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社交好习惯
7840300000007

第7章 合理运用语言艺术进行沟通(1)

社交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与人交流沟通更是人人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在当今世界,拥有出色的沟通技巧,便意味着你先人一步,抢在了机遇前头。

具备优雅的谈吐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伊立特说过:“在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而文雅的谈吐。”社交场上,优雅的谈吐是一种万能的魅力,它能迅速吸引人的目光,增强个人的凝聚力,甚至可以融通并不熟悉的人际关系。它代表精神、睿智和学识修养,使人赏心悦目。

优雅的谈吐可以展现你深厚的涵养,充分展示你的个性与自我风采。面对一个陌生人,优雅的谈吐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并且能使你广结人缘,到处受欢迎。相反,谈吐粗俗则必招人反感,招人反感则很难与他人进行深一步的交往。

相传,有家父子冬天在镇上卖便壶(俗称“夜壶”。旧时男人夜间或病中卧床小便的用具)。父亲在南街卖,儿子在北街卖。不多久,儿子的地摊前有了看货的人,其中一个看了一会儿,说道:“这便壶大了些。”那儿子马上接过话茬:“大了好哇!装的尿多。”人们听了,觉得很不顺耳,便都扭头离去。在南街的父亲也遇到了顾客说便壶大的情况。当听到一个老人自言自语说“这便壶大了些”后,他马上笑着轻声地接了一句:“大是大了些,可您想想,冬天夜长啊!”好几个顾客听罢,都会意地点了点头,继而掏钱买走了便壶。表达同样的意思,儿子的话说得欠水平,直通通的大实话怎么不使买者感到几分别扭?而那个父亲则算得上是一个高明的推销商。他先赞同顾客的话(“大是大了些”),以认同的态度拉近顾客的距离,然后,又以委婉的话语说“冬天夜长啊”,这句看似离题的话说得实在是好。它无丝毫强卖之嫌,却又富于启示性。卖者说得在理,顾客买下来也就是很自然的了。儿子一句话砸了生意,父亲一句话盘活了生意,都是与陌生人的交流,“雅”与“俗”的两种说话方式就注定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当然,优雅的谈吐并非与生俱来,是需要在平时注意修炼的。

首先,必须培养自己良好的说话风度。所谓说话风度,是指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在言语上的表现,是一个人涵养的外化。说话具有风度,也就是在说话时语言流畅,用词准确,大方得体,不急不躁。但是同时要注意,不要为了风度而风度,故意咬文嚼字,搔首弄姿,反而让自己显得矫揉造作,毫无风度可言。

其次,优雅的谈吐还表现在对人尊敬和诚恳的态度上。要有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心态,掌握交谈的分寸,避免任何可能伤害别人的成分,比如,不要揭露他人的隐私,更不要随意“攻击”别人,不可对别人大加评论,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体现。有深厚的修养,才能有优雅的谈吐。

再次,优雅的谈吐并非徒具华丽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内容,要想言之有物,还必须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古人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的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才会尽显优雅。

寒暄也是一门艺术

求人办事,刚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来意的很少,因为那样会显得突兀,让彼此都很尴尬。尤其是与人初次相识,寒暄的环节更是不可缺少。别看是短短的几分钟,简单的几句话,里面可是大有学问。会寒暄的人在短时间内便可取得对方的信任,调动对方的兴趣,缩短与对方的距离。可以这样说,得体的寒暄是成功交际的一半。因此,绝不可小视寒暄的作用。它相当于一个预热环节,在交际中,陌生的双方只有通过寒暄才可以营造出一种有利于交谈的氛围,然后再往下进行就顺利多了。

寒暄语不一定具有实质性内容,而且可长可短,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但它必须具备简洁、友好与尊重的特征。不恰当的寒暄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寒暄恰不恰当关键在于话题的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是恰当的寒暄话题呢?那些凡是能引起对方兴致的话题都适于做寒暄的话题。

贝尔是空中客车飞机制造公司的销售高手。由于工作原因他被推荐到空中客车公司做销售代表,而他上任后面临的第一项挑战就是向印度销售飞机。

这是一项棘手的任务,因为这笔交易已由印度政府初审,未被批准,能否重新寻找到成功的机会,就看他的谈判本领了。

贝尔作为销售代表,深知肩上的重任。他稍做准备后就立即飞赴新德里。接待他的是印度航空公司的主席凯拉少将。贝尔到印度后,见到谈判对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正因为你,使我有机会在我生日这一天又回到了我的出生地,谢谢你!”

