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审计师的浮生六记
7855000000028

第28章 上山,上山,上山(10)

相比之下,国外的资格考试就人性化得多,从简至繁,循序渐进,就系统化来讲很完善。而且有个很大的好处,考过了国外的考试,思路至少会变得有条理。你看我考了试,现在连和别人吵架都是:我要说的是三点,第一……第二……这样的好处是,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有一个很有秩序的心态,可以让自己的思路清晰,头脑冷静。我想,若是当时那个可怜的财务经理对我也一二三的说几点,我也不敢小瞧于他。这是国外资格考试的一个很好的副作用,大家有兴趣可以体验一下。

第二个层级的要求高级一点,那就是眼界和心态。

我看很多朋友搞不太懂会计和簿记的区别,英文里面是两个词,簿记是bookkeeper,会计是accountant。这里说的还是财务会计的领域,还没说到管理会计、财务分析、资金的筹措与管理。我想说的是,就算自己只是一个记账的,也不要对自己生出轻视之心。那句很有名的台词大家都知道吧,“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我觉得在这里可以套用一下,“没有小财务,只有小会计”。若是自己立意不高,斩钉截铁的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小会计,就算是考齐了天下所有的注册会计师证书,也只是一个会考证的小会计。

说到这里,想到我们这个行业,有一个同行的所,气派很大,给自己起了一个英文的名字,反正翻译成中文只能叫大会计,我不知道这个名字是谁的心上灵机,不过真心希望他们确实能做一个气派的大会计。

若是心里对这个职业有所期盼和敬畏,就不会甘心把自己当作一个小会计,作为财务人员,能帮助企业实现增值的地方很多,账簿的处理和维护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集约成本,规划预算,分析指标,筹措资金,保证现金流,这些才是一个财务人员应该关注的问题。若是命运还没有给你这些运筹帷幄的机会,那么至少在心里应该有个梦想,在日常的工作中寻找和创造这样的机会。

我很喜欢一位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叫作黄仁宇,他有个很有名大历史的史观,就是把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贯通一气,从宏观上找寻规律。我喜欢这样的一个观点,这样想,起码立意就高远,气象就宏大,不会流于鸡零狗碎的繁琐。当然这些也要佐以踏实的工作和实践,我们这里只谈气象,所以大家明白君臣佐使的关系就好。

还要说说心态。我看很多朋友做了很多年的财务,觉得前途渺茫,或迷茫,或气馁。我倒是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就好像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是人中龙凤,但实际情况也绝无可能一样。只要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善良,也是很好的事情。我初中的时候学习不好,家父曾说过一句话,他说,你不是个好学生,但是一个好孩子。我想谁都愿意德才兼备,若是不能两全,也无须意兴阑珊。有歪诗为证:

身为会计意难平,

沉浮升降总关情。

若能勘透借与贷,

不惧东西南北风。

如何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资格考试

这个命题,其实有点问题,既然声明是适合自己的资格考试,我却在这里指手画脚,显得有点招人讨厌。不过,我想我的一点小小的经历和体会,若能助诸位一臂之力,也算是一桩小小的功德。

网上已经有很多资格考试的考经了,所以我也不打算花很多时间说我自己的考经,考试是很自我的东西,备考的过程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我总觉得借鉴的意义并不大,还是说说我选择考试的思路吧。

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个很好的考试,这个基调一定要先确立下来。若是熟悉我的风格,诸君当知我下面可能要说一些不太好听的话。有关注册会计师的书,我每年都买的,尤其是税法和会计两本,作为工作的参考书,受益良多。我前两天买了刚刚出版的新书,发现增加了很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里面的内容。真心希望我们的会计制度可以尽早尽快地和国际准则接轨。

书,诚然是好书,不过考试的制度有点问题。我也多少知道一点国外的几个考试制度,好像只有ACCA只要求一个大专毕业,但是也要有相关的会计学分。但是我国不但只要求大专毕业,而且还不限制专业。现在高考扩招的恶性后果显现了,若是大家愿意,每年得有几百万新人加入考试的队伍,这让我有点恶意的揣测,制定这个规则的官方,是出于创收的考虑。不用细细的想,这个准入也有点问题,这样低的准入门槛,是不是有利于挑选应该作为精英的注册会计师,令人怀疑。

我上大学的时候,楼下有个邻居,是一所高校的法律老师,彼时正在积极地备考注册会计师,有一次我们闲聊,她也提到了这个准入问题,还记得当时她悲愤地说,去报名的人群里面,竟然还有提着菜篮子的阿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杜撰,若是真的有这么一位阿姨,这样的勇气倒也让人敬佩。邻居说这话时,一脸的幽怨,不过她倒没想起来她去考注册会计师也算不务正业,在这一点上其实和那位阿姨没什么两样。

此外,我还记得某一年,在我的家乡抡魁的考生,是当地农学院的学生,其专业好像与照顾小动物有关系,当然我同意兽医行业也需要优秀的会计人员,但是这样的职业考虑,是否成熟,确实值得怀疑。我若是做煤饼的出身,偏偏立志去炸油饼,哪怕立意高远,要炸出天下第一的油饼,对于消费者来说,拿到油饼的时候,也还会不由自主地想想你原来是干什么的。

上面说的一大段话是两个意思,对于考试制度的起点来说,第一,准入的门槛有点低——我完全赞成给其他专业的有志青年敞开机会的大门,但是现在看来,很多人进了机会的大门就变成机会分子,不再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门槛不妨高一些,大专学历也可以,但是至少也要懂得一些基本的会计知识,有一些会计的学分。只凭一个五科考试的通过,就证明你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员,这个因果关系实在牵强。

第二,很多人考这个试的动机有点令人生疑。我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同学毕了业就失业,做会计毕竟出路宽广一些,可能很多参加考试的人都是出于这样的想法。但是残酷的现实,大家也看到了,会计这碗饭也不好吃。前些日子我去一个招聘会招人,一个小姑娘怯生生的把简历递给我,说要应聘我们公司的审计助理的职位,我说你明明是学国际贸易的,为什么来应聘一个财务的工作呢?她想了半天才说,因为我觉得会计挣钱多。我听了这个答案简直乐不可支,我不知道她这样一个观点从何而来,但是我敢肯定的是,她若是因为这个做了财务,今后一定会后悔。

我在天涯混迹多年,看了很多抱怨财务人员活多钱少的帖子,那样的帖子很值得在决定参加考试之前认真阅读,若是你参加考试的原因乃是出于真心的热爱,实在无法抗拒会计的魅力,那么这样的帖子可以不看,你一定不会成为帖中之人。我总是和下面的小朋友说一句话,“专注才能专业”。如果对于财务这个专业确实情有独钟,那么我强烈推荐这样的朋友参加注册会计师的考试。

我也总结了几种不适合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群,玩笑之作,供大家参考吧:

(1)并非出身财务专业,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前途缺乏清楚认识的人;

(2)性格不够坚强,做事缺乏毅力,抗打击能力偏低的人,比如在下;

(3)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没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只希望在理论知识上系统化的人;

(4)在学校上学的小朋友。

其实第(4)条所列的人群,只是第(1)条的一部分,我之所以把它拿出来,乃是因为我特别希望能有这样的小朋友看到我这个帖子,若能救得你们早离苦海,也算一件功德。下面我再细说。

第一条所列的朋友,为什么不适合参加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原因很简单。恕小子放肆,在这里说一句无礼的话,前辈们不要介怀。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薪酬环境、职业尊严都不太能够得到保障。连“四大”都脱不开和客户的暧昧关系,一个小小的local所,又能怎样抗争这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行业我知道一点点,很多事务所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没有自己的理论成果,没有知识产权,没有专业的思考,没有专业形象的展示,没有正常的市场拓展。他们所谓的“Business development”,就是互相倾轧价格,这样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只能让这个专业的执业环境越来越恶劣。

我曾经参观过一个local所的办公室,外间是杂乱的办公室,里间是所长一家子的卧室兼起居室,客厅里面晾满了内衣和外衣。参观完这样的事务所,我不由得悲从心来,我不知道数年寒窗,考下注册会计师的诸君,是否能够找到心理上的平衡点,也不知道这样的事务所如何能够保持自己的执业尊严,还不知道这样的事务所能给自己麾下的注册会计师提供怎样的生活保障。我上面所说的那个事务所,在中国绝非少数,当然也有很多大所值得敬佩,但那也是食物链的顶端层次。我相信每个行业都有这样的顶端层次,但若是本着经济效益的考虑,这趟浑水不来也罢。

第二条和考试本身有关,我不多说了。每一项考试都需要投入一些精力和时间。我总是把这样的考试通过和古代的科名相提并论,若是运气好,加上聪颖勤奋,可以早早获得科名,一定是大占便宜之事。我很清楚在职参加考试的痛苦,所以还是尽早通过吧。

第三条我想大家也明白,在现在的职场,英文好是很占便宜的事情。我举一个特别小的例子,当年我参加D记的面试,那个合伙人笑容可掬,但是一句中文也不说,如果平时用功不勤,面对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只能无可奈何。我记得我说过,无可奈何才是天下最最悲伤之事,所以诸君若是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希望可以好好利用,考下一个国际资格,具体什么资格就不说啦,现在很多这样的考试可以选择,我就不在这里帮人家做推广啦。等机会到来的时候,争取不要无可奈何。

