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全国上下如火如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们应该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教学行为与之相适应,而只有教师的观念更新,与新课程同成长,新课程的实施才能不断加快进程。有专家指出,教师的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教学行为。
农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认识到问题并不在于自己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关键在于自己朝什么方向走,少些对环境与生源等客观因素的抱怨,多些对教书育人工作的热情与投入。尽快调整心态,把新课改视为自己在终身学习历程中又一个挑战与机遇,接受挑战,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角色逐渐变为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与鼓舞。在平凡中找到工作的快乐,在漫长的奋斗中看到自我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那些不知道转变观念,不知道随着课改而调整自己心态、提高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视研究为大学学者、科研工作者的任务的教师,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步入不研究就更没有出路的结局。
没有研究,就谈不上素质教育
曾在网上见过一个位姓刘的教师写的案例:
课间学生打架也成了我的快乐事情,关键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班长让我看看她的裤子,说是被冯×踢的,我一看满裤腿上都是脚印,笑着为她扫了扫,安慰安慰后,让她把冯×叫来。
你知道这冯×何许人也?是这学期刚从一班过来的孩子,内向到极致。开学一个多月了,我还没见过他张嘴说话。他怎么会打班长呢?
来到办公室,他就站着,一言不发。我对他说:
“来到办公室,老师想听听你来到这儿的收获。每说一句话,加2分,说够10分,你就可以走了。”
他坐在我旁边,我开始备课。
十分钟后,他说第一句话:“我不该打毕×。”“好,奖励2分,说明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继续说。”二十分钟后,说第二句话:“我应该上课发言。”“好,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再加2分。”
三十分钟后,说第三句话:“因为不守纪律,耽误上科学课了。”
“好,认识到有损失,说明这节课过得有价值。’’
下课时,他说了两句话:
“一节课老师都在忙于备课,还要解决我的问题,老师很辛苦。今天我们小队得不了自律小队了,这是我的责任。”
“再说一个‘好’,好在你会体谅老师了,同时老师相信你能做一个负责任的孩子。”我握了握他的手,把他送出了办公室。
一般来说,处理学生问题有两种思路。
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
2.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
第一条思路的主线是“问题”,第二条思路的主线是“管理”。
我认为案例中刘老师处理学生冯×打架事件,其思路属于第二种。冯×踢班长,这是个现象。教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用发言记分不发言不让走的办法迫使他承认自己不该打人,上课应该发言,不该耽误上课,影响了集体荣誉,害得老师很辛苦;老师说了四声“好”,鼓励冯ד做一个负责任的孩子”,于是这件事就处理完了。
搞不清老师到底打算解决什么问题。打人问题,不发言问题,不守纪律问题,不能体谅老师问题,还是什么问题。又好像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看不出这次谈话的主题,看不出冯×经过这样的工作有多少进步,他只是“承认”了许多错误而已。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用处不大。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犯的大多数错误,在犯错之前就明知道这是错误的。难道冯×不知道踢人不对?不知道应该守纪律?知道不对,如果只承认了不对,不知原因何在,不知以后如何避免这种错误,认错又有多大意义?
