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管人用人的21种手段
7840600000031

第31章 感情投资(1)

利用感情杠杆拉拢部属最有力

人都是有感情的。利用感情做杠杆,是拉拢部属最有力的手段。人都是这样:也许他会拒绝你的钱,不接受你的礼,但他却不能抗拒你对他好。如果能让他觉得你是真心对他好,你收获的必然是部下的忠心相报。

李世责力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是第一个被赐“国姓”的人(他原姓徐),又是李世民晚年嘱以托孤重任的人。对这样的重臣,李世民自然十分重视感情上的拉拢。

有一次,李世责力得了急病。大夫开的处方上有“胡须灰可以救治”的话,李世民看了,便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的胡须送给李世责力。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因此,他们不剃发,不剪须。至于皇帝,连身上的一根汗毛也是珍贵无比的。李世民的举动实在是异乎寻常,前无古人。李世责力感动得热泪长流,叩头以至流血,表达他的感激不尽的激动心情。李世民却说:“这都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你个人,这有什么可谢的!”

房玄龄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为倚重的一位大臣,长期担任宰相之职,对唐朝开国初年的制度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杰出的宰相之一。后来,他因犯些小的过失,唐太宗谴责了他,并令他回家闭门思过。中书令褚遂良对皇帝说:“当年陛下起兵反隋时,房玄龄便率先投奔在义旗之下;后来又冒杀头之罪,为陛下决策,使陛下得以登上帝位;几十年来,他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制定,都有过重大建树;朝廷大臣之中,数房玄龄最为勤劳于国事。如果他没有不可赦免的大罪,就不应该遗弃他,陛下若认为他年老,可以劝他退休,不应该因一些小的过失而忘记他数十年的功勋。”

唐太宗一听此言,立即将房玄龄召回。一次,他到芙蓉园游玩,途经房玄龄家时,还特意前去拜访。房玄龄也估计到皇帝会来,早就命令弟子将门庭洒扫一新,自己在家恭候。君臣相见,尽释前嫌,唐太宗便载了房玄龄同车回宫,二人和好如初。

当房玄龄病重时,唐太宗为了及时了解病情,探视方便,竟命令将皇宫围墙凿开,以便直达房玄龄家。他每天派遣使臣前去问候,并派名医去治疗,让御膳房送去饮食,听到病情有所减轻,便喜形于色,一听说病情加重,又满脸愁云。房玄龄弥留之际,唐太宗亲自来到病榻前,与之握手话别,悲不能禁。

一直善于收买人心的唐太宗,对李世责力、房玄龄这样的重臣,自然十分重视感情上的拉拢,剪下自己的胡须为臣下治病,凿墙慰问病臣,真可谓攻心有术,管人管出了水平。

做个让部下感恩的“知己者”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管人者应该对这种心理加以利用,让部下视你为知音、伯乐、恩人,使他们以死相报,任你调遣,甘心为你上刀山、下火海,效力终生,无怨无悔。

元太祖成吉思汗在他成大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这一点。

有一次,成吉思汗听说亦乞列思的部族里有个叫孛秃的青年,是骑马射箭的好手。于是便暗暗派遣他的手下人术儿彻丹去调查,术儿彻丹骑马来到亦乞列思部族所在的也儿古纳河边。

孛秃知道术儿彻丹是成吉思汗派来的,恰好天色将黑,便留他住宿,并且杀了一头羊让术儿彻丹吃。第二日送别术儿彻丹时,见他的马太疲乏,便牵了一匹好马让术儿彻丹骑走。当晚,术儿彻丹来还马,孛秃对他的招待更加周到。

术儿彻丹回去以后,便把调查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听后十分高兴,当场许诺要将自己的妹妹帖木伦嫁给孛秃,并派术儿彻丹将这喜事通知孛秃。

亦乞列思是个小部族,原先一直惧怕成吉思汗的乞颜部族,现在听到联姻的喜讯,全部族都兴高采烈。于是部族便推举了孛秃宗族的长者也不坚歹为代表来见成吉思汗议亲。

也不坚歹见到成吉思汗后便说:“我们亦乞列思部族听到大汗要将皇妹下嫁给孛秃,好像是云雾散了见到太阳,春风融化了冰块一样,喜不自胜。”

成吉思汗问道:“孛秃家喂养了多少马羊?”也不坚歹回答说:“孛秃家养的马不多,只有三十匹,现在愿以十五匹作为聘礼,请大汗应允。”

成吉思汗一听聘礼的事,很生气地对也不坚歹说:“你们误会了。我是看中孛秃这个人才,而不是看中他的家产。婚姻讲求钱财,这不等于商贾做买卖了吗?古人说过,人们的心想到一块儿是很难的。我现在正想夺取整个天下,你们亦乞列思部族,能够跟从孛秃效忠于我,我就满意了,何必谈什么聘礼呢!”