这是一句非常得体的开头语,它简明扼要,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表达了好几层意思:感谢主人慷慨赐予的机会,让他在自己生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来到贵国,而且贵国是他的出生地。这个开场白拉近了贝尔与凯拉少将的距离。不用说,贝尔的印度之行取得了成功。

贝尔正是靠着娴熟的销售技巧,为空中客车公司创下了辉煌的业绩。仅在1979年,他就创纪录地销售出了230架飞机,总价值420亿法郎。在他的成功中,应该说也少不了他善于寒暄的功劳。

寒暄时具体话题的选择要讲究,话题的切入要自然。自然而得体的寒暄,双方的心理距离就会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认同感就容易建立起来了。有了自然而得体的话题,有了认同感,再加上寒暄时诚恳热情的态度、语言、表情以及双方表现出的对寒暄内容的勃勃兴致,和谐的交际气氛也就自然地营造出来了。

被美国人誉为“销售权威”的霍伊拉先生,一次要去梅依百货公司拉广告,事先了解到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会驾驶飞机。于是,在和总经理见面互做介绍后,便随意地说了一句:“您在哪里学会开飞机的?”一句话触发了总经理的谈兴,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气氛显得轻松愉快,不但广告有了着落,霍伊拉还被请去乘了总经理的自用飞机,和他交上了朋友。

寒暄过程中,应该用明朗的表情、热情的态度和对方交谈,要努力发挥个人的魅力,给对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即使自己心情不好或身体不适,也应努力克制。那种不动感情、例行公事的寒暄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如果让对方感到不够真诚,还会增加抵触情绪,给社交留下心理障碍。因此,寒暄应该从心底出发,向对方表示真正的亲切,对方自然会从心里发出回应,为进一步地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以为是收起来

有些人在与人沟通交流时,常常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的见解才是高明的。而且他们从心底希望别人也能和自己一样有相同的看法。如果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相左,他们就会针锋相对,非要辩出个是非曲直才肯罢休。

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人还真不少,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加以反驳,这是一种极坏的习惯。即使你真的比别人见识多,也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去和别人说话。

大概有这种坏习惯的人当中,聪明者居多,或者是些自作聪明的人,也许他们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以为这样可以使人敬佩自己,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常的事情是没有必要费心做高深的研究的,至少我们平常谈话的目的是消遣多于研究吧,既然不是在研究讨论问题,又何必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固执己见呢?另外有一点你也应该注意,那就是在轻松的谈话中不可太认真了。

别人与你交流,根本不是为了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确是高超的见解),对方也绝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总是显出教训别人的神气。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建议时,你若不能立刻表示赞同,但起码要表示可以考虑,不可马上反驳。假如你的朋友和你谈天,那你更应注意,太多的执拗能把有趣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

如果别人真的犯了错误,而又不肯接受批评或劝告时,你也不要急于求成,不妨往后退一步,把时间延长一些,隔几天再谈,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伤害感情。

不管你的言谈多么有见地,都不要不考虑别人的心情,而自以为是地大发议论,否则,朋友、同事们都会渐渐离你远去。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当中,你的意见未必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意见也未必就是错的,而且,如果你能改变一下自以为是的谈话态度,你就会发现别人的谈话可能让你受益匪浅。

因此,你千万要谦虚一些,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一个固执的人,更不要一直这样自以为是地坚持下去。只有改掉自以为是的毛病,你的人际关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与人交往,少说多听

国外流行这样一句谚语:“用十秒钟的时间讲话,用十分钟的时间倾听。”这就告诉人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少说多听。最善于沟通的高手并不是那些讲起话来滔滔不绝的人,而是善于倾听的人。

美国电视脱口秀女主持人奥普拉·温弗丽是一位40多岁的黑人妇女,她相貌平常,身材中等,外形上并不十分惊人。但她却在20年电视主持界中始终独占鳌头,成为美国电视、文艺界中年收入最高者。她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就是倾听。一般说来,很多主持人在做访谈节目时,对于嘉宾的话语并不会认真倾听,他们的心思放在其他事情或是下一个新问题上。但奥普拉却不同,她不仅仔细地倾听嘉宾们的谈话,而且会利用谈话的内容把主题步步引向深入。她的这种主持态度令嘉宾深感亲切,其主持风格最终也大获成功。

在与人交往时,认真倾听是一种态度,是对讲话人的真心接纳。对方能从你认真倾听的神态上感到你对他的友好与重视,心中自然而然对你产生好感,从而愿意与你交流下去,否则,你们的交往则会以失败收场。

