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管人用人的21种手段
7840600000017

第17章 杀鸡吓猴(1)

惩一儆百,震慑人心

当一个团队陷入无序状态,管理者的命令无法产生效果时该怎么办?不妨针对整个团队进行“苏醒疗法”。方法之一便是痛斥一个特定人员。此即“牺牲个别人,拯救整体”的抓典型的做法。如果责备整个团队,将会使大家产生每个人都有错误之感而分散责任。同样地,大家也有可能认为每个人都没有错。所以,只惩戒严重过失者,可使其他人员心想:“幸亏我没有做错。”进而约束自己尽量不犯错误。

春秋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称得上军事家的人如过江之鲫。然而,兵家之所以称得上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主要是由于有孙武其人。

当时的吴王阖闾是位胸有大志、意欲有所作为的君主。他想使吴国崛起,首要的打击目标就是近邻也是强邻楚国。只有打击了楚国,吴国才有出头之日。就这样,阖闾的意图与受到楚平王迫害从而全家被杀的伍子胥不谋而合,遂决意对楚一战。面对强大的楚国,伍子胥也没有把握必胜,于是他找到了隐居于吴国的孙武,认为有了他的帮助,灭楚报仇不成问题。

伍子胥先后七次向吴王阖闾推荐孙武,盛赞孙武之文韬武略,认为若不灭楚便罢;若要兴师灭楚,一定要起用孙武。

吴王决定召见孙武。晤谈之下,孙武将他的兵法十三篇对吴王娓娓道来,吴王阖闾还算是个明白人,一听之下连声道好。两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十三篇兵法都讲完了。吴王还意犹未尽,忽发奇想,想试试孙武的治军的实际本领如何,于是对孙武说:“先生能不能将您的兵法演习一下呢?”

“当然。”孙武连眉也没皱一下。

“那么,用女人当兵也行吗?”吴王见孙武回答得这样干脆,不免生出恶作剧之心,想难为一下他。

“当然。”孙武又是一声干脆的回答。

于是吴王从宫中选出宫娥180人,让孙武操练演兵,自己坐在高台上看热闹,心想看看你这高手怎样能把这些嘻嘻哈哈的女流训练成兵。

只见孙武不慌不忙,把180个宫娥分成两队,选取相貌最美,也最受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分任队长。让她们身着士兵服,手执兵器,向她们宣布战场纪律,对她们说:“你们知道各自的心之所在和左右手背吗?”宫女们答道:“知道。”

孙武认真地告诉她们:“我下令前进,你们则视心之所在,向前。下令向左,则看你们的左手手背,向左。下令向右,则看你们的右手手背,向右。”

宫娥们平日娇生惯养,生平第一次穿上戎装还发了武器,一时间觉得又滑稽又好玩又新奇,还以为这又是吴王让自己开心的什么把戏,所以谁也没把眼前这位将军的话当回事。她们乱七八糟地站着,有的盔甲歪斜,有的还用手拄着戟。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么多宫女到了一块儿,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孙武不急不恼,不动声色。请出军中执法的斧,令执法官一边肃立。申令已毕遂下令击鼓向右,宫女们闻之大笑,谁也不动。又下令击鼓向左,宫女们笑得更厉害了,队伍前仰后合,乱成一团。

孙武仍旧不动声色,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说:“纪律约束没讲清楚,训练科目内容交代不明,乃是将军的罪过。”于是,再次重申纪律,交代训练要领。然后重新下令击鼓向左、向右,但是这些惯纵的宫女,甚至觉得这位将军是在跟她们做游戏。这时,只听孙武用平静而慑人心魄的声音说道:“训练要旨讲不明白,是将军的罪过,但各项既已三令五申,你们也都清楚,却不执行军令,这就是领兵吏士的罪过了。”接着,他问执法官:“按照军法,不服从军令该判何罪?”

