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7891800000012

第12章 精心备好每一堂课(1)

注重目标性教学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很多教育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化进行过阐述,同时,每一位教师也会从自己的实践中得出一些认识和见解。虽然评价一节课会有不同的角度或标准,但是,公认的好课一定会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一节课首先需要一个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来支撑。如果这个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实现,那么这节课就是合格的;如果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师生的心灵得到了舒展,情感得到了升华,那么这节课就向“好课”更迈进了一步。

一堂好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应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不能互相割裂。在备课时,如果从知识教学来立意备课,就是在完成知识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教学方法,达成能力与方法目标,达成情感目标。不同类型的知识,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感类知识,强调学生的体验,强调“悟”,课堂上仅有教师的讲授、灌输是不够的,也是不科学的;反之,仅有学生大量的“活动”,而没有学生的“感悟”,那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实施目标教学,要符合心理学特点。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理解、不记牢,在完成各种作业时有错误,常常是由于不注意或不够注意引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目标教学要求只为教师的“教”,而备课为学习主体学生的“学”。首先,教师要设身处地地用学生的眼光研究教材,努力做“三个领先”,即领先精选教材、领先动手分析解答、领先探明思路。

目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预定目标。由达标评测得到的反馈信息,可以反映出教学效果与目标的差距,从而采取适当的矫正措施及时补救。这样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是吴松超老师在跨校教研活动时,对两节“示范课”的记录和反思。

示范课讲的是小学六年级语文略读课文《将相和》,由骨干教师A老师执教。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讲述“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两个故事,占用两个课时。A老师普通话标准、语言亲切、态度和蔼,陌生的学生很快就接受了她。课上,A老师抛出问题——“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开始找出课文的段落和句子来说明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爱国”的人。学生发言很踊跃,课堂显得很活跃。但是,学生回答问题时均引用了课文的原文,一旦要用到自己的话语时,就显得很贫乏,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表述。

在第一节课的后半段,A老师让学生通过研究文章的段落,根据文章内容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最后自己写一个爱国故事。第二节课上,A老师依然引导学生分析蔺相如,知道蔺相如不仅机智、勇敢,而且“顾全大局”、“识大体”。其间,A老师也引导学生读课文分析了“赵王”、“秦王”、“廉颇”的人物性格,尤其是赞扬了廉颇“知错必改”的优良品质。

在课后的评课环节,A老师阐述了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她说,这篇文章比较长,不容易讲,因此她设计了“分析蔺相如这个人物”的主线,抓住这条主线,就会很容易地把握文章,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让学生写爱国故事,是因为学生在这篇课文之前学过了《詹天佑》等课文,这样设计是想达到升华情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总的说来,A老师的这节课尽管在很多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是,这节课仍然不能算是一节“好课”,甚至不能算是一节“合格”的课。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A老师没有为这节课确定一个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她为这节课设计了一条主线,即“分析蔺相如这个人物”,这条主线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把握课文,从而理解课文的意义。但是,“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的意义”不能算是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因为这个“目标”的达成很难衡量。学生有了什么样的表现才算是“把握了课文”“理解了课文的意义”呢?

让学生写爱国故事,是A老师确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有“大而不当”之嫌。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讲,“爱国情感”可以渗透,但是不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基本的道德规范、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智慧”——比如这篇课文传递出来的“机智”、“勇敢”、“知错必改”等才是合适之选。因为这些品质最贴近小学生的实际,他们也最容易接受。近年来常常被人们诟病的小学和幼儿园里讲“爱国”、“奋斗”,而大学校园里补讲“公德”、“诚信”、“规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将相和》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十分浅显,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读懂,他们可以很快地从文章中找到A老师所提出问题的答案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把读懂的文字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A老师在这节课上忽略了这一点,而学生非常需要这方面的训练。课堂上,学生自己就能掌握的、教师不用讲的内容讲得太多,而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又讲得太少,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弊病。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它事关教师如何准确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就《将相和》这篇课文而言,至少有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熟悉这个故事,能够绘声绘色地复述故事,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让学生领悟一些做人、做事的原则和道理。在这两个教学目标的统领下,课堂教学的组织就可以围绕“听、说”训练展开,比如让学生讲“完璧归赵”的故事,讲“负荆请罪”的故事,联系自己的实际,讲自己遇到的“完璧归赵”、“有错必改”的故事,讲自己的“机智”故事、“勇敢”故事等等。这样,不仅语文教学“工具性”的一面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落实,而且语文的“人文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渗透。

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一个理想的课堂教学需要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来支撑。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1.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针对不同的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选择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有效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学习主体,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会有各不相同的体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并注意保护和开发学生独特的个人情感体验,让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实现情感目标。

3.对每个学生来讲,他们各自的知识结构、个性特色、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特别会影响到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所以,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所达到的目标任务要多样化,让基础不同的学生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目标要求。这样,学生在达到自己的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也都能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才会对学习充满信心,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重视目标性教学。首先,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所教学科的性质、特点和本质。其次,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为自己一个学期、学年甚至几个学年的教学制订一个长远的教学目标,即要明白“学生在我所执教的阶段里,要获得什么样的能力、什么的品质”。这个长远教学目标的落实,就要依靠自己所要讲的每一节课了。有了这么多前期工作的准备和支持,当教师面对一篇课文时,结合课文的特点,制订出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还会困难吗?