结果,成吉思汗便将皇妹帖木伦嫁给了孛秃,还陪嫁了不少钱财。孛秃受到这样的恩遇,自然全心全意地为成吉思汗效力。乃蛮部族叛乱时,孛秃带兵赶到,一举击溃乃蛮部族,立下大功。

后来,帖木伦病逝,成吉思汗又将自己的女儿火臣别嫁给孛秃,孛秃成了成吉思汗手下一名英勇善战的猛将。

大汗之恩宠,使得孛秃感激涕零,英勇善战的他除了精忠报效外,别无他求。

当然,这样的手段是很多人都用过的,自然不足为奇,相比之下,李世民的手段就更不同凡响了。

李世责力为李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宠信,是列名凌烟阁上的24大功臣之一。李世民晚年又将辅佐太子的重任交给了他,对他说:“我想找一个托孤的大臣,想了再三,没有谁能超过你,当年你没有做对不起李密的事,现在又怎么会辜负我呢!”

李世责力一听,感激涕零,咬破了手指,以那殷红的鲜血表示了他的忠诚。

可是,李世民病危时,却将李世责力降职贬官,赶出朝廷。他对帝位继承人李治说:“你对李世责力没有什么恩德,我现在将他贬到外地。我死以后,你立即将他调回来,授他为宰相,他必然感激你的大恩,一定会为你拼死效力的!”

李治继位以后(史称唐高宗),按照李世民的办法做了,果然得到了李世责力的竭诚拥戴,唯命是从,对李家更加忠心了。

唐太宗一世英明,御人有术。其“托孤”方式也暗含机智。抑扬顿挫之间,父臣便为子用了。

对员工进行感情管理

人是有着丰富感情世界的高级生命形式,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有效的领导就是最大限度地影响追随者的思想、感情乃至行为。”作为管理者,仅仅依靠一些物质手段激励员工,而不着眼于员工的感情生活,那是不够的,与员工进行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现代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组织作用,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感情管理应该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是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点对技术创新型企业尤其重要。

美国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提出,当前面临的事件触及个人目标的程度是所有情绪发生的首要条件,当该事件的进行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时,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目标是个人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它表现为个人的理想、愿望,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盼。

一般存在三类心理目标:与生存有关的目标、与社会交往有关的目标、与自我发展有关的目标,简称为生存目标、关系目标、发展目标。如果某些管理行为能够促进员工的个人目标向预期的方向发展,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

斯特松公司是美国最老的制帽厂之一。1987年公司的情况非常糟糕:产量低、品质差、劳资关系极度紧张。此时,当地的一位管理顾问薛尔曼应聘进厂调查。他的调查结果显示:员工们对管理层、工会缺乏信任,员工彼此间也如此。公司内的沟通渠道全然堵塞,员工们对基层领导班子更是极度不满,其中包含了偏激作风、言语辱骂、不关心员工的情绪等问题。通过倾听员工的心声,认清问题所在,薛尔曼开始实施一套全面的沟通措施,加上有所觉悟的管理层的支持,竟在4个月内,不但使员工憎恨责难的心态瓦解,同时也开始展现出团队精神,生产能力也有所提高。感恩节前夕,薛尔曼和公司的最高主管亲手赠送火鸡给全体员工,隔天收到员工回赠的像一张报纸那么大的签名谢卡,上面写着:谢谢把我们当人看。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曾大声疾呼:你怎么能一边歧视和贬低员工,一边又期待他们去关心质量和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他建议把能激发工作激情当成一个领导人的“硬素质”。他主张晋升这样的人:他们在没当领导之前,能在他们的同事中激发工作热情;当了领导后,在他们的员工中,甚至是在其他部门的同级人员中,激发热情、热心与积极性。

很多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证明:对员工进行感情管理,加强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从而更有利于在企业中培育和谐的员工关系。

感情投资打造卓越领导

人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会产生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淡化的今天,感情投资已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资源和财富。人是有情感的生灵,领导者适时地对下属进行感情投资,往往会收到春风化雨的奇妙效果。

某大公司的总经理,因一桩大生意赔了本,使公司蒙受了重大的损失。这个总经理非常自责,于是向董事会递交了辞呈,但董事会并没有批准他的辞呈。董事长握住了总经理的手,深情地说:“我们已为你的学习交了这么多的学费,不希望你就这样走了,学了不要白学。”总经理立刻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表示为了挽回自己的过失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果然,在以后的工作中,总经理发愤图强,拼命苦干,为公司赚取了一笔又一笔的巨额利润。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礼尚往来,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正是这个道理。在用人的投入中,不仅物质投入可以获得回报,情感的投入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领导对员工的感情投资,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潜在的能力,使员工产生强大的使命感与奉献精神。得到了领导的感情投资的员工,在内心深处会对领导心存感激,认为领导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因而“知恩图报”,愿意更加尽心尽力地工作。

其次,领导对员工的感情投资,会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正是员工愿意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重要源泉之一。人人都不希望被排斥在领导的视线之外,更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被炒的对象,如果得到了来自领导的感情投资,员工的心里无疑会安稳、平静得多,所以便更愿意付出自己的力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