我发现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把学生承认错误看作教育的成功,看作处理一件事的结尾,殊不知这常常连开头都算不上。
这种教育,可以称之为“认错教育”。从科学角度看,这种“教育”在多数情况下都属于做无用功。
更重要的是,我看不出这位老师经过这次谈话,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有什么提高。教师没有研究任何问题。
这种教育,可以称之为“无研究教育”。教师素质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把精力都用在这种实际上没动脑筋的教育上了。
据刘老师说,冯×是一个“内向到极致”的孩子。他是从来如此,还是转到本班来才变成这样?这非常重要,应该了解清楚。一个十分内向的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这是心理问题的征兆,而且按我们的经验,问题还不小。教师应该追溯孩子成长史,搞清原因(有好几种可能的原因),进行心理调适,否则今后还会出现类似事情,而且可能愈演愈烈。
教师最后鼓励冯ד做一个负责任的孩子”,似文不对题。冯×的问题可能主要是心理问题而不是责任感问题。
总之案例中的教师处理这件事不是以问题为主线,而且似乎并没有研究问题的愿望,所以他的思路是漂移的。问题可以随时变动,打架问题可以转移成不说话问题,又可以转移成责任感问题,逻辑很混乱。那么到底这位老师打算解决什么问题呢?不大清楚,总的感觉是,只要学生认错服软,答应今后不给老师添麻烦,教师就认为成功了。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目的是方便今后的管理,而不是学生真实的成长,或者也可以说,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服从教师的管理,就是成长了。我们把这叫做教师中心。
处理学生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真正解决问题的研究为主线的时候,才谈得上素质教育。
首先要有研究意识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
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工资。”
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简短的回答,使各人的工作态度跃然纸上:第一个工人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二个工人是为赚钱而工作;第三个工人则是为创造目标而工作。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那么,为什么第三个工人能成为有名的建筑师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有强烈的研究意识。
教师也是这样,同样每天在从事着教育教学工作,你抱以不同的工作目的、心态,你就可能走进不同的职业境界。如果你只是把每一天的工作,看作是赚工资,你就可能把每一天的有趣有意义的事看作负担。反之,你把每一天的工作作为一种研究,这不仅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还很可能使你成为教育专家。
研究意识对教师来讲之所以重要,起码有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是教师成长的需要。在学校中常常有这样的一些事情:有人当了十年的老师仍然停留在一年的水平上,而有人只当了一年的老师,却具有别人当十年老师的水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前者缺少钻研、反思和创新的精神,或者说他们缺少研究意识。他们的工作只是一年一年简单重复,所以每一年提高不大。就如备课写教案,今年抄去年的,明年抄今年的,辛辛苦苦抄10年,也没有提高。要想成长、发展,必须去学习、去研究、去总结,这样才能一年一个台阶。
其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目前中小学学生厌学的现象很严重,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对1.6万余名学生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学生一年比一年更加不喜欢学校环境和学习活动:有58%的学生选择“假如可以不上学的话,我会不去上学的”;还有一位学生索性写了一首打油诗在同学中流传:“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要我学英文,绝对不可能。英语不及格,说明我爱国;数学不及格,突出我性格;语文不作弊,完全是放屁;要想成绩好,全靠眼神好。”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不喜欢学习,我厌烦读书,我一进学校就烦,何时能和爷爷奶奶一样退休。”还有的同学把一首歌的歌词做了如下更改:“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学生的厌学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毫无疑问,应试教育是它的根源,但是反省我们教师教学工作,也有我们陈腐的教育观念,落后、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上的原因,教学中还存在种种误区:
1.宁肯相信教,而不相信学(只有教师讲到,学生才能会);
2.宁肯相信熟能生巧,而不相信熟也能生笨、生厌;
3.宁肯相信教科书上用处不大的教学资源,而不相信文本以外很有用的教学资源;
4.宁肯相信笨一点的老办法,而不相信不熟练却短时高效的新办法。
下面是一位老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反思。她的经历和体会对教师不无启发。
有一天,我生病了,说不出话,强撑着讲课,怕学生听不清,很着急。一个孩子对我说:
“老师,你别说话,让我们自己学,我们认识拼音。”我愣了一下,勉强同意,决定试一试,把学生分组,不会拼的字和没有拼音的字向同组的学生请教。然后在学习课文时,我又依葫芦画瓢,出示了几个思考题后,让他们分组学习讨论。最后,由每组派一个代表向另一个组提问,回答他们的问题,再由全班同学各抒己见,共同商讨。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和其他同学争论不休。有些问题是连我也没想到的。结果,这节课的效果远远高于我平时的讲读课。课后,我私下沉思,回想以往的教学,觉得自己平时上课的语言确实太多了。到底是谁在学习语文呢?我进行了多年的讲读教学,已经习惯于在课堂上包打包唱,课堂成了老师的戏台,学生只是无奈的听众。长此以往,学生最终只会变成老师的传声筒,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语言,笨口拙舌,成为一个不会思考、不会表达的人。新课程反复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课文的编排也体现了这种理念。是呀,我也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了,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听、说、读、想、悟。站在岸边的人,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教师只能像一只火把,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怎样走,应该由学生自己去选择。
从这位教师的体会中可以看到,加强教学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是多么重要!