美国汽车销售大王乔·吉拉德,有一次向一位顾客推销一辆款式很好的汽车,顾客也很满意,但是在付钱的时候突然变卦,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车行。乔·吉拉德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打电话去询问,真诚地请对方说出原因。那位顾客说,自己在买车的时候,向他提起过自己儿子考上大学的事情,这是他们家的荣耀,他想和乔·吉拉德共同分享。可是自己兴致勃勃讲了半天,乔·吉拉德毫无反应,这让他感觉到自尊心受损,这才愤然离开的。乔·吉拉德猛然想到当时自己认为生意已经谈妥,精神一下子放松,刚巧办公室另一位同事在说笑话,自己的注意力早跑到同事那里去了,所以对那位顾客的讲话没有在意。

因为不注意倾听,使得沟通不畅,乔·吉拉德得罪了一个客户,失去了一笔买卖。有了这次深刻教训,在以后的销售过程中,乔·吉拉德再也不敢对倾听这一环节掉以轻心了。

用心地倾听,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互动。认真倾听了,就应该有回应,这种回应不单单表现在关注对方谈话时的眼神和表情上,还应表现在适时地提问上。要把“真有趣”“后来怎么了”“为什么呢”“原来这样”等意思凝聚在目光中或者是说出来,让对方饶有兴致地讲下去。

有一个男孩颇受女孩的欢迎,他的一个朋友特别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恰巧两个人同时参加一个聚会,男孩的朋友特意在旁边观察他的表现。他看见男孩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坐在角落里聊天,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那位女孩一直在说话,男孩大部分时间都在听,有时笑一笑,有时点点头,只是偶尔说上一两句。

两小时后,两个人结束了谈话,并互留了联系方式,女孩恋恋不舍地走开了。

男孩的朋友一直以来都以为他是靠花言巧语赢得女孩的欢心的,今天男孩表现如此沉默,还能让女孩倾心,这让他感到十分不解。于是,他找到男孩一探究竟。

男孩笑了笑说:“我对她说,你的首饰真漂亮,是在哪里买的?她告诉我是在江南的某个小镇。我问她是不是很喜欢那里,她说是的,并把她那次旅行所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告诉我了。她说很喜欢跟我说活,因为只有我愿意分享她的快乐。”

在交际中,人们往往更加注重表现自我,总想借着交往的机会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总想着展示自己的口才。但请不要忘记,在与人相处中,“听”有时候比“说”重要得多。

倾听,可以让我们从对方的话语中了解到他的需求,他的性格,他对某件事情的态度。对交谈对象的情况了解得越多,思想交流越容易进行,相处起来也更加和谐。

认真倾听是对交往对象的一种尊重,一种接纳。对方在讲述自己认为重要或有趣的事情时,你认真倾听的态度很容易让他对你产生好感。

另外,倾听也是一个积极地接受、分析和理解对方的过程。具有较强倾听能力的人,不仅人际关系很好,而且在倾听中也会学到许多知识,接收到许多信息,分享他人的喜怒哀乐,感受世间的苦辣酸甜,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

一位教师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如果你说话时被别人有意打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调查的对象是她们班的12名同学及他们的家长。调查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竟百分之百地对这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表示反感,甚至于极为愤慨。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人,老是喜欢在别人说话时打断别人的话,然后急于谈论自己的看法,而且是高谈阔论,侃侃而谈,结果弄得大家很不愉快。其实我们从小就知道,在别人说话的时候随便打断,是非常无礼的表现。这样的人往往会遭人厌烦,使人不愿与其交流,从而对其敬而远之。

随意打断他人的话不但是失礼的表现,而且还会由于不能得到完整的信息,造成沟通不畅、判断失误的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官布莱德雷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上级命令他尽快组织一次危险而紧急的军事行动。布莱德雷马上命令队伍集合。他严峻地向大家扫视了一圈,然后下令:“有谁愿意承担这项任务,请向前两步走。”话音刚落,一位报信员破门而入,他递给布莱德雷一份最新战报。布莱德雷看完战报,并询问了报信员一些战争消息。

谈论完毕后,布莱德雷再次面对列队中的众将士,他发现,长长的队伍仍然是一条直线,竟然没有一个人向前走两步,没有一个人愿意承担这项任务。布莱德雷暴跳如雷,这时,前排的一个战士喊道:“报告长官!”布莱德雷挥手制止,向着面前的士兵大吼道:“你们真是太让我失望了,竟然没有个人愿意承担这项任务,你们对得起自己的国家吗?”

“报告司令!”前面的那个战士再次喊道。布莱德雷虽然余怒未消,但是这次并未阻止他说话,这位战士说,实际情况是,他们刚才每一个人都向前跨了两步,所以,现在仍然是一条直线。

在没有听完士兵完整的报告时,布莱德雷完全误会了士兵们。多亏他能够再一次听士兵报告,否则,这将是一个多么伤害人的举动啊!随意打断他人的谈话,不仅让人对自己产生反感,更可能因此给自己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