政府高官的影子,哪怕只是一句话,我们也能够从中分辨出细微的主观思维模式以及特定的行为方式。而这些都在表明,就像是衣袖上会出现褶皱一样,人们总有一天逃不过某种命运,我们的性格就像塑料,一旦被塑造成形就很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