对教学任务的深刻理解

教学任务对教师来说一点不陌生,教师也知道安排教学任务要注意的一些原则。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天天打交道的事情,却是最考验教师实践智慧的。

有一位著名的小学老师曾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我曾经历过这么一节课,学习主题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一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其中有一个环节是,上课的周老师让一个小组的所有同学,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到讲台上,用准备好的规则的积木摆出一个长方体。这项任务的目的是看学生能否正确地摆出一个长方体,能够正确完成任务就说明学生对长方体正确的认识。从课堂观察来看,所有学生都能够完成任务,周老师也很欣慰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了。作为听课者,我此前一直随师生的思维和行为而动,可在这里陷入了沉思。

课后,我和周老师一起看教学录像,定格在上面所说的那个教学设计上。

我问:“猜猜定格在这里是为了什么?”

(周老师的表情明显是期待我对他这个环节做出肯定。)

“从设计本身来说,这个环节没有问题,因为它既可以让学生以动手的方式参与课堂,又可以调节课堂氛围,可是,如果要以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来证明学生正确认识了长方体,那就有问题了。”

(周老师示意我接着说。)

“因为您的任务设定太简单,无法通过这种简单任务的完成来说明您的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掌握情况。换句话说,学生不上这节课,完成这种简单任务也是可能的。”

周老师说:“我听明白了,这个环节还得要,但应该重新设计。”

“对,应该设计得有一定的难度,让这节课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一阵沉默后,周老师苦笑着说:“我没有想出来如何增加难度。”

我跟周老师说:“您用的积木是什么形状的?”

周老师恍然大悟:“有了,有了,用不规则的积木。”

我冲着周老师会心地笑。

周老师说:“用不规则的积木,让学生上讲台来摆长方体,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情况。”

我说:“是呀,您先前用的规则的积木,本身要么是长方体,要么是正方体,学生很容易摆出一个长方体。如果有学生调皮的话,他选一个长方体的积木往那儿一放就完成任务了。这样,您能检验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情况吗?教学任务太简单了,达不到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反过来,教学任务太难了,又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周老师问:“那教学任务设定有原则吗?”

我说:“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跳一下能摸到’。”

周老师自言自语:“学生不用跳,就摸得到,任务太简单;跳了还摸不到,任务太难。”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做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开动脑筋,让每一个环节都有教育价值。通过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很多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正在变为行动,但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这些行动成为有教育意义的行动。

教师实践智慧在这里就表现为从教学细节思考教学意义。有实践智慧的教师应该经常问一问:“我这样做有意义吗?”

做好生命化课堂的教学设计

教学一定有“备”而来。在教师开始备课的那一瞬间,头脑中就要有对知识、能力等培养的考虑,就要有对学生个性、道德乃至幸福的考虑。“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教学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这样,教学设计就会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叶澜教授为生命化课堂的教学设计作了最好的诠释。“我们所有的设计,如果说需要设计的话,应该是为了生命更好地生成,更加的开放,更加的自然。”余文森教授精辟入理地点明了生命化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质。

计算教学历来是数学教师公开课教学的“弃儿”,然而在生命化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计算教学却显露出它勃勃的生机和独特的育人魅力,让我们通过对“连加”这个教学案例的解读,感悟生命化教育理念下计算教学设计的新视点。

《连加》是一节典型的计算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下册第八单元。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本节课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黑猫警长灭蝗虫”引入,通过呈现黑猫队与螳螂队的消灭蝗虫的统计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黑猫队螳螂队

第一次118只第一次98只

第二次104只第二次109只

第三次95只第三次102只

师:动画片说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谁灭的蝗虫多?

师:对呀,到底谁会是灭蝗的冠军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

生:要算出两队消灭蝗虫的总数,再比较。

引导学生列出连加算式。

黑猫队:118+104+95螳螂队:98+109+102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师:估算一下,黑猫队大约捉到几只蝗虫?

生1:100+100+100,大约是300。

生2:110+100+100,大约是310只。

在估算的基础上计算出准确的结果。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出现了以下7种算法:

第一种:三个加数列一个竖式。

第二种:分两步,列两个竖式笔算。

第三种:分两步,两个竖式上下重叠。

第四种:118+104+95第五种:118+104+95

=222+95=120+104+95—2

=317=319—2

=317=317

第六种:118+104+95第七种:118+104+95

120+100+95+4—2=120+100+100—2+4—5

315+4—2320—2+4—5

=317=317

把学生7种不同的算法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对7种算法进行整理分类:前面3种是用竖式进行笔算,第四种分步脱式计算,第五、六、七种是在估算基础上,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巧(简)算。

师:比较3种竖式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一种,写起来简便。

生2:我喜欢第三种,第三种好算。

生3:我喜欢第一种,一次性写出加数。

师: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1:横线要用尺子。

生2:相同数位要对齐。

生3:满十要进一。

师:黑猫警长也喜欢用一个竖式笔算

课件动态演示笔算加法和进位的过程。

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计算教学,应该怎样拓展计算教学的育人价值,回归知识的生命态,以更深层次的视角关注学生的发展呢?我认为要关注以下几点:

1.计算教学的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