我知道现在的国际资格考试都很贵,动不动就要几千上万的,确实令人心疼。不过当年大姐的一句教导,我一直心有戚戚,那就是“钱是挣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尤其是年轻人,该投入的时候就要舍得投入,这样将来的收获,一定要大于你多年的积攒——你看现在CPI指数这么高,我不由得不佩服大姐当年的远见卓识。所以也奉劝各位一句,只要你有信心决心攻克这个考试,不要过度的计较那点报名费,将来一定所获更多。

最后再寄语一下小朋友吧。我每次遇到听话、聪明的小朋友,就忍不住要多嘴几句,也不管人家当时的脸色如何。因为我想,我当年很遗憾没有这样的机缘,可以有一位这样的兄长给自己出出点子。

一般而言,我都会叮嘱两句话,当然,这也都是很自我的想法,我不是什么大德明师,也没有权利要求人家言听计从,但是还是喜欢叮嘱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英语要能多好就多好;第二句是,做个有专业的人,会计不一定是个很好的选择。

这两句话都很简单,就不解释了。我想,这是我这几年以来,跌跌撞撞,百转千回的一点体会,若是可以帮助小朋友们清理一点前路的坎坷,对我也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人生收获。

§§§第五章方知山水趣

我想,人生的循环,可能就是这样,开始的时候,会对工作的事情抱以很美好的愿景,所谓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还记得当初我刚刚被D记录取,意气风发之下,眼中所见,耳力所及,全部都是D记的光芒万丈,有人说一句D记的不好,就恨不能长出三味真火将其变成烧烤。后来参加了工作,懂得了一点人情世故,失望的情绪总会慢慢滋生和蔓延。原来金碧辉煌的宫殿,也会变成破败不堪的大水法,慢慢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我进了D记,叹气的小朋友进了我们公司,一段时间之后,总会看到不合时宜的东西。不能改变,就只能叹息。于是心心念念的跳槽,其实现在看来简直是浪费时间,好端端的捷径不走,等于又把已经经历过的山水境界重新走一遭。到了我这个年纪,人生的方方面面,全都曾经沧海,被客户、领导和自己折磨得声色不动、心如止水,于是一切虚幻全都如露亦如电。我作如是观的结果,就是很自然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 邢老师

我很小的时候非常的迷恋武术,非常希望自己也可以有令狐冲或者张无忌的际遇成为绝顶高手。但是生在和平年代,父母也都是良善的平常百姓,让我不太有获得际遇的可能性。于是打算自学成才,记得自己曾买过一本叫作《少林金刚拳》的书,翻看里面的拳法时便热血沸腾,恨不能马上开始修习,不过后来冷静下来才看到,要想练成该种拳法,要坚持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还要倒立吐纳阴阳之气什么的,立时便想到自己走火入魔的疯狂样子,不由冷汗连连,就此罢手。后来还学人家练铁砂掌法,我家里只有绿豆,没有铁砂,绿豆我妈要用来熬粥,我只好每天早上跑到小区里的小花园,用手拍一会墙,惹得周围晨练的大爷大妈都同情的看着我。对于这个举动,墙可能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我的手不能理解,于是很快肿了起来,以至于好几天写起字来都像是受刑。

后来上了大学,遇到了一个不错的老师教太极拳,我总觉得我习武的资质还是不错的,有例为证,那个时候我常常被老师叫到大家面前示范动作。当然你要是心怀叵测的抬杠,也可以说是老师故意让我在大家面前出丑。那个老师一年四季都带着有色眼镜,自称自己的太极拳和少林拳俱佳,我听了无比敬仰,想这样兼具武当、少林两派所长的人才真是难得。后来该老师远走海外,据说到沙特去开拳馆了。希望他跟我们说的都是真的,这样不至于在海外给中华武术丢脸。

该老师走了之后,我背叛了师门,跑去学高丽人的跆拳道。那个拳馆的教练,据说是朝鲜国家队退役的教练,生得满面横肉,恶声恶气的,我想镇关西也就长这副模样。该教练每次上课前都喝得醉醺醺的,示范动作的时候,拳风里还带着酒气,有时汉语不灵光,只能愤而用朝鲜话大声地呵斥。以上这些,都令我对这门功夫没有什么好感,觉得这是自己背叛师门的惩罚。后来有一天,朝鲜人亲自给大家压腿,轮到我的时候只见他怒目圆睁,肩扛我的左腿就站了起来,考虑到我们的身高还有十几公分的差异,他站起来的时候我的左腿明显不再符合正常人的生理曲线,凄厉的惨叫声简直冲破云霄。当晚我的大腿就淤血了,我妈当时还没开始练习太极拳,只是一个普通老太太,不能上门找朝鲜人理论,只好禁止我再去受罪,我也正好乐得解脱,于是半途而废。

大学毕业之后,一路上山,没了习武的闲情逸致,但是向武之心不改,常常对人吹嘘自己学过太极拳和跆拳道,外人不知情,还以为我是学贯中西的武林高手,其实按照我所说的“学过”的标准,我还学过量子力学,烹饪,书法,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