“斩!”执法官吐出一个字。

孙武于是下令将两个队长斩首。这时,一直在看台上看热闹的吴王阖闾慌了手脚,忙派人下令给孙武说:“寡人已经知道先生能用兵了。这两个宫娥是我最宠爱的,没有她们我连饭都吃不香,饶了她们吧。”

孙武正色道:“我已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对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二话没说,一挥手,两个美人的头颅就落入尘埃。然后,他又任命两个次一点的美人为队长。

这一下,宫女们吓得战战兢兢,不敢仰视,她们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等结果。当孙武再一次发号施令时,两列队伍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队形变换都循规蹈矩,不敢有半点走样。在操练中,只闻兵器声、整齐的脚步声,刚才的嬉闹喧哗一点也不见了。操练已毕,孙武还是不动声色地来到看台,向吴王禀报说:“训练已毕,请大王检阅。现在让她们赴汤蹈火也是可以的。”

吴王心痛得差点没掉出眼泪来,挥挥手说:“算了算了。将军回去休息吧,我不想再看了。”

孙武毫不客气地说:“原来大王只是喜欢兵法而已,并不乐意将其实用。”

吴王阖闾还算是个角色,听孙武这般说,马上忍住心痛,改容礼敬孙武。遂下决心用孙武为将,筹备伐楚。

孙武以宫女练兵,不听者斩。军中无戏言,也只有以惩一儆百的手段才能震慑人心,使军士服从命令听指挥。

对待害群之马必须采取严厉的手段

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对待工作的态度亦因性格、修养等因素而表现各异,有兢兢业业、开拓创新之士,也有只说不干、胡乱捣蛋之徒。前者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后者则是阻碍事业前进的绊脚石。身为管理者必须对下属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聪明的管理者都深知集体的团结和纪律的严明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道理,所以他们对企业中的那些害群之马式的员工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该清除时便清除,毫不犹豫、不留情、不手软,以保持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具有下列几种行为的员工,是不能容忍的,应立即予以批评,严重的话也可以考虑清除:

(1)以“我”为中心,很难与人合作。一项工作通常是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员工之间通力合作的。心目中只有“自我”、工作中突出“自我”的员工往往我行我素,其他员工一般很难与之合作,不利于工作的整体推进。

(2)没有干劲、缺乏责任感。这是一种抱着“混”的态度应付工作的人。这样的员工普遍缺乏责任感,工作草率、马虎,对分内的事也不认真去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至于这钟撞得好不好、声音响不响,他全然不管。

(3)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这样的员工多少都有一点才气。因为这点才气,表现自然自负,然而,他又不愿看到别的同事超过自己,无容人之量,这样的员工多数群众基础不好。由于他心胸狭窄难容人,和同事少不了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别人也不愿意和他同处。

(4)净耍嘴皮子不干事。事情是要一件一件来做的,有关工作的事情每一件都是具体而实在的,不身体力行是无法完成的。社会上曾流传有这样一句话:“干的干,看的看,看的给干的提意见。”此类员工就是说得多、干得少,他们的存在,不但影响着其他员工的情绪,也会败坏整个工作作风。

(5)只会溜须拍马,和管理者套近乎。这样的员工其心思不在干好本职工作上,而是寻找机会和主管拉关系、套近乎,以求得对自己的“照顾”。他们对工作往往心不在焉,得过且过。

(6)牢骚满腹,不满太多。这样的员工表现在对办公室内许多事情怀有成见,爱发牢骚,说三道四,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他们的存在,对稳定员工思想具有消极作用。他们常常对许多事都看不惯,随便乱说乱讲,尤其对新员工的成长不利,其危害不可小觑。

(7)阴毒损坏,爱说人坏话。这样的员工思想不健康,经常在背后讲人坏话,影响员工的团结。

(8)对任何人都持怀疑态度。这样的员工在工作中不会接受其他员工的建议,哪怕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也只相信自己,不把别人的意见放在心上。他们固执己见,容易出错,出现失误。

(9)头脑不清,办事稀里糊涂。这样的员工工作态度一般比较端正,但做事不善动脑,缺乏条理,思维不清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目的何在。

没有哪一位管理者希望自己的部门出现员工不团结、影响工作的现象。要维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一些害群之马必须采取严厉的“手腕”,用果断的措施予以制止。不然的话,许多事情是不能按计划发展的,将使企业后患无穷。

抓住典型开杀戒能使众人警觉畏惧

“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同样的道理,对众多不听话的下属,你不可能全部惩罚,抓住一个典型开一开杀戒,必可使千万人为之警觉畏惧。这就是“杀鸡吓猴”之策的道理所在。

司马穰苴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他姓田,名穰苴,因后来官拜大司马,故人称司马穰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