再次是适应新时期学生思想工作的需要。日历翻到21世纪,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应有的进步。教育的信息化、社会化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新时期学生的德育也彰显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早恋、网恋、少女堕胎,大面积厌学、自杀时有发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膨胀,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这是来自校园的信息。
在某校师生中流传这样的顺口溜:一年的小偷,二年的贼,三年的帅哥没人陪,四年的美女没人追,五年的流氓一大堆,六年的情书满天飞。
在某小学生的毕业纪念册上有这样的留言:祝福你将来长大做大官,一定要多包两个美女二奶,早日生龙风胎,将来发大财,吃遍天上飞的、地上跑的,
也许以上几个案例是极端,不代表主流,但一叶知秋,它表明新时期学生的一种思想倾向,我们必须去研究。如果我们用过去的“高——脱离实际、空——不够真实、假——形式主义”去做学生思想工作是难以奏效的,所以要有研究意识。
与其抱怨“没时间”,不如改变“教研观”
教研工作对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却有教师抱怨:“教研好是好,可我们的课务这么重,哪里有时间啊?”教师在为教研拍手叫好的同时,心中却有万般无奈,反映了广大教师对教研“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心态。确实,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课务安排紧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前提下让教师有时间教研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树立两个教研观:教学即教研、思考即教研。这样,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同步进行,既能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又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教研工作争取到有效的时间。首先,树立教学即教研的观念,让教研的时间从课堂上来。
解决教研时间问题,需要我们打破对传统教研的认识。习惯上我们认为,教研是在课堂教学过后专门安排时间才能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在遇到教师课务重的情况下,开展教研工作也就得不到保证。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又从哪里来?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言之,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意识到这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
比如下面这位教师讲述的案例:
在我让学生测量和计算“圆周率”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回答出比较标准的圆周率数值,只有一位同学回答“2.98”而引起哄堂大笑。我在反思:这位学习一向认真的学生怎么会得出误差这么大的数值?是刚才测量计算不认真?不可能!带着这个疑问,我通过亲自操作,惊人地发现: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圆纸片易滑动难把握,要想测量计算出标准答案居然是那么不容易!这时我感到那位学生答案是真实可能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原来其他学生的标准答案是为了“配合”我的教学,根据书上的标准答案编出来的,这一发现让我了解到学生真实的学情,意识到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了课堂教学。
学会教学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教师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其次,树立思考即教研的观念,让教研的时间从生活中来。
要想真正让教研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其教研行为局限在课堂或教研活动时还不够。事实上。教研的资源在教师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教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一次我和儿子打乒乓球,儿子在连输三局后,不禁失声痛哭,这种现象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我发现这一切都是因为平时我为了鼓励他学打球,一味地表扬,而让他经不住挫折所致。而过多表扬、一味赏识学生,正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导致学生经常处在一片“好好好”的赞扬声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经过这样的思考,我写成了《廉价表扬是种伤害》一文,让人振奋的是,不久该文就在报纸上发表了。
学会思考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教师额外负担的前提下,促使教师经常性地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利于教研意识的培养和教研习惯的形成。
实践证明,教师教研更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符合自身实际的活动方式,而让教师学会教学即教研、思考即教研,不仅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能让教研经常化、常态化。苦于没有时间做教研的教师,不妨也来试试!
参加校本研修,登上专业发展的直通车
我们先来看一个典型的教师校本研究的案例: